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的36条家训是什么?有名的是哪四句?

曾国藩的36条家训是什么?有名的是哪四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1/13 5:53: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国藩的36条家训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他是晚清时期的朝廷的重臣,年幼的时候就修身自立了,在成年之后就封侯拜相,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当我们后在咋仰视这一位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以及他36条家训。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句话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

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在俭朴上,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按理来说,曾国藩作为清朝大臣,位居高官,财富应该是十分优渥,可曾国藩却是“穷的叮当响”。

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以上可见曾国藩十分的俭朴了,而他的子女也一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家风,个个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儿郎当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只有俭朴之人,才会懂得珍惜;当然,过度的俭朴也会适得其反,成了吝啬,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曾国藩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小时候的勤奋好学一直到在军营中,要求着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和环境,都一定要早起,“闻鸡起舞”;曾国藩将勤发挥到极致,真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这样的情况很多,养出一身懒病的孩子,必定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勤俭之人,定会有所出息。

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二、曾国藩《三十六字诀》

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0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0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0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0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0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0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09、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10、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11、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2、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13、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14、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15、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16、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17、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18、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19、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20、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21、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22、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23、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24、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25、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2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27、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28、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29、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30、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3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32、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33、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34、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3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36、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标签: 清朝曾国藩

更多文章

  • 此人谋略胜过司马懿,曹丕想用却被曹操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不疑,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不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其实他就是周不疑。至于他父亲是谁?也许是不太出名,所以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唯独说了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就是刘先,也是这个刘表的别驾,官职也是挺高的。有这样的一个舅舅,所以能够给他提供的条

  • 清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皇子,费扬果犯了什么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费扬果,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是清朝历史上唯一被凌迟的皇子,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六子费扬果。史料记载,费扬果,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六子(最小的儿子),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详。关于费扬果的生母,《清皇室四谱》记载为努尔哈赤继任大福晋衮代,费扬果本人实在天聪九年(1635年)因莽古尔泰、德

  • 宋明帝刘彧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膝下的孩子都不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宋明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明帝刘彧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天下正处于混乱的时期,当然要是提到混乱时期的话,南北朝这个时间段里面必定有占一席之地。同时在这个慌乱的时代里面也除了许许多多奇奇葩葩的事情。我相信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为人父母肯定最爱

  • 活人殉葬是哪个皇帝废除?此人为何被骂“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英宗,明朝

    对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汉唐文明中并没有让活人殉葬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陪葬制度,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即便死后也需要享受天下人的奉承,处以最中心的地位,即以皇陵为中心,周围的陵墓皆是陪衬,皇亲国戚和达官贵族死后都是陪葬的。可是在宋朝以后,中原不仅仅只有

  • 安禄山造反之时手中有多少兵?安禄山凭什么敢进军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安禄山

    你们知道安禄山凭什么敢进军长安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统率十五万大军火速南下。这中间,安禄山先是以诛灭杨国忠为由直趋中原。而在攻占洛阳之后,安禄山则选择以称帝建正朔的方式,同唐王朝分庭抗礼,而“安史之乱”

  • 岳飞死后有两人曾给他报仇,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岳飞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说岳全传》中,岳飞死后,有两个人造反给他报仇,一个半途而废,不但仇没报,还死了何元庆余化龙,一个则兵临临安城下,不是岳夫人拦着,他就碎了秦琼。第一个给岳飞报仇的是牛皋。岳飞死讯传到岳家军,牛皋率领岳家将和岳家军反了,大军浩浩荡荡开

  • 她是清朝公主13岁被送去和亲,连生5子女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古代

    在清朝却有这么一位公主,虽然她也被父皇派去和亲,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却活得幸福美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她就是敖汉公主,可能很多人对她不是特别熟,那主要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还是在关外的缘故,而她的父亲其实是很有名气的,就是改国号为清的皇太极。由于她的母亲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为此后来就被废掉了。这样使得

  • 杨广开科举、修运河等功绩,为何他被称为昏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隋朝

    在历史长河中,杨广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昏君,一般指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容易听信小人谗言的君王。而暴君指专制无道的君主。简单来说昏君智商低,能力弱,而暴君性格不好,也就是说隋炀帝其实并不是一位昏庸的君王,相反地,他很有手腕,也很有才情。史

  • 盘点清朝历史上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尔衮,清朝

    盘点清朝历史上的四大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多尔衮多尔衮位宠功高,擅权过甚。豪格虽然镇压张献忠有功于清室,但因在继嗣问题上和他有争,终于在功成返京后,就被他罗织罪名,置之死地。济尔哈朗原和多尔衮同居辅政,被多尔衮逐渐排挤,终被罢其辅政。在排除异己的同时,则任人唯

  •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隋太祖 隋太祖为什么不是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坚,隋太祖

    还不知道:杨坚和隋太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