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瑞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空有本事却得不到重用?

海瑞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空有本事却得不到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2/29 19:54:56

说到海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海瑞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有点悲情的,因为他好像空有一身的本身,却怎么也得不到重用这样的,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的样的呢?其实还是比较的有故事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历史上海瑞到底最后是什么下场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海瑞在历史上以清廉著称,似乎是一种赞誉,但实际上,海瑞终其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的,而在他临终之前,甚至拒绝服药,一心求死,我相信临终一刻的海瑞,内心应该是极度痛苦而绝望的,这种绝望既是对自己人生的绝望,也是对大明王朝的绝望。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历仕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一生以清廉自居,刚正不阿,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在他任职期间,推行清丈、平赋税,打击贪官污吏,更重要的是,他还敢当面指责当朝皇帝,无论在民间还是朝廷中,海瑞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巨浪,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热点。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万历皇帝一纸诏书,将海瑞任命为南京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接到任命书之后,年近古稀的海瑞拿起行头,便立刻前往南京赴任。南京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看起来似乎是很高的官位,品级也有四品,但实际上只是个空衔。

这里就要说一下明朝的官制了。明朝建国时,定都在南京应天,后来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便迁都于北京,但南京始终还是大明王朝的副都。两个首都,自然就得配备两套行政班子,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北京有的政府机构,南京同样也有,几乎是完全相同。但是,南京这套政府机构在行政职能上就大打折扣了,它的权限仅限于应天府的管辖范围之内,故而闲职居多,真正掌控能办事的极少。比如,同样是四品官,如果是京官的话,地位就算比较高的了,但如果是应天的四品官,那就是个有品而无实权的闲职。

海瑞这个四品的南京右佥都御史的职位,就是这样的一个闲差,当时的海瑞已经是四朝元老,他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这样的一个官职确实委屈了海瑞。可想而知,正欲前往南京赴任的海瑞,内心一定是既欣喜,又沮丧的。他欣喜的是,朝廷还想着他,他还能继续为大明朝发光发热,沮丧的是,朝廷只给了他一个闲职,并无用武地。

也就是在海瑞赴任的途中,他给友人写了一封书信,言道:“生自知枯槁无用,即古之人引年计之,非可复出时矣。”(引自《海瑞集》)意思是,我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是个无用之人,即使我掌握了益寿延年的方法,现在也不是出来任职的时候了。可见,当时的海瑞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太好了,但他依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赶赴南京,只是因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为人臣的本分。

就在他赶赴南京途中,朝廷的第二道任命来了,这一次海瑞被晋升为南京督察院右侍郎,位列三品。官位越来越高,海瑞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海瑞到达南京之后,随即发布了《禁革积弊告示》,准备整饬吏治,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抱负。很快,朝廷又发来了第三道诏书,任命海瑞为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一年的时间里,连升三级。

海瑞对皇恩感激不尽,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还是像战士一样继续战斗在了官场的第一线,随即改革赋税,整饬吏治,向朝廷上疏,为了严斥腐败,希望能恢复朱元璋时代贪腐剥皮的做法。这封奏疏立刻引起朝堂的轩然大波,群臣纷纷斥责海瑞,谴责的矛头直指海瑞,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有个小九九,如果要是按照朱元璋时代的标准来惩治贪腐的话,恐怕朝堂上十之八九的人都得被拖出去砍头了,剥皮实草更是何其残忍!

当时一个叫做房寰的言官上疏弹劾海瑞,他说海瑞:“莅官无一善状,唯务诈诞以夸人,一言一动无不为士论所嗤笑。妄引剥皮实草之刑,皇上好杀之心。”房寰指责海瑞当官期间没有干过一件好事,以欺诈虚妄夸耀于人前,所作所为无不被士人讥笑,妄求回复剥皮实草的酷刑,实在是陷皇上于好杀的不义之地。

面对海瑞和房寰二人撕逼,万历皇帝下了批复:“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之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意思是,让海瑞去做一把手,这并非海瑞的长项,也非皇帝的初衷,真正的目的是想借海瑞德廉洁之名,树立起廉洁的榜样。

万历皇帝的这番批复,对海瑞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海瑞一心想着报效国家,但国家根本就没指望他去建立功勋,只是把海瑞当成了装点门面的招牌,树立一个牌坊,给当朝官员、百姓以及后世之人看的。

在大明王朝看来,海瑞是清官,是好官,但却是无用之官,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立牌坊,而官场上的那些蝇营狗苟、徇私枉法的贪官污吏,却都是对国家有用的,是有用的贪官。当海瑞看清了一切,他的内心一定崩溃的,是极端痛苦而绝望的。

我们引用张宏杰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对海瑞的一段评价:

精神可用来写到书上,记入史册,激励人心,却不可施用于实际。这其实是千古清官共同的命运。清官只是官场的遮羞布,是厕所窗台上的一盆塑料花。这就是海瑞的命运,虽然在民间,海瑞却已经渐渐成了“神”,成为老百姓希望的寄托。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恶的最终裁判者,是传奇式的大英雄,是一个偶像,是正义的化身,一个超现实的存在。而现实生活中的海瑞,却已经心如死灰。

做官不可以太清,太清则为官场所不容。既使官场中碍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众口一词地称颂你的清廉,而背地里则对你诋毁有加,利用一切机会置你于死地而后快。这正是海瑞的悲剧。

海瑞最后的下场也的确非常凄惨,他不止一次地向皇帝申请辞职,要求告老还乡,但却一次次被驳回,朝廷需要需要他这块招牌,至死都不想放过海瑞,而海瑞已经彻底看清了朝廷的嘴脸和用心,于是他在患病期间拒绝一切医药,既然无法摆脱朝廷的束缚,索性死掉算了,一了百了,给自己留下一个清白之身。

当时的海瑞不仅膝下无子,而且身无余财。在海瑞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嘱咐家丁,退还吏部多给的七钱取暖费。就是这区区的七钱,海瑞也不愿意让它玷污了自己的清白。这就是海瑞的临终遗言,深刻诠释海瑞清白的一生,而他所坚持的清白名誉,却不过是大明王朝的一桩笑话。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海瑞去世了。海瑞死后,无钱下葬,同僚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到海瑞家中,看到海瑞如此廉洁的清官,家中却是一贫如洗,用史书上的话来形容就是“葛帏敝籝”,简陋的房屋,破烂的竹箱,几乎没有半点值钱的家当。王用汲看在眼里,又是伤心,又是感动,于是便凑了些钱,给海瑞草草收敛下葬了。

海瑞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城万人空巷,朝廷派出钦差大臣,护送他的灵柩运回海南老家。之后,朝廷又继续给海瑞修坟,立碑,建立祠堂。但是,朝堂做这些的目的,和之前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树立廉洁的牌坊,朝堂中没有任何人关心和理解海瑞,他们看中的却只是海瑞身上清官的虚名而已,为大明王朝已经腐朽至极的官场做装裱。

标签: 海瑞明朝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公开向天下检讨?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发布“罪己诏”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文帝,汉朝

    大家好,说起汉文帝刘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恒即位后,连续几年天灾不断,收成很差。对此,他忧心如焚,写下检讨:“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欤?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欤?何其民食之寡乏也!”这连续几年作物歉收、水害疾疫成灾是

  • 庄妃王佳氏是什么封号?死后皇后亲自参加其葬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庄妃王佳氏,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庄妃王佳氏是什么封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妃子的葬礼,皇后是不会参加的,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却有这样一名妃子,在她死后,中宫皇后竟然亲自参加了葬礼,有清一代,仅此一例。究竟是怎样的一名女子会获得如此的厚待呢?一起来看一下。乾隆皇帝是一位

  • 徐有贞是什么人?谋划夺门之变,害死民族英雄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有贞,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有贞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征瓦剌失败被俘。原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极力主张抗敌,保卫京师,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于谦又带头拥立朱祁镇的异母弟朱祁钰为帝,史称明代宗,也叫景泰帝。瓦剌扣留朱祁镇长达八年,以此要

  • 作为封建王朝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为什么说她的一生是悲哀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细君,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细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之前我们曾介绍过汉朝的和亲公主刘解忧的一生,解忧公主虽然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面对无数危险,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全都一路平安度过,最后还带着自己的孙子回到长安,葬在故土,算是和亲公主里面结局非常不错的,但是像解忧公主这样能得到

  • 李成器是什么人?唐玄宗一生中最敬重的兄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成器,唐朝

    李成器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唐家族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家族,有人说他们重情重义,以团结理性起家,最后成就大唐,但也有人说,即便是千古伟帝李世民,也有着弑兄逼宫的污点事迹,而关于李渊和李建成等人,对于打下了半个天下的李世民也没有抱着感恩的态度,反而是纵容谋杀,

  • 章邯为秦朝做出过哪些贡献?他为什么会被项羽收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章邯,秦朝

    说到章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读秦史,常不免掩卷唏嘘:始皇奋六世余烈,举各国贤才,不知历经多少奇谋鏖战,洒却多少秦人血泪,方得一统天下,却很快亡于二世,实在令人惊叹!究其原由,不外乎两点。王朝统一理应休养生息,却更加施行暴政,残虐生民;内廷君臣本该

  • 周瑜投靠孙策之后 孙策对周瑜到底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策,周瑜

    对孙策和周瑜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讲述了很多主公收买人心的方式,如出生名门贵胄的袁绍、袁术兄弟,压根不需要刻意去收买人心,自然有大量人才主动来投靠,郭嘉第一个投靠的主公就是袁绍,只是见袁绍不是雄主才离开,但也侧面反映了出生的重要性。其次

  • 孙权的领导能力如何?为什么说孙权很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东吴

    孙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群雄割据时期,江东六郡被孙策统一,也奠定了后来东吴政权建立的基础,只可惜英年早逝,这么一大片土地只能交给自己的弟弟孙权。从后面的事情来看,很多人都会认为孙权是最没有领导能力的人,偏偏成为了一方霸主。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孙

  • 关内侯陈汤是什么人?他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汤,汉朝

    每当一提起关内侯陈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自古英雄多薄命。陈汤西汉历史一代名将,可谓风光一时,奈何人生总免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他的一生如浮萍般起起伏伏,虽然他的一生也有许多为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他的爱国之心足以让人敬佩,让人感动。陈汤,又叫陈子公,山东人,有

  • 唐朝大将李靖为何杀了和亲的义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义成公主,唐朝

    在古代和亲史上,公主似乎都是一个带有悲剧性色彩的词汇,公主的出使,代表着中央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一次友好联姻,尤其是汉唐两朝,以联姻的方式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使得双方保持一个密切交往的状态。许多公主出使边塞,由文人赋诗送别(唐朝),而后带着大量的赠品,千里迢迢地赶赴边塞,这些聘礼通常都十分丰厚,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