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开在秦国和赵国之间起了怎样的作用?他最后因何而死?

郭开在秦国和赵国之间起了怎样的作用?他最后因何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2/27 18:49:57

说到郭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大强国,尤其是在赵武灵王变法,赵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之后,赵国成了唯一能正面对抗秦国的存在;秦国得“商鞅变法”?

之利,不仅综合国力强大,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除了白起和王翦这两位家喻户晓的绝世名将外,还有内史腾、王贲、李信、蒙恬等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

那赵国呢?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任用贤臣治国,国力也是迅速上升,弥补了赵武灵王改革的弊端,而且还有廉颇、赵奢、乐乘、赵牧等名将,从阵容上来说,虽不如秦国,但也差不了多少了,进取不足但防守有余,多次打败秦国入侵,让秦国损失惨重。虽然在赵孝成王时遭受长平之败,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但在之后的邯郸之战时,合诸侯之力,打败秦国,让秦军损失二十余万,并顺势夺取了秦国大量土地。

可以说,这两次战役加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双方损失兵卒差不多,赵国折损了大量军官,尤其是中低层军官,而秦国丢失了大量领土,唯有楚国、魏国、韩国等得利了。但赵国底蕴尚存,名将还有廉颇、乐乘和赵牧,所以秦国想灭掉赵国仍是不太可能。就算是秦国有王翦这么一尊“战神”,仍是力不足。

但秦国征伐天下,靠的不仅仅是战力无双,智谋更是关键;秦国的“反间计”那是用的炉火纯青,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就是用“反间计”,让赵孝成王临阵换帅,用赵括换掉了廉颇。所以秦国故技重施,用重金和高官厚禄收买了赵国宠臣郭开;这郭开在历史上虽是个小人物,但在秦赵之间,却是个关键人物。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廉颇就是被他弄走的。廉颇一生战功赫赫,虽不敌秦国,但在山东六国之中,也是罕逢敌手,在赵惠文王时期,就曾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在“长平之战”后,廉颇更是用心作战,为赵国开疆拓土数十城。

但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于是,赵悼襄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结果就是赵悼襄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最终在楚国的寿春抑郁而终。

但陷害廉颇只是郭开的一个小功劳,他做的无非就是“推波助澜”而已;郭开真正的“大功劳”是陷害李牧,李牧被后世誉为“军阵之神”,是赵国最后的“中流砥柱”,说他是以一己之力护赵国周全,那是毫不为过,北御匈奴,西抵秦国,在与秦国的“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让秦国损失惨重,连王翦都不敢和他对阵,可见李牧有多强。

结果又是这个郭开出马,郭开在赵国邯郸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

李牧被杀后,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并顺势灭了赵国。那赵国灭亡后,郭开结局如何呢?秦始皇还是很讲诚信的,拜郭开为上卿,以表郭开对秦国的功劳;但郭开做了那么多年赵国宠臣,而且还收了秦国那么多贿赂,家财可不少,郭开舍不得,于是就准备回邯郸,将家产尽数搬到咸阳来享福。

也不知道是郭开的家产过于丰厚,惹得盗贼眼红,还是秦始皇派人假扮盗贼,更或者是赵国的爱国人士假扮盗贼,反正郭开就是在搬家途中,被盗贼所杀,全家都被屠戮;这或许就是卖国求荣之人的最终结局吧,古往今来,降臣还好,最多就是名声不太好听,但主动卖国求荣的,没一个有好的下场;以古人为鉴,千万莫当卖国的小人。

标签: 郭开赵国

更多文章

  • 关羽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正所谓成也忠勇,败也忠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三国

    对关羽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什么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有人可能要说,关羽之死,责任在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背叛投降,这才间接导致了荆州的败局。但是这两个人可不是战事一开始,就想着投降的,而是关羽准备严惩他们时,这才迫不得已投降的。也有的人要说,关

  • 乾隆皇帝为什么会9次巡幸曲阜?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清朝

    大家好,说起乾隆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曲阜,是山东省的县级市,属济宁市代管。孔府、孔庙、孔林位于曲阜,合称“三孔”,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历朝皇帝为了维护统治,都高举儒学的旗帜,因而十分尊崇孔子。从西汉至清朝,先后有12 位皇帝19 次来曲阜祭祀孔子。其中,清朝皇帝来的次数最多,如康熙皇帝、乾

  • 历史上的惇妃汪氏有多狠毒?乾隆后宫中真正的狠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惇妃,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的惇妃汪氏有多狠毒?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去年火爆的电视剧《如懿传》为我们讲述了清廷后宫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内容经过加工与正史有很大出入,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富丽堂皇的皇宫背后阴冷一面。其实,在小说中

  • 李世民为什么要整修洛阳宫?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朝

    你们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要整修洛阳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世民非常留恋江都的繁华,自武德初打下洛阳时就被其豪华的宫殿所震撼,贞观一朝有十多次巡幸江都;贞观末年备受李世民信赖的李大亮死前进谏,劝其以关中为意,以宗庙为重,不要效仿隋炀帝南巡。贞观四年,有关部门在没有巡幸计划的情况下征集百姓修缮

  • 多尔衮为什么会让位出来 多尔衮仅仅是为了孝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多尔衮,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让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向来都是扑朔迷离的,有很多事情的真相,都会被掩盖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其中就有很多事情是让人十分不解的,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有很多解释不清的事情,像是康熙到底把皇帝传给谁了,雍正到底是不是篡权得到的皇位,还有顺治到

  • 汉质帝刘缵在位时间有多长?东汉被毒死的幼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质帝,汉朝

    每当一提起汉质帝刘缵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静陵。刘缵,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他是汉

  • 辽国萧太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她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国,萧太后

    萧太后,原名萧绰,小字燕燕,契丹族。后族重臣萧思温的女儿,696年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之后被立为皇后。萧太后摄政期间,辽朝进入最鼎盛的时期。982年辽景宗耶律贤去世,由耶律隆绪继位,同时萧绰开始了长达27年摄政生涯。所谓的摄政就是直接代行皇帝职权的官职。一般只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皇太弱或者太小情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大肆屠戮功臣 徐达是如何逃过朱元璋的魔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自成为皇帝后就开始大肆的屠戮功臣,在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过程中有的却能够在血雨腥风之中保全自己,比如名将徐达。为何只有他避免了朱元璋的屠戮呢?第一点就是徐达非常注重君臣礼节。徐达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但却从来不摆场面。朱元

  • 朱樉:他是马皇后的儿子,为何被朱元璋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樉,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后宫妃子众多,自然子嗣也旺盛,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他的嫡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标,今天咱们不说朱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朱元璋嫡次子朱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樉出生于1356年,生母马皇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时他12岁,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藩,朱樉被封秦王,是

  •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侧福晋,为什么会被送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清朝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为了入主中原去联合当时蒙古的力量,巩固与蒙古之间的同盟关系,实行了联姻政策,所以说皇太极的后宫多数都是蒙古的贵族。就连之前蒙古首领的女人也被皇太极收入后宫之中。提起皇太极的爱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