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都是皇后 吕雉和马皇后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同样都是皇后 吕雉和马皇后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71 更新时间:2024/1/9 16:05: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皇后和吕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

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正是因为她的仁慈和贤惠,朱元璋才得以大展拳脚,成功从草根逆袭为坐拥天下的帝王。不可否认,朱元璋确实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奋起淮甸”,不到十年便成就了一番大业。

可是,若论姻缘,朱元璋就比刘邦差的多了。

在认识马秀英之前,朱元璋穷困潦倒,父兄的后事也只能用草席解决,根本没人想嫁给他。直到遇见马秀英,他的际遇才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朱元璋曾经放过牛,也做过和尚,虽然他没有刘邦那么多的风流韵事,但两人的老婆却都是别人“送”的。

不同的是,朱元璋是因为家境贫寒娶不了老婆,而刘邦却是因为名声不佳,娶不到老婆。

至正十二年,朱元璋投靠了郭子兴,彼时他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和尚,而郭子兴却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因为忍受不了元人的欺负,在濠州发动了起义。朱元璋聪慧过人且广得人心,

郭子兴为了拴住这名爱将的心,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

马秀英是安徽人,父亲人称马公,母亲是郑愠。马家祖上曾是富豪,马秀英自幼便熟读诗书。因为父亲乐善好施,马家基业渐渐耗尽。郑愠生下女儿不久便撒手人寰,马父后来又因杀人避难漂泊他乡。临走前,他将马秀英托付给了结拜兄弟郭子兴。

马公死后,郭子兴便索性将其收为了义女。因为,可怜马秀英的身世,夫妇二人对其极为宠爱,亲自教她读书和做女红。在义父的悉心培育下,马秀英越发聪慧大方。因为,她天生长着大足,人们戏称其为“马大脚”。马氏嫁与朱元璋后,夫妻二人始终不离不弃。

当其义父因受人挑拨而猜忌朱元璋时,马秀英立刻拿出所有积蓄求义母说情。朱元璋外出征战遇到饥荒,马秀英又节衣缩食,将省下的腌肉干粮留给丈夫充饥。一次,朱元璋被郭子兴禁足,担心丈夫饿肚子的马秀英,便从厨房偷了馒头打算送过去。不料刚出门,便遇到了义母张夫人,因为害怕被人瞧出破绽,马秀英将馒头塞进了衣服,最后胸都被烫伤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怀饼救夫”的典故。

正因为两人患难与共的恩情,朱元璋十分尊敬她。即使后来做了皇帝,一统天下,也依旧害怕马秀英不开心。可以说,在朱元璋建立帝业的过程中,马秀英始终担当着“秘书”的角色,从前朱元璋征战四方,马秀英就帮他整理行军文书。之后,朱元璋一统天下,马秀英又帮他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因为恪守妇道,后宫嫔妃皆臣服于马皇后,后世对其评价也多为“仁慈”、“贤能”等褒义之词。

作为一位稳坐高位的皇后,马秀英并未因帝王之爱祸乱专权。她在治理后宫时,她也会参照前朝贤德皇后的做法,边学习边实践。可以说,“仁德”二字是她治理后宫的核心理念。《明通鉴》曾言:马皇后“好史书”、“以不嗜杀人为本”,这一点刚好与刘邦之后吕雉的阴狠截然相反。一个仁慈,一个恶毒;一个恪守妇道,一个祸乱后宫;一个为帝王排忧解难,一个独断专权。

从这一角度分析,朱元璋显然要比刘邦幸运的多。

马皇后不仅善待怀孕嫔妃,还在宫里厉行节俭,为朱元璋解决了不少烦心事。为了实现专制统治,朱元璋曾使用各种严刑峻法铲除异己,心怀仁慈的马皇后对此极为不满。她多次劝谏朱元璋要“赦小过以全其人”。若不是马皇后从中调解,不知朱元璋究竟还会杀掉多少人。反观吕雉,善妒冷血,为了保住后位竟不惜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重病垂危,深知妻子贤能的朱元璋遍寻名医,甚至,还亲自为她送饭,喂药。那时的马皇后仅有五十一岁,身体尚算硬朗,若能寻到良医对症下药,痊愈的几率是很大的。可是,因为担心太医治不好自己的病会被朱元璋迁怒,最后,硬是不就医而亡。弥留之际,马皇后叮嘱朱元璋要求贤纳才,可见,其至死都在为朱元璋筹谋。

马秀英去世后,朱元璋性情大变,他的残忍嗜血失去了枷锁,掀起了一场场清洗血案。先后杀了胡惟庸、蓝玉、李善长、周德兴等25位公爵、79位侯爵、12位伯爵、11位子爵、23位男爵。可以这样说,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本身失去了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出于对子孙的保护,不得不采取心狠手辣的决计。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自马皇后死后,朱元璋至死都未另立新后。

据《明史》记载,马皇后前后生五子二女: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两个女儿宁国公主、安庆公主。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称:明成祖的母亲瓮氏,蒙古人,因为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隐瞒。也有说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明惠帝的皇位,想更一步名正言顺(嫡庶之分),便托称为马皇后所出,这样以嫡子的身份继承为帝便不为过。

参考资料:

【《明史》、《明太祖孝慈皇后》、《广阳杂记》】

标签: 马皇后吕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人才那么多 曹操为何只钟情于蜀汉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人才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喜东吴人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三国的时候,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都能够来到曹操的帐中,曹操一定是来者不拒的,与此同时,曹操对于一些人才也是十分的渴望,首先就是关羽,关羽在官渡之战之前,跟大哥刘备走散了,

  • 都是被人们敬奉的门神,为何秦琼和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秦琼,尉迟恭

    为何秦琼和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相差甚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小时候,不少80后小伙伴,总盼着过年。过年便有压岁钱(虽然最后大多被父母收起来),有美食,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聚在一起。要过年就要贴门神,而门神便是我们熟悉的秦叔宝、尉迟敬德(我记得早些时候还贴过关羽、张飞),因为常

  • 北魏拓跋焘之女:揭秘上谷公主的两段坎坷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谷公主,北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上谷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她是上谷公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女儿,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姑姑。然而,她的芳名并未留存在史籍中。代国部落首长乙匹知的儿子乙瑰,当年接受父亲的指派来北魏进贡,这一来就回不去了。乙瑰拥有一流的骑马和射箭技术,还曾赤手空拳与猛

  • 韩信为什么不是攻打匈奴的主帅?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韩信为什么不是攻打匈奴的主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邦是大器晚成之人,四十多岁开始创业,从最初的泗水亭长,到西汉开国皇帝,只用了七八年时间,成就和经历颇为传奇。俗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刘邦也不例外,他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其中两次最危险,一是危机四伏的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为何放走他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放走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按照正史,关羽没有守华容道,曹操也没有输光所有兵马。死的只不过是刘琮蔡瑁投降的荆州兵。而且输的一部分原因是瘟疫。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并没有关羽;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

  • 雍正为什么打击弘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打击弘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雍正清理弘时,并不是为了给弘历扫清障碍,而是为了另一个人。为了谁呢?咱们先不说。咱们先说,为什么说雍正不是为了弘历。第一,弘时、弘历、弘昼都是雍正的亲儿子,要说当父亲的雍正,为了给一个亲儿子扫清障碍,清理掉另一个亲儿子,别说雍正

  • 街亭丢失之后 马谡真的被诸葛亮所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谡,三国

    对马谡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国故事里最是老生常谈的两个桥段,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不为过,即便是闲常不爱舞文研史的普通老百姓,但凡听过几耳朵戏文,也能随口哼出《失空斩》那两句经典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

  • 刘备为什么杀刘封?是因为他没救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杀刘封的原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刘备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在东汉末年,大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不得不为了祖宗打下的江山而与天下诸侯斗争。刘备素来以仁义著称,世人皆称为仁义之君。例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又如曹操所说,宁肯我

  • 袁术手里连能臣名将都没有 袁术为什么还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袁术

    还不知道:袁术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术称帝一直都是一个让很多人误解的事情,许多的网友在看完三国后,都非常奇怪,袁术手底下又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能臣名将没有,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袁术手底下只有纪灵和阎象两个稍微出名一点的人物,孙策周瑜

  • 宋英宗即位时正值壮年时间 为何继位几天就得了疯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英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英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晚,五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四月初一日,皇子赵曙即皇帝位,就是宋英宗。四月初四日晚,宋英宗突然得病,“不知人,语言失序”。四月初八日,是宋仁宗入殓的日子。这一天宋英宗病情加剧,在这庄重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