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攻城前提出了什么要求,崇祯帝为何不答应?

李自成攻城前提出了什么要求,崇祯帝为何不答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4/1/22 10:09:01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在华夏悠久的历史上,很多朝都上演了由盛转衰的一幕,这就是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个朝代的末期都会有由于各种缘故而导致百姓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最后,他们由于农民起义的爆发而被推翻,明朝也是如此,在明末闯王李自成是最著名的起义军了。他曾对苟延残喘的明帝国讲,只要答应他这三个条件,我迅速退兵臣服。不过崇祯对此只是讲了,我宁可跟着国家殉葬。于是,起义就将明朝历史给终结了。自从明朝中期开始,王朝的走向就已经是腐朽失败了。自从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走后,老大对朝政的兴趣完全丢失了,于是就爆发了混乱,整个明朝都已经失控了。而地方官员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而开始了肆无忌惮的贪污,无论明朝是和后金还是和清朝打仗,都将巨大的负担扔在了百姓身上,,而且正好这个时候小冰期全球变冷。气候失控而爆发了整个天下饥荒,明朝末期就是由于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完全崩溃了。

不过,崇祯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之时,仍然选择了两边对抗,因为大明朝的天子不会求和,然而国运对骨气更加不相信。由于国力日渐衰微,于是大明仍然走到了最后的尽头,李自成在公元1644年3月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一路上可谓是一马平川,马上就可以实现将明朝推翻而统一三界的梦想了。正当众人觉得他要一股作气攻城之时,他将一封书信递给了崇祯。心中有什么内容?可能就是将西北割让给他,让他在哪里当老大,而且要给他百万两银子来犒赏三军。实际上,从中就可以看出李自成当时没有野心当皇帝,何况他也认为,或许一直打下去能将性命丢掉。其内心的态度对皇权也保持着蔑视,毕竟从李自成内心深处而言,他对明朝的正统地位仍然承认,明白自己目前的行为属于谋逆,然而自己千里迢迢的赶来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于是他就想到崇祯答应他三个条件,在将西北封给他的同时要封他为王,再者就是他要犒赏三军,需要崇祯给100万两白银。

然而,出乎李自成预料的是,崇祯帝这个老大非常有抱负,他对此只是表示,自己这样还不如身亡,他在早期也励精图治,遗憾的是。这片早已腐朽无数的大明天下,他终究没能挽回。崇祯帝朱由检在3月18日晚就和太监一起登上了煤山,几番叹息后,回宫留下遗言和妻女一起自自尽而亡,应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崇祯帝朱由检实在是一位非常优异的老大。 即使他的努力并没有将明朝挽救过来, 帝国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民众,也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王朝的千秋大业,没有百姓支持就不会存在。 而对于这一点,任何一位让自己天下开始衰落的天子都没有意识到。

崇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硬是没有答应呢?即使谈判情况在史料都没有记载,然而对于以下几点,我们也不难分析出来。 第一,就是和个人感情有关了。李自成和大明王朝可谓是血海深仇,他在攻破洛阳后,就将万历儿子福王给杀害了,而且将他的肉和鹿肉一块煮了,这才有了“福禄宴”。 而李自成早在1635年就带着农民军将凤阳拿下,更是将大明帝国的祖坟给挖了,连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都毁于一旦。崇祯帝从此哭得泣不成声,两边算是不共戴天之仇,完全没有可能和谈。 再者,从体制上来说, 崇祯由于农民军的逼近而令各地部队护驾, 当时,吴三桂的部队也已经快到北京城下了。 他这时仍然有幻想,那就是可以等到救援大军。 而且还和能力有关,这时的明朝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想要给李自成找劳军的银子,可是找不到, 最后两边也就仍然打下去,大明王朝于是也就宣布了破产。

崇祯皇帝如果对李自成提出的上述三个条件满足其中一条,都可谓是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大患,自己日后或许还会被李自成所控制。于是,崇祯皇帝觉着,如果李自成的这些苛刻条件自己真的答应,那么自己死后就没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他天子的尊严也将丢得一干二净。,而且还不知道三界百姓会怎样看待他。然而在起初,崇祯大帝也没有下定决心拒绝李自成,因为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了,如果不答应,也就几日之内就会亡国了。 如果目前对李思城的三个答应条件表示答应,可能仍旧有机会逆袭。 然而,崇祯大帝并不想当这个割让领土的罪人,或许会遗臭万年。 于是,崇祯皇帝在纠结之下就询问了大学士魏藻德有什么意见? 对于这种决定天下存亡之事,大学士魏藻德也并不敢轻易做决定。

于是,在被老大问话后,他也只是静静地跪在地上沉默不语。对于大学士的意思,崇祯皇帝也明白了,因此,崇祯大王说,朕就跟着殉葬吧,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对于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崇祯大帝并不答应哦。 得知消息后,李自成肯定也如他过去所说决定攻打城门。 当时知道老大都放弃挣扎以后,城内对抗的士兵也早就没有了士气。 于是转眼之间,李自成就将城门打破。 在反对了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后,崇祯大帝就匆忙安排宦官护送太子离开 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后代。,想要未来太子可以让大明东山再起, 当时,崇祯大帝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希望逃生了,于是召集宫中所有的女眷, 亲手将他们除掉,成为了大明朝的陪葬品。 然后就带着一位小太监,崇祯皇帝就来到一棵槐树下,选择自尽身亡。

总结:崇祯大帝可谓是有着相对凄凉的结局。 在位期间,崇祯大帝也相对尽心尽责。然而在他继位之时,大明帝国早就由于前任天子的错误政策而满目疮痍。 于是就算崇祯登基之后从浈江阉党铲除, 而且宵衣旰食, 然而对于明朝的败落之势,仍旧没有办法挽回了。 而且,在面临能够存活机会之时,崇祯大帝对于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并没有答应。 也是十分骨气的。 就算是跟着天下陪葬,也不能将自己的江山让给异姓。 而明朝最后产生这样败落之势,也是由于前任天子的不当统治。,导致百姓过得十分凄惨; 致使大量农民选择起义,大明也由于不得民心而成为了惊弓之鸟,于是无可奈何了。可见,得民心者得天下,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百姓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标签: 李自成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灵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为何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灵,三国

    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曹操集团中,“五子良将”之外,朱灵算是“第六将”。然而,曹操却不怎么喜欢他,对他多次责备,甚至一度将他的部队归给于禁统领,连朱灵本人也一度成了于禁的部下督。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将”《三国志》将张辽、乐进、于

  • 苏秦简介: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秦,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苏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秦(?—前28

  • 张仪简介:战国时期纵横家,和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仪,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仪是魏国公族支

  • 历史上真实的刘隐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隐,唐朝

    历史上刘隐是个铁腕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很少有一个朝代,居然可以从开国到亡国的皇帝,全部都是狂徒暴君的。然而悠悠史河、漫漫史海之中真的是无奇不有,在五千余年华夏史当中,确实有这样一个名号“大气”的王朝,立国五世,四代为帝,三主

  • 曹植:魏武帝曹操第三子,曹操为什么会对他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

  • 年羹尧当初手里握着重兵 雍正是怎么轻易除掉年羹尧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年羹尧

    对雍正和年羹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手握重兵,掌控西部,为何雍正能轻轻松松把他除掉?雍正皇帝在处置年羹尧之前,年羹尧是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手握重兵。更为严重的是,整个西部地区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人。那么,雍正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没有造成任何动乱,就轻松搞定

  • 曹操死后曹干只有五岁 他为什么会喊曹丕做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曹干

    对曹干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去世后,5岁幼子曹干,为何会喊曹丕“爹爹”?5岁的曹干,喊35岁的哥哥曹丕为“爹”,这是事实。弟弟喊哥哥为爹,乍一听确实挺奇怪,实则是老父亲曹操的一片良苦用心。公元220年,65岁的曹操病重,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决定交

  • 赵材:宋徽宗赵佶第十子,追封为邠王,谥号冲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材,北宋

    赵材(1107年 - 1116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子。母亲是乔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十二月。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三月,赐名为赵材。并授封安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魏国公。政和三年(公元1113

  • 吕布、公孙瓒、袁术三大诸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汉朝

    三国,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自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东汉陷入割据混战,至199年天下已经混战了十年的时间。公元199年,吕布、公孙瓒、袁术三个曾叱咤风云的一方诸侯相继死去,天下局势似乎突然明朗起来,群雄逐鹿变成了袁曹对决,当然还有个寿

  • 夷陵之战前刘备如果同意孙权的求和,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备打着替关羽报仇的旗号大举进攻东吴,可把孙权吓坏了,他马上向新主子曹丕求救:“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曹丕比孙权小五岁,但却很老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