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项羽的最后时刻:自刎而死尸体竟被残酷肢解

揭项羽的最后时刻:自刎而死尸体竟被残酷肢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94 更新时间:2024/3/27 7:01:11

在汉四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了,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为啥项羽支持不下去了,却是刘邦要主动求和呢?按照史书记载,原因很简单,项羽手上有刘邦需要的人,这就是吕太公和吕雉。在以前的战争岁月,刘邦曾两次去沛县接家里人,但只把儿女找到了,老爹和老婆都被项羽抓了。现在刘邦要把两人换回来。刘邦在自己取得巨大战略优势的情况下,愿意以鸿沟为分界线,和项羽平分天下。这也许再一次说明,刘邦其实是一个很看重家人、亲情的人。

网络配图

从这个约定看,项羽独霸天下是不可能了。虽然表面上看,是刘邦主动找项羽的,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实际上,是项羽签下了城下之盟。项羽和刘邦签完约,把刘太公和吕雉还给刘邦,他就撤兵了。虽然他撤兵了,但也没逃过刘邦的追杀。在张良的怂恿下,刘邦率领大军,尾随项羽而来。汉六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沿着鸿沟向荥阳的东南方向撤军。这时候,彭城已经被刘邦的部队占领,他不可能再向东回彭城了,只能向着江东的方向奔命。

当到达阳夏这个地方,项羽的大军被汉军追上。在《樊哙列传》中,记载了“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汉军取得了一个小胜利。楚军继续南撤,到达固陵后,楚军反击,汉军则被打得大败。按照史书记载,刘邦被打败的原因是,韩信和彭越的援兵没有到达。当然,更可能的原因是,楚军急了,搞了一个绝地反击。

汉军无法打败楚军,没办法,只能筑起高垒,和楚军对峙。这时候,张良对刘邦说,“就这么对峙也不是办法,你应该赶快给韩信和彭越分封土地,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和你一起打项羽”。当时,彭越名义上还是魏国的国相,韩信虽然是齐王了,但以前我们说了,韩信这个齐王的封地还没有确定。为了让这两个大佬出兵帮助自己,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了他们的封地。

韩信和彭越这两人看到真实的好处送上门了。大概是因为他们缺乏可以用来造反的基本团队,所控制的嫡系也不多。此时,项羽败势已现,以前还希望用项羽牵制刘邦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如果这时候,不跟着刘邦与其看着刘邦灭掉项羽,刘邦打败项羽,必然不会放过他们,想到此,这两人接到封王的文书后,马上带兵,前来支援刘邦。

网络配图

之后,项羽的楚军继续向南到达陈县,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淮阳县。在这里,刘邦汇集各路大军,进攻项羽。具体地点,史书说是在陈下,也就是陈县城墙以外。按常理推断,应该是在陈县以东,因为鸿沟是在陈县的以东,项羽是沿着鸿沟以东南下的。

垓下之战拉开序幕。可是,至今,我们对这么著名的战役,究竟发生在哪里,却众说纷纭。

《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彭越列传》均是是在垓下会攻项羽。可是,根据《靳歙列传》的记载是,“还击项籍陈下,破之”。《樊哙列传》记载,“围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滕公列传》记载,“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列传》记载,“从击项籍军于陈下”。对这些一线的战将记载,从未提到过垓下这个地方。

按照传统的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既然如此,那么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各路人马会攻项羽的时候,打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陈下之战,最后的决定性战役是垓下之战。这么说,表面上是可以讲的通的,但如果细分析,却好像也说不过去。

网络配图

第一原因是,刘邦等统帅级人物不可能和一线作战将领分别打两次战役。既然说打了两次大战,为什么在在刘邦、项羽、韩信、黥布、彭越的列传中都未提到“陈下”,难道说,在陈下和项羽作战的仅仅是樊哙、靳歙、夏侯婴等将领么?刘邦、韩信等统帅们都没来么?显然,说在陈下之战中,没有统帅,只有将领,是完全讲不通的。更何况,《史记》记载中级将领的作战,很多都是从战功簿上摘抄的,可信度可能更高一些。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何致命伤使李自成集团快速灭亡:谋士团档次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其实,农民政权里也有高人,可是,挡不住最高领袖脑子不清楚。比如,李自成麾下的名将李岩,他早就坦率地规劝:“以不杀收人心”;李自成偏偏没往心里去。一句话,拿钱来!这叫“助饷”,而且明码标价:“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网络配图 如果

  •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竟不是因为迎回二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

    岳飞之死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不是秦桧这个大奸臣在挑拨离间岳飞就不会死。还有的人比较理性,他们认为岳飞被杀秦桧要负责任,但是将所有的锅让秦桧背也不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岳飞之所以被杀主要还是皇帝赵构要让他死。皇帝为什么要岳飞死,是因为岳飞主张迎二帝回朝吗?真实的原因可能还真的与这个没有多大的关系

  • 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有多威武?他竟用800斤大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元霸

    看过古典小说《说唐》的朋友都知道,李元霸被称为天下第一好汉,而且李元霸还被评为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他武功高强,而且天下无敌,李元霸在小说里有着两臂四象不过之力,双手使一重达八百斤的擂鼓瓮金大锤,胯下骑着一匹日行一万,夜走八千的龙驹马。小说中李元霸的外貌是:“年方十二岁,生的尖嘴猴腮,一头黄毛束在中间,

  • 后宫妃子表面上养尊处优,实际却不得不靠汤药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妃子

    汤药(tāngyào),即用水煎服的中药。出自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夫愚夫乃不肯信汤药针艾,况深於此者乎!”据记载,汤药是伊尹发明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老人家是早年断弦,一向便在书房下

  • 震惊!武则天之前竟然还有一位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陈硕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改国号临朝称制的女皇帝,她的事迹无人超越。其实,在武则天称帝前三十七年,就有一个女人在江南称帝,而且与武则天渊源颇深,女子临死前说武则天“义妹不义”。这个女人就是陈硕真。陈硕真是睦州人(今浙江省),出身贫苦,父母双亡,从小和妹妹相依为命。后来妹妹被人收养,陈硕真就在一家富商家

  • 第一个把朝鲜打服的不是隋炀帝也不是唐太宗 而是此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良

    cháoxiǎn半岛的事情有那么难讲清楚吗?那就先从从荆轲刺秦王说起吧。从荆轲到张良,居然隐藏着一段南北朝鲜的发展简史当年,荆轲刺秦王失败以后,秦国马上大举报复,大将王翦率大军攻打燕国。太子丹率燕军迎敌于易水河。结果燕军败了。之后燕国节节败退,太子丹保着燕王喜从蓟城(今北京)逃到了平壤,在平壤重建了

  • 明朝奇葩皇帝专爱老女人,生下一子,改变中国气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

    故事发生在大明朝成化年间,本文的男主人公是大名顶顶的奇葩皇帝朱见深,说他奇葩是因为,他也许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娶了自己的奶妈的皇帝。而且比他大了整整17岁,并且对这位万贞儿——万贵妃始终宠爱有加,不离不弃,堪称一部爱情忠贞的典范。当朱见深登上皇位时,他刚好18岁,万妃已35岁了,已是半老徐娘了,早已青春

  • 张良一条妙计, 解决了刘邦一个难题,安定文武百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张良,刘邦,

    张良,字子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张良出身韩国贵族,曾经雇佣了大力士在博浪沙埋伏刺杀秦始皇,后来更是辅助刘邦取得天下,官封留侯,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更被后人认为是大汉奇才。在大汉刚刚建立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封赏了二三十个功勋卓著的大臣,而剩下的很多手下还在争功,这个说我的功劳大,那个说我该封大

  • 朱元璋的农民军为何能打败蒙古铁骑? 原来靠的是一种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古代中华大地,长期存在着汉人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草原文明的较量,而在汉唐时代,中华建立了庞大骁勇善战的骑兵,才在这一竞争中彻底胜出,将匈奴、突厥等强悍民族压着打。但是,从唐朝灭亡开始,农耕文明就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而且对于北方的游牧骑兵几乎是无招架之力,无论是契丹人、女真人甚至西夏人,都能给予宋朝以

  • 可怜岳飞一代大英雄,一辈子唯一的污点就是老婆改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

    岳飞是南宋名臣,一生忠义,公元1103年,岳飞在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岳飞的父母还是想尽办法让岳飞读书,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岳飞也不负众望,小小年纪便胸怀大志,熟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