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军神吴起从无败绩76战64战胜12平

一代军神吴起从无败绩76战64战胜12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4/7 13:37:04

战国著名兵家大师尉缭子给了吴起十分高的评价。他甚至认为只要给吴起七万人,这天下间就无人能够和吴起相匹敌了。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

他一生从无败绩。一生间与各诸侯国大战七十二场,其中六十六场大胜,其余十二场都是平局。

吴起一生醉心于功名,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

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

吴起为此气愤不过,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从此他的心里就只有功名两个字而已!

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作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儒家门徒,多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军神。

杀妻求将

吴起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就是杀妻求将。

在鲁国期间,齐国进攻鲁国,吴起为了得到鲁公的信任,求得将军之位,不惜杀害了自己齐国籍妻子,以表明对鲁国忠心无二。

虽然结果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辉煌,战胜了齐国。不过也因杀妻被他人所诟病,最终被鲁公抛弃,黯然离开鲁国。

于是吴起去了魏国。

在魏国,吴起一手训练出了战国最精锐的步兵——魏武卒!这支步兵打遍战国无敌手!

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魏武卒鼎盛时期达五到七万之多。魏武卒也是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魏武卒

后来魏国选相,吴起自以为功劳颇大,国相之位必定属于他。结果田文成了国相。吴起对此十分不满,但幸亏田文心胸宽广。

但是田文死后,国相的继承者公叔痤的心胸狭窄,他一直都很忌惮吴起,害怕吴起取代自己的地位。

于是公叔痤向魏武侯献计,提议将魏国小公主嫁给吴起,借此来试探吴起是否忠心于魏国?

公叔痤的妻子是魏国大公主,他故意让妻子在吴起面前羞辱自己。让吴起以为魏国的公主都是这般飞横跋扈,结果吴起果然中招,他拒绝了魏武侯的提婚。

魏武侯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不再信任他。

几年后吴起又转投了楚国,虽然他此时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楚悼王早就知道吴起的能力,他立即封吴起做楚国令尹,全力支持吴起在楚国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行动。

吴起的改革措施主要如下:

1.废掉国中无用官职,从而淘汰掉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2,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3.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这样一来,便为楚国的政治阶层注入了新鲜血液,并节约下了大批财力,而吴起最初的主张,便是以此作为强军之资。

楚国由是兵威大震,称雄列国。

吴起

吴起率军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

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以西)。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的联系。赵国借助楚国的攻势,火攻棘蒲(今河北省魏县南),攻克黄城(今山东省冠县南),楚、赵两国大败魏军。

吴起用自己的实力让曾经背弃自己的魏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君不用我,自有人用我。

但不得不说的是,改革前的楚国,大量的贵族如蛀虫一般腐蚀着这个巨大的国家。

如此也即意味着吴起的变法直接触犯了楚国奴隶主贵族们的利益,他们自然是要反抗的。可当时的楚悼王态度坚决,雄才一时无匹,他坚定地支持吴起,所以贵族们并不敢对吴起的变法说什么。

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

等到楚悼王刚崩,还未及殡敛,那些被削爵者便合到一处,拿着弓弩箭戟,趁乱要杀吴起。

吴起此时也知道难逃一死,于是他奋力往楚悼王灵柩跑。

等他到了楚悼王那里,他伏在悼王身上。

吴起伏尸

那些追杀者用箭射吴起,结果把楚悼王和吴起一起设成了刺猬。

而吴起就等着这一刻,他用余力大呼:“尔等叛乱,谋害我王?“

说罢,伏尸气绝。

而当楚国新王即位,首先便彻查当日那帮追杀者,有七十余家,全部问斩!

标签:

更多文章

  • 梁章钜学问既好,又很勤奋,笔记小说堪称一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祖籍长十乐,清初其祖迁居福州。梁出身于书香家庭,乾隆二十九年纪昀督学闽省,曾曰:“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并手书“书香世业”赠之。章钜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成举人,嘉庆七年(1802)两登进士第,历任礼部主事,湖北荆州知府,淮海

  • 历史上的周瑜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瑜,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正史上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瑜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周瑜虽然身处乱世,又执掌吴国军务大事,却能静下心细品弦音,有艺术修养,并非粗人。外貌方面,《三国志.周瑜传》载:“长壮有姿貌”,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是

  • 项羽手下第一重臣,楚国项氏族长项伯是怎么被一场酒给忽悠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伯,战国

    项羽手下第一重臣,楚国项氏族长,如何被一场酒忽悠成了刘邦间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汉高祖刘邦,他一生中最大的贵人、屡次帮他脱离了巨大危机的贵人,不是旁人,居然是他最大敌人项羽的血肉眷亲、叔父项伯。真没想到,项羽的叔父竟然会在鸿门宴的关键时刻胳膊肘往外拐,难道真的是天不欲死

  •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绝情的雍正帝曾深情许诺:朕要养胖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雍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绝情的雍正帝曾深情许诺:朕要养胖你!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要评选清代被黑的最惨的皇帝,那一定非雍正莫属。受一些作品的影响,人们对雍正的印象往往是冷血刻薄的无情帝王。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雍正不过是把自己的情愫深藏在心底罢了。若是雍正遇到了对他好的人啊,这位传说中的冷面

  • 历史上真实的胤禔是什么样的?被圈禁26年还生了29个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胤禔,清朝

    告诉你真实的大阿哥胤禔,被圈禁26年,闲得慌生了29个子女!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清朝康熙末年,随着康熙皇帝日渐老迈,诸皇子日渐成年,拉开了中国历史上都罕见的夺位之争“九龙夺嫡”。为了争夺继承皇帝宝座的资格九位皇子拉帮结派、互相攻讦,甚至引起朝局震动,而这其中

  • 最是无情帝王家!朱祁镇和钱皇后阐述深宫里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祁镇

    最是无情帝王家!朱祁镇和钱皇后阐述深宫里的爱情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份纯粹而真挚的爱情,普通人尚且求而不得,更何况是无情帝王家了,可在明朝却有着这样一对帝后,演绎了一段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爱情,那便是明英宗朱祁镇与他的发妻钱皇后了。1435年,年仅9岁的朱祁镇即位,皇太

  • 揭秘子婴到底是什么人 他和秦始皇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子婴,秦朝

    子婴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朝有一个谜团一直困扰大家到现在,这么谜团就是关于子婴的,子婴到底是什么人呢?一直都有人在问,子婴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吧。子婴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在秦二世已经

  • 范仲淹救灾有奇招!大兴土木,哄抬米价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范仲淹

    范仲淹救灾有奇招!大兴土木,哄抬米价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仲淹是宋朝的名人,不仅才学很高,在市场需求上,也能分析的十分清楚,这通过他的赈灾方式就能够看出来。皇祐二年,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浙,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饥荒,百姓为了活命,只能背井离乡。当时,61岁的范仲淹正在浙

  • 刘邦本来应该被称为汉太祖的 为何还会被称为汉高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为何被称为汉高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邦在秦朝时期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

  • 刘谨身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大红人 为何最后会落到谋逆的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刘瑾

    还不知道:刘瑾为何要谋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历朝历代,都会有太监专权的时候,掌权的太监权倾天下,为所欲为。明朝自朱元璋之后,几乎每朝都有把持朝政的大太监,与唐朝不同,明朝的太监虽不乏权倾朝野者,但明朝的太监却无法作为一支政治力量活跃于权力斗争中,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