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想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赵胜,为何会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本想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赵胜,为何会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4/12 0:17:15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赵胜的故事。

这个文章的开头,本是一个励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赵胜。赵胜是明朝人,生活在明朝天和崇祯年间,是陕西清涧人。赵胜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却从小就喜爱读书,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攻读四书五经,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争取靠得一个功名,谋取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赵胜读了几年书,却屡屡名落孙山,连秀才功名都没有考取一个,反而将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读得家徒四壁,连买灯油的钱都拿不出来。好在赵胜没有婚娶(也没有女子会嫁给他),是光棍一条,就干脆住进了当地一座残破不堪的寺庙石油寺里,晚上借用庙中油灯刻苦攻读诗书。

赵胜要以古代那些刻苦学习的读书人为榜样,通过废寝忘食地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石油寺里的和尚见赵胜有一颗追求进步的心,不免有些感动,处处与他方便。石油寺虽然已经破败,但偶尔有施主布施,灯油、蜡烛比较多,让赵胜夜读不差油。

当然,赵胜也无路可退了。早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他,难道退回去给人种田?种田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种田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读书才能维持的了体面这样子,进寺庙感觉像回家一样,在寺庙里读书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

然而,赵胜万万没有料到,读书还没来得及改变他的命运,就被一个无聊的泼皮改变了命运。

赵胜每晚在石油寺里挑灯夜读,被一名泼皮看在眼里。泼皮闲来无事,打算给他搞一个恶作剧。

泼皮在村子里到处谣传,说赵胜在石油寺里并不是夜读圣贤书,而是仿效平话中黄巢在黄梅寺中夜读兵书的做法,准备造反。很快,消息就传到当地的县衙门去了。

我们知道,明朝末年,陕西一带是农民起义的集中爆发地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是从陕西闯荡出来的。知县一听有人要效仿黄巢造反,立即绷紧了神经。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即派捕快到石油寺将赵胜抓走。

这正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知县抓到赵胜,二话不说就是一顿严刑拷打。赵胜顶不住了,按照官府的意思,招供自己确实是因为屡试不第,对朝廷心生怨念,便模仿黄巢的做法,在石油寺里夜读兵书,为将来造反做好准备。

知县得了赵胜的口供,如获至宝,给赵胜取了一个外号,叫“点灯子”,将他说成是“匪首”,判了死刑,定在秋后问斩。

几天后,农民起义军攻克了这座县城,攻入县衙门,将所有的囚犯都释放出来。赵胜获释后,本可以回家继续读书,但他一怒之下,参加了这支农民起义军,真的揭竿而起了。

农民军中读书人不多,赵胜加入农民军后,由于饱读诗书,打仗颇有谋略,很快就当上了首领。

赵胜带着这支农民军,转战于陕西、陕西等地,与官军作战,多次取得胜利。

就在这时候,明朝派来了有“明末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平定农民军。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很早就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部将,在辽东前线抵抗后金,历任游击将军、参将、都督佥事等职。1630年,崇祯皇帝将曹文诏从辽东前线调回关内,与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军作战,希望他用丰富的军事指挥作战经验,挽救明朝的统治危机。

曹文诏对付农民军确实有一套。

一方面,曹文诏嗜杀成性,对农民军痛下杀手,只要是加入农民军的人绝不放过,不给人留一点活路,“诸将在阵,于胁从者纵令逃去,文诏必尽杀,无一存者。”另一方面,曹文诏又阴险狡猾,利用各路农民军战斗力、组织度各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使用反间计,挑起各路农民军自相残杀,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在曹文诏的双管齐下之下,各路农民军纷纷被打败。

1631年,赵胜驻守在石楼(今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曹文诏以一名叛徒为向导,进兵袭击赵胜。赵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守措施,在仓促迎战时败下阵来,被叛徒杀死。

然而,尽管曹文诏为朝廷卖命,却没有落得好下场。他在陕西、山西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斩首36600多人,却没有获得记功。4年后的1635年,曹文诏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被农民军打败,拔刀自杀。

标签: 赵胜明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选择朕作为自称 秦始皇青睐这个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自称

    还不知道:秦始皇自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时候帝王的自称有好几种,比如“寡人”、“孤”等等,到了秦始皇嬴政称帝后,又将“朕”定为了自称,从此以后的皇帝几乎都是沿用此称谓。但其实在这之前,“朕”只是各种代称中的一种,无论天子还是贩夫走卒都可以用来自称,为何

  • 揭秘:北宋大将军王禀为何在水浒传里成了奸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禀,北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梁山一百单八位将领,除宋江之外个个都是忠义无双的好汉,千百年后读来,仍然能感到凛凛英风扑面而来。当然在水浒传当中还有一批反派角色,就是朝中高俅为首的奸臣,

  • 敬敏皇贵妃为什么能与康熙合葬?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

    敬敏皇贵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很多人认为康熙是一个多情的人,其实不然。康熙虽然儿子众多,后妃众多,却并不是一个贪念女色的人。但毕竟身居帝位,身不由己,后宫的安宁又关系着王朝的治乱兴衰,所以他要做到雨露均沾。不仅生前如此,死后也做到了不偏不倚,其入葬规格在历史

  • 灌婴到底是何许人也 被誉为项羽的终结者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灌婴

    还不知道:灌婴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项羽其实大家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厉害倒是挺厉害的,但是就是有一点点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智商好像不高,也不能说智商,要说智谋,毕竟是武将出事的,所以还是挺尴尬的,但是其实这些都是电视剧给人的感觉了,真正的项羽其实并

  • 康熙为什么那么痛恨胤禔?因陷害兄弟被囚26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胤禔,清朝

    每当一提起康熙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康熙帝晚年,在太子胤礽被废黜后,由于老皇帝再没有册立新储君,所以各怀野心的皇子们为争夺太子之位,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好戏”,史称“九子夺嫡”。在争夺储君的诸位皇子中,以胤禔最为阴毒险恶,因而也最为康熙帝所痛恨。那

  • 蔡京为什么会被罢相两次?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蔡京,宋朝

    蔡京为什么会被罢相两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宋徽宗本就无意为帝,只是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他无法拒绝而已。宋哲宗没有子嗣,而宋徽宗上面的哥哥,除了九哥赵佖是个瞎子以外,其余的都早逝了,即便宰相章惇抗议“端王(宋徽宗赵佶)轻佻,不可君天下”,奈何向太后

  • 赵昀与皇家实在没有太多的牵连,为何他最后能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理宗,宋朝

    大家好,说起宋理宗赵昀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伴随了古代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当我们在讨论古代王朝的时候,皇帝自然而然的会被我们提及。说起宋朝有一位皇帝不得不提,因为纵观两宋这18位帝王,称其为最幸运的帝王也不为过,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一般来说一个王朝的帝王继

  • 十六岁被敌俘虏,柔福帝姬的一生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柔福帝姬,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柔福帝姬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提起宋朝,想到著名的“靖康之难”,这不仅是宋朝的耻辱,也是汉族的耻辱。由于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无能,让金国在中原大地肆虐,最后攻入京城将徽钦二帝连带着北宋皇室6000多人都俘虏到了金国。金国不仅将宋朝的颜面

  • 曹植输给曹丕的原因是什么?跟妻子崔氏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氏,三国

    每当一提起曹植总会相信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里的曹操,虽然被刻画成了奸雄的形象,一心想取代献帝成就曹魏霸业,但其实纵观历史,他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三国之争,终于还是曹魏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这样看来,曹操取代献帝是历史的必然。反过来看,受到各路英雄加持的刘备,他自身

  • 他是刘备最欣赏的大将 他既不是关羽也不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赵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欣赏大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时,魏延带兵与杨仪交兵,王平便出手了。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仅仅10多个字,便让魏延军心动荡,当场便与魏延分道扬镳。王平的能力,智力,丝毫不亚于刘备五虎上将。若有子均在,何忧魏延强!刘备这辈子,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