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孝宗朱佑樘: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娶妃子的皇帝

明孝宗朱佑樘: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娶妃子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19 9:53:32

朱佑樘,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1488年,年满18岁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于1505年,享年36岁,在位时间18年。固然不算多长,却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宽容丶遵礼大臣丶体恤民生,当时就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伦理的模范皇帝。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他确是一位少有的榜样皇帝和君主典范。实际上,就“贤主”所涵盖的内容而言,我以为明孝宗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的帝王中(“伟大系列”的皇帝姑且不论),显然是位列前5名的,甚至就排在第二名也不一定。

在位23年的汉文帝似乎可以排在第一。不过“文景之治”的另一位皇帝汉景帝却要放在明孝宗之后——汉景帝以周亚夫等将帅平定七王之乱固然添了武功,但周亚夫却没有落到好下场,而且他还冤杀了晁错,再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汉景帝也处理得不好出了些问题。而宋仁宗呢,倒是一位宽仁且有人望的皇帝,还范仲淹等施行改革,可惜没多久就失败了,不玩了——宋仁宗最丢分的地方还是丢在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上。所以宋仁宗也排在明孝宗之后。除了这几位,还有哪些皇帝有竞争力呢?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可惜了。明宣宗在位十年,文韬武略,有得一拼。清朝的康雍乾几位,都有“文字狱”的罪过,甚至有豢养巨贪之类的罪过,在贤明方面自然是无有竞争力的。总体看来,我以为明孝宗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和平年代总排名位列第二的贤明君主罢。那么,明孝宗的“贤”名究竟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首先,明孝宗秉性宽善,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皇室教育,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儒学功底,而且很有文艺天赋,他既是画家,器乐演奏家,又是诗人。不过他的琴声后人是无从听到了,并且他的画作也少有流传下来的,甚至包括他所作的《诗集》5卷,在今天也已经看不到了。也不知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进京后于混乱中给毁了,还是被以写诗产量巨大着称的乾隆在修好《明史》后出于嫉妒而连同其他许多明代的史料给一并毁了。更重要的是,同样是艺术家,南唐后主李煜,诗写得够好吧?可是亡国了。宋徽宗画画得够档次吧?可是亡国了。再看看明朝的皇帝吧,同样是艺术家,明宣宗丶明孝宗等却并没有因此荒废朝政,他们不光能做到两手同时抓,而且能做到把两手都抓得很好。明朝的皇帝总体实力到底怎么样,其实由此也就可见出一斑来。

明孝宗在位期间制定和完善了一些政治制度,比如编撰《大明会典》,完善官吏考察制度等等,为明朝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做出了继“制度之王”朱元璋之后的又一制度性贡献。明孝宗亲礼儒臣丶用人唯贤,陆续选拔了徐溥丶刘健丶谢迁李东阳王恕马文升等德行兼备之臣入阁拜官,共理朝政。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树。他击败土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之外还修缮长城,抵御蒙古。孝宗皇帝提倡俭朴反对奢靡且身体力行,提倡用刑审慎丶减少赋税丶保养民生……总之,在孝宗的励精图治之下,明朝出现了又一个太平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值得说说的还有明孝宗独占的一绝,那就是:他大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饯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孝宗的皇后张氏出身系今河北沧州一读书人家(明朝中后期的选后制度,皇后一般都出于平民之家,此举似为保证皇室血脉始终贯之的民间性),美丽聪慧又活泼,深得孝宗喜爱。夫妻伉俪情深,每日一同起居,俨然民间普通的恩爱夫妇一般。后宫粉黛无数,而专心治国的孝宗皇帝并无心昵近。一方面虽多有太监劝进,另一方面却也有大臣劝阻,孝宗皇帝想必也是有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但他终于还是心性不为所乱,以高标准的儒家风范和“克己”理念为大明朝的全体国民做出了非凡的表率,其美德实属千古所罕见。

遗憾的是明孝宗竟然英年早逝了。据说他只是偶染风寒,但几位御医未经诊疗就开了药,导致孝宗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葬于泰陵)。真该拿这帮御医问罪才是。不过史书的记载上似乎并没有追究他们。只是可惜了明孝宗这样的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

标签: 明朝皇帝朱佑樘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是什么?为何被称为唐明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皇帝,李隆基

    对古代皇帝的称法有以谥号称,有以庙号称,亦有以年号称。唐代以前多以谥号,如汉高祖、汉武帝、唐高祖、唐玄宗等。高、武、玄等都是谥号。宋以后多以庙号,如宋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太”都是庙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称“太祖高皇帝”,但唐以前就是*高祖,宋以后就是*太祖。这就是区别。明清以降,一般一

  • 大宋灭亡史:揭开南宋历史之宋末帝恭帝的传奇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宋恭帝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一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3年,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作为当时的亡国之君,年仅六岁的宋恭帝沦为蒙古元朝的

  •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太原起兵?李渊太原起兵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祖,李渊,唐朝,太原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

  • 明朝猛将蓝玉为何死得冤枉?不懂《周礼》太放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蓝玉,常遇春,徐达,朱元璋

    明朝的名将,除了常遇春、徐达之外,下一位能被称之为猛将的,应该就是蓝玉了吧。此人长得身高马大,让人打眼一看就是名武夫,实际上他也的确是武夫中的一把好手,在战场上以骁勇善战著称,甚至有些关二爷的风范,民间甚至把他称之为关二爷再世,他绝对算是明朝的大功臣,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勋,不计其数。蓝玉的成名之战是在

  • 蒲松龄是医药科普作家 作品中把中药人格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作品,

    提起蒲松龄,人们会自然想到他所写的《聊斋志异》。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医药科普作家。公元1704年,山东淄川一带发生旱灾。蒲松龄目睹百姓贫病交加的悲惨情景,不顾年老多病,四方奔走,搜集了许多流传民间的中药方,写下了《药崇书》、《药性赋》、《草木传》等著名的医学科普作品。这些书中详细地叙述

  • 南陈后主陈叔宝:与阿斗相提并论的亡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叔宝,刘禅,皇帝,五代十国

    陈叔宝这个名字,听着就“萌萌哒”,一定好玩,而后主这个称呼,似乎也很有故事。没错,确实如此,这位哥们在历史上其实也有一个著名的模板,蜀汉后主阿斗,也常拿来并论。但和阿斗不同,陈叔宝的人生初期,并未拿来当做帝国继承人培养,他要做的,只是吃喝玩乐(人家阿斗出生伊始,可是承载着皇叔满满的情怀,从他单字“禅

  •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样继位为君的?又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昭襄王,嬴稷,秦朝,春秋战国

    秦昭襄王,秦惠王子,母宣太后。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比赛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

  • 学者:“靖难之役”建文帝若重用一将领未必会遭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难之役,明朝,朱棣,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送到长安城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杨贵妃,长安

    荔枝,又名丹荔,属无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浓郁,营养丰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气,一向为历代骚人墨客所青睐,留下许多赞美的诗文,那么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何地?我们知道,荔枝性喜温热、多湿和充足的光照,是亚热带常绿果木,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29℃,它只能抵御-4℃的极端最低温度,在我国,荔枝主产于福建

  • 古代扫黄打非之宋仁宗规定官员“不得赴妓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皇帝,宋神宗,宋朝

    “道德禁娼”并非政策性的,所以相当乏力,针对禁娼呼声,出于净化社会环境、调整伦理秩序、规范官场行为的需要,古代朝廷多会对卖淫嫖娼行为从政策上进行限制,这种限制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法律禁娼”。在古代中国,“法律禁娼”很多时候是有条件的“扫黄”,古代中国的性工作者生存模式比较复杂,有宫妓、官妓、营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