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最早的霸主居然是郑庄公 把天子的联军击败

春秋最早的霸主居然是郑庄公 把天子的联军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1/8 16:35:16

说起春秋霸主,我们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如下字眼,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春秋最早的一个霸主是郑庄公,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霸主。

郑国这个国家建立的比较迟,在周宣王的时候,郑庄公的爷爷因为征战有功,就被封赏了一块土地建立了郑国。而后郑国一直和周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们家几代人,除了担任郑国国君,还在周朝担任卿士(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等到郑庄公担当郑国扛把子的时候,他按照惯例也是在周朝当卿士。可那几年比较特殊,郑国内部也是麻烦事不断,郑庄公就经常的留在郑国,没有去给周天子干活。那个时候的周天子是周平王,他看老郑这么不敬业,就有点生气,再加上郑国这几年发展的挺快,他就想换掉郑庄公,从两个方面都打击郑国一下。

这下子郑庄公不干了,你说我们家容易吗?我爷爷当年为了救周幽王死在乱军之下,你小子能当上天子,那也是我爹出力捧上去的,现在你翅膀硬了,想一脚把我开,你还是个人吗?

郑庄公是越想越气,越气越上火,干脆他就来个下下手为强,连夜赶到了都城,向周平王辞职。这会周平王也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了,看老郑气呼呼的来辞职,就赶紧给他说好话,想把这个事情给弥补过来。

可郑庄公是个牛脾气,他死活也不给周平王下这个台阶,君臣二人就僵了起来。

后来还是大臣们看不过去了,纷纷上来打圆场,最后二人达成了妥协,郑庄公还做他的卿士,周平王把儿子狐送到郑国去体验生活,郑庄公把儿子忽送到天子脚下接受高等教育。这表面上是解决了问题,可也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祸根。

(图)郑庄公掘地见母

后来周平王归天了,太子狐就从郑国赶回都城继位,可能是因为悲伤过度,刚回到都城狐就追随他老爹去了,狐的儿子就顺理成章的继位了,这就是周恒王。

周恒王即位后,就把狐死去的账算到郑国头上了。可郑庄公不这么想啊,我老郑拼死拼活的给你们家干活,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啊,现在你这个小家伙继位,我该倚老卖老享受享受了。

那周恒王年轻气盛,再加上对郑庄公有气,那会由着他摆老资格啊。在一天朝堂之上,周恒王对郑庄公说,这些年您给我们家干了不少活,我实在是过意不去,这样吧,您还是回家享福去吧。

郑庄公没想到啊,这小家伙出手这么狠,可也没有理由反驳,就只好回家去了。

放下得意洋洋的周恒王不说,郑庄公回到郑国以后是十分的不痛快。正好,当时的宋国联合卫国在搞事情,那郑国向来和宋国不和,郑庄公就假借周恒王的名义,会和了齐国和鲁国,去攻打宋国。宋国那经得起这几个国家的打啊,几仗之后就被打花了,宋国国君都被杀掉了。

看宋国没脾气了,郑庄公摆出一副宽宏大度的架势,既然你们没有反抗能力了,我也不欺负人,你们不是没有国君了吗!这样吧,就把你们的公子冯立为国君吧。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郑庄公的威望一下子就上去了,别说许多小国纷纷跟随,就连齐国和鲁国,那也要给他三分面子。

(图)繻葛之战

郑庄公这么嚣张,周恒王坐不住了,这老头不说回家好好呆着,还用我的旗号在外面给自己搞好处。一生气,周恒王就传令天下,郑庄公的卿士一职已经被撤掉了,以后他不能代表我了。

看周恒王和自己撕破脸皮了,老郑也不玩虚的了,他就一连好几年都没有去朝拜周天子,甚至有一次还抢先把周天子自留地的麦子地给收割了。这回周恒王也不能忍了,他就征集军队要讨伐郑国。

也是周天子太没有威望,只有蔡国卫国陈国出兵了,周恒王就带着这三国联军来讨伐郑国。其实来之前啊,周恒王心里想的很好,我是天子,大家多少都会给点面子,到了郑国以后,我训斥他老郑几句,他再给我赔个礼,这事就面子里子都有了。

可没想到的是,郑庄公居然排兵布阵准备迎战了,而且郑庄公根本没有出来见他这个天子,周恒王头天晚上准备的稿子也派不上用场了。好吧,既然你想打,那就打吧。

周恒王就派人前去交阵,可郑国那头一点反应都没有,任你怎么叫骂,我就站到脚麻。

这眼看着太阳已经偏西,那头联军已经开始松懈了,郑庄公一声令下,大军冲杀了过去。联军一个不防备,就被冲的是稀里哗啦。

周恒王一看大事不好,也是调转马头就走,联军是一路跑,郑军就一路追。这时郑军大将祝聃冲在最前,只见他搭弓射箭正中周恒王的左肩。祝聃大喜,正要催马前去,生擒周恒王,只听后面传来收兵之令,只好拨马回营。

回家之后,祝聃很不理解的问郑庄公,我刚才再加把劲,就把天子给拿过来了,您干嘛收兵啊?郑庄公神色凝重,虽然我们是对手,可他毕竟是天子,别说把他捉过来,就是今天你射伤了他这个事情,我都不知该怎么收场啊。

这时,旁边有个叫祭足的大臣说话了,主公不要担忧,现在天子已经知道我们的厉害,不如我们派人去慰问一下,给他个台阶下,他自然就回去了。郑庄公点了点头,好吧,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

且说周恒王,这会正抬着左肩坐在营中,他是又窝火又害怕,自己这样丢面子,那以后可怎么当天子啊。就在这时,祭足赶到了。

祭足一见周恒王就跪下磕头,我们本是只求自保,哪想到误伤天子,死罪死罪啊!

周恒王一看面子来了,就看了看左右下属,大家也赶紧打圆场替郑庄公求情。周恒王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没事了,你们也不是故意的,我不追究就是了。

这郑庄公打败了天子的联军,在诸侯中的声望就更高了,很多国家都以郑国马首是瞻,他也就成为春秋时期最早霸主。

标签: 郑庄公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覆灭大秦王朝的主谋赵高:不是宦官而是全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赵高,宦官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东汉以后,赵高被丑化为宦阉,其家族也被丑化为宦阉家族,不实的成见一直

  • 马超是蜀汉政权的大将 但7年内一直被刘备压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超,刘备,三国

    首先需要说一下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的区别,很多人受文学作品的影响,误认为这是历史事实。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脍炙人口,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但是这部作品与真实的历史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由于封建王朝的影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存在着严重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其实那是根据当时的畸形传

  • 1000多年来诸葛亮这个人 为什么被人们所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刻画了很多入骨三分的角色形象。其中有三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和诸葛亮的智绝。诸葛亮在1000多年以来,一直被称为智力和忠君双规格的化身。在一系列的影视剧中,诸葛亮被严重神话,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人物。而且在一系列的小说作品中,尊刘贬曹一直延续了下来。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

  • 蜀汉后期的第一名将魏延 却被小说家毁了6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魏延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命苦的人。也不

  • 解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枞阳人还是山阳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承恩,孙悟空,西游记,

    百回本《西游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奇书”之一。当代版的《西游记》,均署名“吴承恩”。但明刊本、清刊本的《西游记》,或署“朱鼎臣撰”,或署“邱处机”著,甚至连著者姓名全无,只写校阅人“华阳洞天主人”,或评点人如“李贽”等,没有一部署名“吴承恩”著。最早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当推清代古文字

  • 平定三国乱世第一人:晋武帝统一全国创太康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朝,皇帝,司马昭

    东汉末年,朝廷昏庸腐败,在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刘辩即位,史称少帝。这时,中军校尉袁绍乘机起兵,一举诛杀大小宦官两千余人,从而结束了为时数十年宦官专权的局面。然而,由此也引起了天下大乱,各郡、州、县出现了失控的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兼并战争

  • 损失了20万精锐之后 李自成在1年之内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和吴三桂以及多尔衮三方参与的山海关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中国的国运。但是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李自成号称控制着中国北方,并且拥兵80万。在山海关一战,李自成的20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在此之后,李自成再也没能站稳脚跟。他从北京一路败退回根据地陕西,最后连自己的地盘也没有保住,又从陕西逃往湖北。最终

  • 揭秘:文盲皇帝顺治帝 居然 发愤读书累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治帝,清朝

    他幼年登基却没有上过学。“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人,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亲政,阅诸臣章奏,茫然不解。”在这里,顺治帝实事求是地揭秘自己的艰难处境,由于没有机会学习,而看不懂章奏,这是一个君王很难堪的事情。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原来,顺治帝不识

  • 杨广的确想当一个好皇帝 但操之过急将家底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广,隋朝

    杨广登基后,随即将“面具”摘下来,因为他装的太久了,装得太辛苦了。于是,他为了实施自己“伟大”的梦想,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动不动就驱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服徭役,弄得大隋朝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大业元年(605年),杨广下旨命杨素、杨达、宇文恺修建东都洛阳,仅每个月抓去洛阳服徭役的老百姓就达二百万人

  • 汉朝开国功臣萧何也有自己无奈:自污以表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萧何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按照惯例,要进行论功封赏。在为功臣们排名时,他把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萧何排在了第一位。于是有满身伤痕的大将不服了,意思是,俺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老萧呢?刘邦以其独有的嬉笑怒骂的风格,非常不客气地答曰:你们充其量是“功狗”,人家萧何可是“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