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登基分封群臣,为何功劳最大封赏最多最后却被关进了监牢?

刘邦登基分封群臣,为何功劳最大封赏最多最后却被关进了监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4/1/16 20:19:41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登基分封群臣,为何功劳最大封赏最多最后却被关进了监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汉高祖刘邦一个近似混混的人物,仅仅用了短短的7年时间,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论智谋、论武功,刘邦都不出色,甚至是经常的吃败仗,被项羽打的到处乱窜,甚至为了减轻逃跑的车子的重量,不惜把自己的亲生儿女——12岁的鲁元公主和6岁的刘盈十几次踢下车去,连手下将士都看不过去的人,却能知人善任,使得部下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卖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刘邦在宴请群臣时曾经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萧何、张良、韩信三人,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在刘邦之上,但却都被刘邦玩得团团转。尽管韩信曾经在打下齐国时要挟刘邦要当齐王,但刘邦明白那只是暂时的,等到自己打下天下时,韩信不敢不听自己摆布。汉初三杰各有所长,刘邦从分利用了他们的长处,综合调配,使得自己的实力倍增,成为打下天下的关键因素。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分封诸王后,诸侯将相们共同尊请刘邦当皇帝。刘邦假惺惺的再三推辞说:“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空言虚语,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最后不忍违背众人的心愿,才登上了皇帝宝座,他说:“诸位既然认为这样才合适,那我就为了国家的利益当吧。”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刘邦深谙用人之术,懂得心理学,也绝对是一个野心家。

刘邦在还没当皇帝时,就封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八大王,都是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但除了这几人,剩下的还有很多的人没有论功封赏。在功劳的大小上,每次朝政都争议来争议去,过去一年的功夫了还一直争议不下。尤其是在谁的功劳最大上,满朝文武更是争议不休。刘邦本来是想让大家伙评议一下,也好显得公平、民主,但这样争议不断的长期下去也不是方法,总归要处理这件事、好让将士们安心啊。

刘邦认为相国萧何的功劳最大,在封赏时给的食邑最多,并封他为酇侯。这下将士们不干了,都议论纷纷的说:“我等跟随陛下亲临战场,身经百战,就是少的也打了几十场硬仗,攻城掠地付出了血汗。萧何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仅仅是在后方写文弄墨,动动嘴皮子,为什么功劳却在我等之上?”刘邦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官员们回答说:“懂得。”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官员们回答说知道。刘邦不紧不慢的说道:“打猎时,追咬猎物的是猎狗,但发现猎物踪迹,指出猎物藏身地方的却是猎人。而今大家不过是仅能捉到猎物而已,功劳是属于猎狗的。至于象萧何这样,能发现猎物的踪迹,指明所猎取得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在我起兵时,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发动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个人都来追随我打天下,他的功劳我是不能忘怀的。”刘邦这样一说,众人这才哑口无言。

文武大臣们该封赏的都封赏了,在排定功劳位次、谁是第一的时候,又引起了满朝的讨论。这些大臣们都说:“平阳侯曹参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身受70多处伤,功劳最多,他应该是第一功臣。”刘邦内心还是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但是已经给了萧何最多的封赏,如果再把功劳第一名号怕会冷落了武将们的心。这时候,有一个人也许是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也许是内心也和刘邦想的一样,就挺身而出说了一番话,结果还是把萧何功劳排在了第一。

这个人是谁啊?他就是关内侯鄂千秋。鄂千秋也是一位大将,他看到众人在评论功劳时,都认为应该评曹参为第一,却忘了运筹帷幄的萧何,于是站了出来说:“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刘邦正愁没人替萧何说话,听见鄂千秋这样一说,马上把第一功劳给了萧何,并且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规格不同于别人。

刘邦对萧何封赏最多,又把第一功劳的名号给了萧何,可见萧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表彰了萧何对他的忠心耿耿、辛勤辅佐。

萧何得到了刘邦最大的赏识,更加勤勉的工作,以至于名声鹊起,很多人一说起相国来纷纷翘指称赞。刘邦由于一直在外打仗,听说老百姓对萧何赞誉有加,心里很不舒服。萧何不得不自毁英名,强占、贱买百姓土地,当雪片般的告状信地道刘邦手里时,刘邦竟然显得很高兴。刘邦后来还是因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借题发挥,把萧何关进了监牢。虽然没多久就放了出来,萧何从此却大多保持箴默,对朝政不闻不问了。

汉初三杰中,只有张良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借口游山问道功成名退,保全了自己。淮阴侯韩信被人诬陷造反落得人头落地,萧何也被刘邦借机问责,关进了监牢以示警醒。真的是应了韩信那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了。=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中山靖王刘胜是什么身份?真的有120多个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胜,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中山靖王刘胜是什么身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发现了中山靖王墓,墓主人就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以及他的妻子窦绾,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器物,华美而贵重,其中更有长信宫灯和两件精美完整的金缕玉衣等无价之宝。中山靖王墓的发掘,让中

  • 李克用真的自始至终都忠心于唐唐王朝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克用,唐朝

    李克用为什么始终忠于李唐王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克用自始至终都没有忠于李唐王朝,他发家虽然靠的是平定庞勋起义和黄巢起义,但是他可没少为难朝廷,唐朝皇帝也不止一次派兵讨伐李克用。只是在后来李克用与朱温的战争中,李克用处于下风,对于朱温改年号和建国一直持不承认的态度,并一

  • 慈禧选秀时并不起眼,她是靠什么获得咸丰帝青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慈禧的故事。1851年,17岁的叶赫那拉·杏贞通过选秀,进入紫禁城,被咸丰皇帝封为“兰贵人”。可是,入宫后的她并没有如愿获得圣宠。当时,整个后宫最风光的女人,是端庄高贵、家世显赫,年仅15岁遍被

  • 李勣,李世民唯一看走眼的心腹,曾暗助武则天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勣是如何暗助武则天为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贞观二十三年初,52岁的李世民久病不愈,自觉命途将止,开始着手安排托孤后事。彼时李治被册为太子已有6年,6年面提耳命谆谆教诲已使其受益良多,但李世民仍很不放心,故而在挑选顾命大臣时斟酌再三。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立业肱骨,为

  • 嘉庆在清朝为何成了笑话?乾隆退位后还在亲自处理政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嘉庆,乾隆

    乾隆活了89岁,是中国封建皇帝中活得最久的。在位60年,就比康熙少了一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之所以在位是60年,是因为他的爷爷康熙在位61年,他为表示尊敬自己的爷爷,有意做了60年皇帝就让位给儿子嘉庆。可是乾隆让位不让权,还是以太上皇的名义发号司令,每天

  • 元宪宗蒙哥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元宪宗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宪宗,蒙哥

    元宪宗蒙哥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元宪宗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宪宗蒙哥简介: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

  • 李逵为什么会对宋江唯命是从?是害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逵,宋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逵杀人不眨眼,为何会对宋江唯命是从,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李逵,乃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水浒传》谁杀人最多?估计要属黑旋风李逵了。李逵不管走到哪,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来!江州劫法场李逵滥杀无辜,不问官兵还是百姓,见人就杀,无数吃瓜群众遭了殃。晁盖实在看不过去

  • 王莽为了登上皇位,他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莽,西汉

    禅位这个名词,最早记载于古籍《尚书》之中,但古代的许多史学家一直都对它的真实性抱有疑问。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末年,有一个叫王莽的人却将这个陌生且消失了数千年的名词重新拉回了人类的视野。作为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用篡弑的办法窃取皇位的乱臣贼子,王莽首

  • 正史中五子良将中谁的武力是最高的?张辽第一,谁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辽,三国

    关于五子良将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三国演义》尊刘贬曹,顺带着连曹营诸将的武力值也被削减了一大截:张郃徐晃两人不敢应战单枪匹马救黄忠的赵云,许褚光着膀子也打不赢马超,张飞长坂桥上一声吼,曹营九员大将无人人出头,其中居然还包括悍将许褚和名将张辽。很多人不知从哪里看的书

  • 汉献帝退位后还活了十四年 汉献帝为何不投奔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献帝,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20年,在魏王曹丕和文武百官的逼迫下,年仅四十岁的汉献帝将汉朝的皇位禅让给了曹丕,正式宣告了传承四百年之久的汉朝终结。曹丕还是个讲理的人,将汉献帝刘协的爵位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还娶了刘协的两位女儿进入宫中。禅位后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