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无赖皇帝刘邦是怎么让冒顿单于接受“和亲”的?他用了什么办法

无赖皇帝刘邦是怎么让冒顿单于接受“和亲”的?他用了什么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4/1/17 11:52:14

大家好,说起汉高祖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士气,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从夏王朝开始‘家天下’之后,出于私利,所有诸侯都延续了家族传承,将权利限制在血缘亲疏,以维持统治的长久,直到刘邦建立汉王朝,才打破这个上千年的魔咒。

刘邦出身农家,喜好江湖侠义,敬仰魏国信陵君,在秦国都城咸阳服徭役时,见到出游的秦始皇车驾,竟然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叹。

咸阳的富庶繁华,开拓了刘邦的眼界,使其不愿再为农耕所束缚,在沛县显得非常另类,终日游手好闲,整日与友人饮酒作乐。

刘邦没有营生,通常需要朋友接济,据说夏侯婴善于猎狐,而樊哙则贩卖狗肉,被称之为“狐朋狗友”,说明当时并非是完全的贬义,只是代称工作低贱而已!

除此外还有萧何、周勃、曹参、灌婴、周苛等,数十位志同道合的西汉开国元勋,皆心甘情愿追随刘邦,足见其能力超群,至少拥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而非单纯的市井无赖。

吕氏家族不仅在经济上全力支援刘邦,吕泽在刘邦落难之时率众归附,西汉建国又有诸多勋贵,如新阳胡侯吕清等攀附,加上姻亲的樊哙等,天下虽为刘氏,吕氏也有半数之功。

且吕后留守关中,协助萧何处理政务,逐渐帮助刘邦扭转颓势,在关中积累盛名,才能够请动“商山四郜”襄助,因此刘邦打消废黜刘盈的想法,与吕氏交恶对初建的汉王朝不利。

三十年间,中原大地从秦始皇横扫六国,到秦末的农民起义,再到楚汉争霸的惨烈厮杀,中原人口锐减,真正的百废待兴。

韩王信很早便跟从刘邦,但原韩国故地,不仅出产丰厚,还是东出控制诸侯国的咽喉,若是韩王信日后有所图谋,对汉王朝的稳定颇为不利,于是以太原郡仅三十一县,将韩国改封到山西。

在此之前,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毫无征兆的谋反,被刘邦迅速平定;公元前201年,楚王韩信被诬告谋反,削夺王爵封地改为淮阴侯;于此同时加封刘姓诸侯王,如刘喜为代王,刘肥为齐王等。

从富庶安逸的中原,迁到偏远穷苦的西北,整日担忧匈奴袭扰,韩王信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汉地与代地对韩国形成战略合围,当自己的武装与匈奴消磨,刘邦是否还能容忍自己的存在?

当匈奴10万铁骑南下,将韩国的都城马邑围困,韩王信向宗主刘邦求援,同时向匈奴求和,刘邦不仅没有发兵救援,反倒是斥责韩王信与匈奴求和之举,要求韩王信拼死力战。

韩王信到马邑不过数月,麾下兵将不过万余,步兵更是难与匈奴骑兵抗衡,城防既单薄又粮草短缺,刘邦的回绝等同宣告死刑,而投降匈奴尚有一线生机,无奈只能率众出降。

韩王信的投降,导致匈奴并长驱直入,攻克太原,随后攻克晋阳,对新兴的汉王朝造成巨大的威胁,汉高祖刘邦集结32万大军平叛,汉军与韩王信军力不成正比,韩王信于铜鞮惨败,部将拥戴赵利为王。

山西对于匈奴已经极为富庶,又是进攻中原的跳板,到手的肥肉绝不肯轻易吐出,冒顿单于遂派遣两万精骑增援屯守晋阳,汉王朝与匈奴,两个新兴军事强国即将交锋。

冒顿单于初立之时,被东胡所胁迫,后虽击灭东胡,又称雄西域,但匈奴的本部人口并未得到提升,相反更加分散于各地,白登之围时并未有援军记载,加之此前的战损,兵力仅有约十万。

汉高祖刘邦率军连战连捷,此时天降大雪,汉军对此预料不足,士卒冻伤坏死者不计其数,仿佛警告刘邦应当收军。

但军力上的绝对优势,及数支斥候的结论,都是匈奴兵少且弱,使得汉高祖刘邦认定,必须在匈奴增援到来前,歼灭眼前这支匈奴主力,以维持北疆长久的稳定。

就这样刘邦率领先锋约六万,紧追匈奴抵达平城,步入匈奴的包围网,汉军想要突围,却摆脱不了匈奴骑兵的追击,只能够列阵静待援军。

冒顿单于深谙兵法,知晓刘邦的价值,因此发动了猛攻,只可惜,马镫未装备前的骑兵,弓骑兵虽然机动灵活,但难以正面抗衡汉军步兵、骑兵、车兵的多兵种混合作战。

七天七夜的时间里,匈奴的数次冲锋,都被汉军顽强的击退,汉军主力逐渐逼近,和部众的巨大伤亡,令冒顿单于必须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

草原崇尚强者为尊,尚有浑窳、屈射、丁零、隔昆、乌桓等部,若匈奴本部遭受重创,难保这些部落会群起而攻,甚至匈奴左右贤王,也可能取代自己。

当陈平贿赂阏氏时,阏氏竟敢爽快的接受,证明是出于冒顿单于的授权,就这样双方达成默契,汉军悄然撤离,匈奴也勒马回军。

白登之围的失利,暴露了汉军对西北战事经验的缺失,进入平城这样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区域,面对突变至极寒的天气,后勤补给的缺失,造成伤冻者数量众多。

刘邦拒绝听从劝阻,致使前锋与主力脱离,好在樊哙、夏侯婴、周勃等各自统军,失去调度也没有慌乱,而是有序地向白登战场增援,对匈奴施加压力,策应刘邦前锋的突围。

前锋士卒在刘邦的指挥下,在后勤保障中断,环境艰苦的白登战场,给予匈奴主力以重创,他们的付出与决绝,令匈奴见识到汉王朝的军魂,再不敢轻视这个新生的政权。

战后刘邦没有推卸责任,厚加抚恤伤亡将士,刘邦认识到,以汉王朝缺少骑兵的现状,无法对匈奴这样的游牧政权,短时间实现彻底的打击,而匈奴虽然袭扰边境,却也不能伤及汉王朝根本。

真正威胁汉王朝中央政权的,是在楚汉战争中崛起,封疆裂土的异性诸侯王,他们既有野心又有实力,解决异姓王更加紧迫和容易实现,对苦心劝谏的娄敬加官进爵,并听从其建议,与匈奴达成和亲。

汉朝向匈奴“和亲”,刘邦在与匈奴休战的期间,废黜赵王张敖,诛灭陈狶与燕王卢绾,牵连梁王彭越,进而征讨淮南王英布,使得汉初分封异姓王,仅剩无足轻重又能震慑南疆的长沙王吴芮

异姓诸侯王的减少,预示着汉王朝统治力的提升,各地百姓摒弃旧有封国的认知,加快了“汉”民族的思想形成。

汉王朝内部有连年战争带来的创伤,还有异姓诸侯王的隐患;而匈奴征服草原各部,也需要时间融合与管理。

汉王朝与匈奴,战,则彼此消耗,容易被其他势力崛起;和,则互惠共赢,汉得良马匈奴得到财富,所以汉王朝与匈奴达成和亲,是双方当时最好的选择,没有盈亏之说。

而汉王朝更庞大的人口基数,更丰厚的资源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有利,为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扬威四海奠定基础。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孙尚香与刘备决裂回到东吴之后,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尚香,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尚香回到东吴之后嫁给了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局势不是那么的稳定,这时候政治家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联姻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古代两个国家为了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会通过种种方法来进行联系,从而促进两国的友好发展。因为联姻

  • 解缙曾官至内阁首辅,为什么朱棣后来那么厌恶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解缙,明朝

    解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都知道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然而这四大才子比起“明朝三大才子”来可就小才见大才了,明朝276年,三个大才子最博学多才,他们三人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而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大明一代奇才、《永乐大典》总编纂

  • 刘珝是什么人?明宪宗时期内阁三大学士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珝,明朝

    刘珝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在明清之前,除皇帝之外就属丞相权势最大,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因而在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借“胡惟庸案”趁机宣布废除丞相职位。为巩固君主权势,朱元璋甚至

  • 东王杨秀清为什么没有取代洪秀全的天王之位?是不敢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秀清,清朝

    每当一提起杨秀清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绝对是一个神奇国度,且不说它立国理论基础是中外思想文化混血儿“拜上帝教”,以及“男馆”、“女馆”之男女分离、夫妻分居、父子别居制度。其“军师负责制”便是一大特色,在该制度下,天王是“虚位”元首,是国家形象

  • 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刘彧心里有多变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彧,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彧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经历过风雨磨难的人未必会有着豁达的胸怀,当经历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一颗心会逐渐扭曲,认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羞于被他人所知,甚至也要让别人感同身受。比如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的那位替吴王夫差“尝粪识病”的越王勾践就是如此。勾

  • 此人买来一个官当,不小心成了雍正身边的红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卫,清朝

    “买官卖官”,在当代社会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贬义词;可在清朝期间,却是国度政治生存中一种非常多见的征象。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朝廷卖官鬻爵时诚然明码不二价,老少无欺;有需要的买方也安然摩登,绝不掩蔽。并且,还真有人经历买官进来政界,至心实意地为老庶民做事,为朝廷分忧,官也越做越

  • 16岁嫁给88岁的乾隆,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

    在清朝的时分,在天子年青的时分普通每隔三年会举行选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列入选秀的佳不但请求有必然的家事,还务必在14岁如下。惟有极小批的佳能够跨越请求的年龄进宫,而且另有非常严酷的请求。在乾隆的后宫中,有一个佳,从她进宫的时分就必定了一辈子都无法获取美满。在本人惟有1

  • 马超跟了刘备7年,刘备重用过他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被刘备封为骠骑将军,排位一度在张飞之上。《三国演义》中,马超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位列西蜀五虎大将之三。在正史《三国志》中,马超的能力和战绩也同样十分抢眼,诸葛亮称赞他“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认为他足以和猛将张飞并驾齐驱。他早年也是一方诸侯,曾经和兵力雄厚的曹操

  • 窝阔台有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窝阔台为什么把汗位传给托雷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窝阔台,托雷

    对窝阔台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如果窝阔台一开始就决定把汗位传给长子贵由的话,汗位就不可能转移给拖雷儿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窝阔台一生有个最喜欢的人和一个最不喜欢的人。(窝阔台)他最喜欢的人,是他的六皇后脱列哥那,他在位期间,几乎所有的政事都要和脱列

  • 安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她死后为什么会被追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安乐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唐朝的安乐公主其实小编只是在电视剧上有看到这个人,这个人也真的是厉害了,被誉为是唐朝第一美女了,那么很多网友都说了这只是电视剧上面的形象了,那么如果在历史上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