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相的成功之道是什么?适用于我们当今社会!

魏相的成功之道是什么?适用于我们当今社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8 20:25: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汉名相——魏相,他的成功之道更适用于我们当今社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魏相是济阴定陶人,有权谋韬略,为人刚正不阿,曾任茂陵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公元前66年,被汉宣帝任命为丞相。

魏相先后执掌西汉朝政九年,与丙吉一起同心协力,共同辅佐汉宣帝,不仅大力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铲除了以霍光为代表的把持西汉朝政大权二十余年的霍氏集团,为汉宣帝亲政铺平道路;还要求各级官吏节省用度、宽免赋税,奖励农耕,积粮解困,使西汉走出了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挥霍无度留下的隐患,国力逐渐得到恢复,开创了“孝宣中兴”的时代。

因此,魏相被称为西汉名相。那么,魏相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

1、匡扶正义、深得民心

魏相任茂陵令时,桑弘羊有个门客,冒充御史,住进茂陵驿站,趾高气昂、嚣张跋扈,茂陵县丞前去拜见晚了一步,便被捆绑起来侮辱。而魏相却怀疑桑弘羊的门客有诈,将其收捕立案,查实确系冒充。

桑弘羊当时任御史大夫,位高权重,是西汉王朝举足轻重的头面人物。如今桑弘羊的门客有罪,怎么处理?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但魏相不管不顾,仍然下令立刻把桑弘羊的门客按律处以死刑。消息传出,茂陵全县为之震动,治安终于大定。

此后,魏相被提升为河南太守。他一上任,便以铁腕手段整治吏治,禁止奸邪,令豪强闻风丧胆、畏惧不敢犯案,老百姓们都欢欣鼓舞、纷纷拍手称快。

其时,丞相田千秋的儿子任洛阳武库令,魏相是他的顶头上司。田千秋死后,田千秋的儿子自认为自己失去靠山,“恐久获罪,乃自免去”,逃回长安,魏相派人去追也不肯回来。

对于田千秋儿子逃回长安之事,霍光以为,主要原因是魏相不识大体、为政太过严苛。因此,霍光对魏相也十分不满。

霍光对魏相的态度,马上就有有心人上书控告魏相任太守时残杀无辜。于是,魏相被逮捕了。

我们前面已提到,魏相任河南太守,深得民心。所以,魏相被逮捕时,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更有老弱百姓万余人,自发组织起来,“欲入关上书”,替魏相向霍光求情,希望霍光能宽恕魏相之过。但霍光置之不理,仍然下令把魏相关进廷尉狱。

2、韬光养晦、能屈能伸

魏相身受牢狱之灾,关了很久,正巧赶上大赦,这才得以出狱。魏相出狱之后,再次出任茂陵县令,后迁为杨州刺史。

在此期间,魏相仍然未改其锋芒毕露、急于求成的性格。所以,他的好友丙吉写信劝戒说:“朝廷已深知弱翁(笔者注:魏相字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魏相见到这封信,“心善其言,为霁威严”,把自己所谓的“威严”收敛起来,开始了韬光养晦。果然,魏相在任扬州刺史两年后,便被朝廷征召为谏议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大家可以现象,如果这个时候魏相不懂得韬光养晦,与让自己下狱的权臣霍光对着干,他还能有出头之日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因为魏相懂得韬光养晦,所以他才得以重新进入西汉的政治舞台,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数年之后,汉宣帝即位,征魏相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从此,魏相正式迈入了西汉的政治中心。

公元前68年,把持西汉朝政二十年的霍光去世,魏相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先是暗中给汉宣帝上书,建议让张安世接替霍光去世留下的位置,以此拉拢张安世,分化霍氏集团;接着,魏相又联合汉宣帝的老丈人许广汉,上书汉宣帝,建议削弱霍氏集团的权力,取消奏章副本,以防止霍氏集团阻塞言路、蒙蔽皇上。

魏相拳拳命中霍氏集团的要害,令霍氏集团惶惶不可终日,对魏相更是恨之入骨,逼得霍氏集团只好决定铤而走险,准备矫太后诏,斩杀魏相、废掉汉宣帝。

霍氏集团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事发觉而伏诛。而在此过程中,魏相运筹帷幄,居功至伟,被汉宣帝任命为丞相,走上了个人权力的巅峰。他总领朝政,与丙吉等大臣悉心辅佐汉宣帝,开创了“孝宣中兴”的时代。

3、坚持原则,不惧胁迫

魏相担任丞相期间,赵广汉任京兆尹。赵广汉此人很有能力,廉洁明察,打击豪强,关心民生,深得民心。但同时,赵广汉又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喜欢任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为府吏,且十分护犊。正因为如此,所以赵广汉手底下的那些年轻人十分胆大妄为。

公元前65年,赵广汉有个门客私自在街上卖酒,被人举报。赵广汉怀疑这事是魏相的手下荣畜指使人干的,便借故将荣畜处死了。于是,有人上书朝廷告发此事,汉宣帝命丞相魏相、御史共同负责审理此案。

赵广汉为了胁迫魏相停止审理此案,命人乔装打扮,进入丞相府暗中收集丞相违法的罪证。恰巧,魏相家中有一婢女自杀而死。赵广汉获此信息,怀疑是魏相的夫人逼死了婢女,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与魏相谈判。但魏相不为所动,反而加紧了对赵广汉的审查。

于是,赵广汉亲自率领官吏、兵卒进入魏相的丞相府,召魏相的夫人前来,跪在院中接受盘问,并抓走了相府奴婢十余人。

魏相上书汉宣帝为自己辩白,汉宣帝命廷尉负责处理。经调查证明,是丞相自己因一名婢女犯有过失,加以责打,送到外宅后才死去,并非像赵广汉说的那样。汉宣帝因此更加厌恶赵广汉的行为,下令逮捕赵广汉,将其腰斩。

赵广汉为京兆尹,深得民心不假,但他利用职权、公报私仇也不假。魏相能够不惧胁迫,坚持原则,对赵广汉深入调查,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的官场风气。

4、承认不足,善于学习

汉宣帝的儿子刘奭被确立为太子时,年纪还小。许广汉“疼爱”自己的外孙,便向汉宣帝建议,让自己的弟弟许舜监护太子家。

汉宣帝询问太子太傅疏广对此事的看法,疏广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其师、友必须由天下的优秀人才来充任,不应只与其外祖父许氏一家亲密。况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经齐备,而今再让许舜监护太子家,将使人感到浅陋狭隘,不是向天下传扬太子品德的好办法。”

汉宣帝便将疏广的话转告给丞相魏相,询问魏相的看法。魏相闻言,马上摘下帽子,谢罪说:“这种高超的见识,是我等所不及的。”疏广也因此而更受汉宣帝的器重。

赵充国统兵征伐羌人叛乱时,主张对羌人恩威并重案,采取分化缓攻的策略,并在边疆屯兵。他每次向朝廷上书,汉宣帝都会将上书交给公卿大臣讨论研究。

开始,认为赵充国意见正确的人,为十分之三,后增加到十分之五,最后更增至十分之八。汉宣帝于是诘问开始时不同意赵充国意见的人,为什么现在改变了立场观点?

这些人都叩首承认自己原来的意见不对。丞相魏相也承认说:“我对军事上的利害关系不了解,后将军赵充国多次筹划军事方略,意见都很正确,我担保他的计划一定行得通。”

另外,据史料记载,魏相当上丞相之后,十分喜欢阅读有关汉朝旧事的记载和前人提出改良建议的奏章,多次列举汉朝建国以来推行的于国有益的措施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奏请汉宣帝批准实行。

丞相府的官员因公事到郡国及休假从家回到相府,魏相也会命他们将各地发生的奇闻异事报告给他。如果有的地区出现逆贼,或自然灾害,郡府不向朝廷报告,魏相则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奏闻朝廷。

总之,魏相能匡扶正义,因而深得民心;能韬光养晦,因而得以飞黄腾达;能坚持原则、善于学习、爱岗敬业、尽心尽力辅佐汉宣帝,因而成就了一代名相的美名。这,就是魏相的成功之道。

标签: 魏相汉朝

更多文章

  • 徐达是怎么应对朱元璋的试探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达,明朝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是怎样应对朱元璋的试探,逃过清算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身为皇帝,猜忌多疑是在所难免的,其实这个不能算是一个缺点。自古以来,人性就是如此,所谓高处不胜寒,身为皇帝也会恐惧吧。尤其是自己经历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 不想让人觊觎,更别提想要颠覆了。

  •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3个人,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复杂。身为曹操手下“军师联盟”的重量级人物,他确实为曹魏的江山出了很多力,只是最后这江山还是被司马家扒拉到了自家碗里;不过司马懿的才能是一直受到肯定的,不然他不会成为诸葛亮的唯一对手。司马懿

  • 揭秘张士诚为什么会落到成为朱元璋的阶下囚 只因这个人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士诚,朱元璋

    还不知道:张士诚为什么最后会朱元璋的阶下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大举进攻张士诚,通过数次外围战,张士诚遭受重大创伤,湖州和杭州相继告失,同时张士诚赖以生存的两位结义兄弟张天祺和潘元明也以背叛的方式宣布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

  • 曹节是曹操的什么人?曹节为什么要诅咒曹丕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什么人?曹节为什么要诅咒曹丕亡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也是被曹操嫁给刘协的一个女儿,汉献帝的伏皇后死后,曹节就被立为皇后。不过曹节虽然是曹家人,可是成为皇后之后,却一心只向着汉献帝了,曹节面对自己的哥哥曹丕,说出过一些诅咒他亡国的话,这还真的是嫁

  • 明朝时期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 为什么他们不一起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明朝

    还不知道:朱元璋屠杀功臣为何他们不一起造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于明朝的开国功臣们并不是非常的信任,特别是对于那些手握重兵和掌管政治的大臣,朱元璋更是完全不放心。因此朱元璋对于功臣们进行了几次杀戮,而杀戮的人数让人触目惊心,仅仅胡蓝之

  • "千古第一狐狸精"是谁?她犯下过什么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妺喜,商朝

    大家好,说起妹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妹喜与妲己、褒姒、骊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究其原因,是中国历史上总喜欢让美丽的女人来充当王朝覆灭的罪魁,就是所谓的“红颜祸水”。妹喜很不幸长得漂亮,很不幸成了夏桀的宠妃,在夏桀时夏王朝又很不幸地结束了,所以也就坐实了她这“千古第一狐狸精”的名声。历

  • 历史上的程咬金只会三板斧吗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咬金,唐朝

    程咬金只会三板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些年, 那些隋唐英雄的故事通过小说或者银幕,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这些英雄形象在民间也是被广为流传,尤其是程咬金,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你就是个程咬金,就会那三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 吕后屠杀刘氏皇族时漏掉一人 最后却落到被灭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吕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祖死,惠帝立”,殊不知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众人皆知,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紧接着吕雉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当时身为皇太后的吕雉可谓是权倾朝野。内心毫无顾忌的吕后随后就开始报复早年跟她争宠、争权的戚夫人。吕后起先是把戚夫人关进了命永巷

  • 揭秘富察皇后为何是乾隆的白月光,有这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富察皇后,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富察皇后的故事。第一个原因就是富察皇后的出生。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非常看重出身的,一个人的出身越好,那她的地位就越高,越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而富察皇后出身名门,是满洲镶黄旗,不但如此,她的家人也是朝中重

  • 博尔济出宫之后真的生了顺治的孩子?博尔济为什么会被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顺治,博尔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博尔济出宫之后真的生了顺治的孩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大清几百年的历史上,很少出现过皇后被废的情况,即使是乾隆皇帝的继后,虽不得他的喜欢,但也没有被废,只是在死后没有得到皇后的待遇而已。清朝唯一被废的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并非那拉氏,她是科尔沁草原蒙古亲王吴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