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清朝编辑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

李鸿章:清朝编辑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1/19 14:14:19

“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

与西方相比,尽管中国的传媒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但我们一点都不必自卑,因为一百多年来,在新闻方面中国偏不乏大师级人物,就是随便从大街上请出一个人来,哪怕极普通,也会对新闻侃侃而谈议论风生甚至妙语连珠。这就难怪为什么我们身边许多没学过新闻写作的人会写出极好的新闻,没学过新闻管理的人会极好地管理新闻了。

清末名臣李鸿章便是如此。李大人饱读圣贤之书,有学问,但若论起新闻来,怕是一个外行。但是,在中国,若论起看问题之尖锐之深刻,外行往往要略胜内行一筹,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山”外,当一个外行,才能不被假象所惑,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当李鸿章这位连报纸都没读过几份的外行,论起新闻来,其精彩程度真的让你瞠目。前不久,我偶然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是《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文章记述了1896年8月28日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赴美访问,9月2日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的情况,其中涉及新闻的一段谈话真是精妙绝伦。

网络配图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为更好地理解李大人的这段论述,我们不妨把他的谈话分解一下,看看他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2.西方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3.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有时只讲部分真实;4.由于不讲真话,中国的报纸没有西方的报纸发行量大;5.因为不真实,中国的报纸便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6.因为不真实,所以中国的报纸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李大人的精彩论述,除了使我们了解到中国的报纸不讲真话而西方的报纸只讲真话外,至少还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示:1.新闻必须真实;2.真实是报纸高贵价值的体现;3.新闻是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4.报纸的发行量和新闻的真实性成正比。

一个封建朝的中堂大人有如此发人深省的新闻理念,真让人拍案叫绝。只是让人愤恨的是,中国的编辑们糊涂至极,不愿自己的报纸实现“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不愿自己的报纸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害怕自己的报纸一旦讲了真话,报纸的发行量会一路飙升,以至洛阳纸贵。所以“不愿把真相告诉读者”,顶多“只讲部分真实”,搞得李鸿章这位满清重臣忧心忡忡。

网络配图

不过李大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对中国刚刚起步且相当稚嫩的新闻事业,理应多多理解扶持而不是横加指责才是,尤其应该内外有别,否则人们会以为这位李大人犯了资产阶级自由化,不然,为什么面对一个西方记者,对自己国家方兴未艾的新闻事业进行全盘否定,对西方资产阶级标榜的而且是虚伪的新闻真实全盘肯定呢?他去了美国才几天,凭什么就一口咬定西方的报纸讲真话,而且只讲真话,如此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的不负责任的议论,使得中国的编辑们百多年来,一直不能扬眉吐气。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一贯以穷追猛打专捅人家肺管子的西方记者,为什么就没有追问一下李鸿章大人,中国的编辑们为什么不愿意讲真话?为什么不愿将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呢?记者没有问,所以李大人也就没有说。不过,据我所知,当时在中国出现的一些报纸,也是很希望自己能够真实一些的。比如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的《申报》,其口号就是“新人新闻,真实无妄,明白易晓。”还有1893年创刊的《新闻报》,其宗旨是“无党无偏”。还有一些报纸也是如此,恕不赘述。但问题是,中国的编辑们理解的真实和李鸿章大人要求的真实是有相当的距离的,难怪李大人要发脾气了。看来,加强对新闻的管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那些“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只讲部分真实”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那些煞有介事的关于“真实无妄”“无党无偏”的标榜就只能是标榜了。

所以,愚以为,把不愿讲真话的责任简单地推给中国的编辑们,是有欠公允的,那位李大人就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他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出严格的新闻管理制度来,比如新闻检查制度,新闻通气会制度等等,强令报纸只讲真话,以及“不得缓报、漏报、瞒报”等等。要对不讲真话的文章进行删改,对屡教不改的报纸提出警告,令其整改,甚至停刊。把那些不听招呼,自以为是,“不愿把真相告诉读者”的编辑们清除新闻队伍,直到关进监狱,甚至送上断头台。

网络配图

遗憾的是当时的李大人们除了对康有为的一会三报(即强学会、《万国公报》、《中外记闻》、《强学报》)进行查禁外,对那些“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的报纸似乎还没有采取哪些强有力的措施,依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倒是辛亥革命之后,远见卓识的大总统袁世凯,冲破重重阻力,不顾千古骂名,对新闻来了一番严厉整顿。据陈力丹先生的《世界新闻史纲》介绍,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用刺刀把中国的报纸引上“讲真话”的轨道,宁缺勿滥,致使“当时全国的报纸减少了三分之二,有71家报馆被封闭,49家受到审讯,25位新闻工作者被杀害,60位新闻工作者被捕入狱。”

不过,袁大总统的整顿也并不十分彻底,许多报纸不久之后,便又旧病复发,重蹈覆辙,只要一有机会就又不讲真话了,以至国民党反动政府不得不花费许多力气去整顿报刊市场,做袁世凯曾经做过的事情了。

标签: 李鸿章

更多文章

  • 风云人物:刘裕干掉六个帝王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裕

    历史上,要论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 萧昭文:连一道蒸鱼菜都吃不上的傀儡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昭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说的掌握实权的鹰派皇帝,而对于那些有位无权的傀儡皇帝,别说朝纲独断、生杀予夺了,恐怕连想吃什么东西都做不了主。南齐第四任皇帝萧昭文就是一例。网络配图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其兄为萧昭业

  • 那些年雍正爷曾爱过的女人 唯有她是心中挚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妃

    今天想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的雍正帝,她爱过的女人也就只有年妃了,她是雍正帝最宠爱的妃子,如果非要给不好女色的雍正帝找个心上人,无疑年皇贵妃是最合适的了!也最符合历史。网络配图自身觉得其实年妃很可怜,身体不好应该算得上是有两点原因:一,生了那么多孩子,活着的没几个,说是病死的,其实谁都知道那是怎么死的,

  • 晋景公曾攻败齐国 未被楚国打败却被大粪呛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景公

    古往今来,对于高高在上至尊无上的皇帝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不管是去哪里甚至上厕所都会有大批保镖侍卫跟随。即使被保护的很安全,但是他们的死因让人发笑。网络配图一、被雷劈死的皇帝武乙(?―公元前1113年),子姓,名瞿,商王庚丁之子,商朝君主。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

  • 刘备一生最成功的选择 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说到刘备,很多读过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相传其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然而在刘备出生之后,只能靠卖草鞋,编织草席为生。网络配图但刘备从小便勤奋好学,十五六岁时,便跟随东汉后期的儒学大师郑玄、卢植,学习治国安邦的道理,也练过一点武功,能够骑兵打仗。刘备最大的兴趣,就是结识英雄好汉,二

  • 明代竟然还有这样的痴汉皇帝?顽童皇帝正德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在大萌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无论森么妹纸他都不会放过。即位后,为了爱情,专门修了一个密室,这个密室的名字叫:豹!房!神马?豹子住哒房纸?乃有木有搞错?结果一看,好吧,好像似乎木有搞错耶!这玩意建好后,有人就说啦,皇上啊,我们锦衣卫的于大都督同知可是懂那些男女之间哒秘术,要不要招来问问。皇上一听,就

  • 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做皇帝的赵光义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光义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网络配图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

  • 谜团:大秦第一宰相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未期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行政管理思想家。吕不韦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得到此人是“奇货可居”,这样就开始了他的政治投机生涯。吕不韦一方面用金钱帮助异人,为异人安排好生活,另一方面又

  • 揭秘唐朝宰相刘洎之死:被褚遂良诬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洎之死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

  • 揭秘: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竟是为了一寡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

    长生不老药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一直寻找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经拼尽财力只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没有停止寻找,网络配图 人们都以为秦始皇根本就不想死,但却不知,秦始皇寻求不老药其实是为了一位寡妇,她是谁呢?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民营女企业家,她和秦始皇之间存在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