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武宗朱厚照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因落水生病、不治而亡?

明武宗朱厚照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因落水生病、不治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3/12/8 18:14:12

明武宗朱厚照在明朝十六帝中是个拥有非常多争议的帝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一方面处事刚毅果断,诛杀刘瑾,平定安化王、宁王叛乱,御驾亲征大败蒙古王子,俨然一个有为明君;而另一方面却又荒于朝政、一生贪杯,尚武无赖、贪玩好色,简直就是个无道昏君。按照正史记载,明武宗朱厚照最终因落水生病、不治而亡,然而却有人说朱厚照乃是被人所害,且矛头直指内阁首辅杨廷和,事实又是怎样呢?

平叛归来不慎落水,数月后不治身亡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翻盘。朱厚照不顾大臣劝阻,下旨“再言之,极刑”,逐亲率大军前往平叛。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朱厚照率领大军从京城出发,然而当朱厚照的大军行至涿州时,却传来了南赣巡抚王阳明已经平定叛乱,宁王朱宸濠已经被活捉的消息。朱厚照眼看平乱大计泡汤,于是便隐匿捷报、继续南行。

王阳明早已将宁王押送到了南京,并请求朱厚照受俘,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的朱厚照却根本不急,一路游山玩水,直到十二月一日才抵达扬州。直到王阳明上书,表示平叛功劳全部属于大将军朱寿(即朱厚照),对自己平叛之功一字不提,朱厚照这才准奏。即使如此,朱厚照还是要求将宁王先行释放,然后再由自己抓获的把戏。

亲自抓获宁王之后,朱厚照这才开始北返,一路再度游山玩水。至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时抵达清江浦,又跑去当了一把渔夫,结果不慎跌入水中,虽然太监和侍卫们将其迅速救起,但却就此一病不起。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在军队的护送下,患病的明武宗朱厚照返回京师。正月十四日,在南郊主持大祀礼的朱厚照突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竟然再也没有爬起来。同年三月,明武宗驾崩于豹房,终年三十一岁。

明武宗是否真是因病身亡,目前仍无准确结论

从不慎落水,到返回京师,再到次年三月病逝,明武宗朱厚照生病长达六个月之久。而关于其去世,《明史》中也仅仅留下了一句“丙寅,崩于豹房,年三十有一”。目前关于朱厚照去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朱厚照的好色是出了名的

1、身体虚弱、因病去世。在《武宗实录》中,有“(朱厚照)终日酣酗,其颠倒迷乱,实以此故”的记载,可见其乃是个终日酗酒的酒鬼。此外,明武宗朱厚照的好色更是极为出名,史料便有“每夜行,见高屋大房即驰入,或索饮,或搜其妇女,民间苦之”的记载。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明武宗乃是因长期酗酒好色被掏空了身体,身体抵抗力极为糟糕。而不慎落水只是一个诱因,身体长期亏空导致的结果就此全面发作,最终一病不起,不治身亡。不过,《明史·江彬传》中有载“(十四年正月)东西游幸,历数千里,乘马,腰弓矢,涉险阻,冒风雪,从者多道病,帝无倦容。”也就是说,在明武宗朱厚照落水的前一年,他的身体不仅没有出现问题,反而极为健康强壮。

2、因肺炎而不治身亡。这种观点认为,朱厚照不慎落水后,导致水呛入肺,再加上秋日着凉,以及骤然落水后的惶恐惊悸,就此引发肺炎。而在医疗条件较为落后的古代,一旦患上肺炎,基本等于宣告了死亡,就算是医术高超的太医对此也只能束手无策。而明武宗从落水引发肺炎,长达数月不治,最终转化为了更为致命的肺结核,即肺痨,就此不治身亡。

3、血吸虫感染身亡。所谓的“血吸虫病”,指的是一种人畜之间互相感染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且最易感染的人群便是十五岁至三十岁男性,而这种病最初的症状便是发热、怕冷、咳嗽、胸痛,而这与明武宗朱厚照患病初期的症状极为相似,而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这种症状也极易被误诊为风寒之症。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朱厚照落水之后极有可能感染了血吸虫病。不过,血吸虫病的易感染季节是夏天,而明武宗朱厚照落水却是在九月,而且朱厚照落水的地区并非血吸虫疫区。最重要的是,感染血吸虫需要经常接触疫区的水,而朱厚照仅仅落水一次。因此,这种说法可能性相对较小。

4、被文官集团害死。明武宗朱厚照之所以备受争议,除了他自身的所作所为之外,更多源于他和文官集团的矛盾。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朱厚照显然是位个性极为强烈的皇帝,而明朝文官集团对皇帝的限制和约束又极为严格,这自然造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明武宗朱厚照极为重视军权,不仅自封大将军朱寿,而且还提拔重用了江彬等武将,从而将兵权重新掌握在了手中,这同样引起了文官集团的警惕。这一点从关于应州大捷的离奇记载,以及朱厚照不承认王阳明平叛功劳等事件便可看出。同时,在朱厚照患病之后,曾明确要求更换太医,并且要求从民间选拔名医,但却被杨廷和所拒绝。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明武宗朱厚照之死极可能源于他和文官集团的矛盾,且有观点将矛头直指内阁首辅杨廷和。

总之,由于明武宗本身极富争议,即使在《明史》和《武宗实录》等正史之中,也多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因此,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真实死因,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以上四种猜测中,个人认为第二种和第四种可能性最大。

标签: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

更多文章

  • 田蚡本是窦婴的手下,为何会和窦婴产生矛盾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窦婴

    窦婴乃窦太后的堂侄,和汉景帝是表兄弟关系,出身很好。但窦婴性格耿直,他并不依靠外戚靠身份行走官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窦婴窦太后在景帝朝和武帝朝有很高的话语权,作为娘家侄的窦婴显然有发达的资本。但职场上的窦婴并没有沾着窦老太太什么光,相反,因反对汉景帝将皇位传给弟弟梁王

  • 对于汉献帝退位 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汉献帝

    对汉献帝退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几十年傀儡,一朝退位,汉献帝退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山阳公有没有实权?汉献帝退位,对大汉朝来说是悲剧,可是对他个人来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为什么?因为退位了才能真正做主。过去做皇帝的时候,先被董卓胁迫,又被李傕郭汜压榨,后

  • 诸葛亮既然知道关羽和曹操的关系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样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关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关羽,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诸葛亮了解关羽和曹操之间的关系,诸葛亮为什么还派关羽去守华容道?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作为绝对正面的人物,所做的事情都是为蜀国着想。但是这位对蜀国绝对忠诚的人物,却做过两次“背叛”刘备的事情,第一次是在张辽的劝说

  • 滕胤在东吴是何地位?他最后为何会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滕胤,三国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一带)人。滕胤仪表堂堂,后来娶公主为妻,从而成为孙权的女婿。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

  • 姜夔:一生孤苦,却是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夔,南宋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却一生都没有入仕,一直在江湖转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01、一曲《暗香》《疏影》道尽半生漂泊半生怨南宋孝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一个冬天的夜晚,他受忘年交范成大的邀请,来到他府邸,折梅共赏。

  • 为康熙养育五个儿女的宜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宜妃,清朝

    康熙一生有四位非常宠爱的妃子,分别是惠妃、宜妃、德妃与荣妃,这四位妃子中,有两人是宫女出身,一位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即孝恭仁皇后,另一位便是今天要讲的宜妃。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宜妃姓郭络罗氏,是一名来自内务府镶黄旗的包衣女子,父亲名为三观保。宜妃的父亲三观保虽然只是一名佐

  • 武则天入宫12年,为何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入宫12年,没有给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原因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为什么不受宠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谶语说,另一个是驯马说。谶语说说武则天还是襁褓之婴时,母亲杨氏请大师袁天罡到家做客,目的是给家人看相。据说这位大师非常了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阴阳八卦,奇门遁甲,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唐懿宗李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懿宗,李漼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唐敬宗李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敬宗,李湛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明朝一位官员没有路费回家,为何就被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一位官员没有路费回家,为何就被宫刑?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有一个官员,因为没有路费回家,结果被咔嚓一下,割掉了命根子。这个倒霉的官员叫曾秉正。明朝初年,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搞建设,读过几年书的曾秉正被推举干了学正,啥是学正?大体相当于地方教育局局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