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北京皇城中竟有这么多风水布局!

老北京皇城中竟有这么多风水布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3/12/11 15:48:43

北京的“双龙”布局

利用遥感技术拍摄的全北京城鸟瞰照片,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衡山环水,蔚为奇观。

北京的“双龙”,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

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

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宝珠

景山公园酷似一尊坐着的人像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曝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景山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对面,元代时名叫“青山”。明代取名“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传说皇宫在这里堆积煤炭,又俗称“煤山”。清朝顺治十二年,煤山改成景山。

俯瞰景山酷似一尊闭目盘坐着的人像。人像面带微笑,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但它被寿皇殿外墙隔开了。

这个图像的边框是由景山公园四周的内外围墙构成,近似于最美的黄金分割比例,它的面积是0.23平方公里,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

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出现呢?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不过直到今日,这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颐和园里暗含图案

颐和园在高空中看起来竟然是一幅“福山寿海”的图案。这些精妙的设计到底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

根据七代皆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的煌煌望族“样式雷”透露,当年为了给慈禧祝寿修建颐和园时,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务。

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

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只见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

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

中轴线有点“歪”,起点指向是个谜

专家发现: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却出现了与子午线不重合的现象,似乎有点“歪”。

这条有着730年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经准确测量显示: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2度多的夹角。虽然只偏离了2度多的夹角,在地安门已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到了鼓楼则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

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当时中轴线的南端是丽正门(今天安门)。明朝将城南移,但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

专家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而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

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但仍将上都保留作为夏都。专家认为,北京中轴线北延至此并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苏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点。

为什么延长歪斜的中轴线,其起点恰好就是曾经的元上都的遗址,这中间又有什么含义呢?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翻开北京交通图,很容易就看到一条环形的线路像窗格似地镶嵌在北京城的正中心,把北京城分出城内城外。它就是二环路,北京古城墙遗址的位置。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据说,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古城墙没有西北角,二环路也没有西北角。据史书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

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

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

另有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

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

《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

《帝京旧影》一书中有张摄于1922年的东华门照片,门钉数也是“横七竖九”。而《北京老城门》一书摄于20 世纪80年代的一幅东华门照片,与1898年那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完全相同,门钉数却已经是“横八竖九”了。

那么东华门门钉究竟是“横七”还是“横八”?从什么时候起“横七”变成了“横八”?古代中国人认为:单为阳,双为阴。九是阳数之极,故九路门钉是体现最高等级的门钉排列。

紫禁城南(午门)、北(神武门)、西(西华门)三门都是横九竖九,共81颗门钉。唯独东华门是横八竖九,共72颗门钉。为何此处用偶数(阴数)而不用奇数(阳数)?在大门上装门钉,本是构造需要———加固门板。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大清会典》规定,门钉只用在皇宫、坛庙和皇室成员府第上。皇宫、坛庙大门,每扇门板门钉九行,每行九枚;亲王九行,每行七枚;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九行,每行五枚。

那东华门门钉数目变动有什么历史背景?是故宫修缮过程中不慎弄错了还是其他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标签: 方向北京中轴线东华就是古城景山人像

更多文章

  • 蒋介石为什么好发手令越级指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下级,师长,蒋介石,军队,方式,作战,指挥,统帅

    蒋介石的好发手令,与其军事统帅部的集权指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军事统帅部的指挥节度,较为集权化。各地区的作战构想及指导,往往由统帅部基于上层人员的判断而制定,与战场状况难免有所隔阂。尤其以国共内战(1945—1949)初期的作战为然。原因在于各部队指挥官的军事思想不统一,个性不同,作风亦异,有

  • 甄嬛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太监,一个是苏培盛,另一个是身怀绝技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一个,存在,此人,最后,一般,高手,成功,时候

    众所周知,甄嬛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苏培盛功不可没。甄嬛在甘露寺时,崔槿汐为了让甄嬛回宫,同意了和苏培盛对食,苏培盛也助甄嬛回宫,之后更是成为甄嬛的护法,皇帝身边的眼线。但是除了苏培盛外其实还有另一个人对甄嬛帮助很大。这个人就是小允子。甄嬛的成功离不开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小允子。小允子都做了什么呢?为什么

  • 诸葛亮为什么不出兵救关羽 关羽之死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始,没有,关羽,不会,荆州,重要,诸葛亮,时间

    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北上击败曹仁,围困宛城,更创造了水淹七军以少胜多的佳绩,并且斩庞德,降于禁。关羽在取得丰硕战果的同时却招来东吴嫉妒,东吴撕毁同盟协定,暗中出兵突袭关羽,致使关羽兵败麦城,最后被吴军擒获杀害。对于关羽的死因,不少人都说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发兵前往营救而造成的,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无暖气、没空调,古人冬天如何取暖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幸福,冬天,围着,取暖,婆子,暖和,宫廷,没有

    现代社会有暖气有空调,而在古代无暖气、没空调,冬天如何取暖的呢?很多电视剧里会有人解衣入怀抱着对方给暖身子。其实取暖很简单,普通的老百姓就是使用火炉火塘,虽然被烟熏但也幸福着,有些穷人没柴生不了火,也只有挨冻的份了。而皇宫贵族则要幸福得多,秦汉时,宫廷就有了壁炉和火墙。火墙是想法子墙里面通管道,把墙

  • 努尔哈赤三次大捷奠定大清王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沈阳,辽阳,吃掉,女真,之后,明朝,就是,起兵

    努尔哈赤就是边塞的女真族的一个普通的青年,又没有文化,也没有念过书,起兵的时候只有父、祖十三副遗甲,也不过三五十人。他怎么发展起来的?他叫做:“怀之以德,违之以兵。”你要降顺,我用“德”来处理你,你要违抗,我就要“兵”来对待你,他的原话是这样子:“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这是他的基本策略。他起兵之

  • 末代皇后婉容在东北伪皇宫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日本,逃跑,生活,这个,屋里,一个,溥仪,东北

    1931年11月,日本人找到了溥仪,让他到东北当伪满洲国的皇帝,声称在那里他可以行使皇帝的一切权力。溥仪相信了,他只身从天津到了东北。两个月后,婉容以及溥仪的两个妹妹和弟弟溥杰一同被请到了东北,继续维持皇族生活。然而,东北的生活根本不是婉容当初想象的那样。此时的溥仪已经完全沦为日本人的傀儡,失去了基

  • 嫔妃侍寝的潜规则:年龄过了50岁就不能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夫人,制度,皇帝,帝王,宫女,十一,一个,后宫

    人们常说,帝王的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其实,三千佳丽不过是个虚数。应该说,帝王的后宫拥有多少后妃是有一整套宫廷制度的。那么按照制度,这些帝王的后宫究竟应该拥有多少嫔妃呢?据《礼记·昏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就是说皇帝有名有分的嫔妃有一百二十一人,另外还有不计

  • 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机构,能量,因为,当时,里面,我们,如果,没有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

  • 历史上英明一世的春申君,为何晚节不保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王,妹妹,如果,太子,楚国,秦国,宰相,现在

    春申君是楚国人,名歇,姓黄,游历各国博闻强记,服侍于楚顷襄王。由于楚怀王被秦国引诱设计朝见而被扣留死在了秦国,他的儿子楚顷襄王继位,秦国轻视他。由于黄歇善于论辩被楚顷襄王派遣到了秦国,黄歇怕秦国攻打楚国,黄歇便上书秦昭王言辞恳切,而且把当前各国局势,利害关系分析的清晰明朗,让秦昭王取消了继续攻打楚国

  • 为什么宋高宗赵构抗金不积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儿子,说法,皇帝,金国,当时,北宋,可以,经济

    经历靖康之变,作为北宋太宗赵光义这一支的北宋皇室几乎被金兵整体掳走,不要说平民百姓,就连皇室的贵妃公主们一样被金兵百般凌辱,很多都被强奸致死,可以想见当年北方的汉族百姓遭遇了怎么样的生灵涂炭。所以北方民间抗金一直都热情高涨,斗志昂扬,那么多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都被人弄死了,能不高涨嘛?以岳飞的岳家军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