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朝代都不长久,最长的也就两百多年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朝代都不长久,最长的也就两百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3/12/14 5:42:06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朝代都不长久,最长的也就两百多年(两汉四百多年,但是中间断了,宋朝也中间完了,严格意义说,北宋南宋分开的话,都未满两百年)。

这其实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历史周期律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一般是这样子的,一个新王朝通过战争推翻了旧王朝,然后新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则需要与民休息,对民众施行宽容的统治,鼓励生产、轻徭薄赋等等,而新王朝建立后,因为战争的影响,原本的土地的主人可能已经死了,或者是因为旧主人支持旧王朝,所以他们的土地到了新王朝就被没收了。

这些被新王朝没收的土地以及一些无主的土地,就被新王朝拿来笼络百姓,分给子民。老百姓有了土地耕种,慢慢的就过上了好日子,而新王朝则迎来了盛世。

可是新王朝的建立,必然会诞生一批新生的贵族,诸如皇亲国戚及开国功臣等等,然后这些人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利一代代的兼并土地,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些贵族的财富也随着增加,而他们兼并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这时候老百姓分到的土地却越来越少,遇上个天灾人祸,老百姓可能就失去了土地,然后要么被饿死,如果不想饿死就得接受贵族的剥削……

可是随着失地的百姓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吃不饱甚至吃不上饭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就造成了国家的严重贫富差距,但老百姓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只能起来反抗,力图将现有利益分配体系推翻,然后实现利益的再分配,然后新王朝就成为了旧王朝,又被另一个新王朝给代替了。

另一个新王朝也是如此……于是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历史的周期律。而这种周期律一般也就只能持续一两百年时间,所以王朝也随着这种周期律而建立、兴盛、衰败、灭亡……

所以说从一个王朝的建立到灭亡,其实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当利益分配越来越不合理,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打破现有体系,推倒重来……

可是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外国也是如此,甚至外国历史上,贫富差距比中国更大。

至少中国占据里世界上最好的一块地盘,这里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生活环境比之其他地方,要好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在古代,汉人生活的地方,比之草原民族,比之森林狩猎民族,比之日本、英国这样子的海洋游牧民族,都要好。

所以中国人在古代虽然有很长的时间,老百姓吃饭是大问题,可是其他国家问题更大,吃不上饭的更多,贫富差距更加的严重,可是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极少爆发影响力巨大的,大到可以颠覆一个王朝的农民起义。

往往外国的朝代、国家能存在得更久,诸如西方的罗马帝国,东方的日本、朝鲜等。在外国,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的灭亡,极少说是由农民起义而被灭亡的,要么是贵族之间的斗争,要么是因外族的入侵。

为什么外国在古代贫富差距更大,可是朝代却更长久呢?(罗马帝国存在了三四百年,东罗马帝国存在了八百多年,阿拉伯人统治了西班牙等地八百多年,奥斯曼帝国可以存在了五六百年;朝鲜的新罗存在了上千年,王氏高丽存在四百多年,李氏朝鲜存在了五百多年;日本的天皇制度两千多年了没有断代;)

其实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国人是最世界上最不认命的民族,中国人是最懂得通过反抗来争取自己权益,谋求更好生活的民族。

古人陈胜吴广起就曾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也有一句话深入人心,那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认命,懂得反抗不公平,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对不公平之事,具备反抗精神,不甘心平庸,当利益分配不均,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人敢于起来反抗,有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连咱们的神话小说,都有孙悟空为我们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这么不认命,富有争取上升通道,向更高处爬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可贵品质。

因为中国人有这样子的品质,所以也仅有中国诞生了非常有效的阶层上升通道,其中最有效的有两种,一呢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平民百姓甚至奴隶,都能通过军功,都能通过砍敌人的脑袋,来获得军功,然后得到财富、爵位,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还有呢是“科举制”,能让平民子弟,寒门子弟,也能做官,成为权利拥有者。

这是外国无法想象的,甚至是古代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也未能实行科举制,越南、朝鲜有科举,可是平民根本上没有获得知识文化的机会,他们那所谓的科举,其实依然是贵族的游戏。

也就是说,利益分配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导致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中国人赋有的反抗、不认命精神,则是中国和外国不同的地方,中外都存在贫富差距问题,但是中国人却会因这个问题到了一个临界点后,选择反抗,推翻旧王朝,建设新社会。外国人则很认命,所以他们不敢也没有推翻腐化、压迫剥削严重王朝的认识、文化,所以外国的朝代要长久一些。

标签: 土地中国人越来越差距王朝存在所以问题

更多文章

  • 残酷至极 满清十大酷刑之抽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酷刑,明朝,一条,使用,一端,犯人,石块,做法

    满清十大酷刑之抽肠,抽肠十分的简单,而且易行,抽肠最早应该是在明朝使用。小编觉得这种酷刑非常恶心,他们怎么下得了手。明初,朱元璋曾对死刑犯人施行抽肠。具体做法是把一条横木杆的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勾,另一端缒着石块,像是一个巨大的秤。将一端的铁勾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头

  • 生性多疑的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的信赖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刘邦,故事,张良,这个,自然,老人,一个

    刘邦生性多疑,对功臣屡下杀手,唯独对张良例外,他对张良的评价是决胜千里之外。张良的一生计谋又是怎么来的呢?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的信赖张良呢?下面跟随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网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

  • 梁山最没心没肺的女人,却被我们尊为女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天然,梁山,家庄,一个,好人,女人,大嫂,没有

    原著中对顾大嫂的描写那是“眉粗眼大,胖面肥腰”,对孙二娘的描写是“眉横杀气,眼露凶光”,唯独对三娘的描写颇有几分“偏宠”:第四十八回中写道‘天然美貌海棠花’,六十三回中也有‘玉雪肌肤,天然摸样,有天然标格’的赞美。由此可见,与其它两位女将相比,三娘是有着天仙之容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可人,最后却嫁给

  • 揭秘毛主席北大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经历,与旧友窑洞相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没有,国家,毛泽东,我们,北大,他们,图书馆,一个

    毛泽东、朱德在延安与民主人士考察团成员亲切聚谈。左起:傅斯年、毛泽东、章伯钧、冷遹、黄炎培、褚辅成、左舜生、 朱德1945年7月1日,褚辅成、黄培炎、左舜生、章伯钧、傅斯年、冷遹一行六人,乘专机到达延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7月2日下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在延安

  • 田中角荣访华内幕:毛主席为何决定不向日本索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问题,日本,总理,田中,当时,翻译,主席,中日

    1972年9月25日中午时分,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风轻。首都机场上,少先队员们高举鲜花,载歌载舞,迎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的到来。我紧随在周总理身后。对于年仅39岁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自己牢记的日子。当田中角荣走下舷梯时,周总理说:“欢迎你来!”他和田中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那一刻,中

  • 李未央原型:14岁做皇后23岁守寡,辅政掌权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未央,北魏,锦绣,文帝,皇帝,自己,爷爷,时期

    最近正在热播的《锦绣未央》可谓情节跌宕、扣人心弦。这个故事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围绕李未央为家族复仇和她与拓跋浚的感情纠葛展开。那么,李未央和拓跋浚,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揭开历史上发生在北魏(山西太原)的李未央和拓跋浚的真实故事。在史书记载的历史中,拓跋浚的原型叫拓跋濬,是南北朝时期

  • 蒋介石写过不下10份遗嘱 一开始并未打算让蒋经国接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蒋介石,台湾,当时,宋美龄,去世,遗嘱,问题,领导人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蒋介石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曾写过不下10份遗嘱,主要是交代哪些内容?蒋介石最终把“接班人”的位置传给了蒋经国,这个“传子计划”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蒋介石去世后的灵堂布置1975年4月5日夜,蒋介石因并发性心脏病逝世于台北,终年88岁。次日,台湾各传播机构播发了这一消息,并公开了

  • 相声中常说的烧鹿尾何时退出国宴菜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海参,难得,认为,燕窝,鲨鱼,不仅,鱼翅,受到

    从乾隆膳食档案记录册看,不仅没有燕窝,连出自汉席的鱼翅、海参亦很少见,周边国家进贡的鱼翅、海参等,往往只做皇家赐礼,转手赠给近臣,直到慈禧时,燕窝才受到重视,但鱼翅仍被压制,只能列入小炒中。烧鹿尾(音同以)是清代名菜,列在“满汉全席”中,其主料是鹿的尾巴,用满族传统做法烹饪而成,因皮烂肉香,汁红色亮

  • 唐朝女官上官婉儿到底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册封,时候,高宗,最后,可能,但是,武则天

    唐朝女官上官婉儿到底嫁给了谁?上官婉儿身为武则天的心腹女官,她的权利常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传曾经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男宠私通,被武则天用金刀割伤,最后还是上官婉儿精心侍奉,曲意迎合,再加上她确实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很快就再次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欢心。在唐中宗复位时,上官婉儿十六岁,便和唐中宗有了

  • 民国风流军阀杨森敛财手段到底有多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了,领取,军阀,成都,妻妾,子女,众多,这些

    抗战期间,蒋介石去成都,在杨森家里逗留半日,他发现杨森家里进进出出的妇女不少,深感惊讶,便问杨森:“这些都是你的妻子吗?”杨森朗声回答:“报告委员长,属下身体很好!”蒋介石大笑。杨森主持四川政务时,连农民进城挑粪也要抽税。西南联大师刘师亮特作一联讽刺说:“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