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日失败之谜

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日失败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3/12/12 20:02:18

1259年,蒙哥汗决心彻底解决南宋,忽必烈重获起用,负责指挥东路军,攻打鄂州。当双方正在激战时,从四川传来消息:蒙哥汗在钓鱼城战死。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忽必烈在几经犹豫后,决定从鄂州战场抽身。在与南宋权臣贾似道议和后,忽必烈率大军急速北上,开始了对蒙古大汗宝座的角逐。

1260 年三月初,在部分蒙古宗王、中原汉地官僚士大夫的拥戴下,忽必烈于开平正式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并首次采用汉族王朝的年号——中统纪元。忽必烈的登基,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忽必烈的即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乎就在他即位的同时,弟弟阿里不哥也在哈剌和林附近被拥戴为蒙古大汗。作为幼子,阿里不哥是拖雷夫妇遗产的合法继承者,掌握着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蒙古部众与军队。蒙哥出征南宋时,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牢牢控制了蒙古政权的政治中心。蒙哥死后,阿里不哥得到蒙哥诸子及蒙古汗廷大臣的普遍拥护,以蒙哥合法继承者的面目出现。

相反,忽必烈数年前就曾因与蒙哥发生冲突而赋闲,只是因蒙古对南宋战事吃紧才重获起用。他拒绝奔赴漠北参加选举蒙古大汗的忽里台,在开平另起炉灶,偏离了蒙古本土选举大汗的政治传统,这对维护他正统大汗的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面对阿里不哥的挑战,忽必烈首先争取到另一个弟弟旭烈兀的支持。此时,旭烈兀正主持蒙古第三次西征,前锋已逼近埃及。得知蒙哥去世后,他迅速撤军东归,途中遇到忽必烈的来使,承认他在阿姆河以西的权利。旭烈兀于是留在当地,建立起承认忽必烈宗主地位的伊利汗国。

蒙哥去世后留下的四川蒙古军将领,大多倾向拥护阿里不哥。为了斩断阿里不哥的右臂,忽必烈紧急派遣廉希宪等人赶赴陕西,设计杀死拥护阿里不哥的蒙古将领。驻守六盘山的蒙古军主帅浑都海被迫西撤,与阿里不哥南下接应的阿蓝答儿军会合。

中统元年(1260 年)九月,双方在甘州东删丹附近的耀碑谷发生激战,浑都海、阿蓝答儿战死,川陕地区被牢牢控制在忽必烈手中。

漠北地区是双方的主战场。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忽必烈几乎调动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和林不仅得而复失,战火还一度烧到了大漠以南。中统二年(1261年)十一月,昔木土脑儿一战决定了阿里不哥失败的命运。此后,阿里不哥的处境每况愈下。四年后,走投无路的他被迫向忽必烈投降。

阿里不哥汗位之争,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造反或叛乱。中国有句古话,“成者为王败者寇”。阿里不哥归降时,忽必烈曾得意地问过他们之间到底谁对谁错,阿里不哥回答说:“从前我对,现在你对。”这也可算作他对那句中国古话所作的蒙古式阐释吧。

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阿里不哥的投降,仅仅是噩梦的开始。海都,蒙古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的嫡孙,一直在关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阿里不哥投降后,他继之而起,扯起反对忽必烈的大旗。同阿里不哥相比,海都是一个更难对付的挑战者。他不仅复兴了衰落的窝阔台汗国,成功地控制了察合台汗国,甚至还将西面遥远的钦察汗国也联合到自己的旗帜下。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成吉思汗三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系代表在塔剌思草原举行忽里台大会,成立了共同反对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系领导下的元朝与伊利汗国的联盟。这次会议成为蒙古帝国最后走向分裂的标志。从此,忽必烈永无安宁之日,越来越多的蒙古宗王站出来向他发起挑战。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当忽必烈为对付海都等西北诸王殚精竭虑的时候,东道诸王首领乃颜,领导成吉思汗三位弟弟的后裔,在东北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乱。年逾古稀的忽必烈,不得不亲自统率大军,前往平叛。虽然乃颜很快战败被杀,叛乱逐渐平息,但以海都为首的西北诸王之乱,直到忽必烈去世也没有得到解决。

蒙古黄金家族成员向忽必烈发起的挑战,并非仅仅是在争夺蒙古大汗的宝座,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塔剌思大会后,西北诸王曾派使臣入朝质问忽必烈:“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何故?”这些蒙古宗王认为他们才是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恪守者,而忽必烈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背离者。

南宋灭亡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重现,同时又成为忽必烈新的征程的开始。日本、安南、占城、缅国、爪哇,一个个被列为他的征服目标。

可惜的是,幸运之神不再眷顾忽必烈,他的好运就此发生逆转,上述征服行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利,而尤其使他难以释怀的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的惨败。

蒙古兴起时,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的统治之下。忽必烈即位,顺利解决高丽问题后,即将目光投向日本。

从至元三年至十年(1266—1273年),忽必烈先后五次派出使臣赴日招抚,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可均不得要领而回,于是引发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第一次征日。此次征讨,大军虽于今九州福冈附近博多湾等处登陆,但因遭遇台风袭击,战船大部被毁,最后无功而返。

第一次征日并未使忽必烈灰心,此时他正密切关注南宋战事,于是继续派使臣前往日本招抚。这次幕府终于有了明确答复——将来使全部斩首。当消息传到大都时,忽必烈终于被激怒了,一个专门对付日本的机构——征东行省建立起来了。

至元十八年五六月间,两支庞大的远征军驶向日本:一支从合浦(今韩国马山)出发,由第一次征日主将忻都率领,共四万人,战船九百艘;一支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出发,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等率领,共十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可到八月初,台风再显神威,彻底摧毁了元军战舰。十四万大军生还者不足五分之一。前近代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远征就这样失败了。

这是忽必烈一生从未遭受的惨败,使其颜面尽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此后,忽必烈虽然又先后三次重组征东行省,但终其一生,再也不能派出一船一卒,因为庞大的征需已使百姓不堪重负,国家财政岌岌可危。

日本则因两次抗元均借助了台风之力,炮制出所谓“神风”之说,太平洋战争后期出现的“神风突击队”即源于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认为:元朝第二次征日失败,原因很多。就日本而言,有了第一次战争经验后,幕府早已在九州沿海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各地精锐武士云集于此,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相比之下,元朝则显得准备不足,比如,当元军请求忽必烈为远征军配备足够的战马、火器时,忽必烈竟以海战不需此类装备为由予以回绝。对征日统帅,忽必烈也未慎重考虑,以致将领之间战前矛盾重重,无法协调统一指挥,在鹰岛迟滞达一月之久,失去了最佳战机。更为致命的是,因军事征调期限很严,远征军不少战舰系没有龙骨、只适合内河航行的平底船改建而成,日本九州海下考古发现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以这样的战舰越海奔袭日本,会留下巨大隐患,在台风来袭时不堪一击。所以说,所谓的“神风”之威,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元朝自身原因造成的。

标签: 南宋日本双方一个阿里战争第一次蒙古

更多文章

  • 他是清朝最痴情的皇帝 为了爱情剃度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一,佛法,顺治,出家,清朝,后宫,皇后,皇帝

    皇帝贵为九五至尊,后宫美女如云,可以说皇帝根本不需要为女人的问题而忧愁,但皇帝也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位皇帝,他为了深爱的女子,甘愿看破红尘,剃度出家,他就是清朝的顺治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太

  • 揭秘中国古代为何不禁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因为,对于,男人,来说,但是,或者,一个,社会

    娼妓在现在是政府明令禁止一直被打击的职业,而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虽然都有不少针对娼妓的“就业资格审查”,“逼良为娼”一直被视为重罪,但却允许娼妓的存在,且允许“男人有限度的嫖妓”,古代男子有“青楼之恋”并非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古人究竟为何不禁娼?娼妓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中国古代的娼妓制度,其实是来源于整

  • 六国有那么多名将和谋士为何干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已经,组合,魏国,第一,之地,强国,六国,秦国

    秦,由西边一小国发迹,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为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而且,最让人神往的,就是秦国那传奇般使秦国由一般性的大国成为战国第一强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后世有贬有褒,但每当日后国家遇到问题时,大家都不由想到商鞅变法。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 大清朝为何脱轨?首因其实是那一场大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清,可以,一个,没有,他们,历史,危机,革命

    大清朝为何脱轨?第一个因素就来自这些神秘预兆,其背后是人心的变动,人心思变。当然真正直接影响大清朝脱轨的第一个原因是下雨。进入1911年,北京所有掌权的人们,没有一个想到他们快完蛋了。我看到那个时代掌握大权的人留下来的日记,包括他们的回忆、他们的书信,没有一个人在10月10日之前想过大清朝快完蛋了,

  •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是在睡梦中“被”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父亲,时候,为了,宋朝,工作,自己,这个,皇帝

    我们平常听说的关于皇帝的故事大都是,为了争逐皇帝之位而使用各种计谋相残相杀。而就有这么一位皇帝是自己不愿意当皇帝却被别人强行推上皇位的,而且还是在自己的睡梦中。这位皇帝就是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他的父亲便是宋朝有名的昏君——宋徽宗。当时的国家腐败不堪,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宋徽宗就希望

  • 明成祖迁都北京时,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为何“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侍卫,掌握,宦官,黑影,规矩,皇帝,一个,明代

    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朱元璋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用这条铁打的规矩来警戒后世。明成祖迁都北京,也把这块铁牌扛过来了。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块铁牌竟然“神秘失踪”了。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

  • 清朝宫女所受的提铃和板著到底是什么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各种,一般,她们,一生,就是,死亡,宫女,如果

    清朝宫女所受的提铃和板着到底是什么刑罚?清朝宫女们一经选入宫内,便失去自由,大都是衣食菲薄,住所简陋,终身苦役,不能与父母相见。繁琐的礼节,森严的等级,不时的凌辱,几乎无出头之日。一:“提铃”和“板著”之罚。宫女们是被严格控制的。她们除了完成各种苦役之外,她们还要经常在知书女内官的教习下读《女训》、

  • 康熙和苏麻喇姑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情人还是长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会,不是,爱情,出生,康熙,时候,女人,一次

    在《康熙大帝》里,书中有很多情节是康熙和比他大几岁的苏麻喇姑的爱情故事。电视剧中更是将苏麻喇姑塑造成康熙的初恋情人,特别是《少年康熙》中。那么,苏麻拉喇姑的和康熙有过缠绵悱恻的爱情吗?康熙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出生于紫禁城景仁宫,他母亲是汉军都统佟图赖之女佟佳氏,所以实际上康熙也有一半的汉人血统

  • 越南脱离中国版图居然与朱棣迁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再次,越南,一个,明朝,大军,一元,安南

    秦朝末年,南海郡龙川令赵佗拥兵自重,建立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南越国”。按照越南古史的说法,他们的王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南越国一共延续的五代,到了汉武帝时期,伏波将军路博德将其分设九郡,从此越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由中央政府派官员治理。唐高宗时期在越南设置“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越南古称“安南”的来历。不过

  • 宋江不给李逵娶妻的七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山,评价,自己,也就,宋江,孩子,算了,李逵

    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林冲生擒一丈青扈三娘,宋江随即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把扈三娘许配给矮脚虎王英做老婆。宋江不把扈三娘介绍给鳏夫林冲尚能解释,毕竟林冲不属于宋江派系,但是宋江又为什么只给边缘小弟王英牵线搭桥,却不给自己最疼爱的小弟李逵介绍媳妇呢?李逵注孤生的七大原因1.不会买菜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宋江要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