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今乌克兰北部地区)的一个反应堆爆炸,核泄漏造成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被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这是至今为止,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事故对30年前刚刚起步发展核电的中国,也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
安全冲击:中国多数地区受到轻微核污染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对发生原因、影响,以及救灾、善后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报道。198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引用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西拉耶夫的话法,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主要危险已经过去”;同时发表公告,“苏联西部边境地区的放射性情况正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境内的放射强度没有变化”。①但此前监测发现,东亚地区的放射性底本增高,雨水中也含有放射性裂变物质。
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编的两本资料集中,收录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后,各地的环境监测报告。科研人员对空气、沉降灰、雨水、水库水、植物、土壤,以及国外航线上的尘埃样品分析后认为,“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随高空气流,于5月2日前输运扩散到北京地区上空……其他监测点所在地区也先后受到影响”“此事故对我国西、北部影响较大,南方影响较小”,所幸“这次事故对北京地区公众所产生的有效剂量负担小于我国规定标准的千分之一,因此其影响是轻微的,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②
至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将以上情况告知公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产生的一部分放射性烟云进入高空平流层,并于4月末至5月初飘至我国上空。各地环境监测分析表明,苏联核电站的放射性释放事故,对我国大气环境和整个国土影响轻微,对公众健康不会造成影响。”③
1986年5月3日,穿着防护服的消防队员正在清洗一辆在东德边境的西德汽车,这辆车在波兰被沾上放射性尘埃
舆论冲击:媒体很关注苏联如何兑现其新闻报道“公开化”的口号
1986年2月,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要求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实行“公开化”原则。中国方面非常关注,在这一新政策下,苏联政府如何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此前的1957年、1974年、1983年,苏联三次发生核事故,“不但自己从未报道,而且对西方所说的一切都一概不予承认”,以至塔斯社声称,“苏联核电站发生事故,切尔诺贝利是第一次”。④对于切尔诺贝利事件,苏联政府也是在无法隐瞒后,才逐步披露。
中国媒体有文章评论,“苏联报刊舆论多年来一贯报喜不报忧。这次事故也是在国外先有强烈反应、国内已引起严重后果之后才公布的……这说明27大通过的‘公开化方针并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对比过去苏联对核事故的消息封锁,这次能较多地公布核电站事故情况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同时有人发现,“《真理报》还刊登了灾民写来的批评信。对一贯强调保密的苏联来说……可说是苏联新闻报道上的一大突破”。⑤
戈尔巴乔夫对于这个“突破”十分自豪。他在回忆录中说,政治局多次讨论了事故,认为“对这次事故,需要做充分和客观的报道……没有任何利益迫使我们隐瞒真相。”⑥5月1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向公众通告了伤亡以及救灾情况。他在讲话中,还指责美国“掀起了肆无忌惮的反苏运动。这些天来,他们说的和写的只有‘几千人死亡,‘死亡者公墓、‘空无人烟的基辅,以及‘乌克兰全部土地被污染等等。”⑦按照戈尔巴乔夫所说,当时因核辐射入院者仅299人,只有7人死亡。最终,苏联对切尔诺贝利的宣传,还是走上了“坏事变好事”的旧套路,用葛罗米柯的话说,就是:“切尔诺贝利曾是我们的共同痛苦,可是它现在已经成了苏联人战胜灾害的象征。”
1986年5月1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公开切尔诺贝利事件真相
政治冲击:筹建中的大亚湾核电站,一度变得情况非常地复杂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时,中国正在筹建大亚湾核电站。这个核电站采用压水堆堆型,完全不同于切尔诺贝利的石墨堆,但距离香港仅约50公里,香港市民曾表示激烈反对。1986年4月30日,一家港媒在社论中直言,“大亚湾的安全保证之声,昔日不绝于耳,自此(指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却很像寒蝉噤声。”民意测验显示,70%的香港人反对在大亚湾建核电站,后来的请愿书上,有100多万人(当时全香港有570万人)签名反对。⑧
不过,中国政府对建设核电站的态度十分坚决。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访欧期间进行的4次记者招待会上,被3次问到有关大亚湾核电站的问题。其中两次由主管电力的副总理李鹏代答。在巴黎,胡耀邦则亲自表示,“苏联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震动。所以香港人民对大亚湾核电站有这样那样的不放心,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在核电方面,一定要发展一点,这是大前提……在核电安全方面,我们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几次讨论过,要重视,要非常负责地搞好安全措施。”⑨清晰表明中央将继续大亚湾核电站计划。
在当时,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反对之声,已脱离了关于安全问题的理性讨论,而掺杂进了非常多的政治因素。在李鹏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中央平息香港反核运动的过程。如1986年7月10日,李鹏在日记中写道,“小平同志说,中央对建大亚湾核电站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央充分注意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并在之后几天制定了应对策略,包括由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发表有关核电的正面报道,面向香港民众举办科普展览,接待香港赴京请愿团等。8月10日,李鹏日记又写道,“小平同志说过,不能一反就让,要坚持,合同不能撤销。既然小平同志已下决心,就不再变。”⑩
除香港外,台湾地区的舆论也一度对大亚湾核电站不利。不过,“6月9日蒋经国有指示,……台湾方面不要参与,因为台湾核电占的比重也不小,也有反核势力,怕引火烧身。”1986年9月,中国政府排除政治干扰,同法国、英国公司签署合同,启动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1994年5月,大亚湾核电站成为中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全景
注释
①③《人民日报》1968年5月12日、5月22日;②刘新华(执笔):《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我国一些地区影响的监测》,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编《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资料选编(第1集)》,1986年8月,第35页;④青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苏联“公开化” 方针的一次严峻考验》,《国际展望》1986年第5期;⑤韦政强:《苏联新闻报道的新变化》,《中国记者》1986年第12期;⑥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213页;⑦《戈尔巴乔夫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表电视讲话》,《参考资料》1986年第第21930期;⑧(法)托雷斯:《同舟共济:法国电力集团在中国的历程1983-2011》,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年,第53、54页;⑨《胡耀邦总书记在西欧的四次记者招待会》,《新华月报》1986年第8期;⑩《起步到发展:李鹏核电日记(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419436页。
更多文章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揭秘后宫中母凭子贵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孩子,皇子,女人,这个,一些,自己,后宫
近几年来,清宫剧大火。后宫女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却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大家纷纷吐槽幸亏自己没生在古代,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死过几回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女观众深谙后宫生存之道——母凭子贵。但是影视剧中的母凭子贵真的靠谱吗?是不是生一个小皇子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难道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造了一桩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安,宋美龄
事变结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的蒋氏被捉处,山崖上留有军政人员所写“蒋委员长蒙难处”字样西安事变至今,已有整整80年。然而,这场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事件,却还有很多错误的说法在广为流传。所谓“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极
历史上唯一当了42年皇后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因为,皇后,名字,一生,贵妃,得到,能够,历史
明神宗原配夫人王氏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以至于现存史籍中找不到她的名字,《明史·后妃传》中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她的一生。笔者也只是在余姚历史名人录里,得知她的名字叫王喜姐。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人,其“母仪天下”的时间,却超过了历朝历代所有皇后。王喜姐(1566—1620),生于京师,祖籍浙江余姚
中国皇帝吃好的用好的,为何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们,权利,这样的,寿命,为什么,自己,只有,皇帝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50多岁,而皇帝的平均寿命才39岁。作为皇帝,他们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可为什么没有长寿,反而连普通平民的平均寿命都达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过统计:从秦朝到清朝,能查到生卒年的有皇帝209人,只有4人活过80岁,4人活过70岁,大部分都是在20-40岁的时候就去世的。在这些皇帝当
揭秘国民党巨头的“联日反蒋”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国民党,秘史
局部抗战期间,胡汉民公开高举“抗日反蒋”旗帜,私下却曾秘密运作“联日反蒋”在民国史上,胡汉民与蒋介石、汪精卫,曾是并驾齐驱的“国民党三巨头”。但因胡汉民自1931年以来长期“在野”
关羽为何在被杀后得了个“壮缪侯”的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当时,马超,刘备,执政,没有,荆州,诸葛亮
在关羽在世时,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关羽向来狂傲,但在史书上没有任何关羽倚老卖老,针对诸葛亮的事情。他们都是一代人杰,且各自的位置不同,在最开始时,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在刘备攻打下益州之时,马超来归降,关羽听闻,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比
李世民的八字真的印证了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父亲,李世民,建成,唐朝,八字,兄弟,玄武,自己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后来,晋升为秦
揭秘电影皇后胡蝶到底被戴笠霸占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皇后,电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袁泉饰演的角色,即是以胡蝶为原型。“戴笠霸占影星胡蝶”之说流传极广。近日引发热议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也演绎了这段情节。但这实际上是一段伪史。一、“戴、胡艳史”流传极广,在民间、学术界均几成定案坊间关于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在美国“刷盘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中山,美国,起义,武昌
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临时政府参议院合影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依据“一些私人记述”,称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典华城的一家中餐馆里打工。一天,“他正手捧餐盘自厨房出来为客人上茶”,突然有同事向他大叫一声:“
如此痛恨哥哥的武媚娘在少女时期遭遇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五个,什么,因为,这个,小妹,没有,哥哥,暴力
少女武则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武媚娘如此仇恨她的哥哥们?在13岁那一年,武媚娘遇到了她的五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武怀亮,武惟良和武怀运,五个大帅哥带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应该是备受宠爱的了,但史书上却说,这五个大帅仔“对武媚娘的母亲不敬”,所以导致了小妹妹武媚娘的激烈报复。五个大哥哥对武媚娘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