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文:赵鹏丨主播:孙宏博
/Part01
在封建时代,一位皇后想要被评价为贤后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容貌,唐朝的长孙皇后和明朝的马皇后,在历史上并不以容貌著称,却都是一代贤后;不是家世,家世也许会帮助她爬上皇后的地位,却不足以让她名垂青史。君不见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和乾隆废后乌拉那拉氏,空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却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而长居永巷,独伴残灯,被后世耻笑;也不是治国的才干,且不说皇后干预朝政历来是王朝的大忌,就算像吕后和武则天那样的政治女强人,在历史的机遇面前走上了政治舞台,她们才干突出,治下的帝国蒸蒸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也会被男性写成的历史妖魔化。即便有人称赞她们的帝王之气,也不会称道她们是贤后,反而会对她们的野心、狠毒和放荡津津乐道。贤后最重要的应该是用自己的能力领导后宫,用自己的品德母仪天下。也就是,将封建时代赋予女性的本分做到极致。本分往往意味着稳定,这对封建时代最为重要。本分的皇后,即便平庸,也至少算是合格。而像西晋时代的贾南风,就是古代史传中因为不本分而祸国殃民,身败名裂的妖后典型。
/Part02
贾南风成为皇后,唯一的有利条件就是家世。
她是贾逵的孙女,更是贾充的女儿。
贾逵本是汉朝的大吏,却誓死追随曹魏,被曹丕拜为豫州刺史。虽然他勤政爱民,官声极佳,却仍旧逃不了乱臣的恶名。
贾充深受曹魏的国恩,却誓死追随司马氏,甚至成为杀害魏国皇帝曹髦的主谋。理所当然,在入晋以后,他深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官拜太宰,几乎位极人臣。他工作能力极强,又博学多智,是晋初的律法名家。但其在后世的乱臣恶名更甚乃父。是古代有才无德的典型。
贾南风,就在父亲弑杀魏帝的前两年出生。
贾充原来的妻子李婉是魏国中书令李丰之女,号称一代才女。夫妻本来才华与家世相当,育有贾褒和贾濬二女,但忠于曹魏,反对司马氏的李丰想要诛杀权臣司马师,结果事情泄露,全家男丁都被处死。贾充为了自保,和李婉离婚,另娶郭槐为妻,生下贾南风。而可怜的李婉被流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郡。
郭槐也是名臣之后,但性格却无比嫉妒。她当然对丈夫前妻的两个女儿横挑竖拣,更不会让贾充再和别的女子生孩子,而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因此生生地被搞死。
郭槐生下贾南风和贾午两个女儿后,又生下了儿子贾黎民。一天,她看见丈夫正在逗弄被奶妈抱在怀中的儿子,认为是贾充和奶妈有私情,醋意大发,不由贾充分说,将奶妈用鞭子活活抽死,没想到三岁的儿子思念奶妈,结果病死了。不久,郭槐又生下一个儿子,没到一年,她又看见丈夫抚摸奶妈怀中的儿子,她丝毫没有吸取教训,又杀死了这个奶妈,没有任何意外,这个还没来得及取名的孩子也在哭闹中丧了命。从此,贾家再也没了男丁。
不忠于当朝的父系和醋坛子一般的母亲会给贾南风带来怎样的影响,大家可想而知。
/Part03
司马师的侄子司马炎篡位成功,成为晋武帝。皇帝对和自己穿一条腿裤子的贾充十分信任,授予了很高的官位。但贾充却高兴不起来。他此时有两个忧虑。
第一个是朝廷中的侍中任恺等高官为了权势总想算计自己,皇帝好色而糊涂,自己的地位朝不保夕;第二个是自己的长女贾南风渐渐长大,她面容黑丑,脸上又有一大块红色的胎记。形象不佳,又性格任性。家世显赫的同僚面对着贾充的提亲都面有难色,恐怕是不大好嫁。
到了泰始七年,政敌们果然发难了!他们说贾充擅长御敌,向皇帝推荐他去镇守关中来抵抗叛乱的鲜卑人,其实就是让他远离庙堂。贾充对此事甚为焦虑,但又无法可想。还是与他同党的中书监荀勖想出一个好办法:傻瓜太子司马衷到了选妃的年纪。假如贾充的女儿能成为太子妃,那么朝廷必然照顾尊亲,镇守关中之事就会作罢。显然,荀勖心中的太子妃人选是虽未成年但相貌尚可的妹妹贾午。
但贾充夫妻愁嫁的是十五岁的贾南风,如果她能嫁给太子,那么两个忧虑就全都解决了!
/Part04
郭槐希望女儿嫁给太子的心比丈夫更加迫切。因为贾褒已经成了皇帝的亲弟弟齐王司马攸的王妃,司马攸为人干练,极有权势。而贾褒的母亲李婉还活着。贾褒已经多次向父亲施压迎回母亲,为今之计,只有自己的女儿比李婉的女儿地位高,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可是,皇帝一向精于品鉴女子容貌。更何况贾南风容貌又是如此“震撼”。他看上的是名臣卫瓘的女儿。他评价“卫氏美而长白”,而“贾家丑而短黑。”,云泥之别,何待审视?
郭槐这时找到了太子司马衷的母亲皇后杨艳,说贾氏家族如果成为皇家姻亲,将来必然会帮助太子。皇帝百年之后,太子即位的最大对手就是齐王司马攸。司马攸才干人望远在皇帝之上,更不用说愚痴的太子了。卫瓘根本就看不起太子,有一次还趁着醉酒,抚摸着御座说“此座可惜。”分明就是暗示太子没有成为人君的资格。此外,贾充之父贾逵和杨皇后族祖杨修当年共同支持曹植,同气连枝。卫氏家族哪有贾氏家族对太子即位有利呢?
太子确实弱智!杨皇后决定支持贾家。
一番劝说后,皇帝派宦官去贾家迎娶贾午,而宦官带回的却是贾南风!
原来,贾充推说才十二岁的贾午“短小未胜衣”,还不适合出嫁,皇命还必须要服从,所以就让贾南风代妹嫁给太子。
皇帝很不高兴,但又不愿治罪贾充。再者太子的条件也确实差得可以。权衡利弊之下,皇帝勉强地默认了这门婚事。
/Part05
贾南风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小两岁的太子,发现太子果然形象猥琐,目光呆滞,又时不时傻笑,心中不禁狂喜。太子真是个傻子,这对自己太有利了!将来,自己有可能会像汉朝的吕后一样,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
自从泰始八年贾南风成为太子妃,皇帝就时刻想要废掉她。
这不单因为贾南风的相貌令皇家丢尽了脸面,更因为她传承了乃母的绝学——嫉妒。
太子在各方面都是傻子,延嗣方面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皇孙诞生,皇帝特地给东宫派去了不少美貌而且在皇帝那学得丰富经验的“女官”。皇帝一点也不希望贾南风给太子生出皇嗣,否则,父亲的痴呆和母亲的丑陋综合在一起,这皇孙也真没个看了。贾南风入东宫后,早期的核心工作就是调查哪位“女官”有孕,就亲手拿着几十斤重的大戟前去“除害”。被杀者不计其数。终于,颇得皇帝宠爱的东宫“女官”谢玖及时逃回皇宫,才保住了腹中的孩儿,也才让皇帝和满朝大臣了解到贾南风的疯狂。
皇帝大怒,就想顺势废掉贾南风。但此时杨皇后却极力劝谏。就算是顾虑贾充,也应该宽恕贾南风。此时,荀勖等重臣又纷纷来劝皇帝。终于,贾南风的太子妃位才算保住。
/Part06
贾南风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真正的能量,关键时刻,她完美地保护了太子!
近来大臣频频上奏,质疑太子的能力。这让皇帝感到无比厌烦。自己的儿子并不出众,这可能是个事实。但他是否真到了痴呆的程度,连自己也叫不准。毕竟处理朝政和流连诸宫消耗了皇帝太多的精力。他真实的想法是,只要太子不是蠢到无可救药,就不会另做打算。毕竟他现在是自己的嫡长子,废长立幼,祸患无穷。自然,皇帝更不可能在将来把皇位传给自己那帮叔叔和弟兄。笼络和防备他们倒是当务之急。
于是,皇帝找了个“赐宴”的借口,把东宫那些博学多才的属官请入宫中,之后派宦官给太子送去数份紧急公文,让他立刻做出批复。皇帝的办法很绝,釜底抽薪之下,想看看太子到底傻到什么程度!
不过皇帝还是百密一疏,他忽略了贾南风!也许皇帝根本就忘了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
/Part07
贾南风看到了公文,立刻明白皇帝的用意。自然,这“考题”太子别说作答,连看都不会看懂。她连忙悄悄联系外面的“枪手”作答,又火速地把答案传回东宫。
可当贾南风看到答案时,不禁皱起眉头。书写挺拔俊秀,内容深奥,还用了不少前朝故事,自己都看不大懂,说是太子写出来的,有谁会信?她立即和亲信东宫给使张泓联系,命他草拟出语言直来直去,文墨粗通的批复,又让太子用他那涂鸦之笔誊抄了一遍,再传回宫里。
皇帝读罢批复松了口气,他判断太子还是勉强有做人君的能力的。皇帝临时考试的故事和太子的答案终于堵住了群臣之口。太子的位置终于稳了。
如果皇帝当时派人密切监视,自然会发现太子之蠢和贾南风之奸,早做处置,那么后面的西晋短祚和东晋播迁,也许就不会发生!
/Part08
贾南风绝对想不到,当年自己没能除掉的谢玖腹中的孩子,如今也帮助巩固了太子之位。
这孩子叫司马遹,不知为何并没有继承太子的智力基因。反而是聪慧过人。皇帝害怕谢玖母子为贾南风所害,就一直把她们养在宫中。一次宫中失火,皇帝登高远望,却被几岁的司马遹拉了下来,并被拉到暗处。皇帝正困惑时,司马遹说:“陛下在明处,如果坏人此刻袭击,为之奈何?应该躲在无火光之处才安全。”这话恐怕是二十多岁的太子都说不出来的。皇帝认定隔代就会出现媲美自己祖父宣王司马懿的一代圣人。自己那么多儿子,可哪个生出的皇孙能赶得上司马遹呢?
/Part09
太熙元年四月,长期怠政,本源已亏的皇帝崩逝,三十二岁的太子司马衷即位。贾南风成为皇后。皇帝几乎处理不了政事,贾南风终于有机会追逐整个西晋帝国的权势了。
也许有人要为贾家小妹贾午鸣不平了,其实大可不必。相对贾南风对权力的攫取欲望,贾午是完全不同的追求。年及少艾的贾午看中了父亲府中的小吏——美男子韩寿。并且偷偷地主动追求。产生中国历史上“韩寿偷香”的美谈,她俩的故事又凝固在李义山“贾氏窥帘韩掾少”的佳句中,永远布在人口。
如果嫁给傻瓜司马衷,恐怕她会抱憾终生。
贾充在贾南风成为太子妃之后十年去世,死前将贾午和韩寿的儿子韩谧改名为贾谧,认作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外公成了继父,母亲和姨妈成了姐姐,成为千古笑谈。
/Part10
虽然新皇帝极度弱智,但权势也并不那么容易追逐。先帝毕竟有本领篡夺曹魏,更知道这个宝贝儿子绝不可能是明主,对阴谋诡计当然会提前防范。贾南风在皇帝身边的卧底打探到,“大渐”之时,先帝遗命自己的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和自己的岳父杨骏共同辅政。至于新皇后,只能管理后宫,并且还得接受杨太后的辖制,简直就是洛阳城一个官署的副总管。贾南风新仇旧恨一起横亘心头,简直想再杀自己公公一次。
太子的母亲皇后杨艳在泰始十年就病逝了,死前流泪请求皇帝把自己的堂妹杨芷迎入宫中。咸宁二年,杨芷成了新的杨皇后,而其父杨骏成了国丈。大家不要忙着为杨艳的姐妹情深感动,她推荐堂妹入宫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弘农杨氏家族的地位。从汉初分尸项羽的赤泉侯杨喜开始,这个家族权贵叠出,但在汉魏嬗代之际,因为杨氏支持的曹植在夺位斗争中失败,开始备受压抑,如今,哪能让皇后之位轻入外姓之手呢?
司马亮和杨骏分别代表皇家和外戚的势力,如今一家之主贾充也早已去世,贾南风就算集合整个贾家势力也万万不是对手,难道还要靠自己的小白脸妹夫韩寿?
但是先帝遗诏一发布,贾南风感觉机会来了。正式的遗诏跟打探到的,只有一处区别——辅政的只有国丈杨骏一人。贾南风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道理。她不禁冷笑:好你个杨家,装得老实,原来动手这么快!不过就你一股势力就好对付了。
看着退朝后的皇帝,她又不禁得意地大笑起来,声音如同夜枭,再配以她“超绝”的容貌,分外令宫人胆寒。
就连呆滞地流着口水的皇帝,都吓得哆嗦了一下。
/Part11
杨骏的确是与女儿杨皇后合谋篡改了先帝遗诏。不过先帝本人也有责任——你为什么不把宗室和重臣们集合起来先把遗诏口述一遍呢?你又如何确定外戚不会为了专权而偷改遗诏?对于身后事的问题,先帝总是棋差一招。
现在,杨骏执政,重用弟弟杨珧和杨济。“三杨”集团执掌大权,算是给弘农杨氏家族大大争光添彩了。
杨骏没有什么治国之才,但是精于排斥异己,尤其是司马氏诸王。他最防备的就是贾南风。他早就判断出贾南风有政治野心,于是将自己的亲戚和亲信安插在宫廷的重要部门,切断一切宫廷内外的联系;又把先帝遗命完善为“制度”——皇帝诏令必须经过杨太后过目并同意才能施行。“我看你贾南风怎么干政?我要把你折磨到郁郁而终!”杨骏简直要被自己的雄才伟略倾倒了。
封建时代的政坛如同战场,占有优势的一方如果过分自信,或者为了享受玩弄对手的快乐而不下杀手,那么被翻盘反杀的概率是很大的。
“你不借机废了我,看我怎么废了你!”贾南风悄悄开始了反击。
/Part12
她的计划是:在宫中和朝中培植亲近贾氏,反对杨骏的势力;联合皇家对杨骏不满的宗室诸王,内外发难,一举将杨骏置于死地!
永平元年孟春的一天,两个禁军的高级将领在阊阖门外的树荫处低声闲聊着。
“这老杨骏太跋扈了!好像皇上都是他的,天天自己下圣旨,咱们是先帝提拔的,可咽不下这口气!”殿中中郎孟观愤愤地说。
“再小声些!不过这老狗确实是坏,赏罚不公,忒让咱们兄弟寒心!”另一个殿中中郎李肇叹了口气道。
“想办法除掉他!”孟观刚用手做出一个铲除的动作,就被李肇慌张地制止了。
他们没想到,这一切都被贾南风培养的密探看在眼里。
几天后,他们都成为皇后的心腹。随即,宦官董猛也加入了这个“拥贾反杨”的秘密集团。
在贾南风的授意下,他们迅速发展势力。一切都在秘密地进行着。
/Part13
这几个亲信完全没有受到杨骏的怀疑,出入宫廷再方便不过,那么,下一步就是得到司马氏诸王的支持。贾南风度情揆理,决定让孟李二人告假,秘密前往封地,说服几位最易联合的宗王。
汝南王司马亮被矫诏排挤出顾命行列,照理说应该最支持“倒杨”,但此老却最为奸猾,有风险的事不做,先出头的事不做。孟观一番劝说后,司马亮的白胡子捋掉了好几十根,却仍然推说艰难,不为所动。
李肇那边却成果显著,先帝的两个兄弟——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原本就是先帝十分信任的宗室,先帝生前就授意二人抓住兵权,随时防备外戚作乱,故而分别委以镇守荆扬二州的重任。原本二王已经对杨骏专权不满,早有“清君侧”的打算。如今李肇一番仰天流涕,声泪俱下的陈说,令二王热血沸腾。很快,皇后集团和南方二王开始讨论合作计划。
不久,司马玮和司马允上奏说自己与先帝兄弟情深,想回洛阳祭拜先帝。杨骏早知道先帝的兄弟友爱,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二王同时秘密带来的大批兵马,都悄悄驻扎在洛水的南岸密林中。
/Part14
永平元年三月初八日子时,皇帝正在梦中吃着肘子,忽然被殿中中郎李肇和孟观惊醒,二人大喊“杨骏准备造反,马上杀入宫中,请陛下圣裁!”皇帝此生第一次迅速做出裁决——中外戒严,废掉杨骏,让他“以侯就第”。
贾南风早就躲在旁边,现在立刻现身,“替皇帝分忧”。布置具体的抓捕行动。当然,细节早就设计好了。
亥时四刻,二王已经率领军队把守住了京城各要害,想要逃跑的人插翅难逃!
当皇后亲信东安公司马繇带着四百禁军,手拿圣旨进入府中时,杨骏知道,自己完了。
刚才听说有变,亲信朱振劝他火烧云龙门,弄个鱼死网破,可是杨骏不敢。
现在他更只剩下逃跑的勇气,结果被士兵用戟戳死在马棚。
贾南风的巅峰即将到来。
/Part15
贾皇后如今威风凛凛,大肆封赏功臣后,以皇帝的名义改元元康,还大赦了天下。
做为犒赏,司马允和太保卫瓘开始共同辅政,而司马玮开始执掌禁军。不过,很快贾南风就以皇帝命令给司马玮下诏,杀掉了两位辅政大臣。随即又以皇帝名义诬陷司马玮擅杀辅政大臣,并将逃到关中的司马玮杀掉。旬月之间,二王尽除。
下一步,就是处理杨太后了。平心而论,杨太后为人温柔善良,当年还在先帝面前替贾南风求情,帮忙保住了她太子妃的地位。更兼身为先帝正宫,皇帝继母和姨母,贾南风就算自己全然不顾人伦也不应该加害杨太后。不过,贾南风考虑的是斩草除根。杨骏已经被自己消灭,留下其女,终是祸害。于是,她将杨太后监禁在洛阳城西北角专门囚禁被废帝后的金墉城,并且不顾哀求,不给食物。八天后,杨太后活活饿死。贾南风怕太后死后向先帝诉冤,就听信巫师之言,下令将其尸首背身放入棺椁,再于棺上粘贴符咒,使之魂飞魄散,并永世不得超生。
/Part16
贾南风现在成了事实上的女皇,一切诏书都是从她的口中酝酿,待尚书省形成文字后,又交给她审阅。她也想效仿当年吕后,形成家族的政治集团,但襄陵贾氏人丁单薄,父亲已死,别无重臣,唯有妹妹贾午的儿子,继承父系的贾谧年轻俊雅,颇有才学,于是授予他后军将军、秘书监的高位。以贾谧为宗主,西晋第一个文人政治集团——“金谷二十四友”很快形成了。
这个集团的成员可了不起,包括写出《三都赋》而“洛阳纸贵”的左思、名动天下的江南奇才陆机陆云兄弟、“闻鸡起舞”的豪杰之士刘琨、天下“首富”石崇、早年归隐高名震动天下的潘岳等士族名流。他们被贾谧的权势紧紧聚拢在一起,虽然人品颇不足观,却都以此发挥出治国的才智。所以,虽然皇帝是古往今来帝王中最大的傻瓜,虽然贾南风本人不以理政为长,但“数年之中,朝野宁静”。
整个西晋王朝,这是最后的好日子了。
/Part17
如果贾南风就此度过余生,那么她的生命很可能不会这么快结束。史书除了给她贴上嫉妒、凶残、干政,或者丑陋的标签外,也绝不会把她归入“妖后”的圈子。一切都是她自作自受。
贾南风想杀掉太子!
她当年要在这个孩子出生前杀掉他,可是未能如愿,甚至险些因此被废掉太子妃之位。
命运给她的警示并没有让她幡然悔悟,她现在要再次动手了。她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成功可能酿成怎样的恶果。
一切就是因为她不能容忍其他女人的儿子将来登上皇位,更不能容忍已被封为淑媛的谢玖将来有皇帝生母的名分!
其实谢玖自从封妃以后,根本就没有见过皇帝和太子,她早就被贾南风打入冷宫。没处死她是因为贾南风把她当成了可以随时辱骂殴打的玩物,还不舍得把她处死。“你想成为皇太后,下辈子再做梦吧!”面对着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谢玖,贾南风感觉自己在腾云驾雾。
/Part18
元康六年,郭槐倒在榻上,呼吸困难。年近花甲的一生夫荣女贵,情敌尽灭,死后一定也少不了封诰,她也没什么遗憾了。面对贵为天下最有实权之人的女儿,她咽气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千万要真心实意地善待太子。那是你将来的富贵!”
贾南风当时在想:“过些时日我就杀掉太子,再想办法让贾谧成为太子!”直到周围仆人的哭声响起,她的沉思才被突然打破,所以她没有听到母亲最后的告诫。
/Part19
太子司马遹小时候聪慧过人,却在长居深宫后不学无术,深迷占卜。但在贾南风看来,这不过是太子在韬光养晦。证据就是:外甥贾谧每次来到东宫,都受到太子的冷遇。太子一定深恨自己折磨他的母亲,也一定在暗中观察宫中发生的一切。将来,也许杨太后的命运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得抓紧时间动手了!
东宫谋臣也劝说太子不要得罪皇后和贾谧,但太子不答应。果然,贾南风的猜测是对的!
元康九年十二月的一天,一道皇后懿旨传入东宫,说皇帝病重,马上要见太子。太子很是诧异,正巧宫中没有师傅,无人可以商量。只好火速随宫女进入大内。
奇怪的是,并没有看见皇帝和皇后。宫女带他来到一座偏殿,消失片刻后便又出现,笑吟吟地说道:“陛下刚才吃过药,身体已经大好,殿下已经毋庸见驾。陛下知道殿下前来,特地准备了西域贡品请您在此品尝。”说罢打开了一个金盒子,霎时一股异香从其中传来。里面是黑红色的蜜枣,其状比一般枣子狭长,尝之甘美无比。的确是异域贡品。
太子开始只用指爪掐食了一点,片刻后并无异样。就放心食用起来。可是,不一会工夫,太子就感觉脑中眩晕,脚底不稳,如同喝了十盏醴酒。之后只隐约记得有人让自己干了什么,然后就一片混沌了。
/Part20
太子醒后什么都不记得了。很快,他在一次游园时得到皇帝诏书,然后就进了金墉城,同时被废为庶人。那贡品来自波斯,名叫“醉枣”。其性外柔和而内猛烈。吃不几颗人就大醉如同中酒。滥醉中,皇后和贾谧的心腹大名士潘岳一边口述,一边引诱太子写下劝皇帝退位,入居金墉,自己登基为帝,蒋美人为皇后等等词句。皇帝当然信以为真,太子就这样进入大牢。贾南风一不做二不休,随即杀死了谢玖。
不久,太子被带往洛阳东南的东汉故都许昌,他不知道母亲已经被杀。从此,他日夜盼望有人能把他救出去。
第二年,也就是永康元年三月,洛阳果然来人了。贾南风的心腹宦官孙虑带来了毒药巴豆杏子丸。不过太子不是被毒死的,他逃到厕所,被孙虑生生用药杵打死。他死前绝望痛苦的喊叫声据说从城中传到郊外的树林中。
/Part21
贾谧想成为太子是痴心梦想。不过,皇帝已经没有儿子了,司马氏诸王的机会当然就到来了。他们全都在想同一件事情——废掉傻子皇帝,自己夺得大位!那么,首要的事情就是除掉贾南风!而贾南风谋杀太子,人人得而诛之。
大家都想观望之后再动手,第一个出手的是赵王司马伦。他是宗王中辈分最高的,身为宣帝司马懿之子,皇帝的叔祖,他认为在太子已死的情况下,自己最有皇位继承权。他迅速联合梁王司马肜、齐王司马冏等宗室讨伐贾南风。而贾南风此时还以为天下在自己掌中!
永康元年四月初三日夜,司马伦率军火速入宫,直接逮捕了贾谧。随后,齐王司马冏逮捕了正在和几名“面首”厮混的贾南风。
司马冏就是贾褒和齐王司马攸的儿子。虽为亲戚,但司马冏从小就把她视为仇敌!
贾南风害怕将来被太子关入金墉城,陷害,谋杀了太子,没想到却更早地被司马伦关入金墉城。
在这个将杨太后迫害致死的恐怖之地,贾南风反复思量自己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最终结论是没有早一点想办法杀光司马氏诸王。直到此时,她还把自己当作神明!
几天后,司马伦在将贾谧等一干贾氏党羽全部处死后,用贾南风最喜欢的方式——矫诏,派尚书刘弘用“金屑酒”赐死了贾南风。她吞金后扭曲的身体想要努力弯成个句号,但却无法实现。
/Part22
她的人生只有四十四年。假如上天能让她活到花甲之年,那么,她将看到司马伦的篡位,看到完整的“八王之乱”,看到匈奴蛮族的进攻和晋室的屈辱,不过,她不会看到中原百姓那无尽的苦难。她只会想着勾心斗角,眼里哪会看到百姓的生死呢?
贾南风用她皇后的身份拉开了中国北方历史上最黑暗的大幕。她的一时快意,让她自己,更几乎让天下人赔上了性命。她不仅是西晋王朝的妖后,放眼中国历史,谁又敢说能出其右呢?
本文作者简介
赵鹏,用繁体竖排的《中国历史文选》和《王右丞集》识字的当代人类。就高考而言是个偏科者,就传统文化来说却向往着成为通才。在骨髓中渗透着对文史的无限热爱,陶弘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于我心有戚戚焉。就职于东北名校沈阳市广全学校,得英才而教育,得典籍而深思,得闲暇而写作,人生之乐,莫过于此。如醉如痴爱国学,一箫一剑叹晚芳。明珠若入君法眼,笑看当年徐文长。
本文主播简介
孙宏博
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入室弟子,播音主持专业副教授,播讲作品《楚汉争雄》《多血的梅花》《傲慢与偏见》《局外人》等在酷我音乐、酷我畅听独家播出。
主编:何聊生
责编:何小何
美术及制作:浅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