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乙弗皇后在15年间为元宝炬生下12子,为何最后被赐死?

乙弗皇后在15年间为元宝炬生下12子,为何最后被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19 5:59:36

在一个混乱的历史时期,有太多不幸的人,他们的人生往往被他人左右,甚至没法决定自己的生死。乙弗皇后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在位期间受到皇帝的极度宠爱,15年间为元宝炬生下12子。

虽然当时很多孩子都不幸夭折,但是她还生下了太子元钦。按道理说,母以子贵,作为太子的母亲,她又贵为皇后,为何最后却被轻易赐死?是皇帝变心了,还是因为皇帝确实没有办法?

元宝炬与乙弗皇后只是傀儡

要想知道为什么乙弗皇后有着如此悲惨的结局,一切的源头还要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开始说起。北魏时期正是中原混乱时期,由于晋朝的失败,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大举入侵中原,造成了中原民族再一次出现融合的局面。

其中北魏是北方游牧民族中比较强势的一支,北魏出自鲜卑拓跋部。在北方少数民族中,这个部落并不显眼,不过在后来出来了几位强势的君主,例如拓跋力微拓跋猗卢拓跋什翼犍拓跋珪,使得拓跋部落暴起,形成了新的格局。

北方少数民族在崛起后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处理不好内部的关系,所以就很容易出现内部互相的攻伐,兄弟相杀、父子相残比比皆是。所以历代少数民族想要得到政权稳定,必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向一般都是采取汉化的手段。

北魏经过拓跋氏的多年征战,终于获得了中原地区的半壁江山。到了北魏汉文帝时期,他的内部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既得利益团体,如果再不改革,极有可能会出现内部的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北魏汉文帝开始想要迁都改革。

迁都和改革必然是阻力重重,因为皇帝一旦迁都,这就意味着原本的大家族势力会被削弱,而皇帝的力量会增强。但是,汉文帝为了能够继续与南方政权对抗,统一全国,把原来的首都平城改为了洛阳。

首都一改,很多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北方六镇兵马的崛起。六镇兵马在历史上十分有名,他们原来的使命就是保卫北魏北方首都平城。

后来北魏迁都,他们开始发生变化。六镇兵马是长期的混乱之中杀出的强大的势力,在北魏之后的多位皇帝都出自这六镇兵马之中,后来成为了强盛一时的关陇集团。

北魏孝文帝从北边的平城迁都到洛阳之后,原来守卫平城的六镇兵马的政治地位就下降了,这样一来,六镇兵马渐渐形成一个团体。在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西魏表面上看似是拓跋元氏的势力,但是,掌握六镇兵马的首领宇文泰成为了西魏的实际权力掌控者。

而东魏也没能幸免,高洋很快就换掉了皇帝,自己做了北齐皇帝。

乙弗皇后祖先是青海地区的吐谷浑政权的首领,后来吐谷浑归降后,北魏与吐谷浑形成和亲政策。乙弗皇后是北魏与吐谷浑形成和亲的第三代。

不过,到了乙弗皇后时,北魏已经分裂为东西魏,鲜卑拓跋一族已经走向了没落。

而吐谷浑也跟鲜卑拓跋一族一样,也走入了没落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不管是东魏与西魏,实际的权力都不在拓跋氏手里。西魏乙弗皇后的丈夫元宝炬此时不过是一具傀儡,他没有什么权力,一切都要听命于宇文泰。

元宝炬没有权力,也就只能享受后宫之乐,与乙弗皇后一直生孩子。可是连权力都没有,生那么多孩子有什么用?元宝炬还算聪明,老老实实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而他的儿子却没那么聪明,想要杀掉宇文泰,夺回政权,最后还是被宇文泰毒杀掉了。

元宝炬只能对宇文泰听之任之

北魏的失落造就了后来局势的变化,有很多人说,北魏失败于孝文帝的改革。其实按照事实来说,孝文帝不改革北魏也会迟早灭亡,孝文帝的改革只不过是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在中国有句古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的就是一些大的政权,如果在最后继续维持,还有一定的时间。

如果执意改革,那么就只会衰落得更加迅速。在北魏时期,是中原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各个贵族在激烈的互相博弈的时期。北魏拓跋氏因为几个人通过不断攻占其他地区,实现了自己部族的暴起。

在北魏暴起的过程中,它的控制力增强了,但是内部的改革却没有跟上。北魏内部持续以控制力的大小来完成内部的构建,简单地说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话”。

如果君主强势还好,一切还能稳定。不过要是君主不强,那这样就避免不了出现一个“强臣”。

一旦有强臣出现,那么北魏皇帝就会成为“傀儡,甚至”“改朝换代”。北魏实际上的灭亡最后就是高欢与宇文泰完全控制住了势力,直接架空了皇帝。

而宇文泰更是把老皇帝杀了,自己立了一个新的皇帝,叫元宝炬。这个元宝炬完全是一个空壳子,宇文泰在西魏掌握了真正的权力。

是柔然害死了乙弗皇后吗?

在西魏时期,虽然宇文泰掌握了大权也有对手,那就是北方的柔然势力。柔然势力在北魏时期已经成为了北方最强势力。北方六镇的创立就是为了对抗柔然,而柔然的强盛期一直到了隋唐时期才结束。

为了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宇文泰便命令元宝炬休掉皇后乙弗,与北方的柔然势力通婚。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元宝炬不敢不听。只能与北方的柔然势力结婚让柔然的郁久闾氏成为皇后,而乙弗皇后出家为尼。

后来因为郁久闾氏对乙弗皇后心生妒忌只好把乙弗皇后贬出后宫去往儿子的秦州镇上居住。

在临走时皇帝还秘密命令她蓄发,从这看出来元宝炬还是很喜欢乙弗皇后,想要把她召回。

大统六年,柔然大举进犯西魏,宫中很多人都传言柔然进犯与乙弗皇后有关。皇帝争辩:“百万大军进犯,岂是因为一女子?”

不过最终皇帝元宝炬还是屈服了,为了大将军前线战斗,元宝炬忍痛赐死乙弗皇后。我相信如果元宝炬不屈服,宇文泰大军直指的就不光是柔然了,宇文泰很可能就回来就把元宝炬取而代之了。

其实,很明白的是元宝炬存在的意义是他并不是宇文泰的威胁,一旦宇文泰感到了元火炬对他形成威胁,那么元火炬也就离死期不远了。

乙弗皇后接到圣旨后恸哭:“愿皇帝千万岁,天下皆平,而某死而无怨!”随后用被自压而死。

对于乙弗皇后的死,就写得比较蹊跷,怎么才能用被“自压”而死呢?我觉得应该是隐喻,乙弗皇后是被“杀”死的,手法应该是被用“被”捂死的。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猜测,不过这个猜测最为合理。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什么是规则?强大就是规则,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北魏的元宝炬本来没有机会成为西魏皇帝,可是宇文泰暂时需要一个傀儡皇帝作为自己的“门面”,其最重要的权力全部集中于自己手上。

连元宝炬都是一个傀儡皇帝,而乙弗皇后只是一个棋子。在元宝炬选择自己活着还是跟乙弗皇后一起死时,元宝炬选择了屈辱的活着。

不过元宝炬再屈辱和忍耐也没有什么用处,只是延缓了拓跋氏的最终覆灭,而在北魏失败之后,原来的鲜卑拓跋氏一族早已经名存实亡。

更多文章

  • 史海钩沉:为何说西魏乙弗皇后是史上最悲情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西魏,皇后,元宝炬,宇文泰,北魏,高欢

    作者:李大奎(一组《麦积圣歌》图片)南北朝时期,西魏文帝元宝炬与所册封的乙弗皇后,二人原本恩爱有加,还育下十二个子女,皇太子元钦后来还继位称西魏废帝。然,乙弗皇后仅与魏文帝生活了十五年,三十一岁时,就被他诏令自尽而死,成为史上最悲情的皇后。这是何故?一、乙弗皇后显赫的皇室背景先从乙弗皇后显赫的皇室背

  • 乙弗皇后:16岁嫁帝王被独宠,13年生12胎,31岁却被皇帝含泪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皇帝,皇位,独宠,元宝炬,乙弗皇后

    “我曾与你许下承诺,这一生只爱你一人,哪怕是我们会分离,会遇见困难,我都相信,我们最后都会好好的在一起。”这是元宝炬为乙弗皇后许下的诺言。可是,他们终究没有逃过那爱恨情仇的劫,曾经的点点滴滴还在脑海里回忆,一个留在世间被操纵,另一个含泪死于自己手中的匕首,那血淋淋的鲜血,是他们爱情的象征。她的骨灰被

  • 乙弗皇后与丈夫15年狂生12子,丈夫登基后却赐死她,年仅31岁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皇后,元宝炬,皇位,皇帝,元钦

    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我们寻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作为主宰这一切的帝王,无情是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所必需的条件。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无情帝王的皇后,她同皇上成婚15年,为皇上诞下了12个孩子,最终却被丈夫赐死,她就是乙弗

  • 首届“贾思勰农业奖”举行颁奖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贾思勰,人物奖,贡献奖,农业奖,齐民要术,劳动模范,颁奖典礼

    5月20日,以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名字命名的全国农业奖项——首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寿光市举行。首届“贾思勰农业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别支持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潍坊科技学院、东方城乡报、南方农村报、农业科技报、《两岸农业》杂志强强联

  •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对话”当代农人?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借由“千年之问”讲述中国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这十年·幸福中国,贾思勰,中国故事,纪实,纪录片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10月12日,大型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正式开播。该片以“艺术+技术”的创新叙事记录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和奋斗人生,并将沉浸式剧情和纪实故事相结合,在穿越古今的跨时空对话中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图景。首期节目《风吹稻花香》聚焦中国农业发展,以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向

  • 贾思勰建立农学体系、推广养殖技术,对农业进行科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贾思勰,齐民要术,农学,科学

    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提到农业的发展,人们都会想到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那么贾思勰和其著作都有什么突出成就呢?建立农学体系第一、贾思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作出了合理的划分。《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从生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从

  • 首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微观北大荒标签:贾思勰,胡德平,张永刚,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奖,齐民要术,颁奖典礼

    5月20日,以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名字命名的全国农业奖项——首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农圣”故里山东省寿光市隆重举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办事处主任屈四喜,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原部长徐小青,中国合作经济学

  • 首届“贾思勰农业奖”来了!王乐义获终身成就奖

    历史解密编辑:潍坊新闻网标签:贾思勰,王乐义,贡献奖,人物奖,农业奖,劳动模范,终身成就奖

    首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寿光举行。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日前,以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命名的全国农业奖项——"贾思勰农业奖"的首届颁奖典礼在寿光举行。"贾思勰农业奖"由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潍坊科技学院、《东方城乡报》、《南方农村报》、《农业科技报》、《两岸农业》杂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陈显达篇)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的浅度思考标签:刺史,陈显达,萧道成,沈攸之,大将军,南北朝,史说三国

    陈显达,南彭城(江苏徐州市)人士。刘宋孝武皇帝刘骏时期,陈显达任张永的前军幢主。景和元年(465年,刘子业年号),陈显达因累功,而多次被重用。泰始初期(465年,刘彧年号),刘宋最大规模内战“义嘉之难”爆发。陈显达被刘彧任为军主,隶属于徐州刺史刘怀珍(详见: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刘怀珍篇))向北征讨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裴邃篇)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的浅度思考标签:太守,北魏,豫州,韦睿,元英,南北朝,史说三国,裴邃(夷陵县子)

    统率:★★★★☆武力:★★★为官:★★★★☆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曹魏时期襄州刺史裴绰之的后人。祖父裴寿孙,寄住在寿阳(今山西寿阳县西南),是刘宋武帝刘裕的前军长史。父亲是裴仲穆,官任骁骑将军。裴邃十岁时便可以写文章,喜欢《左氏春秋》。南齐建武初年(494年,萧鸾年号),郢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