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世宗耶律阮: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代英主,大辽历史上的传奇帝王

辽世宗耶律阮: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代英主,大辽历史上的传奇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2468 更新时间:2024/1/19 5:02:50

晚风习习,夜幕中偶尔传来一声虫鸣鸟叫。营帐之中,一位身着华服,雍容华贵的中年男人正睡得正香。烛光闪动,映出男人已经有些疲惫的脸庞。营帐之外,隐约有火把闪动,几个值夜的士兵时而来回踱步,时而窃窃私语,然后是更多的士兵们聚拢了起来。他们三言两语,似乎在筹措着什么大事。最终,他们齐齐抽出腰间的佩刀,不约而同地向营帐内走去。风停,灯灭。营帐内一片漆黑,只听见一阵嘈杂的争吵声,然后是猛烈的撞击声和器物碎裂的声音。最后,是一道凄厉的吼声。鲜血迸溅,染红了乳白色的大帐。夜幕中鸟叫虫鸣声不绝,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题记

会同十年,公元947年。大辽王朝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举兵灭亡后晋政权的归途中驾崩了。无独有偶,皇帝的父亲,大辽王朝的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是在远征敌国(渤海国),凯旋而归的旅途中驾崩的。对于一生都致力于开拓辽王朝的太祖和太宗父子,死于征途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结局。皇帝骤崩,王朝的皇位就空了出来。在皇位的继承制度上,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有很大的不同。中原人讲究以长为尊,他们认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才是最为合理的,所以千百年来,直到明朝,中原人都严谨的尊从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套制度的影响力巨大,有时候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不能轻易改变。倘若皇帝想要立次子或庶子,难免大臣们会集体抗议,轻则上疏痛陈利害,中则朝堂激烈发问,重则直接以头跄地,大有皇帝敢乱选继承人,我们就跟你玩命儿的架势。而在绝大多数游牧民族政权里,他们所遵从的继承制度却是和中原汉制截然相反的,他们主张幼子守灶。守灶,守的便是祖宗的基业,而幼子,便是不分嫡庶,而只选择最小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太宗耶律德光,其子有四。长子耶律璟,次子耶律罨撒葛,三子耶律天德,幼子耶律敌烈。皇帝身故,留下四个儿子,已经不能算少。按理说,父死子继,皇位必然从这四位年轻人中产生。但事实上,此时的辽朝,真正掌握皇位继承话语权的,并非严苛的宗法继承制度,而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

而这位皇后心中最属意的人选,仍然是自己的儿子,太宗的弟弟,耶律李胡。皇帝尚有子嗣,但却兄终弟及,本来就已经不太妥当。更何况耶律李胡同志天生暴虐,品行不端,一看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子。选皇帝不仅是选血亲,更是选德行。有德行的皇帝,不仅能让群臣拜服,更能教化天下,使万民敬仰。而品性卑劣的帝王,群臣上行下效,就会造成朝野上下沆瀣一气的氛围,实在是对王朝的灾难。所以大臣们临时决定, 要绕过述律平太后,自行选拔继承人。皇子们虽然根正苗红,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但他们尚且年幼,难堪大任。而太祖的子嗣们又年喻半百,万一登上皇位没两天就领了便当,岂不是白折腾一场?选来选去,大臣们最后敲定,拥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孙,耶律阮为新皇。的确,从各方面角度来看,耶律阮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论外形,他硬朗壮实,身材魁梧。论品性,他温和宽善,宅心仁厚,论才能,他聪敏机智,能文能武。这样一位优秀人才来当皇帝,谁都能心服口服。大臣们不是理论家,是实干派。说干就干,他们立刻找来耶律阮,拉着他就在皇帝的灵前即位了。(辽世宗)对耶律阮本人来说,这是突然的。

他从来无心争夺皇位,也对权力没有半点欲望,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愿意一辈子当一个深居简出的契丹贵族。但没办法,大臣们选中了他,历史也选中了他。现在,在他眼前的,是炽热的,让人无比羡艳的皇位,他在群臣俯首,山呼万岁的声音下登基了。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让人痴迷,陶醉。他已然成了天下的王。但耶律阮不知道,看似雍容华贵的天子生活,最终等待他的,却是一条不归路。皇帝前脚登基,后脚述律平皇后就坐不住了。她认为那些一向屈服于他的大臣们彻彻底底地背叛了她。在先皇驾崩后不久,她甚至曾和自己的儿子耶律李胡许诺,会拥戴他成为这天下的新王。但现在,耶律阮已经抢先一步登基,自己的如意算盘变成了梦幻泡影。这是述律平不能接受的。这位横行一世的太后曾经跟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下丰功伟业,奠定大辽的盛世开局。但她也曾背叛夫君,擅自立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为帝(即辽太宗耶律德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已经是这位太后司空见惯的操作。她曾经美好的幻想,只要自己活着,就能牢牢着控制着王朝的命脉。如果有人胆敢忤逆自己,必然要招致自己无尽的打击和报复。于是,一场内战开始了。公元947年,按中国的干支纪年法,是丁末年。这一年,原后晋节度使刘知远引兵自立,建立后汉。后蜀政权举兵西上,恢复了前朝的大部分疆土。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如火如荼地走完了它一半的路程。而在北方草原,一场大战也已经开始。战是大战,但过程却可以言简意赅的概括。述律平太后三番五次的派兵攻打耶律阮,结果连遭滑铁卢,损兵折将,连连败退,情况对她自己越来越不利。这位嚣张一世的皇后终于没辙了。最终,述律平和耶律阮在大臣们调节下选择了握手言和。那是一个午后,述律平和耶律阮相对而坐,什么也没说。一个是契丹王朝的旧势力,一个是大辽帝国的后起之秀。他们相互看着对方,但却都迟迟没有开口。或许,也无需再开口了。他们原本是一对血脉浓厚的祖孙,何以刀兵相见,想置对方于死地呢?不过事到如今,无论是他们真心真意的悔过,还是面和心不和的坐到了一起,已经不再重要。该过去的,总要过去,该释然的,总要释然。

同年,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横渡之约”,握手言和,大辽再无兵戈矣。到现在,四海可以太平了吧?环宇终得廓清了吧?耶律阮总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他的好日子了吧?并不能。看似平静的大辽王朝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一场更大的阴谋即将来临。亲政之初,皇帝耶律阮就碰上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己的叔亲,明王耶律安端举兵谋反了。对本性纯善的皇帝来说,他实在是难下下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都是一母同胞,江山一起打,天下一起坐,何至如此呢?但皇帝同样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寻常百姓的仁善,是善莫大焉,但作为帝王,倘若过于仁善,那就是妇人之仁。好人做不了皇帝。于是耶律阮决定,杀掉耶律安端。如果此事就此了了,那么在史书的记载中,这也许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谋反未遂。但就在这时,耶律安端的儿子,耶律察割站了出来。

这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他有没有参与谋反有待商榷,但依大辽律法,谋反是重罪,必然累及全家,一个也跑不了。为了保全自己,耶律察割一方面替父亲求情,一方面替自己开脱罪名,表示自己对谋反之事一无所知。装傻充楞,一问三不知。是的,他想活下来,用尽一切手段也在所不惜。这样的说辞本不可信,但架不住皇帝实在是个好老人,居然轻易采信了耶律察割的说法,不仅没有处死耶律安端,还把积极进言,猛烈忏悔的耶律察割提拔起来,当成了自己的心腹重臣。皇帝认为,能真诚忏悔的人,一定是值得信任的人。可皇帝忘了,鳄鱼也是会流眼泪的,身为天子最重要的的一条守则,就是不能相信身边的任何人。把耶律察割留在身边,是一个伏笔。而这个伏笔,将会把皇帝推上一条不归路。天禄五年,公元951年。中原北汉政权被后周围攻,北汉皇帝刘崇苦于孤立无援,只好向辽朝求救。

北汉,是辽朝扶持起来的傀儡王朝,如果辽朝想要统一中原,必须借道北汉南下。所以北汉不能亡,至少现在不能亡。于是耶律阮亲率大军驰援北汉,星夜兼程,片刻不停。可皇帝并没有考虑到国内的情况。从契丹八部的统一,再到契丹王朝的建立,再到横渡之约,这片纷乱不休的草原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人民想要安定,将领们想要休息,士兵们想要解甲归田。但耶律阮的一纸命令,让刚刚开始得到喘息的大辽将士们又开始了颠沛流离,沙场征战的日子。是的,在很多人眼里,契丹人代表着残暴,辽朝则代表着侵略。我不知道人们的偏见从何而来,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屹立在北方的草原王朝,曾几何时,也有过对和平的渴望。而耶律阮驰援北汉的行为,无疑背离了辽朝人民想要的和平。皇帝和大多人产生了矛盾,而潜伏在皇帝身边多时的耶律察割激化了这种矛盾。于是,在皇帝本人率部队驰援,在夜间驻扎在归化州(今河北张家口)时,一场兵变发生了。耶律察割挑唆将士,激起军营中的不满情绪,又联合了一些一直对皇帝近来作为多有不满的将领们,趁着耶律阮熟睡,潜入营帐,刺杀了皇帝。这便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皇帝死了,年仅34岁,被刺杀而死。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做错了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和那些纵情声色,只顾享乐的昏庸帝王们不同,辽世宗一生都旨在引兵南下,开拓中原。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合格且负责的。但他的合格和负责却和辽朝当时的国内民生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是的,皇帝要的是天下一统,而百姓们只想要安居乐业。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天下一统的归途,正是安居乐业。但此时讨论有无已然没有了什么意义。惨剧已然发生,辽王朝,要变天了。

更多文章

  • 辽世宗耶律阮:来得匆忙,走得仓促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耶律阮,述律,察割,太后,世宗,李胡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17期)公元947年,一代雄主耶律德光在撤军途中病逝,于是一场围绕皇帝宝座的争锋正式开始了。从血缘关系来说,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但耶律璟是叔叔不疼,奶奶不爱。而且辽太宗的弟弟耶律李胡也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因为他不仅实力雄厚,而且他还得到了述律

  • 耶律阮带军杀进后晋皇宫,被一个宫女所迷住,为何会封她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皇帝,宫女,曹丕,皇位,皇后,耶律阮,辽世宗,后晋皇宫

    公元946年,耶律德光以闪电般的速度带军攻破后梁,斩杀后晋皇帝侄子耶律阮代军杀入宫内,却有意外的收获。他发现一个40多岁的宫女,虽然不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是风韵犹存。耶律阮一见,内心小鹿乱撞,对这个宫女一见倾心,他感慨地说道,如果我是魏文帝,那她就是我的甄宓。这宫女究竟是谁?看一眼就为之倾倒?耶律阮

  • 韩德让拥立耶律贤登基?罨撒葛叛乱?历史上的景宗朝是否有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韩德让,景宗,立耶律贤,撒葛,耶律贤,皇位

    近日,古装电视剧《燕云台》热播让许多观众对辽国和契丹族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与大家聊聊历史上景宗朝的那些事。《燕云台》中的韩德让主角光环加持,几乎辽国所有的军政大事都缺他不可,在拥立耶律贤登基一事上更是功不可没。然而这些和真实历史却并不相符。历史上的韩德让在早年并没什么特殊贡

  • 历史上的萧燕燕和耶律贤:结婚14年,生了7个儿子,恩爱有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耶律贤,萧燕燕,萧绰,萧思温,皇位

    古装偶像剧《燕云台》的热播,不仅仅引发了人们对这部剧的讨论,还引发了人们对大辽历史的探讨,对历史上的萧燕燕等人产生了好奇。在《燕云台》中,由经超所饰演的耶律贤不是男主角,他只是一个男二,一个再过几集就会下线的男二。的确,在历史上,耶律贤只占萧燕燕人生的20%,但是,他的的确确是萧燕燕人生中的第一男主

  • 燕云台:让辽世宗耶律贤双亲亡故“火神淀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阿保机,述律,太后,契丹人,皇帝

    在电视剧《燕云台》的一开始,萧太后未来的男人,辽国未来皇帝耶律贤,就跟萧太后未来的“绯闻男友”韩德让,聊起了导致自己父母双亡的“火神淀之乱”,但剧中并没有细说,那么这个“火神淀之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这场“火神淀之乱”,自然不能不提当时的当事人——辽世宗耶律阮,耶律阮是辽国的第三任话事人

  • 燕云台:200降兵叛乱丨耶律贤找面子的一仗,意外终结耶律喜隐

    历史解密编辑:优秀的付大仙标签:宋军,耶律贤,萧燕燕,燕云台,古装片,古典乐,历史片,耶律休哥,耶律喜隐,小说改编片

    《燕云台》中,辽景宗耶律贤身体有恙,自知来日无多,仍坚持前往秋捺钵,实际上是暗中有所布置。趁主上离京,赵王之子耶律留礼寿阴谋发动叛乱,试图营救被囚禁的父亲耶律喜隐。耶律贤获悉其计划后,决心一举剪除后患。出于姐妹之情,也为了救留礼寿一命,圣天皇后萧燕燕将消息告诉了大姐萧胡辇,让其带留礼寿的母亲、二姐乌

  • 辽景宗耶律贤:功比文景,才胜仁宣,大辽王朝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耶律贤,王朝,辽朝,帝王,宋太宗,契丹人

    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上京,大辽皇宫。寝殿内金碧辉煌,灯火通明。原是漆黑的深夜,但在此时,却照夜如昼。金鸾宝座之上,一个酒气熏天的中年男人鼾声如雷,正在呼呼大睡。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辽王朝的第四位皇帝,辽穆宗耶律璟。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粗略算来,大概有400多位,论功绩,耶律璟很难排的上号,但论

  • 耶律贤捡了个宝,大辽武则天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争议解决标签:耶律贤,武则天,萧绰,萧思温,萧太后

    #打卡挑战局#萧绰耶律贤当上皇帝后,回到皇都按照之前的约定,立马就迎娶了萧思温的小女儿萧绰,并立为皇后。萧绰的老妈是耶律德光的女儿,燕国大长公主,她和萧思温非常喜欢这个小女儿,所以借自己的封号给女儿起了个小名:燕燕。燕燕从小就聪明伶俐,机敏过人。耶律贤早就听说过萧绰的美貌,但是迎娶入宫当皇后,也觉得

  • 燕云台:萧燕燕成为大辽皇后,非耶律贤的功劳,背后还有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皇后,萧绰,耶律贤,萧燕燕,韩德让,燕云台,古装片,古典乐,小说改编片

    萧燕燕原本只是平平无奇的小女子,在自己计划中会嫁给韩德让,两人属于青梅竹马,而且两情相悦,成为夫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连韩德让母亲已经准备好上门提亲了,他们之间存在着婚约,不料刚刚上位的耶律贤,意识到萧燕燕对自己的重要性,要求迎娶她入宫。因此得罪了好兄弟韩德让,两人大吵一架,可谁都不能改变主上的决心,

  • 辽景宗耶律贤的家奴女里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耶律贤,萧思温,辽世宗,女里,穆宗,景宗

    作者:陈二虎一、黑山拥立耶律贤辽穆宗在怀州黑山行宫遇害,时为北院枢密使的辽穆宗姐夫萧思温正在行宫里,头天晚上,萧思温还频频劝小舅子辽穆宗饮酒,没想到夜里辽穆宗就被近侍杀了。此时在行宫中的官员,无论官职还是与皇室的关系,没有人比萧思温更有发言权,时为殿前都点检的耶律夷腊葛更是惊慌失措,辽穆宗遇弑,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