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宝玉前世有仙缘,今生有俗缘,警幻仙子为何还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许配给贾宝玉

贾宝玉前世有仙缘,今生有俗缘,警幻仙子为何还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许配给贾宝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木槿读书 访问量:3939 更新时间:2024/2/15 13:10:53

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是有仙缘的,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得知神瑛侍者下凡到人间,决意追随他,这是前世注定的缘分。薛宝钗是贾宝玉的俗缘,和尚赐字给薛宝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和尚积极地让薛宝钗完成一段金玉良缘。

这一僧一道是想在凡间度脱几个人,也算是自己的一场造化,应该说贾宝玉是他们度脱的一个重点对象。这贾宝玉前有仙缘,后有俗缘,围绕二者之间的抗衡成为了全书的主要故事线。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在下凡之前就在仙界的警幻仙子案前备了案,警幻仙子对绛珠仙子报恩还泪是清楚明白的。然而在第五回中,专管人间风月的她居然乱点鸳鸯谱,将自己的妹子可卿许配给了贾宝玉。这又是为何?细读原文,我们慢慢梳理。

贾宝玉为什么到了太虚幻境?原文说道:

警幻仙姑本来是想迎接绛珠仙子的游魂,不料路过宁国府,受宁荣二公的嘱托,求仙姑将贾宝玉引入正途,万望以情欲声色,警其痴顽,让他跳出迷人圈子,或入于正路。

原来警幻仙姑带贾宝玉到达太虚幻境,是受贾宝玉祖上所托,其目的是为了让贾宝玉更好地继承贾家的家业。这要求贾宝玉有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希望他能够忘却儿女情长,专心仕途经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一僧一道来度脱贾宝玉是为了让他忘却红尘,避免在凡间受苦,是出世的态度,表面看起来二者的目的并不相同。

一僧一道来自仙界,警幻仙姑也来自仙界,贾宝玉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矛盾而纠结。最终还是取决于他自己的内心,遁入了空门。但是同任何一个看破看透的人一样,必然是经历一番痛苦。

甄士隐由一个富足的乡绅,先是遭遇丢失女儿,继而一场大火变得一无所有,看遍了冷眼,悟透了“好了歌”的真谛,撇下一切烦恼,跟随一僧一道绝尘而去,他痛苦的经历,是度他超脱的劫。贾宝玉一生下来,就喜欢脂粉钗环,经历过痛苦的情殇遁入空门,这是他应该经历的劫,甄士隐的经历是贾宝玉经历的缩影,本质是相同的。

警幻仙姑遵循宁荣二公的嘱托,以“情欲声色”警其痴顽,怎么可能通过情色警示呢?我们看书中本来就是教贾宝玉如何谈情说爱,堕入普通人难以逃脱的情网,怎么可能因此步入正途呢?尤其是警幻仙姑还将自己的妹妹可卿介绍给贾宝玉,并且亲自“秘授云雨之事”,让贾宝玉享受世俗的乐趣。

同时可卿和贾宝玉在梦中尽情恩爱,难解难分,还设计出让贾宝玉不小心掉入无底洞,大呼“可卿救我”,梦醒结束。这里的可卿具有兼美的特点“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犹如黛玉”。贾宝玉掉入的无底洞,就是情魔之洞,旨在提醒贾宝玉“乐极会生悲”。作者也是借此表明自己的观点,爱情是一场美梦,同时也是一场灾难。

尤其可卿,是一个绝色的恋人,兼具红楼钗黛的优点,现实生活中应该少有,按照一僧一道的设计,贾宝玉在凡间的风流孽债就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在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中,贾宝玉更是无心读书,远离仕途。所以警幻仙姑为了达成宁荣二公的嘱托,干脆将兼美的仙妹,作为蒙,来唤醒贾宝玉。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绝色的美女都曾经领略过了,那么“木石前盟”也好,“金玉良缘”也罢,还是其他的那些脂粉钗环,都不过尔尔。

可以说警幻仙姑为了唤醒贾宝玉也费尽了心思,警幻仙姑认为所有的”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都是”皮肤淫滥之蠢物耳“,比如贾珍之流。她觉得真正的两情相悦是“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是灵魂深处的互相欣赏和聆听,是彼此间的相互懂得,是相看两不厌的灵魂上的相爱。

她认为贾宝玉能达到这样一种以精神上为满足的境界,“皮肤滥淫"等感觉器官上的感受 ,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贾宝玉毕竟是一个凡人,在梦中和可卿的恩爱,让他醒来之后意犹未尽,袭人成了一个偷试的对象,警幻的苦心也化为了泡影,宁荣二公希望通过贾宝玉来光复家族的愿望彻底落空。

警幻仙姑所认为的真正高雅的爱情,纯粹精神上的爱恋在人间根本就不存在,哪怕后面是无底洞,也不足惧,警幻只是存在于太虚幻境。

标签: 贾宝玉有仙缘薛宝钗林黛玉

更多文章

  • 贾宝玉身边的真正聪明人,坐享其成的麝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麝月,袭人,晴雯,芳官,贾环,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作者:青灯贾宝玉房里曾出现过一场毫无体统的大事,就是赵姨娘前来讨个公道,却被贾宝玉的众位丫鬟群殴了一顿。这件事的起因是贾环前来讨要蔷薇硝,芳官没找到,所以随便找了一包茉莉粉给了贾环。这件事被赵姨娘知道,认为她们轻慢贾环,所以前来算账。袭人看着大家闹了起来,急忙拉架,可是不嫌事大的芳官说了一句赵姨娘也

  • 贾宝玉第一次发火,踢袭人的那一脚看似是无意,其实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我要起飞标签:袭人,黛玉,晴雯,金钏,贾宝玉,薛宝钗,中国古文献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最是怜香惜玉,对待女孩子是关怀备至,觉得女子都是那天地精华汇聚而成的。在书中,宝玉很少有多女孩子生气的时候,除了和晴雯跌坏扇子那次,还有就是和黛玉闹小脾气,就没有了。但是在端午节,贾宝玉大发雷霆,对袭人朝着心窝踢了一脚,他怎么那么大的火气?看似是误踢,但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好,欢迎收

  • 贾宝玉身边综合实力最强的丫鬟,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但却留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晴雯,宝钗,袭人,芳官,麝月,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麝月在怡红院里,并不是最出彩的姑娘,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麝月的不出彩,不是本人不够出众,而是怡红院的竞争太强烈。论相貌,晴雯就是在整个贾府的丫环团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连贾母都曾为她的漂亮爽利点过赞。论工作,袭人更是怡红院的一把手,袭人虽然不是什么大美人,但做事踏实,性情温柔,跟了谁,眼里便只有

  • 入戏太深自比贾宝玉,苦追陈晓旭未果割腕表忠心,32岁暴病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谈史之窗标签:贾瑞,陈晓旭,贾宝玉,林黛玉,林妹妹,马广儒,中国古文献

    他入戏太深,将自己比作贾宝玉,现实中苦追陈晓旭却遭拒绝,后割腕表忠心,却在32岁暴病身亡,他就是马广儒。“快来人啊,救人啊,你这是在干什么?”1983年,《红楼梦》剧组拍摄现场,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饰演贾瑞的演员马广儒竟然割腕了。幸好被人发现的早,送到医院后便没有了生命大碍,这件事几乎

  • 《红楼梦》:林黛玉是怎么知道贾宝玉和袭人的床笫之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紫鹃,袭人,林黛玉,贾宝玉,秦可卿,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青灯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因为下雨,所以贾宝玉踹了袭人一脚,顺便骂了晴雯一顿。晴雯不受气,和贾宝玉顶嘴。袭人见状前来说和,晴雯又开始阴阳怪气袭人。正当三个人都闹开了的时候,林黛玉正好前来串门,对着袭人一句“好嫂子”,打破了三个人的僵局,把这件事大事化了。林黛玉称呼袭人一个丫鬟嫂子,就是因为林黛玉知

  • 袭人和贾宝玉的第一次,被强迫?为什么袭人不会以为他是尿床?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袭人,秦钟,贾政,平儿,贾宝玉,秦可卿,中国古文献

    袭人和贾宝玉的第一次袭人是被强迫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经警幻仙子撮合在梦里和秦可卿成为夫妻,自然少不了云雨。现实中贾宝玉发生了梦遗。袭人过来给贾宝玉系裤带,虽然裤带是系在腰上的,我当然也是相信袭人无意不小心伸到贾宝玉大腿处的。但她摸到冰凉一片沾湿,肯定不会以为贾宝玉是尿床,因为她是吓得忙退出手,问

  • 北静王给贾宝玉的三件礼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贾宝玉,北静王,林黛玉,蒋玉菡,秦可卿,中国古文献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单位是山东省东明一中。作者李祎峰第十五回,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北静王第一次见到贾宝玉。秦可卿要出殡了,北静王设路祭,贾府里的几个管事男人像贾赦、贾政、贾珍赶紧跑过去拜见。北静王提出要见贾宝玉。贾政就把贾宝玉领到北静王面前。北静王一看

  • 红楼梦里,“宝玉”只是贾宝玉的小名,他的大名叫什么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贾宝玉,宝玉,黛玉,贾府

    因为《红楼梦》未完,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有人就问了,为什么贾府的贾珍、贾琏、贾珠、贾环都是玉字旁的名字,贾宝玉却偏偏叫“宝玉”呢?原文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王夫人要黛玉以后不理她那个混世魔王的儿子,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 贾宝玉和花袭人在一起多年,为何没结果?看看贾宝玉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贾宝玉,花袭人,林黛玉,薛宝钗,袭人

    一部《红楼梦》写尽了世家大族的兴衰百态,作为男主角,贾宝玉的一举一动牵引着情节的发展。众所周知,贾宝玉最喜爱林黛玉,可在此之前,他却与丫鬟花袭人发生过关系。然而,在这么多年来,为何花袭人始终没有怀孕?一、贾府的花袭人在阅读《红楼梦》时,很多人都会对一句诗留下深刻的印象——“花气袭人知昼暖”。当贾宝玉

  • 详细解析林黛玉和贾宝玉有没有过肌肤之亲?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林黛玉,贾宝玉,紫鹃,林妹妹,薛宝钗,袭人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深受《金瓶梅》之影响,性爱描写自然也是其中组成部分之一,只不过它比起《金瓶梅》粗俗露骨的性描写来说,肯定要含蓄收敛许多。贾宝玉和林黛玉作为真情相爱的一对少男少女,他们经常吃一处吃,睡一处睡,不可能一点性的冲动,性的举动都没有,那样也不符合人之常理。只不过书中写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