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推销自己的小姐;为何莺儿让人反感,紫鹃却让人感动?

同样是推销自己的小姐;为何莺儿让人反感,紫鹃却让人感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白的文化之旅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4/26 7:01:38

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婚姻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主线。虽然林妹妹有贾母的支持,但薛宝钗也有王夫人的支持,正是因此,才让她们之间保持了微妙的竞争关系。

而在这种微妙的竞争关系中,作为小姐的丫鬟,为了小姐的幸福其实也是有过付出的。莺儿紫鹃,在前八十回中,都有过两次这样的行为。

只是奇怪的是,莺儿推销让人反感,但紫鹃的推销却让人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要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让看一看她们是如何推销的?

1、莺儿两次推销薛宝钗。

莺儿,是薛宝钗的贴身丫鬟,在贾宝玉第一次来梨香院,她便同宝钗二人上演了精彩的一幕。

薛宝钗以对通灵宝玉的好奇之心,将它从宝玉的身上请了下来,而在仔细端详之后,竟然连续两次念出了通灵宝玉上的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并回头笑着看来一眼莺儿。

按说,作为丫鬟的她,在宝玉走进来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倒茶才对,这是基本的待客之道。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直到宝钗回头对她笑的时候,她依然站在那里。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钗的刻意为之,莺儿的失礼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她们如此表现是做足了准备的。而莺儿的言语,也让宝玉瞬间产生了对宝钗所戴的金项圈感兴趣的欲望,这也是,“金玉良缘”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宝玉的耳边。

莺儿的第二次推销,则是在宝玉被打后,当贾母等人在怡红院看望他,离开的时候,因为莺儿的提醒,宝玉特意邀请莺儿替他打络子。

这是莺儿与宝玉唯一一次的近距离接触,而她与宝玉闲聊的话,却值得玩味。

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禁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

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

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

作为宝钗的贴身丫鬟,竟然随便对一个男人诉说小姐的隐私,述说不可告人的好处,让人既惊讶又震惊。

2、紫鹃推销林黛玉

紫鹃,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因为见同她来的只有王嬷嬷和雪雁这一老一少两个贴心人,担心黛玉受委屈,因此,特意将自己身边的名叫鹦哥的丫鬟派给了黛玉。

因此,从本质上而言,紫鹃并非黛玉的贴身丫鬟,因为她是贾府中的家生子奴才。然而奇怪的是,她虽然同林妹妹相处不久,在情意上,她却比雪雁要好十倍。

或许,正是因为她与林妹妹的亲密关系,才导致了她对林妹妹的婚姻,非常担忧。

而在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贾母的年纪一天大似一天,她担心贾母一旦去世,再无一人为黛玉做主。或许也是因此,她才会放手一搏!

而在推销林妹妹的时候,她也做了两个举动。

首先,是欺骗宝玉,试探他对林妹妹的真心。她以黛玉不久后即将会被林家的人接回扬州,试探宝玉对黛玉的真心。面对他不信的态度,她也进行了反驳,宝玉也因此,信以为真了。

紫鹃道:“你妹妹回苏州家去。”宝玉笑道:“你又说白话。苏州虽是原籍,因没了姑父姑母,无人照看,才就了来的。明年回去找谁?可见是扯谎。”

紫鹃冷笑道:“你太看小了人。你们贾家独是大族,人口多的,除了你家,别人只得一父一母,房族中真个再无人了不成?我们姑娘来时,原是老太太心疼他年小,虽有叔伯,不如亲父母,故此接来住几年。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还林家的。终不成林家的女儿在你贾家一世不成?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宦之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

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后,如五雷轰顶,伤心欲绝,晴雯拉他回到怡红院,他更是目光呆滞,没一会儿功夫,便死了大半,即便李嬷嬷掐他人中,他也毫无反应。

这件事传了出来,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都围到了宝玉的身边。太医对此也是束手无策,直到袭人请来了紫鹃,宝玉才一把抓住她哭了出去。

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如今眼见他的这副模样是紫鹃引起的,贾母又怎能不怒呢?只是,当她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却是一笑了之。

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

紫鹃忙道:“并没说什么,不过说几句顽话。”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方都放下心来。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所以拉紫鹃命他打。谁知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

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顽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

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紫鹃欺骗宝玉,不仅试出了他对林妹妹的一片痴情,同时,也让众人意识到了,在宝玉心中,林妹妹已然成为了无人可以替代的存在。

想来,这一幕,对贾母而言是乐意看到的;但对王夫人而言,却是不想看到却又必须要面对的。

因为宝玉对黛玉如此痴情,让她即便对林妹妹心存芥蒂只怕也得重新考虑了。若她依然一意孤行拆散他们二人,一旦宝玉真有什么不测,她的下半生,又该靠谁呢?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线索来看,最终宝玉、黛玉其实定下了婚约,只是因为宝玉外出避祸,离开了大半年,林妹妹因为伤心难过不幸去世了。宝玉为了大义,最终接受了宝钗,但她,也不过是续弦的身份。

对于这样的结局,原文有多个细节都显示了这一点。比如林黛玉所作的《葬花吟》中,便有这样的一句诗:

三月香巢已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这一点,隐含了宝黛二人好事即将成真却发生突变的结局。

而藕官在大观园中烧纸,被夏婆子抓了一个正着,正当她要拉着藕官去见探春等人时,被宝玉救了下来。最终,出于感激,面对宝玉的询问,她要宝玉去询问芳官。

也是因此,宝玉得以听见这样一番奇怪的言论。

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得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好笑?”

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原来,藕官之所以在大观园烧纸,是因为她要祭奠曾经的相好菂官,她们因戏生情,所以藕官对他念念不忘;但是在菂官死后,她又与蕊官再续情缘了。

宝玉对藕官如此举动的认可和欣赏,似乎也预示了,在黛玉死后,他为何会接纳宝钗了。

而黛玉与宝玉能走到这样的一步,自然,离不开王夫人的首肯。而这一切,其实都应该归功于紫鹃情试宝玉的举动。

紫鹃推销林妹妹的第二个举动,是在薛姨妈提出要替黛玉说媒的时候。

在经历过紫鹃情试宝玉后。薛姨妈一改往日对黛玉的态度,而主动来到潇湘馆看望她。闲聊之余,竟说出了要替宝玉、黛玉二人做媒的话,而紫鹃听了,第一时间便跑了过来,央求薛姨妈尽管促成这庄美事。

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林黛玉先还怔怔地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

宝钗笑道:“这可奇了!妈说你,为什么打我?”

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

从这可以看出,紫鹃推销自己的小姐并非主动提出,而是在听见薛姨妈有这样的心思才出言附和。而纵观潇湘馆,不仅紫鹃如此,众婆子同样如此。

想来,了解了莺儿、紫鹃推销小姐的方式,我们便能理解,为何同样是推销,莺儿让人反观而紫鹃让人感动了。

而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3、同样是推销小姐,莺儿让人反感而紫鹃让人感动的原因。

第一:莺儿的推销,是完全不顾礼节而没有下限的,尤其是,她同宝玉想要说的几点好处,更显得素质低下,思想龌龊。

第二:紫鹃推销林妹妹,虽然并不可取,但却有苦衷,因为林妹妹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贾母这个亲人外,早已无依无靠,所以,为了黛玉未来的幸福,她唯有一博。

再者,紫鹃推销宝玉,言行举止也是有分寸的,同莺儿的无底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薛宝钗与林黛玉不同的处境。

薛宝钗与林黛玉相比,虽然出身低了些,但相比林妹妹的孤苦无依,她不仅有母亲、有哥哥,还有产业和房屋。

因此,对薛宝钗而言,宝玉是首选但不是唯一;但对林妹妹而言,宝玉却是她不可失去的唯一。

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她们如此区别的最大原因,就是她们二人所体现出来的素质高低。一个是为达目的不惜引诱并毫无下限;而另一个则是走投无路背水一战;如此对比,谁更让人接受便一目了然了!

更多文章

  • 读《红楼梦》:贾府高层对紫鹃试玉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紫鹃,贾府,贾宝玉,贾赦,宝玉,贾母

    作者:韩雪丽编辑搜图其实紫鹃试玉的影响力,比鸳鸯拒婚还闹腾,毕竟鸳鸯拒婚惊动的人少,当时是老太太屋子里的人,而且贾母快速摆平,直接拒绝,打发邢夫人自去买人,快刀斩乱麻,平息了风波。本来以为鸳鸯就能折腾,以奴才的身份,拒绝一等将军纳妾的要求,可是少见的行为,基本上没可能,要不是她故意公开拒绝,逼得贾母

  • 林黛玉死后,紫鹃何去何从,曹雪芹一个字就做了交代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林黛玉,曹雪芹,紫鹃,袭人,宝玉

    紫鹃林黛玉的丫环,更是林黛玉的知己与好姐妹,作者在提到她的时候给她的评价是一个字“慧”。紫鹃最初的名字是鹦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只因贾母看见林黛玉从扬州带来的雪雁太小,将自己身边的丫头给了黛玉。鹦鹉,在鸟类当中算是聪明的,能够学人说话,智商很高,紫鹃的表现也实在能够配得上这个“慧”字。红楼梦中几个大

  • 逝者 | “小紫鹃”走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孟莉英,小紫鹃,王文娟,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中国传统音乐

    文汇报记者获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4月3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孟莉英1934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杭州民艺剧社学戏,工小旦,业师竺素娥、陈素云。1953年进入上海天鹅越艺社。1954年4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师从王文娟。1955年3月转上海越剧院二团。孟莉英最经典的角

  • 平儿、鸳鸯、袭人、紫鹃,作为第一丫头,她们谁最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平儿,紫鹃,宝玉,黛玉,贾琏,晴雯,袭人,鸳鸯(红楼梦)

    贾府里正经主子们身边的丫头很多,平儿、鸳鸯、袭人、紫鹃都是一等丫头,是丫头中最突出的人物。作为自己主子身边的第一丫头,她们谁才是最忠心的呢?1、平儿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也是王熙凤最得力的助手,后来还成了贾琏的通房丫头。平儿因着这样特殊的身份,她手上的权力也是很大的。不过平儿是个善良的丫头,她很少

  • 突传噩耗!88岁“丫头王”孟莉英去世,曾完美塑造“紫鹃”一角

    历史解密编辑:裕丰娱间说标签:紫鹃,越剧,孟莉英,孟丽君,曹可凡,王文娟,西园记,丫头王,中国传统音乐

    4月3号,曹可凡于社交网上分享了一段让人悲痛的消息,88岁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不幸去世,不过他并没有透露其离世的原因。一句再见,表达了曹可凡对她的无限思念以及她的成就: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告别,再见,永远的“小紫娟”孟莉英老师。晒出的合照是曹可凡于上个月在某平台上发布文章的配图,见

  • 紫鹃,那个大观园里最好的丫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紫鹃,晴雯,林黛玉,贾宝玉,薛姨妈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简介:新疆石河子人,现为上海某IT公司董事长。本文有部分删减。作者黄勇鸿雁大观园里有很多非常好的丫环,刚烈义气的鸳鸯,能干厉害的晴雯,细致体贴的袭人,善良温顺的平儿,要掌握自己命运的小红……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重新回到那个年代,挑一

  • 紫鹃陪林黛玉一起睡觉,林黛玉还没睡,她为何独自一人呼呼大睡?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紫鹃,宝玉,平儿,晴雯,林黛玉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5钟《红楼梦》里有许多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表面看起来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却在不经意透露出许多重要思想,揭示出不少深刻的主题,值得细读。其中紫鹃陪同林黛玉睡觉时,林黛玉还未安睡,她却独自一人呼呼大睡。这是怎么回事呢?1.2次睡觉故事,形成强烈反差《红楼梦

  • 《红楼梦》中为林黛玉操碎了心的紫鹃,戏外成珠宝商,美丽又性感

    历史解密编辑:李洪伙标签:林黛玉,紫鹃,贾宝玉,薛宝钗,王扶林

    要说《红楼梦》中最让人心疼的人是谁,那必定是林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即便外祖母贾母十分疼爱她,但终究不能护她周全。但有一个人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照顾她、开导她、安慰她、整天为林黛玉操碎了心,这个人就是林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紫鹃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林

  • 被周恩来总理唤作“小紫鹃”的她走了,在天上与“林妹妹”相会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周刊标签:紫鹃,越剧,将官,军衔,林妹妹,周恩来,王文娟,西园记,战争法

    孟莉英老师一生所塑造的众多“丫头王”形象,必定会永垂人间!她的艺术虽未称派,却足以不朽!记者 | 王悦阳2023年的清明节前夕的一个凌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老师仙逝,享年89岁。孟莉英接受《可凡倾听》采访。消息传来,不胜唏嘘,印象里,这些年与孟老师接触,聊的最多的永远是她的恩师,越剧宗师王文娟

  • 送别!“永远的紫鹃”今晨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紫鹃,西园记,王文娟,孟丽君,珍珠塔,孟莉英,上海越剧院

    来源:新闻晨报2023年4月3日,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上海越剧院刚刚向新闻晨报·周到确认了这个消息。孟莉英(1934年12月-2023年4月3日),女,出生于上海,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孟莉英最经典的角色莫过于越剧《红楼梦》中的“紫鹃”一角,曾被周恩来总理唤作“小紫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