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晴雯为何说: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

晴雯为何说: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混沌录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2/15 12:41:56

说起红楼梦,里面“宝黛”的感情结局让人唏嘘,贾府盛极而衰,最后众人的下场也不由得让人感慨,一开始形形色色的姑娘们也都走向了悲惨的命运。

但是经典不愧为经典,回顾红楼梦,其实里面仍有很多初读之时,尚未理解的细节。

就如含玉而生的贾宝玉,其实与他的几个丫环都曾“偷试”,而并非只有袭人一人,其中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晴雯了,宝玉和麝月背地里偷偷干过的事情她也知晓,还曾用“上头”二字点明。

左右逢源,生于女儿窝

“上头”是何意呢?其实在古代就是指“梳头”,且是一个双关词,一般是古代女子成婚前一天请年长有德儿女双全的妇人替她梳头开脸,拜堂成亲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贾宝玉出身好,又有贾母的宠爱,自小便是家里的“小霸王”,就连他身边负责伺候的丫环也是过着位同“贾府小姐”的生活,精细无比。

而他身边从小到大围绕的就多是一些“水做的姑娘”,除去“四春”、以及“黛玉宝钗”等有身份的人,他身边的贴身丫环也是个个性格鲜明,如花似玉,首当其冲的就是袭人、晴雯、麝月等人。

随着年龄渐长,有“警幻”示意,贾宝玉也通晓了人事,便有了与袭人的“初试云雨情”,有了夫妻之实,也意味着贾宝玉已经是生理成熟的少年人。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享受了旁人所没有的富贵待遇,自小便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他身边伺候的人也是贾母千挑万选送过去的,因此他身边的丫头们也是各有特点,处处以他为中心。

在袭人借此偷偷上位之后,贾宝玉待她便也有所不同,而这事情在怡红院里面也是藏不住的,其他丫头也难免有想法,想要攀高枝,而作为怡红院的大丫环,御下至严的晴雯,对于园里的动静往往是最先知道的。

因此晴雯多次借袭人与贾宝玉“偷试”一事,对她挖苦嘲讽,之后又在言语中透露丫环碧痕与贾宝玉一起洗澡几个时辰的“逸事”,而这也是贾宝玉在大观园这个“女儿窝”里作为纨绔子弟的另一个面目。

其实,晴雯最先透露出的不是袭人与碧痕,她最初揭发的是贾宝玉身边的麝月,平日里存在感不高却深藏不露的一个丫头。

文中曾提到,宝玉和麝月在房内,晴雯从外屋进来取钱看见,便调侃起来,称交杯盏还没吃,就上头了,麝月打圆场时,晴雯也透露说“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晴雯当面所说,其实指的就是麝月与贾宝玉也曾“偷试云雨情”。

而且晴雯所说也都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她说麝月与贾宝玉有“瞒神弄鬼”的事,那自然也就是八九不离十,因为晴雯本身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另外存在于闺房之中瞒神弄鬼的事情,那也就心中明了了。

而且,曹雪芹对麝月与贾宝玉的关系,通过当时二人正在梳头已经揭示出来,而晴雯提到的“交杯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洞房花烛夜的交杯酒。

其实,晴雯的意思很明显,她所说所指,就是在点他们二人,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夫妻,却有了夫妻之实,还借梳头讽刺二人有首尾,这种事情晴雯清白姑娘自然不好说得太直白,“瞒神弄鬼”与后面说袭人与贾宝玉“鬼鬼祟祟”的意思也是一样。

丫环争宠,各有心思

其实曹雪芹并没有提起任何关于麝月与贾宝玉“偷试”的文字,只是通过贾宝玉给麝月梳头,晴雯碰见揭发他们,以此来证实确有“瞒神弄鬼”的“偷试”之情。

根据“上头”的特殊性来看,各府上的丫头们是压根就没有所谓的“上头”礼,晴雯说贾宝玉给麝月“上头”,也就暗示二人已经有过夫妻之实,有过“偷试”行为了,点明却不不点破,这也正是曹雪芹行文的高明之处。

文中已经花费篇章写了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之事,那便自然不会再重复写其他丫头,而是采用更加隐喻的笔法,暗示这种事情其实还有发生,文中点到即止,只用文笔略一皴染,让读书人各自去意会。

其实晴雯在贾宝玉的身边也待了很长时间,那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她是否喜欢贾宝玉呢?是否也存有与袭人、麝月相同的心思呢?

其实从晴雯看见贾宝玉给麝月梳头后的反应和言辞就可以推测出来,贾宝玉和晴雯二人虽然未曾有过失礼之举,但是也存在着一种超出一般主仆的暧昧关系。

晴雯和袭人的判词都是以丫环的典型代表来写的,而晴雯和袭人都是贾母亲自挑选送给爱孙贾宝玉的大丫环,同样也算是贾母提前给爱孙选好的准姨娘。

在袭人与宝玉初试云雨情时,袭人存在的思想斗争就可以作证,也正是因为知道贾母将她给宝玉的意思,所以才觉得两人偷试也不算是越礼,才敢和宝玉在一起“胡闹”。

至于晴雯,在文中有说起过,本以为“大家横竖是在一处”,而这话的意思便是指她知道她和袭人以及宝玉三人之间默认的关系,她和袭人作为准姨娘是要与宝玉一起生活的,而她们对宝玉,心里自然多少有些暧昧情愫在的。

可不曾料想,袭人会谋算,成为了王夫人的心腹,而晴雯却成了王夫人口中勾引宝玉的“狐狸精”,最终两人的待遇和结局天差地别。

说起来袭人其实很有心计,不然也不会三言两语就让王夫人认可她未来的“姨娘”身份,而且还被定为心腹,既得了赏赐,又涨了月钱。

而同为丫环,实为宝玉未来“姨娘”的晴雯,却在王夫人那里却成了“狐狸精”,如果贾府最终没有败落查封,那袭人的姨娘之位是跑不了的,可晴雯却落得个被赶出府,年轻早夭的下场。

袭人不声不响,没有晴雯那般的犀利,但不得不说,她虽性子温厚,但也是世故而狡诈,一路盘算,小心谨慎的把控着自己的人生,结果虽无法预料,但在封建阶级社会里,基本的生存能力还是有的,与之相比,晴雯虽为人正派,但好强张扬,最终落得个哀恨而死的下场。

其实在贾母眼中,晴雯是十分好的,还曾说过:“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由此可见,晴雯被贾母送去照顾贾宝玉,其实也是做好了将晴雯以后抬为贾宝玉姨娘的准备。

晴雯不仅能干,还貌美伶俐,深得贾母的欢心,可是后来她没能有个好结局,除了时代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她在离开贾母来到大观园贾宝玉身边后,心气变了,忘了自己的身份,个性太过自由发展导致的结果。

来到贾宝玉房里后,虽然一时间晴雯还是一个小小的丫环,身份地位不高,但是还有着一颗追求平等的心,敢于对抗阶级统治,算得上是大观园里面个性最鲜活明媚的丫环。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的封建统治社会下,身为丫环的她却保有了一颗天真烂漫的心。

晴雯最终毁灭,虽然是封建家族对底层奴婢的残害,但是晴雯不世故、毫不掩饰的做事风格,也促使了悲剧的形成。

黛影晴雯,终凋零

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中,晴雯位于首位,因为为人机敏,又长得风流灵巧,伶俐无比,又被称为黛玉之影,她为人正直刚烈,眼里容不得沙子,顶撞过主子,打骂过仆人。

虽是丫环,她却在宝玉房里过着千金小姐般的生活,可最终因为脾气火爆,得理不饶人,致使王夫人听信小人谗言,将她以不合世家教养为由,赶出了贾府,悲惨死去。

作为跟随宝玉多年的贴身丫环,宝玉与晴雯之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这并不是所谓的“爱情”、"知己",亦或是"友情"。

在贾府里,那么多的丫环,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想要“攀高枝”来改变命运、获得荣华富贵的,但在面对压迫时,尽管身份低微,但她们也会奋起反抗,就如鸳鸯抗婚,司棋触墙等等。

但晴雯与之不同,她的心高在于她想和主子有同等的做人尊严,也就是如今社会上的平等,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晴雯在被贾母送给宝玉之后,因为貌美能干,在怡红院有了一定地位,因为宝玉对丫环们的纵容,也使得晴雯渐渐忘记了身份,极大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就如“撕扇”这件事,虽然是晴雯胜了,但是在当初的社会背景下,她与自己的主子贾宝玉公然叫板,显然是很不合时宜的。

其实晴雯虽然看上去爱争,显得比较强势,但是这主要是因为她的自尊心和倔强的一面,“撕扇”一事就足以表明,虽然她身份是下人,但绝不是一个低声下气的主。

也正是在这次事件后,宝玉更加亲近晴雯,他看清了晴雯内心的高洁,也明白晴雯不仅在外表上像黛玉,更重要的是心里有着和林妹妹一样不甘于被践踏的自我追求,在明白这点后,宝玉对晴雯更为看重,引为知己。

他与黛玉之间的感情也都是由晴雯在中间传递,其中的事情晴雯是最为清楚不过的。

也正是因为宝玉对晴雯另眼看待,晴雯日益“骄纵”,在大观园里,要地位有地位,要尊严有尊严,甚至可以说不受等级制度的拘束,就如同一个真正的主子。

晴雯如果只在怡红院中要强也就算了,但是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整个贾府都当成了怡红院。

在她明骂秋纹,暗骂袭人,表露出对王夫人的不满时就足以看出,她的个性有些“过”了,以她的身份和地位,“掐尖要强”是讨不到好处的。

其实并不是说晴雯的性格就有多么的不好,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不合时宜。

她过于看重自己的尊严,维护得小心翼翼,并且对统治阶级的人心存不满,但同时,她心中对挣扎生存的底层人又有些打心眼里看不起,但是她为人正派,又容不得虚伪作假的小人,这也是非常矛盾的一个点。

她对已经内定为宝玉侍妾的袭人,也满是讽刺和挖苦,对上麝月也是分毫不让,对于偷东西的坠儿则更是严苛,不仅打骂,还赶出了大观园,虽然有些事情她做的并没有错,但是锋芒太过,强硬的处理方式总归树敌太多。

晴雯虽然和宝玉也存有暧昧,但是并不会同袭人、麝月之辈偷偷摸摸就有了肌肤之亲,虽然她家境也不好,也无人可依靠,但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手脚不干净,对于狗仗人势的人她也十分不屑。

可是这样的晴雯,在王夫人眼中,却成了妖精,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除掉晴雯是必须的,因此,在晴雯病得奄奄一息时,王夫人准备将她赶出去,只让她带走贴身衣物。

但是晴雯也不是个软柿子,并不会就此随了王夫人的意,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反抗。

王夫人认为她是“狐狸精”,她就在离开贾府前送给宝玉自己长期保养的指甲,还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的袄子,这就是晴雯的“反骨”,她此番行为不仅没有让王夫人如意,反而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这是赤裸裸的冲着王夫人叫板,完全对立了起来。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文献来源:

《《红楼梦》晴雯的形象及现实意义》—《青年文学家》2022年06期 王馨

《“红楼人精”袭人与“俏丽丫鬟”晴雯之身世悲惨比较》—《青春岁月》2022年13期 申家慧

《红楼梦》:曹雪芹

《也谈晴雯的悲剧命运》—《文教资料》2013年17期 杨琴

标签: 晴雯黛玉袭人丫环贾宝玉

更多文章

  • 晴雯为何飞扬跋扈,越过袭人的位置,擅自将坠儿赶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晴雯,平儿,袭人,坠儿,贾宝玉

    红楼第四十九回,芦雪广联诗,贾宝玉、史湘云弄到一块鹿肉,搞了一场烧烤,恰逢平儿来传话,就褪下手腕上的镯子,吃了两块烧烤。就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当平儿披上斗篷,戴上帽子准备离开时,却发现放在旁边的镯子,有一只不翼而飞——也就是说,在场众人里有人偷走了这个镯子。此时芦雪广里,薛宝琴、李绮、李纹、邢岫烟这

  • 晴雯为什么认识雀金裘,我们就从此剥开迷雾,揭开晴雯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晴雯,林黛玉,贾政,罗玉凤,曹雪芹,宝玉

    晴雯为什么认识雀金裘,我们就从此剥开迷雾,试着揭开晴雯身世的谜团,王子腾过生日,贾母给宝玉一件雀金裘参加宴会,贾母说,这叫做‘‘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这件乌云豹的氅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王夫人叫宝玉仔细穿,别糟蹋了,贾母说就剩下了这一件,你糟蹋了也再没了。可是宝玉晚上回来,后襟子

  • 晴雯死于什么病?原文“自鸣钟敲了四下”,脂砚斋提示:避讳也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晴雯,脂砚斋,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曹雪芹

    贾宝玉穿着雀金裘去给王子腾拜寿,又应了一接触舅舅就容易“遭难”的惯例。雀金裘被“火”烧了一个洞,可谓“引火烧身”之意。也预示未来贾家之败的导火索在贾宝玉,幕后有王家暗害的行为。雀金裘烧坏了,拿出去谁也不会补。晴雯此时病得正严重,听麝月和贾宝玉计较不出办法,挣扎着起来要过来看后说她能补。勇晴雯病补雀金

  • 《红楼梦》晴雯被拉去化人场烧掉:装睡的王夫人,任谁也叫不醒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晴雯,贾琏,袭人,贾母,尤二姐,贾宝玉,罗玉凤,王夫人(红楼梦)

    怡红院的丫鬟,名字一般都跟天气有关。比如袭人的名字,出自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气袭人知昼暖”一句,暗含的是春暖花开的气象,再如麝月、茜雪、秋纹、碧痕,每个丫鬟的名字里,都能找到和四季天气相对应的因素,相应也暗含着“天有不测风云”的喻义。其中,晴雯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晴天的云彩,透着澄澈和明朗,真是

  • 《红楼梦》中,晴雯为何注定得死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晴雯,平儿,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红楼梦

    贾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是贾母一手安排过去伺候他的。在怡红院中,属于和贾宝玉关系比较近的那种。在原著第七十八回里面,就曾出现这样的细节。王夫人因为晴雯犯错,没征求贾母的意见就把她擅自赶走了。可是,时间久了又藏不住,怕贾母怪罪下来。王夫人就选了个机会,趁着贾母高兴那一会,把这件事给贾母说了。贾母虽然惊讶

  • 晴雯和贾宝玉为什么至死都是清白的,原因在于晴雯,她真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晴雯,红绫,芳官,袭人,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月夜、寒冬。晴雯穿得少,冻着了。贾宝玉的反应是快进我的被窝来暖和暖和。我相信此时贾宝玉是没有邪念的。但晴雯拒绝了贾宝玉的提议。晴雯听说,便上来掖了掖,伸手进去渥一渥时,宝玉笑道:“好冷手!我说看冻着。”一面又见晴雯两腮如胭脂一般,用手摸了一摸,也觉冰冷。宝玉道:“快进被来来渥渥罢。” 晴雯笑道:“也

  • 《红楼梦》晴雯:越是聪明的人,越要学会收敛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十点读书标签:晴雯,袭人,宝玉,宝钗,红楼梦,贾府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曾用一句诗来评价《红楼梦》:“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意即《红楼梦》中写尽了人生百态,也写尽了世间人之性格。红楼众女子的命运沉浮,本身就是对“性格决定命运”最好的诠释。而其中,又以晴雯最为典型。正如其判词:“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在众丫鬟命运中,晴雯的命运最属意难平。她

  • 王夫人撵走晴雯后,谎称她有女儿痨,贾母的回复堪称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晴雯,袭人,贾宝玉,薛宝钗,大观园,宝玉

    晴雯是贾宝玉的丫鬟,由于其长相更甚于黛玉,因此在书迷朋友中颇受欢迎,晴雯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本来在贾母的身边好好的,但是被派给贾宝玉之后,却遭遇了不测。宝玉和晴雯的关系非常之好,但是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主仆关系却给晴雯带来了厄运,首当其冲的就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她用尽心机把晴雯赶走了。当晴雯病逝之后,贾

  • 晴雯死时,贾宝玉悲痛成文,转身却和黛玉说笑,是何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晴雯,贾宝玉,曹雪芹,林黛玉,芙蓉女儿诔,中国古文献

    晴雯死时,贾宝玉悲痛成文,转身却和黛玉说笑,是何缘故?晴雯去世,是《红楼梦》前80回犹如人间仙境的大观园中,最让人心悸的一桩悲剧,并就此开启了后续章节“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体旋律。宝玉为悼念佳人,写下《芙蓉女儿诔》,辞藻华丽、妙笔生花,是《红楼梦》词赋中最长的一篇。深情回忆了两人“衾枕栉沐之间,

  • 《红楼梦》|晴雯:想做姨娘的心,太过强烈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贾赦,贾琏,宝玉

    古今中外,最善于欺骗读者的作家,莫过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了。他总把假的写得比真的还真,以至于不愿意深究的读者屡屡上当。比如晴雯这个人物,她因不愿意像袭人那样侍候宝玉,便被读者认为她心性高洁,尤其对于姨娘的位置不屑一顾。真相恰恰相反,晴雯比谁都在乎姨娘的位置,而且因为想做姨娘的心太过强烈而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