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一定要处死领军大将兰陵王?

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一定要处死领军大将兰陵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9 4:26:14

北齐皇族整体的脑回路都很不正常,兄弟相欺、叔侄相忌这些都是常态,而高纬发现高长恭(兰陵王)这个堂兄能力强于他,甚至有希望挽回北齐败局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继续重用高长恭,反而找机会给他赐毒酒。

这件事情整得高长恭自己都无语了,所以他也没解释,也没哭着喊着要高纬给他一个公道,欣然饮下毒酒赴死。

其实北齐这个政权,整体的发展趋势是“高走低开”的。

北齐脱胎于东魏,当年北魏孝武帝因为不满高欢的摄政,为了摆脱束缚,带着人马跑去投靠宇文泰,此时的宇文泰是一个新兴的“顶级军阀”,孝武帝以为自己可以拿捏宇文泰,却不知自己是从一个虎穴,逃到了另一个狼窝。

眼看着孝武帝跑了,高欢立即把元善见册立为新皇帝,并且迅速迁都邺城,自己掌控了大权,而宇文泰也没有浪费孝武帝自己送上门的机会,找了个乱伦的理由杀掉了孝武帝,立元宝炬为新帝,都城为长安。

如此一来,天下就有了两个魏政权了,于是后世人把宇文泰摄政的魏称为“西魏”,高欢摄政的魏称为“东魏”。

其实在一开始,东魏的实力是强于西魏的,因为东魏继承的是北魏的老底,家大业大,可惜的是,东魏的高氏家族,始终走的是“家族路线”,兴衰全靠家族里出个有脑子的领导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观西魏,则是以宇文泰为首的“八大家族”形成军阀集团,凝聚力更强,决策也更全面。

因为西魏走的是宇文泰所创立的“府兵制”新路线,所以西魏的制度优于东魏,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就会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西魏在等东魏犯错,出一个昏君,而东魏则是天天忙着算计兄弟、叔伯,各自猜忌,内斗的戏份比外战还要精彩。

大器晚成,宗室兰陵。

兰陵王可不是游戏人物那么简单,北齐的乾明(公元560年)元年,齐废帝高殷在登基后,给自己的堂兄弟高长恭册封为王,称号用的乃是北齐徐州的兰陵郡名,所以史称兰陵王,但这一次册封是“虚封”,所以兰陵王只是一个封号罢了。

高长恭的地位来自于他的父亲,北齐的第二位奠基者高澄,高澄乃是高欢的嫡长子,也是高欢能力最强、最合格的继承人,在高欢去世后,东魏政权还能牢牢把握在高氏家族手中,就跟高澄有关,高澄被人比拟为魏朝时期的“司马师”,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奠基者。

后来高澄被人刺杀身亡,他的弟弟高洋便接过了父兄经营好的东魏,正式改朝换代,创建了北齐,然后高洋感念高澄的付出,追封高澄为“齐襄文帝”,这也就意味着高澄也成为了北齐的“皇帝”之一,而高澄和历史上的司马师不同的是,高澄他有儿子。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高澄明明是被追封的皇帝,可是他在世的儿子们却被打压针对,高澄的嫡长子后来就被高湛活活打死,而四子高长恭则是一直都被边缘化,不仅没有官职,更没有什么册封,活得根本就不像个宗室,也就直到北齐建立后的第七年,才被稍微重用。

公元558年,高洋象征性地给侄子高长恭封了一个乐城县公,并且给他仪同三司的加衔,到了第二年,才适当让他外放当官,可这种当官的日子没多久,高洋就驾崩了,高殷登基,高殷登基后,虽然是给高长恭册封了个郡王,但却是处处提防高长恭(因为高澄的几个儿子,都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所以又开始“雪藏”高长恭。

也是从高殷开始,北齐开始衰落,因为高殷这个人就很喜欢猜忌,对于家族亲人最是不放心,而在高殷试图推动改革之时,遭到了北齐皇室的反弹,他的祖母娄太后(高欢妻子)下令把他的皇位废除,然后让高欢的嫡三子高演成为北齐新的皇帝。

高演登基后,他开始重用高长恭,或许是在政变过程中,皇族内部动荡导致无人可用了,所以高演只能开始重用这些曾经被边缘化的高家人,高长恭得以担任军中职务,开始正式参与战场。

只不过高演自己也有一大堆问题没处理好,他登基时也有自己的弟弟高湛的帮助,于是高演答应高湛,在他驾崩后,皇位将传给高湛,可这话在不久后成为了“空话”,因为高演准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件事导致高湛十分不满。

后来高演因为杀害了高殷,心中有愧导致病重,在病榻上,高演忽然想到如果不把皇位给高湛,那么他的儿子都要像高殷一样被篡位被杀,想到深处时,高演害怕了,于是找来高湛,把皇位堂堂正正传给高湛,希望高湛能善待他的子女,高湛自然是嘴上称是,高演不知道的是,他们高家人,早就都疯了。

高演这皇帝只当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其实他在位时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只可惜命太短,幸运的是,高湛即位后,没有再次针对高长恭,也继续重用高长恭,公元562年,高长恭被封为“巨鹿郡公”,实封食邑一千户(这一次就是实封的爵位)。

而高长恭第一次展现强大的军事天赋,乃是在公元563年,北周和突厥合围北齐并州之战时,高长恭的“以少胜多”。

河清二年,突厥人和北周的大将杨忠(杨坚父亲)一起讨伐北齐,而高长恭则是先在恒州奋战击败了突厥,让突厥提前退出了战场,这给北齐的整体战局减轻了很大的压力,不过高长恭的使命还没有结束,高湛让击败了突厥的高长恭,立即配合并州刺史和大将斛律光前往洛阳解开北周对洛阳的包围。

可是北周包围洛阳的军队很强,而且北齐的人数不多,要真的正面冲突,只能是失败,于是高长恭便带着五百人和并州刺史、斛律光分开三路,他带着五百人冲进了北周的“包围圈”,借助两军的“战甲”相似的优势,在北周军队内部展开突破。

而高长恭又怕洛阳城中的守军不认得他,于是便脱下头盔和北周军拼杀,这次突袭让高长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北周军被一路杀得溃逃,连续三十里地,都是北周人丢弃的战甲和辎重,这一次以少胜多,让高长恭名声大噪,在军中的威望直线飙升。

不久后,将士们为了纪念这次高长恭的“天降神威”,创作出了一首军舞曲,名为《兰陵王入阵曲》,而这所谓的“入阵”,说的就是兰陵王胆大地冲入北周军的包围圈,从中拼杀突围时的英勇。

高长恭也是因此被高湛任命为“尚书令”,风头一时两无,只是高长恭没想到的是,这个《兰陵王入阵曲》,竟然成为他后来被赐死的一个重要根源。

高纬善妒,兰陵赐死。

高湛虽然心眼也很小,当皇帝后还是除掉了高演的儿子们,但是他对高长恭并没有刻意地打压,或许他并不是很担忧高长恭会造反的问题,不过高湛对高澄的嫡长子高孝琬却真的是非常之狠,因为高孝琬天天仗着他是文襄帝嫡长子的身份嚣张跋扈,后来被高湛活活打死。

而高长恭解了洛阳之围后,也被高湛安排到各个州担任刺史,偶尔也参加一些和北周、突厥之间的战斗,但都不大,公元565年,突然发生天空异象的事情,有官员提醒高湛,这是上天警示他要“禅位”的征兆,或许是高湛知道自己手上的亲人之血太多,于是心虚禅让皇位,让太子高纬提前登基,自己当了太上皇帝。

可高湛不知道的是,他这个儿子高纬,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皇帝,高纬即位后,曾经问过堂兄弟高长恭,当年他带着五百兵士冲入北周阵中,难道就不怕发生什么意外吗?

如果是面对正常的皇帝,那么回答肯定是要尽忠尽职、感人肺腑的,而高长恭也觉得自己的兄弟是个正常人,于是他便回答:

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高长恭特地把这个事情说成“家事”,为的就是体现亲近,可人家高纬听到的却不是什么亲近,因为在高纬心里想着的是:

“好你个高长恭,你居然说这是你的家事,你还把自己当成皇子呢,看来这个人的狼子野心也到一定程度了,断不可留”。

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虽然高纬一开始在心里没表现出来,但是内心却已经把高长恭处死个百八十遍了,而此时的北齐,还真的是人才凋零了,高长恭因为还年轻,反而渐渐成为中流砥柱,高纬不想着怎么搞好和高长恭的关系,还想着排斥高长恭,如此一来,北齐不亡谁亡?

公元569年,太上皇帝高湛驾崩,高纬得以全面掌控北齐政权,可惜高纬真的不是个明君,北齐在他的掌控下,生存得很简单,但在一开始,高纬不得不重用高长恭,因为高长恭是北齐当时为数不多能够战胜北周的将领之一。

公元571年,高长恭被任命为“太尉”,不久后与斛律光一起出兵击退了北周的宇文宪

在同年五月,高长恭又开了和北周郭荣的“定阳之战”,在定阳之战中,因为太宰段韶病重,无法指挥战斗,只能把战斗指挥权交给高长恭,而高长恭也没有辜负段韶的嘱托,用计围困了北周新建的定阳城,让定阳城内无粮可食,出来找粮的士兵也全部都被高长恭俘获,这让北周对北齐的钳制之计失效。

次年,高长恭因功得封“大司马”,地位盛于一时,可是这却不让高长恭觉得有多么光荣,因为他开始发现,高纬不是什么正常的皇帝,高纬总是猜忌他、提防他,监狱高纬和他父亲高湛有“伤害亲人”的前科,高长恭也开始提防高纬,也开始用一些方法减轻高纬的“猜忌”,比如贪腐贿赂。

当高长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他却是行为越来越“低级”,因为他面对别人的“贿赂”从来都不拒绝,贪污手段可谓是要多简陋有多简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贪官,怕别人不骂他似的,高长恭以为自己人品出现问题,有瑕疵,便能够让高纬放心,却未曾想,高纬绝不会因此放过他。

在高长恭贪污的时候,他的亲信尉相愿就曾问过他是不是为了防止高纬的“猜忌”从而行这种漏洞百出的贪污之事,高长恭没有否认,而尉相愿则告诉高长恭,这样做反而是糊涂的,因为高纬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想法,他不会因为高长恭的人品不行、名声不好听就放过他、反而会因为高长恭的能力突出,还是高澄之子从而置他于死地。

这些话让高长恭吓了一跳,其实高长恭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而是一直不愿意相信,他不想在国家危难之际隐退,可是不隐退并不是办法,他的亲信们给他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卸甲归田”,交出大权,让自己一点威胁都没有,那么高纬就有可能放过他了。

事实上,高长恭被“过河拆桥”已经成为定局了,当时的北齐纯粹就是天塌了,高个子顶着,高长恭不知不觉成为了高个子,他根本逃不掉,高纬这个人脑回路很奇怪,他既表现出要针对高长恭的意图,又不得不靠高长恭救命,而高长恭,也没有在高纬的逼迫下想着造反。

就这样,两人之间的恶劣关系拖着拖着,一直到公元573年,高纬终于决定“赐死”高长恭,而高纬赐死高长恭也没有说什么理由罪名,就是摆明了要高长恭自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兰陵王也没有再多废话,毅然喝下高纬的给予的毒酒,去世后被追赠太尉。

不过高纬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国门就被北周攻破了,高纬沦落到要投靠陈朝的地步,最后还因为被人诬告谋反从而被处死,高纬的结局也算是为兰陵王高长恭陪葬了。

标签: 高纬兰陵王高湛高澄高欢高演

更多文章

  • 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还要处死领军大将兰陵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高纬,兰陵王,高澄,高湛,高演,高欢,北齐,后主高纬,齐后主,高长恭,南北朝

    北齐皇族整体的脑回路都很不正常,兄弟相欺、叔侄相忌这些都是常态,而高纬发现高长恭(兰陵王)这个堂兄能力强于他,甚至有希望挽回北齐败局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继续重用高长恭,反而找机会给他赐毒酒。这件事情整得高长恭自己都无语了,所以他也没解释,也没哭着喊着要高纬给他一个公道,欣然饮下毒酒赴死。其实北齐这个

  • 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一定要处死护国柱石兰陵王?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高纬,兰陵王,后主,皇位,陆令萱,宇文邕

    古往今来,越是昏庸的皇帝,就越是没有容人之量;臣子功劳越大,就越是不长命。这就是铁律。恰恰兰陵王高长恭,他就两样皆占,当政的北齐后主高纬是一位荒淫无道的昏君,而高长恭自己又是一位功高震主的名将,试问兰陵王焉能不亡呢?历代昏君,他们皆不会为国而忧,只会为己而虑。即使,他知道只有某个人在,国家才能继续存

  • 北齐荒唐皇帝高纬,让臣子朝堂出钱观赏妃子,笑称:独乐不如众乐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高纬,皇帝,杨坚,宠爱,北齐,冯小怜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可谓荒唐至极,当时的皇帝经常沉溺于温柔乡当中,不理朝政。并且还要求文武百官花银子去欣赏他妃子的身体。简直让人难以想象,究竟是怎样的龌龊场面?倾国倾城冯小怜北齐皇帝高纬有一个名叫冯小怜的宠妃,此女不仅长相倾国倾城,而且身材也是凹凸有致,尤其脱去衣物之后,更是让不少男人拜倒她的石榴裙

  • 北齐末帝高纬,如何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何以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高纬,高恒,丞相,武帝,晋阳,北齐,宇文邕,女皇武则天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字仁纲,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王朝第五位皇帝(565年—576年在位),武成帝高湛次子,母为胡皇后。幼而令善,爱好文学。太宁二年(562年),册立为皇太子。河清元年(565年),受禅即位。在位期间,任用奸

  • 无敌人生:掌握高纬修炼与降维打击的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祖平认知标签:高纬,降维,奥秘,毁天灭地,无敌人生,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与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载体,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然而,如果只是沉迷于繁琐的事务之中,如何看清世界的真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高纬修炼,降维打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居高临下,从高处俯视低处,蓄势待发,如同巨石和积水一样,瞬间释放出毁天灭地的力量,以冲击力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是高纬修炼

  • 2023俄罗斯本土第1次发射!联盟2.1a于高纬开弓将军星推送入轨

    历史解密编辑:轻舟一号标签:火箭,航天,高纬,军星,俄罗斯,发射场,卫星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2023年3月23日14:40,搭载宇宙-2567(Kosmos-2567)军用卫星的“联盟-2.1a”运载火箭,从俄罗斯西北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北纬63度,东经41度)发射升空,成功在指定时间将卫星送入目标轨道。宇宙-2567(Kosmos-2567)为属于俄罗斯国防部的光学遥感卫星,配备

  • 陆令萱说了什么?以致胡太后听后大怒,召来皇后剃光头发撵出宫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陆令萱,胡太后,皇后,高纬,高湛,皇帝,胡皇后(北齐武成帝),南北朝

    一天,陆令萱与胡太后闲谈时,不经意叹道:“真是人心难测,连您自个儿的亲侄女,都背着您说出那种话。”胡太后一惊,问是什么话,陆令萱假意为难不肯再说,胡太后再三追问,她才说出一句话,胡太后大怒,将皇后召来,二话不说当场就剃光了她的头发,并撵出皇宫。这陆令萱是什么人?为何要陷害皇后?她究竟说了什么话?以至

  • 陆令萱发现,陪在太后身边的尼姑是男人,大笑:我可以当太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陆令萱,高纬,高湛,太后,宇文邕,胡太后

    公元569年,高湛去世,皇后胡氏伤心欲绝,日夜礼佛。但陆令萱发现,陪胡氏礼佛的尼姑,竟是男人假扮的。她大笑:“我的机会来了。”陆令萱,是北齐的传奇女子。她是《陆贞传奇》中陆贞的人物原型,也是《独孤天下》中很少出场的陆姐姐的人物原型。不过,和影视剧不一样,历史上的陆令萱,并不是什么正面形象。陆令萱出生

  • 从奶妈逆袭成女宰相的陆令萱,为何被称为亡国妖女?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陆令萱,高湛,高纬,胡皇后,太后,奶妈

    说起陆令萱就不得不提赵丽颖饰演的陆贞一角,因为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陆令萱。电视剧里的陆贞展现出的都是正能量,完美演绎了一场古代版本的杜拉拉升职记,但是历史上的陆令萱可谓是臭名昭著。陆令萱的身世现在已经查证,有人说她是北魏贵族陆睿的孙女,也有人说她是鲜卑族贵女。但可以知道的是她原先为东魏将领骆超的妻子,

  • 《陆贞传奇》中的陆贞原型陆令萱,是北齐王朝君死国灭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陆贞,陆令萱,高湛,高纬,胡皇后,后主

    陆令萱,又称陆媪,北齐女官,后来任北齐女侍中,在权力和地位上相当于宰相,为北齐史上唯一一个女宰相,号称无冕太后,虽然没有皇太后的名号,但她的权利和地位在后来和皇太后基本毫无差别。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后人称之为祸国妖女,这是为什么呢?说到陆令萱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是当年红火一时的《陆贞传奇》你一定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