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夷之辩:刘渊和刘曜的选择,开启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新路径

华夷之辩:刘渊和刘曜的选择,开启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新路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1/25 8:23:33

合法性问题一直是政治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合法性”这个概念,但合法性一词所蕴含的政治思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古代中国的人们用“正统”来表示对合法性的维护和追求。一个王朝要想长治久安,除了以“武功”维持王朝的统治外,通过“文治”构建王朝的合法性同样很重要,陆贾刘邦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一语道破这一问题的实质。

一、五德始终说

五德始终说大概是中国最早关于合法性建构的理论,“五德”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之循环运转。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末期齐国思想家邹衍提出来的学说,邹衍称王朝的更替受五行运行规律的支配,某一王朝因得到上天授予的五行中一德而兴盛,“受命”于天成为天子,但是当这个王朝的德衰微时,便会被下一个重新授命于天的王朝所取代,这一个王朝具有五行排序中的下一个德行,取代的途径一般是“革命”。

五德始终示意图

所谓的汤武革命,就是指商汤和周武王通过革命取代了之前的夏朝和商朝,得到天命成为天子。中国历史上,王朝之间的兴替构成了一个德行传递的系谱,下一个王朝通常会肯定上一个王朝的合法性,只是声称这个王朝因为德行不足被上天剥夺了合法性,现在的天命被天授予自己的王朝,这样一个脉络窜连下来,构成了一个正统的谱系。在单个王朝接续存在的情况下,这种谱系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在多个王朝并存,或者其后的年代,正统问题往往会成为不同王朝之间争夺的焦点,这其中尤其以五胡十六国时代最为激烈。

二、刘渊的抉择

影视剧中刘渊的剧照

当匈奴人刘渊率领其部族与西晋直接对抗时,情况并不乐观,刘渊周围强敌林立,北边有拓跋鲜卑,东边有王浚、司马腾,南边是河东的西晋军队,西边则大山横亘。刘渊的势力被压制在太原以南的并州地区,要想与西晋王朝对抗,必须走出这里,但仅仅依靠五部匈奴很难做到这点,当时的匈奴必须海纳百川,吸引其它部族的支持,尤其是并州以外汉人的支持,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刘渊必须建立一个类似西晋的政权,更要用当时人熟悉的知识框架去论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刘渊起兵时的局面

德运知识是这一时期论证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知识框架,由于这个时候西晋还在,继承西晋的正统是不可能的事情,魏晋禅代又为世人所知,继承曹魏的正统好像也走不通,刘渊将目光放在了远在曹魏之前的汉朝。匈奴部落中一直流传有匈奴与汉朝乃舅甥关系的传说,而且三国时期蜀汉反抗曹魏的历史,又给了刘渊否定魏晋正统的可能,这样刘渊便构建了一个承续汉朝的正统谱系,伸张自身合法性的同时,还打击了西晋的合法性。

三、刘渊构建正统的内在张力

刘渊的选择看似合理,但还是遇到了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他的血统实在难以让汉地的人民所信服。不仅在当时汉人眼里,就连在异族眼中也有着这样的心态,以至于产生了某种文化自卑心理,石勒的使者曾对王浚说过:“且自古诚胡人而为名臣者实有之,帝王则未有之也。”意思是胡人不能当帝王。刘渊面对这个难题倒是没有退缩,他采取了一个中国文化中常用的策略,搬出老祖宗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这从诸子百家时代开始就是屡试不爽的话语策略,刘渊认为:“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他想用文化来遮掩甚至淡漠种族的差异。

奴隶皇帝石勒的雕像

即便如此,刘渊的努力当中也存在着一个难以克服的张力。由于刘渊在起兵的时候称自己是匈奴贵族,以此来凝聚匈奴别部,这个时候他又声称要继承汉统,把两种没有关系的高贵血统强行联系起来,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刘渊的努力最终失败了,但他努力的方向则开了一种崭新的政治模式。

四、刘曜继承西晋正统

刘渊族子刘曜继位后,恰逢西晋灭亡,这给了刘曜很大的便利。西晋还在的时候,刘渊只能通过遮掩种族身份才能打击西晋的合法性,但也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张力,这一切随着西晋的灭亡而暂时消解了。刘曜放弃了对汉朝正统的继承,甚至于他觉得“汉”的国号并不能很好的帮助他逐鹿中原,刘曜于是把国号改为“赵”,宣称“赵”继承晋统。通过改国号为“赵”宣布了晋朝的灭亡,继承晋统则有助于吸引对晋朝怀有情感的晋人的支持。

影视剧中刘曜的剧照

这时候刘曜的敌人变成了昔日的盟友石勒,石勒据有赵地,称赵王,通过改国号为“赵”也否定石勒的合法性。从刘渊继承汉朝的正统掩盖自己的种族,到刘曜恢复种族面貌,宣布继承晋统,将异族政权纳入到魏晋的法统谱系,在当时社会上逐步形成了承认异族获得统治地位的社会心理,西晋末年石勒等人那种胡人未有王者的社会心态恐怕也一去不复返了。

北朝重装骑兵石俑

石勒消灭刘曜后,并没有否定刘曜纳异族入魏晋正统的路线,刘曜的选择被五胡十六国时期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所继承。到了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氐人建立的前秦时期,虽然前燕与石赵南北对峙数年,但前燕依然在慕容暐的时候承续石赵的水德为木德,理由是“赵有中原,非唯人事,天所命也。”与前燕对峙的前秦也在同一时间宣布承袭石赵为木德。

文史君说:

中古时期的华夷问题给刘渊和石勒等人建立的胡族政权合法性带来了危机,刘渊和石勒通过接受汉地传统的政治话语叙事,逐渐把胡族政权的合法性纳入到魏晋的正统序列,使得之前的华夷问题迎来了新的转机,从此,将胡族政权纳入到华夏正统的谱系中,成了既定的事实,北朝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明朗化时期。

参考文献:

刘浦江,《正统与华夷》,中华书局2017年版

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

(作者:浩然文史·南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刘渊刘曜石勒匈奴王朝

更多文章

  • 当人质熬过39年,能忍的司马懿家族,遇到了更耐寂寞的刘渊

    历史解密编辑:史二了标签:刘渊,匈奴,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史说三国

    刘渊年轻时,作为匈奴的王子到了洛阳。当时还是魏国的天下,但司马氏专权,魏元帝曹奂不过是皇宫中的傀儡。权臣司马昭让人厚待刘渊。刘渊虽是匈奴人,但汉化程度很深,幼学诗书,尤爱史籍、兵法,他常常感慨历史人物的文、武偏科,因而,学文的同时,不忘习武,刘渊臂力惊人,箭术精妙,一些河东、太原等地的同乡名人纷纷与

  • 高澄:当众殴打辱骂皇帝,嚣张跋扈自食恶果,死在登基之前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高澄,皇帝,高欢,尔朱荣,宇文泰,娄昭君

    二分北魏、东魏掌控者、北齐奠基人高欢西晋时期,因为“八王之乱”,西晋宗室都致力于内部纷争,导致外族入侵,从而发生“五胡乱华”惨剧。从此之后,北方大地沦为胡人牧场,胡人部落,无论大小,都想要在中原大地分一杯羹,纷纷建立政权,大大小小,总计数十个国家。其中最大的政权有十六个,被合称为“十六国”,你方唱罢

  • 高澄:“陛下何故谋反”?15岁与庶母偷情,称帝前夕被厨子干掉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高澄,高欢,皇帝,群臣,娄昭君,南北朝

    天下有臣子之心,能如木兰节,忠孝,千古名誉岂能毁! ——《木兰歌》古人云:“忠孝难兼得”。忠孝是古人的传统美德。反之,奸臣奸臣,必为后世所诛。历史上有一个人反其道而行之,留下了金句:“陛下何以造反?”他就是东魏权臣高丞。高澄,521年—549年,字子会,河北景县人,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死后称天

  • 高澄15岁就是宰相,跟庶母通奸,为何结局会非常的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侃娱乐标签:高澄,高欢,宰相,皇帝,北魏,齐王,高洋,南北朝,官宦世家

    高澄15岁就是宰相,最后却被一个厨子杀死,胜利果实被自己的弟弟高洋窃取,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局跟高澄高傲的性格以及疏于防备有很大的关系。高澄可以说是当时的神童,不仅有着显赫的身世,而且有着过人的胆识跟能力,而且相貌特别出众。高澄是当时北魏的权臣高欢的大儿子,深受高欢器重,年仅十岁就劝降了当时被称为相

  • 高澄之死:被厨师刺杀的高澄,其背后究竟有没有高洋的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高澄,高洋,李祖娥,高欢,崔季舒,侯景

    自公元549年东魏占领颖川之后,高澄在这一年里似乎一直是顺风顺水∶在淮河中下游一直不停地接纳前来投降的南梁宗室,并占领了淮北的大量土地,如今又攻克了颖川,此后,他来到邺城,推辞孝静帝前不久授予他的相国、齐王之位,并请求孝静帝册立太子。从表面上看,高澄似乎在巩固东魏的帝位,而实际上,他不过是在向人们释

  • 北齐艳后李祖娥:因美貌被两位小叔霸占,后羞愧掐死刚出生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李祖娥,高湛,高澄,高演,高欢,高洋

    李祖娥:我这一生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得一良人携手此生。高洋:你的良人是我,夫君是我,儿子的父亲也是我,这一点儿毋庸置疑。高湛:天下是我的,王位是我的,最美的女人自然也是我的,李祖娥,你逃不掉的。李祖娥:我该如何才能逃脱高家?在线等,急。我叫李祖娥,出身于赵郡李氏,实乃北方世家大族,父亲李希宗在东魏做官

  • 北齐文宣后李祖娥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光鲜环绕下的凄楚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李祖娥,文宣,高澄,高演,高湛,娄昭君

    高洋皇后,高洋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君王,虽然高洋的后代的确不行,导致北齐被北周所灭,但是高羊的才能却是毋容置疑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高洋的皇后是谁吗,高洋皇后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洋皇后。北齐文宣后李祖娥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光鲜环绕下的凄楚人生。在高洋还在装傻的期间,高澄

  • 北齐皇后李祖娥,唯一一个遭受裸刑的皇后,容德甚美却命运多舛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李祖娥,高湛,皇后,高澄,高演,高欢

    这一段历史,看到的是杀戮,闻到的是血腥,感受到的是变态,可是这一切却真实的发生了。01河清元年(562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时分,北齐巍峨华丽的皇宫隐藏在掌灯前的黑暗里。侧门敞开,几个小太监费力地拖着一个丝娟麻袋,麻袋已被鲜血浸染成红色,一路拖一路(加:留下)血迹,到了沟渠边,太监们把麻袋推进沟里。一

  • 贵为皇后的李祖娥,被两个叔子强行霸占,因羞愧难当亲手掐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李祖娥,皇后,高湛,高澄,娄昭君,高演

    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幸的女人,她们的悲剧有些是源于身份、有些是源于相貌、也有可能是源于丈夫。古代的女子最怕的就是嫁错郎,因为她们走上的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皇后作为古代女性的人生巅峰,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但也并不是所有皇后都能拥有不平凡的人生,有些皇后却受到身份地位的禁锢成为皇权争夺的牺牲品。北齐

  • 暴虐成性!高湛虐杀五位侄子,寡嫂李祖娥为其生女后被扔进臭水沟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祖娥,高湛,高演,高澄,娄昭君,高洋,和士开,齐武成帝,南北朝

    公元559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因饮酒过度,肾脏功能衰竭,临终前,高洋劝说其弟高演,希望他能够放过太子高殷。高洋本就是兄终弟及的受益者,因此他特别防备弟弟们篡权夺位,在世时,高洋便已经诛杀了高浚和高涣二人,本想将高演、高湛这两个亲兄弟一并诛杀,奈何母亲娄昭君死命求他,高洋一时心软,勉强放过了他们。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