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地仙之祖,又是结拜兄弟,孙悟空遇难为何不找镇元大仙帮忙?
民间神话故事里,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收下的第一位弟子,也是鸿钧老祖玄门里,收下的三代弟子中首位弟子。
据说,南极仙翁头顶上高高隆起的额头,就与鸿钧老祖这位祖师爷有关。
鸿钧老祖听说自己的弟子——元始天尊,也收了弟子,心里很高兴,就想看看这个徒孙!
可鸿钧老祖的法力实在太强,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只是朝着南极仙翁望了一眼,目中射出的金光便差些将徒孙面部消融,情急之中,他忙从桌上拿起一个仙桃抛了出去,挡在了南极仙翁的面部,自此南极仙翁便有了一个奇特的仙风道骨的模样。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谈到,南极仙翁作为昆仑山元始天尊阐教的门人,身为二代弟子的代表,多次出面帮助师弟姜子牙化解危局,最终让姜太公如期完成了封神大任。
就连后来慈航道人的坐骑——金毛狮犼,也是元始天尊和南极仙翁师徒联合出手,在三教会集万仙阵中,降服截教弟子金光仙后,交于慈航道人使用的。
“普陀崖下有名声,了劫归根返玉京。今日已完收四象,了劫犹自怕临兵。”
封神结束后,慈航道人由阐入释,大兴佛教,成为了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而金毛狮犼,也出现在了西游神话中。
金毛犼化身“赛太岁”,下界到麒麟山獬豸洞,掠走了朱紫国的爱妃——金圣宫娘娘,导致朱紫国王与金圣宫娘娘劳燕分飞达3年之久。
三界神仙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大咖,竟然对孙悟空说了一番话:那镇元仙乃地仙之祖,称作上辈;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仙,未入真流,怎能脱得他手?
西游神话中,齐天大圣孙悟空推倒了万寿山五庄观中镇元大仙的人参树果树,此树乃天地的灵根。
镇元大仙参加元始天尊的混元道讲法回到观中,得知人参果树被毁,三下五除二,便将唐僧师徒全部招拿回观中。
孙大圣为了自我救赎,并救出师父和师兄弟们,他来到蓬莱仙岛请福、禄、寿三星出面医树,不成想却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万纪千旬福寿长,十洲三岛随缘宿。常来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间增百福。概乾坤,荣福禄,福 寿无疆今喜得。三老乘祥谒大仙,福堂和气皆无极。”
南极仙翁等人原本已是神仙之宗,却仍尊称镇元大仙为“上辈”,可见镇元大仙的来历非常不凡,神仙地位很高。
这也是清风、明月对孙悟空解释五庄观中只供天地,而不供奉三清、四帝、五御和九曜星君的原因:要么是同辈,要么是故人,要么是晚辈,要么是下宾。
得知孙悟空又一次闯下了大祸,推倒了天地灵根,南海观音菩萨用净水瓶中的杨柳枝,妙手成功医治活仙树灵根。
在诸位尊仙的见证下,镇元大仙还与孙悟空结拜成了兄弟。
“五庄观中18难,难活人参19难,贬退心猿20难,黑松林失散21难……”
通读《西游记》会发现,自从唐僧师徒离开五庄观后,唐僧师徒在西行路上的60余难中,孙悟空无论再怎么困难,都没有去找过镇元大仙帮忙!
网络中,有读者留言提问:镇元大仙既是地仙之祖,又是孙大圣的结义兄弟,为何孙悟空从没上过五庄观求救呢?
结合《西游记》原著和民间神话故事传说,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因素存在:
一是身为地仙之祖,和鸿钧老祖最小的徒弟,镇元大仙的神仙级别太高,他直接参与三界天庭或佛、道三界之事,有当年封神大战升级的前车之鉴,多有不便,也不合适;
二是镇元大仙的主要资源和优势是观庄的天地灵根,以及万年成熟一次的30枚人参仙果。即使孙悟空找到这位老大哥,镇元子也不一定方便解决问题;
三是孙大圣与镇元大仙的交情一般,并非天长日久,经过考验的生死之交。二人之所以能结拜,镇元大仙应该是出于对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佛教大咖们的情分,以及对女娲娘娘、菩提老祖等道教尊仙的尊重等。
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与齐天大圣孙悟空二人的义结金兰,其力量和影响远远超过了1+1等于2。这个顺水的人情,兼顾包含了天庭、佛、道、儒三教的综合因素,意义非凡。
可具体到了唐僧取经遇难磨练的小事情上,孙悟空自然知道分寸和轻重:即使找到镇元大仙,他也不一定出手,找也没用,不如不找!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