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就像滤镜,透过滤镜看,一切都是美好、浪漫的。一旦拿开滤镜,看到的将是残酷和黑暗的真相。
奎木狼被压在玉帝面前时供述——
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并非凡人。她本是披香殿玉女,欲要与臣私通,臣恐玷污了天宫胜境,所以没同意。
后来,她思凡先下界,托生在宝象国的皇室。是臣不负前期,私自下界,竖旗为妖,把她抓到洞府,与她做了十三年夫妻。
>好一个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奎木狼,硬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情深义重,痴心情长的好男人。
可认真一思考,奎木狼这番话,不是在推卸责任吗?
“一切都是玉女的错,是她勾引我的,是她先思凡下界的。我虽然没经得起诱惑,但我也是有底线的,我没有在天庭与她苟合,没有玷污天庭的形象。”
如果您是百花羞,您听到这番话会是什么感想?
您还觉得奎木狼有多爱自己吗?
而且,拿开神话滤镜再看这件事,您还会觉得奎木狼痴情吗?奎木狼分明就是一个爱而不得,把少女囚禁在山洞十三年的人渣。
放到现实中,像奎木狼这种罪犯,就是被枪毙一万次,也难平民愤。
所以,百花羞放唐僧走,托唐僧送信,是在自救,不是在害人。
奎木狼也许说的都是真话,而且《西游记》是神话故事,放到现实中并不合适。
很遗憾,就算放在神话背景中,奎木狼说的是事实,那他所做的一切,一样令人不齿、恶心、下作。
玉女过了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转世为百花羞。她已经忘却了前世的种种,压根就不认识奎木狼。
前世今生能算作同一个人吗?
我认为不算。
算的话,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伦理道德问题。
比如,我养了一只鸭子,这只鸭子前世是我的妻子。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鸭子做成烤鸭,那我这算杀妻,还是杀鸭?
所以,奎木狼与百花羞根本算不上恋人。
奎木狼真的很爱百花羞的话,那就应该想方设法的把她再追回来。就算追不回来,也没有任何理由去伤害、囚禁对方。
囚禁不是痴情,更不是爱,而是偏执到病态的占有欲。
写到这,突然想起《剑来》中的一句话——
喜欢一个人总得让她开心吧,如果喜欢谁,就一定要跟自己在一起的话,那这还是喜欢吗?
再说说百花羞默许孙悟空杀死两个孩子这件事。
百花羞对孩子是有感情的,一开始也曾为孩子与孙悟空争辩过。
孙悟空抓住两个孩子后,百花羞冲出来厉声高叫:“那汉子,我与你没甚相干,怎么把我儿子拿去?他老子利害,有些差错,决不与你干休!”
>孙悟空:“我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我师弟沙和尚被关在洞里,你放他出来,我把孩子还你。两个换一个,你得了便宜。”
百花羞放了沙僧后,孙悟空安排猪八戒和沙僧,到宝象国大殿上把孩子摔死,引奎木狼回洞。
孙悟空安排时,是在一块石崖之上,而百花羞站在洞口,她并没有听到孙悟空说了什么。她见孙悟空迟迟不放人,大声质问:“你不讲信义,怎么不放人。”
孙悟空反问一句:“公主,人生最大的罪是什么?”
公主答:“是不孝。”
孙悟空——
一句话把百花羞说得羞愧难当,掩面大哭。百花羞这才默许了孙悟空杀两个孩子的做法。
看到这,诸位看官应该明白,这是封建礼教逼迫的百花羞不得不默许。
为仇人生养孩子,就是不孝。那两个孩子的存在,就是罪。
所以,孙悟空和百花羞,并非毫无人性的刽子手,而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逼得他们不得不那么做,吴承恩不得不那么写。
另外说一句,被拐卖、囚禁的妇女生下的孩子,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个社会性难题。
人们对被害人该不该抚养孩子,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