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孙悟空一定要打死六耳猕猴?

为何孙悟空一定要打死六耳猕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锅粥品名著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19 2:34:08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有很多细节都值得回顾,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那就是孙悟空为什么要打死六耳猕猴。其实当时六耳猕猴已经被如来罩在钵里,成了佛祖的俘虏,可是孙悟空还是毅然决然将其处死了。

真假猴王

这个后果相当严重,自此以后六耳猕猴灭族了,这说明猴子打死的那一只正好是六耳猕猴一族中的最后一只,他死后六耳猕猴就绝种了。另外一个注意点就是如来叹息了一声。这叹息包含的东西很多,第一点那当然是混世四猴少一猴,另外一点就是他辛辛苦苦栽培的人没有办法再以本来面目生存。

那么我们来分析下孙悟空,他为什么非要打死六耳猕猴呢?一锅粥认为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还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理由有以下四个,大家如果有补充,请发在留言区,一锅粥会及时观看并回复。

真假猴王

其一,仅就《西游记》而言,六耳猕猴犯了一个大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西游世界中神仙们最痛恨的一件事就是别人来冒充自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孙悟空曾经冒充二郎神接受供奉,把二郎神气得口鼻生烟,发誓要将猴子碎尸万段。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沙僧,六耳猕猴来到花果山自己组建了一支取经队伍,其中就有一个会变化的猴子变化成了沙僧,老沙看见后二话不说就将他拍死了。还有牛魔王曾经变成猪八戒骗走了孙悟空手里的芭蕉扇,后来猴子告诉了老猪,老猪再见到牛魔王之后,荷尔蒙爆表连牛魔王都挡不住了。

还有就是观音菩萨的例子了,当初红孩儿变成观音欺骗了猪八戒,当孙悟空把经过告诉菩萨后,原著这样描述:

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

菩萨与龙女

这么多例子充分说明神仙是不喜欢别人冒充自己的,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冒充自己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对个人名声来说是非常恶劣的事情。而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孙悟空是最好面子的,他当然要对六耳下杀手了。

其二,之前的文章分析过了,六耳猕猴是如来佛祖暗地里培养起来的,我们可以想象下,如果孙悟空依旧嚣张跋扈,不服管教,那么取经就难以完成,这样的话必然会引来佛派势力的不满。

真假猴王

这时候只要让真悟空消失,让六耳猕猴取而代之,那么经书照样能送到大唐。以一个听话的六耳猕猴换掉一个爱撂挑子的孙悟空,这笔买卖不要太划算。而当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后,这条路就彻底不通了,如来赶紧向孙悟空承诺一个佛位,以安孙悟空的心。要知道在这之前,如来可从来没有向孙悟空承诺什么东西,当初最好的结果其实就是将猴子从五行山下放出来而已。至于最后成不成佛,那真的不好说。

而六耳猕猴一死,一个佛位马上到手,你是孙悟空你也会觉得打死六耳很值。

真假猴王

其三,六耳猕猴对猴子在乎的人态度相当恶劣,譬如唐僧于孙悟空有救命之恩,他念紧箍咒的时候,孙悟空都没有用棍子打他,可是六耳猕猴刚遇到唐僧没多久就打了。孙悟空的猴子猴孙都在花果山,结果六耳猕猴一去就组织取经团队,结果让沙僧打死一个,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六耳猕猴竟然下令将这个猴子的尸体分食,这种残忍的做法,孙悟空容忍不了。

既然六耳猕猴已经做了初一,那孙悟空就不用客气,直接搞死。

最后,他也在为如来考虑,如果六耳猕猴还活着,势必会有人问询六耳猕猴的来历,要知道这只六耳猕猴不仅仅去过地府,更上过天庭,就连天庭都没能分辨出真伪,让他们丢了面子,让一个妖怪猖狂到如此地步,天庭恐怕是不能容忍的,如果趁机派人擒拿,恐怕不好收场,所以孙悟空替如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真假猴王

可能有朋友会说如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六耳被孙悟空打死了,算什么解决难题,其实在西游记中生死并不重要,因为不管是花鸟虫鱼,还是神仙妖魔,他们其实都是永生不死的,只不过从一个物种转换为其他物种而已,只要不是魂飞魄散,他就会经历六道轮回,因此六耳猕猴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投胎成别的物种。要知道地藏王菩萨可是地府的最高领导人,他又是如来手下四大菩萨之一,那六耳猕猴的归宿还会差吗?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标签: 沙僧如来牛魔王孙悟空猕猴

更多文章

  • 混世四大灵猴中有三个出现在花果山,却独独少了一个六耳猕猴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如来佛祖,美猴王,石猴,孙悟空,猕猴,花果山

    在《西游记》中,有混世四猴一说,而且这还是用如来佛祖之口说出来的;在观音菩萨的一再的追问下,如来佛祖才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中。”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

  • 六耳猕猴为什么会有金箍棒?看看他师父就知道,是老君送他师父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老君,龙王,金箍棒,孙悟空,六耳猕猴,脊椎动物亚门

    西游里面有非常多精彩的情节,不管是看书还是看影视剧,都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不愧是一部奇书,里面的人物,情节都叫人意想不到,不由得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怎么会如此强大,其中真假悟空的那段无疑是最出彩的。凭空里跑出来一只六耳猕猴,和主角孙悟空长得一模一样不说,就连法力,本领都是一样的。很多人在这时就有疑惑,长

  • 观音有三种方式识破六耳猕猴,为何却始终看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鸿胪少卿说故事标签:观音,观音菩萨,如来,悟空,唐僧,孙悟空

    在《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这一章节之中,六耳猕猴大闹三界,孙悟空便找到观音菩萨辨明真伪。观音菩萨想要去识别六耳猕猴,手段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念紧箍咒。当年,正是因为孙悟空一怒之下就要离唐僧而去,如来便让观音菩萨才去给了唐僧一个法宝,让唐僧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只要念紧箍咒就让悟空十分的听话。紧箍咒是如来所赐

  • 孙悟空的法器叫如意金箍棒,六耳猕猴的法器叫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百世君标签:唐僧,法器,孙悟空,六耳猕猴,观音菩萨,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的法器叫如意金箍棒,六耳猕猴的法器叫啥?《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中最经典的小说,自问世以来,民间广为流传,明代刊本有6种,清代刊本,抄本近7种,可见其受喜爱程度,清朝晚期,不少洋人,西方列强开始来到我国生活,或者侵略,作为我国的古典文学,《西游记》也在这一时期被流传到欧美国家。虽然小说讲述的是唐

  • 怪不得六耳猕猴死后,唐僧再没念过紧箍咒,你看被打死的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唐僧,如来,孙悟空,唐三藏,六耳猕猴,西天取经,观音菩萨,真假美猴王

    “白龙马蹄朝西,拖着唐三藏,还有仨徒弟……”《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的故事。孙悟空嫉恶如仇、不服管教,唐僧无法让他顺从。几次三番的吵架、出走,观音菩萨便送给唐僧“紧箍咒”来压制孙悟空。可是唐僧在第三次赶走孙悟空,经过“六耳猕猴”事件后,便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有人说那

  • 念动紧箍咒,为何六耳猕猴也会疼痛?看此咒是谁传授给观音菩萨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唐僧,孙悟空,如来佛,西游记,六耳猕猴,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六耳猕猴念完真言后也会痛呢?看这咒是谁教给观世音菩萨的杀了几个贼后,唐僧以滥杀无辜为由将孙悟空抓了起来!尽管孙悟空再三解释,甚至将一个背信弃义的盗贼头骨扔到师父面前,但唐僧还是不相信这位大徒弟,直接念起了神咒。齐天大圣孙悟空修为金刚不坏之身。唐僧在忍受了很多痛苦和折磨之后想:纵使盗贼有仁有义,

  • 六耳猕猴为何会有金箍棒和紧箍?其中藏着太上老君一绝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太上老君,金箍棒,如来,孙悟空,悟空,老君

    我上文写了六耳猕猴的师父是菩提祖师,六耳猕猴靠着自己的通天彻地只能偷学了跟悟空一样的武艺,所以在真假美猴王这一篇中只有谛听和如来能够识别真假,别人都不行。谛听为啥能识别,因为谛听的手艺和六耳猕猴一样,都是听力超强,能够听到万里之外的细微之事,这叫术业有专攻。同行么,谁也骗不了谁。谛听只是怕得罪六耳猕

  • 六耳猕猴的金箍棒谁炼制的?这三人都可以,最有可能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金箍棒,六耳猕猴,如来佛祖,太上老君

    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文/文化一锅粥真假美猴王的桥段脍炙人口,为了辨别真伪,俩猴子上天入地折腾了好久,最终在西天大雷音寺处解决了这个难题,其中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那就是神通样貌或许可以通过修行达到,可是他们的武器为何也一模一样,否则早就可以依靠兵器辨别出来,这就意味着,六耳猕猴手中也有一柄跟真

  • 六耳猕猴被打死后,他的兵器为何落在这位大神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小史搞笑标签:金箍棒,孙悟空,如来,兵器,唐僧

    (蜗牛看西游第4181期)关于六耳猕猴是谁的问题,蜗牛多次解读了,但仍有一些读者在问。问得最多的,就是如来金钵下的猴子究竟是真的孙悟空还是假的美猴王,到灵山取得真经的究竟是谁?在这里,蜗牛再给大家解释一次,在杨家庄的时候,孙悟空打死了几名强盗,唐僧不仅念他紧箍咒,而且祷告说,打死你们的是那个猴子,到

  • 六耳猕猴的兵器是啥?难怪孙悟空打不赢,看如来说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欢谈世界标签:如来,唐僧,兵器,孙猴子,孙悟空,六耳猕猴,观音菩萨

    众所周知,在《西游记》之中,有一个和孙悟空长得很像的怪物。可比。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和孙悟空的长相相似是巧合,那他手上为什么会拿着和孙悟空一样的“金箍棒”呢?六耳猕猴的武器是什么?难怪孙悟空赢不了。看看如来的回答当大家还在争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时候,吴老师居然偷偷给出了原著中的答案:既不是真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