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其实并不姓“和”,他姓“钮祜禄氏”。他最开始其实也不叫“和珅”,而是叫“善保”,所以他原本的全名是叫“钮钴禄.善保”,改名后就叫“钮钴禄.和珅”。所以千万不要质疑和珅的儿子为什么要叫丰绅殷德,其实他的全名叫“钮钴禄.丰绅殷德”,而并不是姓“丰绅”哦!同时,“丰绅殷德”这个名还是乾隆亲赐的,可以说是另类的“国姓爷”。1780年5月,和珅因查办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有功,被乾隆晋升为御前大臣,同时乾隆为了表示对和珅的恩宠,特赐和珅长子名为“丰绅殷德”,满语意为福裕长存,福禄双全,当然也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祝你好运”。
丰绅殷德出生时,他的父亲和珅正是开始凤凰腾达的时候,这一年和珅刚被乾隆提拔为御前侍卫,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次年,和珅又被晋升为户部右侍郎,入军机处。因此,可以说丰绅殷德就是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超级官二代”。丰绅殷德5岁时,因父亲和珅查案大功于乾隆,于是他被亲赐名“丰绅殷德”,并成为了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指定的额驸(老公),同时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12岁,十公主被册封为固伦和孝公主(清朝公主中最高级别的封号),因此丰绅殷德也被赐为固伦额驸,品阶相当于固山贝子(清朝宗室爵第四等,仅次于亲王、郡王、贝勒),然后赐戴红宝石帽顶三眼花翎,金黄带,紫缰。服色与贝子同。
而后,随着和珅权势的与日俱增,丰绅殷德的仕途也是越走越高。15岁兼散秩大臣行走,19岁为正黄旗护军统领,20岁为内务府大臣,22岁兼正白旗汉军都统,为正二品官职。想想看,不是皇族宗亲的丰绅殷德,22岁就兼正二品色都统职,这升迁的速度是何等的快速。当然,丰绅殷德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拜和珅所赐,因此他与和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所谓“成为和珅,败也和珅”。嘉庆四年,嘉庆清算和珅一党,和珅伏法,和府家道中落,丰绅殷德曾所享有的一切也随之灰飞烟灭。不过因丰绅殷德乃是十公主之夫,嘉庆念其亲情不予追究,免连坐,仍给伯爵衔。而后在第二个月,随着嘉庆完成朝政的稳固,并彻底解决了和珅一党,丰绅殷德又被“革去伯爵,停其世袭”,仅赐予散秩大臣衔。嘉庆七年十二月,嘉庆平定四川陕西湖广三省白莲教叛乱,遂大赏王公大臣,丰绅殷德亦被一体锡予恩施,被赏公爵爵位。嘉庆八年八月,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与父报仇,并欲毒害公主及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等罪,丰绅殷德虽无谋反之实,但在乾隆大丧期间生女到属实,遂被革去一切爵位和职务,闭门思过。
同年十二月,嘉庆再次顾及亲情,遂不忍,赏三等轻车都尉俸。嘉庆十一年四月,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次年调任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同年十二月,赏给伯爵衔。嘉庆十五年四月,加恩赏给公爵衔。同年五月十七日卯刻丰绅殷德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六,嘉庆下诏“赏银五千两治丧。照公爵衔赐恤。”。可以说丰绅殷德这辈子都不算个悲剧,前半生靠着和珅荫庇,那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地位、权势、财富那是滚滚而来,更是娶了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后半生,和珅虽死,可靠着十公主,丰绅殷德是屡次逃过惩戒,虽屡遭夺爵,但却都因十公主的缘故,被屡次复爵,直至去世,依然享有公爵这等超品的爵位。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