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兴鲁: 鲁土司家族清代中兴的秘密
甘肃永登鲁土司是明清时期甘肃境内比较大的土司体系。他们的祖先脱欢,在明洪武年间被安置在今天的永登连城地区,后脱欢的儿子被授予甘肃庄浪卫连城土司。此后,历代土司居住在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鲁土司一系共传19世,22任土司,前后延续时间长达600年。
甘肃永登鲁土司家族,在明末时遭遇过一次重大挫折,结果他们却在逆境中奋起,重振家声,避开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家族传承现象。
明末战乱,甘肃鲁土司家族,土司空缺十余年。明末动乱中,鲁土司遭遇大劫难,第九世鲁土司鲁允昌死于乱兵。鲁土司衙门数百年内积累的图书财物及部属,烬于兵燹,遭受大量损失。这是连城鲁土司家族自明初安置在连城为土司之后遭受的最大劫难。一般家族遭受这样的挫折,或许早就烟消云散了,可是,鲁土司衙门管理的范围比较广大,且地处山高林密之地,给他们提供了比较大的缓冲余地。
当时,第九世鲁土司死了,后来的第十任土司鲁宏也被乱兵抓走,押往河南。可以说,鲁土司家族连土司职位的传承都几乎断了。后来,人们在武昌一家店铺内找到了鲁宏。这时,距离明末大动乱过去七八年时间了。可惜鲁宏已经今非昔比,他是不是鲁土司的继承人,又引起了大家的怀疑。为分辨真伪,清政府还将他下狱,严刑拷打,直到三年后才得以“验明正身”。等鲁宏承袭指挥使,成为十世土司,已经是清顺治十六年了,土司职位空悬了十多年之久。
可以说,在顺治后期到康熙初年鲁土司家族仍一蹶不振。整个家族只能维持住基本运转,而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可是,就在这个危机关头,鲁土司又出了一位很厉害的母亲,这人就是第十任土司鲁宏的妻子汪氏。汪氏在鲁宏死后,守家护印,并精心培育儿女,不幸的是他儿子鲁帝臣,年仅十八岁就去世了,她又扶持养子鲁帝心,最终袭任指挥使,并接掌土司职位。
也正是这位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后来通过联姻让鲁帝心娶了岳升龙的妹妹,而岳升龙之子就是一代名将岳钟琪,鲁帝心之子则是鲁华龄。
按照民间的说法,岳钟琪的父亲是鲁华龄的舅舅,鲁华龄的母亲(生于康熙三年,即1664年,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是岳钟琪的姑姑,岳钟琪和鲁华龄是两姑舅。就是这两姑舅一对美“麒麟”,以他们杰出的军事才能成就了鲁土司的中兴,也改写了永登发展的历史。这就是“麒麟”兴鲁。啥叫麒麟兴鲁,这是我们永登民间总结出的一句话。这话,听着挺神奇,实际上却是两个人,“麒”就是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的岳钟琪,“麟”就是比岳钟琪小3岁的十二世鲁土司鲁华龄。
名将岳钟琪,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叛乱。不久后,控制平凉的王辅臣造反,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跟随西宁总兵王进宝参加平定叛乱。兰州是叛军据守的重要据点,在攻城战中,岳升龙率众先登,被创,迁庄浪守备。岳升龙在任庄浪守备期间,携家眷住于庄浪卫城署子街,也就在这时候,其妹妹嫁与十一世庄浪世袭土司指挥使鲁帝心为妻。
岳钟琪就是在永登长大的。据说,岳钟琪经常到鲁土司家去玩,同比他小三岁的表弟鲁华龄经常切磋学问,比试武艺。
康熙五十年(1711年),岳钟琪作了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一代名将的军旅生涯从此开始了。
岳钟琪后来在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参与负责几次大的战役,都得到了鲁华龄的大力支持,他们之间从而形成了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形式。
增拨鲁家军,参战发威力,成就一个家族基石。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每遇大战,岳钟琪总是举荐鲁华龄,或让他负责后路粮饷运输,或利用熟悉地方的优势,给大军带路。两姑舅配合起来,可谓是如虎添翼。
此时,鲁土司所属的土兵,虽人数有限,但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容小觑。有人戏称,鲁土司的土兵为“鲁家军”。鲁家军是当时的西北劲旅,《明史》称赞他们“骁勇为敌所畏”。
后来,督办甘肃、青海两地军务政要的岳钟琪受鲁华龄的邀请衣锦还乡,前往连城鲁土司衙门探亲,并在乡人的盛情相邀下,欣然命笔为平番(今永登)县城海德寺题写匾额“护法堂”,落款为“邑人岳钟琪”。
随着屡次战役的胜利,鲁土司家业得到中兴,势力达到最为鼎盛。据清乾隆时记载,当时鲁土司“驻扎平番县城,分守连城,辖境内包括现在永登的连城、河桥、七山、通远、红城、龙泉寺、中堡和兰州市红古区窑街、红古、河嘴以及天祝县赛什斯等乡镇,兰州市的西固区、甘肃省永靖、青海省民和、乐都的极少数地方,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
一个家族的兴旺,不仅取决于良好的家风,也取决于能否紧跟时代。
各位朋友:您的学识、见闻、经历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史地:与西北历史、地理有关的新观点新发现;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
收藏:藏品故事、藏品研究、真伪识别;
艺术:书画、摄影、雕刻等的创作体会及作品;
书介:各种图书的推荐及评论
体验:各种体验类文章,如登山、饮食、手工、养殖等等
您可以留言,也可电话告知,也可发邮件。传文邮箱:3580306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