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奸雄贾雨村,扮演了四个角色,很多人没看出来

一代奸雄贾雨村,扮演了四个角色,很多人没看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3/12/21 5:48:41

红楼文本是以梦幻形式呈现的,独特的红楼文本也造就了独特的红楼梦中人一一“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第三回脂批)。

贾雨村,“实非”[注1]的红楼梦中人,迷陷于权欲的“入世迷人”。文本中,似乎雨村只是一个宦海浮沉的政治投机者,为了实现个人政治野心,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由于天才如有神助的魔幻之笔,使文本具有非凡的独特性,一代奸雄能者多劳,居然同时饰演了四个角色。

曾经的穷儒贾雨村,寄居甄士隐家隔壁葫芦庙里,在甄士隐鼎力支持下,开了偶有波折的飞黄腾达之路,而甄士隐家却开始走向败落。甄士隐真正是雨村最初的大恩公,雨村在升任大如州知府时也曾拜访过甄士隐之妻、甄英莲之母封氏,虽然他此访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当年对他偶然一顾、被他视作“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的甄家丫鬟娇杏,但他也给了封氏一定的财物,也承诺会尽力帮助找回甄英莲,还是显现他尚未完全泯灭的良心。

但是,要命的是,在金陵应天府,雨村眼里心中只有政治算计,为讨好自已的靠山一一四大家族,忘恩负义,背叛诺言,乱判葫芦案,让恩公被拐之独女甄英莲雪上加霜,一生遭际“更应怜”。

林如海为酬谢训教之恩,打点礼物、盘缠,并写了荐书,让雨村攀附上贾家,雨村从此坐上权力直通车,从金陵知府候缺到进京候补,再到补授大司马,虽然到第七十二回时降了职,但几乎可以说一路坦途,高歌猛进。

贾雨村丝毫不顾及旧日甄士隐的大恩情,背弃对甄士隐夫人的承诺,让甄士隐家断了所有的念想。第二回脂批指出:“写假则知真”,那么,同样知“甄”即可知“贾”,贾雨村这样对待自己一路飞黄腾达的起点一一当年恩公甄士隐家,意味着在贾家宁荣二府衰败之际,贾雨村也会像对待甄士隐家一样,落井下石,痛下杀手。

甄士隐解注《好了歌》,脂砚斋对其中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批语是"宁荣既败之后”;对"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的批语是"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就是暗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雨村,他的富贵荣华就是怒放在贾府败亡过程中的恶之花。

第十八回,归省庆元宵的元妃只点了四出戏,脂批指出:“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而其中的第一出《豪宴》,脂批指出:“《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也暗示雨村将在贾家的败亡过程中,扮演恩将仇报的“汤勤”之角色。第七十二回,大观园已到了“真事将显”(脂批)的“第三秋”,雨村此时降职,就像猎豹暂时蛰伏,是为了更凶猛的出击,贾家就是不幸的猎物。

由于文本中的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皇家[注2],因此,在红楼一梦中,可以认为雨村是在曹家盛世荣景时趋炎附势、在曹家败落将亡时倒戈一击的奸佞小人;又是营谋已久,于清朝皇家终结之时,借机上位的一代奸雄,有点类似于真实历史进程里的“窃国大盗”袁世凯。

雨村类似于真实历史进程里的“窃国大盗”袁世凯,文本和脂批对此也有暗示,如第一回写到雨村的相貌,“生得腰圆背厚,面宽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脂批指出:“是莽、操遗容”。第三回,雨村拿着林如海的荐书,攀附贾政,贾政为其相貌言谈所惑,不识其真面目,竭力协助,脂批又指出,“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无论是王莽还是曹操,都是篡权夺位的奸雄象征。

第一回,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请贾雨村至家中一饮,贾雨村趁着酒兴,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有如赵匡胤《咏初日》诗“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王者之气尽显。

文本中,贾雨村寓怀所吟咏的是中秋之月而不是直接吟咏帝王之象征日,是作者在步步惊心的文字狱丛林中,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瞒人也”。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脂砚斋对此诗作批,藏与露拿捏之间,也是千万难。先下“将发之机”、"奸雄心事,不觉露出”之批语,之后马上灭火道:“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士隐听了此诗,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得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脂砚斋又想透露一下,因此提醒道:“伏笔,作巨眼语。妙!”

至此,贾雨村已经扮演了三个角色,但贾雨村还扮演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角色。

第一回,脂砚斋针对甄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作批时,就指出:“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因此,文本中暗藏着正统与非正统之争,“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则暗示文本所呈现的是一个非正统占主导地位而正统只能夹缝求生的时代。

隐指胤礽的秦可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而“大讽刺处”的就是“箕裘颓堕皆从敬”的贾敬,隐指雍正,自然,文本就是以胤礽为正统,以雍正为非正统,而雨村还扮演了雍正的角色。

甄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也”。曹家和皇家之间盘根错节,为避免“文字狱”,作者不得不故意假托贾府从而“甄士隐”。而甄士隐,姓甄名费,脂批提醒费即“废”,因此,“写假则知真”(第二回脂批)的贾府演绎的一切,其中既有如“南直召祸”之类的自身家事,还包括与“废”太子有关的皇家真事。因此,“将真事隐去”的甄士隐家其实也隐喻包括与“废”太子有关的皇家真事。

脂砚斋指出:“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该诗作于“作关键”的“三秋”(第一回脂批)的“第二秋”,即胤礽第二次被废期间[注3]。因此,此时对月寓怀的未来王者雨村暗指的只能是雍正。

上引的七绝和“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即暗示胤禛(雍正)开始积极争取皇位继承权,而且踌躇满志。

甄士隐家却开始走向败落,而贾雨村却开启飞黄腾达之路,在“表里皆有喻”(脂批)的文本中,其实就是正统与非正统之间此消彼长的隐喻之象征。

甄士隐对雨村所作的七绝,赞赏不已一一“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但在风月宝鉴背面,作者其实是在讽刺雍正野心勃勃,阴谋篡权夺位,却能够侥幸得逞,因此,“是书勿看正面为幸”(第八回脂批),就可以理会到“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第八十回脂批)。

在上引的七绝和“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之前,贾雨村还因甄士隐家丫鬟娇杏曾回头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于中秋节对月寓怀,口占的五言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同样也是大有深意存焉。脂批指出,娇杏即“侥幸”也,在“表里皆有喻”(脂批)的文本中,该五律其实是在隐喻胤禛(雍正)踌躇满志的同时,又焦虑不安,希望“侥幸”垂青于己,让自己得偿所愿[注4]。

可能有人会质疑,既然此处说雨村的两首中秋咏月诗作于废太子胤礽被废其间,那么,雨村就应该与取清朝而代之的奸雄无关。

其实,“箕裘颓堕皆从敬”,意味着雍正篡权成功,清朝就进入丧钟已然敲响的末世。文本中“写假则知真”的贾家同时也暗喻皇家,自然,取贾家而代之的雨村也就类似于真实历史进程中的袁世凯(当然,这是文本中的清史)。

而且,文本以梦幻形式呈现,梦里时间迥异于正常的物理时间,因此,文本采用的是“又不知历几何时”的年表,即脂批所谓“惯用此等章法”[注5]。因此,文本中被作者刻意“甄士隐”的朝代年纪是值得好好考究考究,但具体时间又是灵活的,可以有不止一种解读,但是,所有“甄士隐”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都发生于寓言的“九十春光”(脂批)里。

一代奸雄扮演的后两个角色最难懂,文本还有其他证据暗示雨村确确实实同时还扮演了这两个角色,篇幅所限,不能详细展开,下一篇再进行进一步探讨。

注1、雨村字表时飞,脂批指出:“实非,妙!”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11《贾家一一既是曹家,又是皇家》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0《“三春”何解?》

注4、在充满隐喻的红楼文本中,以月隐喻废太子胤礽,贾雨村这首咏月诗的中心思想就是取正统之“月”而代之,后文将作进一步探讨。

注5、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8一28《红楼“梦时间”》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贾雨村甄士隐贾府雨村脂批

更多文章

  • 贾雨村好色吗?将贾雨村比作贾瑞和高衙内合适吗?

    历史解密编辑:诗书雅读标签:娇杏,贾雨村,高衙内,甄士隐,王熙凤,中国古文献,贾瑞(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都说他最大的特点是“奸”,可是胭脂斋却“挖掘”出他的另一个特点:色。贾雨村何色之有?且看故事:贾雨村到甄士隐家中做客,正在书房里翻看书籍,忽听得窗外园子里有女人的咳嗽声,仔细一瞧,原来是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儿在那里采花。那女子便是娇杏,甄家的丫鬟。娇杏采完花欲走时,也一眼瞥见了贾雨

  • 人性考验太残酷!贾雨村与门子各怀鬼胎,门子最终结局比发配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雨村,薛蟠,甄士隐,门子,贾家

    贾雨村复职应天府,刚来处理的就是薛蟠打死冯渊一案。这也是当初贾政“定点”安排他空降应天府的原因。替他复职,必然要他有所回报。别看贾雨村一上任,表现出一心办案的坚决架势。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终究他要想办法徇私枉法处理掉这件案子。然而,贾雨村意想不到是竟然出现了一个故人——当初葫芦庙小沙弥,如今应天府衙门

  • 甄士隐对贾雨村,都给予了哪些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银子,乡宦,贾雨村,甄士隐,穷书生,葫芦庙,中国古文献

    甄士隐对贾雨村,那真是没得说,能想到的好处,一样不落地都帮助了贾雨村。可我们看看贾雨村什么嘴脸,考中进士后,立马就忘了自己姓什么,胡乱了结了葫芦案。要知道,这可是唯一一次英莲有可能被救出来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如果贾雨村知恩图报,也许甄士隐的人生还不至于那么悲惨。如果甄士隐知道贾雨村后来的所作所为,不知

  • 贾雨村的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铺bot标签:门子,衙役,发签,贾雨村,甄士隐,中国古文献

    第四回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贾雨村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桩人命官司。他刚开始觉得官司非常简单,只要把凶手抓来问罪就可以了。雨村大怒,讲出来的是非常粗的话,他说:“岂有此放屁的事!打死人命竟白白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人拿来拷问。然后就准备发签。古代抓人时要拿着签,就是令牌,相当于现在的

  • 林如海下血本为贾雨村复职,有不得已的理由,当时的林黛玉很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贾雨村,林如海,贾宝玉

    贾雨村给林黛玉作启蒙老师,是非常值得说的一件事,并不是简单的林家小女儿到了上学年纪,需要一个家庭教师,贾雨村兜里没盘缠了就跑来应聘。古代的蒙童就如现在的幼儿园小朋友,启蒙先生并不需要贾雨村这等进士出身,当过市长的大人物来教。这种规格,就算皇子们也差不多够了。林家是主家,当然不会嫌弃老师水平高。问题是

  • 白话红楼|贾雨村说甄宝玉,给读者提供了三个信息,与贾宝玉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秦钟,贾宝玉,贾雨村,甄宝玉,白话红楼,中国古文献

    冷子兴说到“成则王侯败则寇”时,贾雨村说:“正是这个意思。你不知道,我自从上次被革职后,这两年全国各地游历,也见过几个奇异的孩子。所以你刚才说这个宝玉,我就猜着了大概也是这一类人物。不说远的,就说这金陵城里,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知道吗?”子兴说:“那哪能不知道啊!这甄府和贾府是老亲,也是世交

  • 贾雨村被革职之后才被扶正的娇杏,怎么会是命运两济的人上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雨村,贾政,人上人,娇杏,雨村

    题:贾雨村被革职之后才被扶正的娇杏,怎么会是命运两济的人上人呢?雨村获罪之后,她的命运如何?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

  • 《红楼梦》:贾雨村为何会变坏,看他复职有多难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富贵,宝玉,黛玉,银子,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贾雨村是一个不放弃不认输不颓唐的人,人生的低谷,他太早经历了,比如只剩下一人一口,只好进京考试,再整基业,没有选择相对容易走的路,比如做个教书先生,他能上京考试,必须有秀才功名,其实做个老师,还是容易的,这样子,不必吃苦,自然也没有富贵。其实从贾雨村没有路费就去考试,就知道这是一个特别自

  • 红楼梦:丫头娇杏有何魅力,能让贾雨村执意娶她?其优点不在长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尤二姐

    《红楼梦》的主题是“兴亡”,既是兴亡就有悲有喜。所以,“乐中悲”体现出的恰是人生的无常。既然有林黛玉、甄英莲这样的悲剧人物,就会有贾探春和娇杏这样的幸运人生。尤其娇杏,与小姐甄英莲,在开篇就为《红楼梦》确立了“悲喜兴亡”的主基调。贾雨村落魄中当初对娇杏一见钟情。若干年后身居知府还能矢志不忘,坚持迎娶

  • 贾珍凭啥当族长?贾雨村是如何害惨贾府的呢?作者只用了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珍,贾雨村,贾府,贾政,贾琏,贾赦

    题:贾雨村是如何害得贾府家破人亡的呢?贾珍凭啥当族长?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