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婚姻对于男女来说都是人生大事。古代礼法森严,所以有“无媒不成婚”的礼法约束,因此孟子公开宣扬男女婚姻需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唐律疏议》将婚嫁行媒纳入婚姻的法规:“为婚之法必有行媒。”
贾家是翰墨诗书之族。凡是涉及男女婚姻大事,都会请媒人按照规矩办事。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相中邢岫烟后想将她娶给薛蝌为妻,私下找到王熙凤想办法,王熙凤碍于邢夫人情面,找到贾母亲谋求此事。贾母听到消息后当即笑道:“这是极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说了,怕她不依。”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来请邢夫人过来,硬做保山。薛姨妈提出缺少媒人时,贾母直接指定尤氏和贾蓉之妻担任此事。
不仅贾家内部如此,外人求娶贾家儿女时也是如此。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镇守海门的周琼写信给贾政,替自己儿子求亲,信中如是表述: “金陵契好,桑梓情深......小儿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仪。如蒙践诺,即遣冰人。途路虽遥远,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辆之迎,敬备仙舟以俟。”
所谓“冰人”其实就是“媒婆”。
所以,秦可卿嫁给贾蓉,也需要媒人。
秦可卿作为一个从养生堂抱养出来的女孩,出身卑微,能够嫁给贾蓉为妻,一定有媒人出面,那么是谁做媒的呢?
很多人认为是贾政,因为他与秦可卿的养父秦业关系密切。
贾政最初在工部任职,先是工部的主事。贾代善死后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贾政一个主事之衔,贾政升任了工部员外郎。
秦业是工部营缮郎。营缮司就是工部下属的机构,营缮郎是营缮司郎中。
贾政在工部当官属于上级机关,秦业在营缮司任职属于下属单位。
所以,贾政和秦业两人是同事。
同事之间帮助对方儿女做媒并不稀奇。
但是,贾政却不是牵线拉媒之人。因为他做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但做人做事比较迂腐。
贾蓉是一个浪荡公子,从小不喜欢读书,虽然出生在宁国府,但是身上却没有任何功名,秦可卿死后,贾珍才用1200两银子买了一个官职,对于这种人贾政并不喜欢,所以他不会将不成器的贾蓉介绍给秦业。
宁国府在贾珍的管理下,混乱不堪。贾敬出家一心修道之后,贾珍恣意妄为,将整个宁国府翻了个儿,面对这样的人家,贾政也不可能将同事之女骗进宁国府。
所以,无论是从贾蓉的为人还是从宁国府的环境来看,贾政都不会帮助秦可卿做媒。
那么,是谁促成了秦可卿和贾蓉的婚姻大事呢?
其实是官媒婆。
官媒婆,原是在衙门中登记认可的媒婆,她们的身份类似于衙役。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对官媒婆做如下注释:
旧时衙门中的女差役。承办择配女犯或官僚贵族之家放出婚配的女奴,还承担女犯的押解伴送等事宜。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小丫头进来向平儿道:“方才朱大娘又来了。我们回了他奶奶才歇午觉,他往太太上头去了。”平儿听了点头。鸳鸯问:“哪一个朱大娘?”平儿道:“就是官媒婆那朱嫂子。因有什么孙大人家来和咱们求亲,所以她这两日天天弄个帖子来赖死赖活。”
对于此事,贾琏也对管家林之孝家的说过:“前儿官媒拿了个庚帖来求亲,太太还说老爷才来家,每日欢天喜地的说骨肉完聚,忽然就提起这事,恐老爷又伤心,所以且不叫提这事。”
从这两个细节中可知,官媒婆不仅经常出入贾家,还成全贾迎春和孙绍祖的婚事。
所以,秦可卿嫁给贾蓉不是贾政做媒,而是官媒婆出面促成了两人婚事。
作者:小涵读书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