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贾宝玉困倦了,想睡觉,于是秦可卿带他去贾蓉的房间休息,贾宝玉一进屋子就看到了这副对联,立马变得十分不高兴,要求换个房间休息,后来秦可卿将贾宝玉带到自己的房间休息,才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
其实这副对联的旁边还有一幅画,名叫《燃藜图》,画的内容讲的是刘向刻骨努力,勤奋学习,深夜还在天禄阁中苦读,一位老人在晚上进入阁中,看到了正在读书的刘向,于是点燃了自己的藜杖,为他照明。
《燃藜图》是在劝人多读书,刻苦学习,而这副对联则和画相辅相成,告诫世人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会现实生活中的规则、制度、人情世故,强调学问不仅来自于课本,而且来源于生活。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人情世故的本领也就是文章,突显出情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情商可以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薛宝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有能力而且情商又高,还成熟稳重,母亲依靠她,哥哥听她的话,就连贾政和贾母也夸赞她,在贾府里面揣着明白装糊涂,与自己无关的事就不管,贾宝玉出生名门望族,人脉广,资源充足,前程似锦,家人当然希望他走上仕途,日后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但是他偏偏不是个读书的料,贪玩不读书,在父母眼中就是不成器,曹雪芹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贾宝玉反感官僚应酬,又结交贾家敌对势力忠顺亲王的戏子,引发了政治纠纷,难怪会气得贾政打他。
这副对联出现在贾蓉的房间里,说明他也想从政,跟随父辈走仕途那条老路。可是贾宝玉却看了这副对联就不爽,立马要求换个房间,不仅贾宝玉看不惯这两句话,曹雪芹也看不惯,《红楼梦》批判了封建社会,对荣宁二府中的诸多丑事和丑态难以忍受,所以也忍受不了成人世界中阿谀奉承,虚情假意,阳奉阴违的那一套作风。
“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务,万事万物都有学问,我们要从中学习,积累经验。只有多观察,多付诸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别人才会器重你。
“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是人要学会触类旁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只有你足够优秀,别人才会花时间和金钱与你结交,如果你一无是处,别人自然不会注重你。
所以说,“世事洞明皆学问”是“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前提条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并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