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天一首古诗词 古诗词,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一天一首古诗词 古诗词,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城市种菜小白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2/19 16:55:05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音频:00:0007:25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古往今来,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站在这里,仿佛听见画角声声,看见战马来来去去。满眼望去,黄沙遮日,一片荒凉,又能与谁诉说?只听见,萧瑟的秋风,不停地吹着枯老的红枫树。

从前愁怨凄苦的往事应该很多很多吧?一方面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另一方面却是昭君出塞,和亲报国。曾经的一往情深,到底有多深呢?就好像是落日余辉照射下,那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吧。

注释

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

赏析

这是纳兰容若的一首出塞词。

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以婉约的词牌写豪放的边塞题材,可谓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28岁的纳兰容若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见边塞荒凉之景,故有感而作此词。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上阕是说,古往今来,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站在这里,仿佛听见画角声声,看见战马来来去去。满眼望去,黄沙遮日,一片荒凉,又能与谁诉说?只听见,萧瑟的秋风,不停地吹着枯老的红枫树。这是写“出塞之所见”。

纳兰以自然之眼,写出塞之景,“画角”“牧马”“西风”“丹枫树”,构成了一幅满目“荒凉”的秋日边塞画卷。看到荒凉之景,词人心中许多的愁苦却无人可诉说,只听见西风呼呼吹着丹枫树的声音。

“频来去”与上文“无定数”相呼应,政权更迭,烽烟四起,边塞总是在打打杀杀中,迎来送往,无限悲凉。

“谁可语”与下文的“应无数”“深几许”,词人在一首词中接连抛出三个问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凄楚。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下阕这三句是说,从前愁怨凄苦的往事应该很多很多吧?一方面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另一方面却是昭君出塞,和亲报国。这是写“出塞之所想”。

此处化用了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词人心中为何会生“幽怨”之情?一则,苦寒难安;二则,生死难料;三则,故园难归;四则,功名难立。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两句是说,曾经的一往情深,到底有多深呢?就好像是落日余辉照射下,那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吧。这是写“出塞之所感”。

从前的那些幽怨,应该有很多很多吧。“无数”二字,道出了边塞的凄苦与寂寞。一方面是“铁马金戈”的战斗场景,另一方面又是,昭君出塞,“青冢黄昏路”的和亲之路。无论是哪一种,都惹起人们的无限情思,这是怎样一份情思呢?大概是苦寒寂寞之情,又或是保家卫国之情,又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情思。

且看词人如何回答:深山夕照深秋雨。如同深山里的夕照深爱着秋雨一样,出塞的将士,也深爱着他们的祖国。至此,词人就赋予了出塞将士崇高的精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词人接连用了四个“深”字,颇有深意:一则,言山深;二则,言秋深;三则,言情深。此情为何情?正是这首词最为紧要处。根据前两句,“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不难看出其中的爱国深情。若不是因为爱国,谁人愿意马革裹尸,血洒疆场?又有谁愿意出塞和亲,远离故乡与亲人?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或许,这几句诗,可以作为解读这首词的另一个注脚。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最有深度的一首词,很多人都没读懂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商隐,诗词,王安石,咏史,纳兰容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咏史是古诗词一大题材,甚至形成一个诗歌类别——咏史诗。咏史诗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历朝历代优秀的咏史诗层出不穷,可谓数不胜数。唐诗中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牧的《过华清宫》、李商隐

  • 纳兰性德最经典的一首词,开篇7字便是名句,道出爱情最美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诗词,爱情,声乐,清朝,唐玄宗,杨玉环,刘兰芝,李清照,古典乐,艺术家,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内心的柔情,又有几人知。纳兰性德生于高官之家,但他却没能成为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纳兰性德自幼熟读诗书,文采飞扬。他区别于一般的文官武将,他既有斐然的文采,又有着高超的武艺,还有着细腻的心思。纳兰性德拥有一个短暂的人生,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历史上留下的完美形象。对于纳

  • 纳兰性德最苍凉的一首词,开头如横空出世,结尾却美得醉人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青冢,河山,边塞,蝶恋花,纳兰容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南宋以后,词体渐至衰落,元明两代都未能中兴。直到明末清初,词坛才再有兴起之象,填词风气再次蔓延,因而才有清词之称。清词之中我们最为熟知的便是以悼亡词著称的纳兰性德。有词家评价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唯容若以情并工长短调乎!大意就是能精通长调小令的词人不多,而清代唯有纳兰

  • 叶澜依明知道齐妃的汤有问题, 为何还要喝!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说菜标签:叶澜依,齐妃,妃嫔,皇后,后宫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叶澜依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她明明看见她的猫闻出了齐妃端来的汤有问题,可是为什么她还要喝?一来是叶澜依不想在后宫继续生活下去。叶澜依不喜欢大胖橘,也不想被当成一个物件一样困在宫里。她喜欢的人是果郡王,她做梦都想嫁给果郡王,跟果郡王生活在一起。瞧她每一次看到果郡王,都笑的像一朵花一

  • 齐妃害叶澜依终身不孕,她为何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寞灵小神空标签:齐妃,叶澜依,太后,华妃,甄嬛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为什么齐妃做出了无形的承诺? 她一辈子都不育了!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齐妃和叶澜依在争夺口舌。 齐妃明明有一颗心要代皇后乌拉那拉去修理,却故意在皇后面前献上的恭敬。 重点是她讨厌艾莉丝,不尊重女王。 叶灿依怼天怼皇帝,自然不习惯齐妃,怼了皇帝回去。 怼的齐妃哑口无言。 齐妃觉得自

  • 齐妃给甄嬛下夹竹桃,她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指尖徘徊小运动标签:齐妃,甄嬛,安陵容,董鄂妃,华妃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齐妃在皇后和安陵容的唆使下给甄嬛的食物下了夹竹桃花粉。 她的照片是什么?当然,以齐妃的智商,她没想到会用夹竹桃的花粉杀害皇嗣。 为什么她做了?首先是皇后的唆使。皇后说,甄嬛和齐妃都是汉军旗下的五旗人,出身差,家世不突出。 如果甄嬛生了儿子,那一定会压住齐妃的头。

  • 原来翠果是被齐妃害死的,你猜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框框框框标签:翠果,齐妃,太后,甄嬛,皇上

    “翠果,给我打烂她的嘴。”这句话是齐妃的经典语录。如果翠果不打烂甄嬛的嘴,那么翠果的嘴有可能就被拍碎了。主子威胁,翠果也只能闭着眼睛动手打人。这是甄嬛入宫以来第一次受辱,史称“长街受辱”。被打的甄嬛还被罚跪在长街上一个小时,全程翠果陪同。翠果还算好心,没有仗势欺人继续苛待甄嬛,一到时间就把甄嬛扶起来

  • 齐妃害叶澜依终身不孕, 她为何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四味影娱标签:齐妃,叶澜依,皇上,太后,华妃,甄嬛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齐妃为何要害一个不起眼的答应叶澜依?还害得她终身不孕!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来是齐妃和叶澜依有口舌之争。齐妃明明就有了取代皇后乌拉那拉氏宜修的心思,却故意在皇后面前表演的恭恭敬敬。重点是她嫌弃叶澜依对皇后不恭敬。叶澜依怼天怼地怼皇上,自然不惯着齐妃,怼了回去。怼的齐妃哑口无言。齐

  • 《甄嬛传》:齐妃的蠢

    历史解密编辑:枫尘于往逝中标签:齐妃,皇上,甄嬛,叶澜依,皇后,嫔妃

    最近又在刷《甄嬛传》,看到了齐妃下线的那一集。弹幕上很多人说,齐妃那么蠢,居然活到了那么多集,凭什么?首先看齐妃的职场生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简直不要太幸运了。当初她以格格身份入王府,后来生下三阿哥,被封为侧福晋,再到后来入宫,被封为齐妃。相比于其他后宫嫔妃,齐妃的人生可以说达到了巅峰,位份高而且还

  • 甄嬛传华妃篇8:蠢齐妃看不清形势,华妃四面暗箭,熹妃面临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华妃,雍正,齐妃,德妃,熹妃,侧福晋,小说家,古装片,孝圣宪皇后,小说改编片,后宫甄嬛传(电视剧)

    【声明:此剧是对甄嬛传的人物番外猜想连载,不是对原作的续写或改编,如有侵权,请私信本人予以删除。本文严禁转载,转载引发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上期梗概:年世兰第二次嫁给胤禛,重新弥补当年婚礼简陋的遗憾。洞房花烛,胤禛被灌醉,险些留下遗憾。胤禛初见长大后的年世兰,一见倾心。正文如下:第十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