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清前前后后11位皇帝,论起一生最为美满、一帆风顺的,还得是乾隆。他有着堪比祖父康熙的寿命,能在实际执政榜单上保二争一,却又没有康熙在任时的多重考验和磨难,如除鳌拜、平定三藩,都是实力和运气二者缺一不可的困难模式。
比起自己的父亲雍正,那更是得位轻松且容易,满打满算能跟乾隆有争夺资格的就两位兄弟,还一个遭到贬斥、一个被官方盖章荒唐,与雍正当时的九龙夺嫡一比,简直是幼儿园跟博士的区别。更别说往前看的帝王需要四处征战、往后看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以舒适的帝王生涯,才让乾隆自信心爆棚,惹得后世对他的审美及好大喜功有不同的看法。但讲道理,任谁日子过得顺成这样,都难免会膨胀吧。这位有着金手指眷顾的幸运帝王,感情经历也一样有趣,他到晚年时还依旧坚持翻牌子,并且不喜欢年轻的女孩来慰藉自己逝去的青春,反倒是翻一位同样七十多岁的妃子。——这位妃子托后世琼瑶和清宫宇宙影视剧的福,名气丝毫不比令妃、继后小多少,她就是五阿哥永琪的生母愉妃。
据史料所考,乾隆五十六年(1791)时,乾隆还翻了愉妃的牌子,此时的愉妃早已年逾七十,按照规矩迟早都不用侍寝了。毕竟侍寝的目的一直很纯粹,就是要为了爱新觉罗一族多生多育,按照女人的身体特征,一过五十也确实老了,哪怕保养得再好,对于封建王朝一向重视子嗣的传统来说,大致就可以迈入安心养老,不用争宠侍寝的梯队了。
那么事出反常肯定有“妖”,愉妃以七十岁的高龄还能被乾隆翻牌子,主要魅力有三,首先就是她是真人淡如菊,经过漫长岁月验证过的。从乾隆一生都怀念元后不难看出,她喜欢的女人性格类型就是温婉那一挂的。影视剧《延禧攻略》虽然对于令妃魏璎珞的霸气安排有点戏剧化,可是富察皇后的历史还原度,确实是数一数二的高。这位皇后就是不比孝庄和慈禧等人坚强,也不如大名鼎鼎的甄嬛百折不挠,她遇到困难坎坷没有跟其一战,打不死就会蜕变的更强悍的勇气。而是会柔弱的难以愈合伤口,为了孩子的病逝郁郁寡欢直到撒手离世。坚强有坚强的好处,柔弱也有柔弱的好,比如共情能力就十分出挑,在她执掌后宫时,对于其他女人都很关怀,愉妃在早年乾隆刚登基时,以王府普通侍妾的身份获封海常在。
老话说,日久见真情。真实性情需要时间来验证,揣测一开始海常在不起眼的原因,是因富察皇后如明月高悬一般,将温婉的人设给占了,海常在因为家世也不出挑,父亲额尔吉图仅是平平无奇的一个内务府员外郎,家族也不过是早年被吴三桂收编的蒙古八旗,随着他投清自然归降的那种。海常在就不争不抢的安然度日,直到有了优秀儿子永琪,才在乾隆心里挂上号。爱屋及乌之下,乾隆屡屡给与加封,她成为愉妃后依然踏踏实实就是教育孩子,随着元后的病逝,愉妃的温婉就逐渐冒出头来,成为让乾隆在繁杂公事之余能够放松的静雅存在。
习惯一旦养成,哪怕乾隆到了八十岁有心情不顺当的时候,也喜欢翻牌子找愉妃聊聊天。再则,愉妃的第二个魅力,就是她的永琪确实养得过于优秀了。不怪琼瑶选主角的时候以永琪为蓝本,这位皇子自小就玉雪可爱,成年后更是文武双全,文化方面懂五种语言,连藏语和朝鲜语都十分精通,书法能教导的弟弟成为一代大家,算术更是有著作流传于世。比起才华和武力值更难的是,永琪生于帝王家,却有一颗慈心。他对兄弟呵护备至,对父亲乾隆更是敬爱有加,敬畏很常见,哪一朝的皇子不会对父亲又敬又怕呢?永琪却是真心地爱着自己的父亲,如乾隆二十八年,九州清晏着火,其他人都忙着逃生,只有永琪反方向往火里冲,就是为了救乾隆。
乾隆的内心怎么会不被感动所包裹的密密麻麻,再加上永琪跟乾隆的日常相处也会让乾隆感受到普通的家庭氛围,一行人围猎的时候,永琪丝毫不会留手哄着乾隆玩,赤子之心能激发起乾隆的一腔父爱。这么一个十全十美的儿子,却只活了26岁就病逝了,相信乾隆后半辈子都缓不过劲来,晚年还翻愉妃的牌子,就有一起怀念永琪的原因在里面。
最后,愉妃七十岁还被翻牌子,也起到陪着乾隆回忆一生的作用。她自入宫,整整陪伴了乾隆56年,虽说乾隆一辈子宠妃不断,可到最后都敌不过时间,一个个都先他而去了。老人到了晚年都喜欢活在回忆里,喜欢找一个参与者讲古,乾隆也不例外。他活到耄耋之年故事积攒起来能写几十万字的回忆录,这漫长的故事里有年少时的青春洋溢,有壮年的精明强干,也有跟投入过感情的妃子们刻骨铭心的经历,一个人憋着太孤单也太寂寞,太监虽说是捧场王,可地位相差过于悬殊也不能交心。
保持着不远不近距离相伴一生的愉妃,就是忆往昔的不二人选,他们或许会泡上一杯茶,在茶气氤氲中从五十六年前还在王府里说起,讲到一个个离去的故人,感慨万千老泪纵横。可以肯定的是,愉妃晚年能被翻牌子一定不是突然真爱迸发了,俩人擦出了暮年恋,更像是相识了一辈子,还有共同优秀儿子永琪的两位老人,静静坐在一块给自己的一辈子做个总结。——毕竟寿命无常,不管是愉妃的七十岁还是乾隆的八十岁,都属于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的彷徨,假如一肚子的话没来及说就寿终正寝了,确实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