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红楼梦的人,对书中经典的人物对话肯定不陌生。印象中儿时看《演讲与口才》杂志时,就有红楼梦人物语言艺术的文章,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红楼梦。不仅仅是红楼梦中,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口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太大了,那些混得如鱼得水,风声水起的人必然懂得说话的艺术。
就先拿红楼梦中的小人物茗烟来说吧,他是贾宝玉最信任的小厮,两个人关系非常铁。宝玉的一切秘密的行为,也不瞒着茗烟。在四十五回中,贾宝玉瞒着众人,在王熙凤生日的时候,偷偷祭拜金钏儿,随行的就是茗烟。贾宝玉并没有告诉茗烟要祭拜的是谁,但是当贾宝玉祭拜完毕准备走的时候,茗烟也忙着磕了几个头,并且说了一段话,相当精彩,原文如下
“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
茗烟这番话十分得体,作为仆人,面对领导的秘密行动,他不去挑破,更不去过问,服从是最好的做法。他说自己“也不问”。但是既然贾宝玉祭奠,他也跟着主人祭奠,他非常懂贾宝玉的心思。他应该知道贾宝玉祭奠的是金钏,但是他并不点破,保护贾宝玉的自尊心。茗烟此番语言表明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助理,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他焚香说出了贾宝玉不能说出口的话,说出了贾宝玉的心声。表达了他对贾宝玉的忠心,减轻了贾宝玉对金钏之死的愧疚之情。
当然茗烟作为贾宝玉的小厮,跟随了贾宝玉很多年,能猜中贾宝玉的心思不奇怪。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小人物,说话的时候拿捏的分寸也非常到位,靠自己的说话艺术得到了王熙凤的关照,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谋取了一份好差事,那就是贾芸。
贾芸,只是贾家的远房,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没有产业,跟着寡母生活都成了问题。为了日后的生活,贾芸想去荣国府讨个活干,挣口饭吃。他最开始想着走贾宝玉这条路,但是见面通过交谈,发现贾宝玉是个富贵闲人,根本就不管这些闲事,后来又想法接近贾琏。求了贾琏未果之后,最终找到王熙凤。
虽然男女有别,贫富悬殊,辈分也差了一辈,但是王熙凤决定了他日后的生计问题,所以他将宝押在了王熙凤身上。王熙凤那可是荣国府实权在握的管家娘子,嘴皮子特别好使,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那番对白可是能说会道的教科书般的典范,一句“天底下竟有这般标致的人物,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嫡亲的孙女”,既夸了林黛玉又夸了贾母。这样一个口齿伶俐之人又有一万个心眼子,谁能入得了她的法眼,但是贾芸靠着自己的口才,却得到了王熙凤的关照,谋求到事业的起步。
他先是给王熙凤送麝香,送冰片。尽管他已经竭尽所能,但是豪门贵族的王熙凤未必会把这些礼物看到眼里。贾芸见到王熙凤的开场白先就打动了王熙凤,他是这么说的
昨天晚上我们还提起婶子来。妈妈说,婶婶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的精神,能够料理得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的,早累得不知怎么样呢?
本来王熙凤碰见他,看都不看他一眼,但是他的这番话,让王熙凤非常受用。“昨天晚上提到婶子”说明王熙凤在他们娘俩心目中的地位,占据了他们茶余饭后。王熙凤知道自己有能力,更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有能力。听到这话就停了下来,贾芸一看有机会,趁机随意一般说出有朋友的药店清货,他随手买了点麝香和冰片孝敬婶子。
我们看书都知道,贾芸买麝香冰片的钱,来得并不容易,在舅舅卜是仁那里受了侮辱后,后来得到无赖倪二的帮助才买得起。但是经他这么一说,让人看不出刻意逢迎,没有压力,听起来舒服。如果他直接送礼,王熙凤必然不会接受。尤其他接着说
“这些东西,谁都不配用,只有孝敬婶子,方不算糟蹋了东西”,
这话听起来顺耳,王熙凤自然很高兴,对他的印象非常好。以王熙凤的心眼,她很明白他想要干什么,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贾芸就这样得到了王熙凤的关照,得到了在大观园种花草的差事,很快地还了倪二的钱,和母亲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前面提到贾宝玉的小厮茗烟靠平时的察言观色,成了贾宝玉最得力的书童。贾芸则是靠自己得体的说话艺术,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王熙凤是一个眼界很高的人,她识人很准,贾芸的能说会道,背后其实是聪明伶俐,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说话讲究时机,内心有个尺度,贾芸的这番话,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
王熙凤口才好,她自然喜欢能说会道的贾芸,包括丫头小红。也是因为口齿伶俐,聪明机敏才让王熙凤看中,从贾宝玉身边调到自己房里得到了重用。反观贾府的三朝元老焦大,明明是有功之人,却因为说话被人厌弃。
我们经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良药也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如果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和对方都留有余地,双方都能愉悦,达成合作双赢的目的,那该多好。其实红楼梦中会说话的人很多,不仅仅茗烟、贾芸,一部红楼梦,值得我们仔细去推敲,去品读,去学习,这就是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