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首页看点|鉴真再次“东渡”吴为山雕塑《鉴真像》在日本东京揭幕

首页看点|鉴真再次“东渡”吴为山雕塑《鉴真像》在日本东京揭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新华报业网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3/12/24 23:43:04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鉴真像。

7月20日,中国美术馆馆长、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雕塑《鉴真像》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不忍池湖畔落成。在中日邦交正化 50 周年之际,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女士、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三宅伸吾等中日嘉宾共同为《鉴真像》揭幕,上野公园首次迎来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写意手法塑人物精神,鉴真铜像唐风浩荡

《鉴真像》呈现出吴为山鲜明的写意风格,厚重飘逸、气象宏大,富有唐风诗韵。作品历时半年完成,加底座全高280cm,为黄铜手工锻造。艺术家选取了鉴真大师当年渡海时挺立于船头,怀着坚定的信念,乘风破浪的形象。鉴真清瘦而慈祥,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刻写着百折不挠的神情。塑像整体呈三角形稳定结构,造型沉稳庄重,如同一座丰碑,表现出鉴真从容自若的弘法形象。艺术家尤其重视人物的精神表达,独特的写意雕塑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鉴真大师的博大胸襟和大德风范。他身着宽大僧袍,左臂自然下垂;右手微微抬起,宽大的袖子里面鼓足了海风,似唐风浩荡,洋溢着中国化之风,体现着鉴真的风骨与风采。

踏破瀛海千层浪,万里莲花飘馨香。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1200多年前,中国盛唐时期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历经磨难,双目失明,六次东渡终获成功,完成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之心愿,为增进友谊、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料记载,唐天宝十二年(753),经过两个月的海上颠簸,第六次东渡的鉴真大师终于到达日本,受到日本举国欢迎。当时,鉴真已经是一位65岁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唐招提寺,还把盛唐先进的礼制、文化、科技带到了日本,为日本医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深远。从唐代至今,鉴真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爱,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

雕塑原型出自扬州,鉴真像与江苏有不解之缘

“《鉴真像》的缘起要追溯到4年前,时任日本驻华大使的横井裕到中国美术馆参观时,邀请我为日本创作一尊鉴真的雕塑。”吴为山在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时说,“不忍池是鉴真雕像三个备选落成地之一,我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讲到鉴真东渡一定离不开水。当年他经历狂风巨浪、九死一生东渡日本,如今他的雕像立在风平浪静的湖边,稳如泰山,令人高山仰止。”

东京这尊鉴真像与江苏有着不解之缘,它的原型正是扬州博物馆前的鉴真像,是吴为山于2005年为扬州所作。鉴真出家在扬州大明寺,是扬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而他第六次东渡的出发地是家港黄泗浦,经过多年考古发掘,黄泗浦遗址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吴为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鉴真像》在东京落成,让四海宾朋能够驻足缅怀先德风采,感受鉴真大师海纳百川的胸襟,共同努力为人类的和平、文明、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吴为山为中日文化交流不断续写佳话。2021年11月14日,吴为山创作的中国明代高僧隐元禅师像落成于日本长崎东明山兴福古寺,雕塑基座由日本艺术家师村妙石题字“隐元禅师像”,通过这一合作形式,将中日两国和平协作的美好祝愿凝结在作品之中。从唐代的鉴真到明代的隐元,从去年的《隐元像》到今年的《鉴真像》,既彰显了中华文脉之赓续,也为中日文化交流揭开了新的篇章。

见证中日人民友谊,鉴真东渡考古研究仍在深化

鉴真像矗立的上野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公园内坐落着众多博物馆、美术馆,有“文化森林”之誉。不忍池是园内最大的湖泊,每年春季这里是东京最佳的赏樱地点。鉴真像矗立在这里,守护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穿越山海,历久弥新。

在活动现场,中日嘉宾们表示,鉴真大师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先驱,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是中日悠久友好交流史的象征,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鉴真像》得以永久矗立于上野公园,意义非凡,希望今后进一步促进两国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增进互相理解,祝愿中日关系不断发展。

鉴真第六次东渡出发地是张家港黄泗浦,从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苏考古部门对黄泗浦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周润垦表示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体现了中国对东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直到今天鉴真东渡的意义都深刻影响着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持续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黄泗浦遗址考古是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正对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工作。“鉴真六次东渡历时12年,黄泗浦遗址的考古差不多也用了12年的时间。”周润垦表示,对黄泗浦考古的深度研究,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遗址公园的建设和中日两国学术及文化交流,将有深远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 胡安静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他到底带去了什么,为何会遭到后人诟病呢?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日本,鉴真东渡,鉴真,唐招提寺,王献之,僧侣

    鉴真和尚,唐代高僧。他在中日两国的佛教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在日本,直至今日,鉴真都享有着国宝级的待遇,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同时也被称为日本“文化之父”、“律宗之祖”。鉴真之所以能得到日本国百姓如此之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为日本的佛教、文化、医学

  • 福利|送你去跑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

    历史解密编辑:ThuleWang标签:半马,跑者,周春秀,扬州市,大运河,中国文物,半程马拉松,上海马拉松,中国世界遗产

    2023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将在4月16日重新起跑。我想,用重新二字正恰如其分,作为国内规格最高最老牌的半马之一,它用13年成为国内的标杆,又用3年印证了艰难和曲折,然后在今年迎来重生。关于扬州马拉松,有一些你可能不清楚的地方,但相信你看了这些,会认识到它有多么独特——‍‍‍‍‍它早在2006年就已

  • 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是“传播佛法”,为何有人说他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卖国贼,佛法,日本,鉴真,住持,佛教,医学家,科学家

    在我国的历史上,佛教虽然属于是一个外来教派,但是却在我国发展的十分兴盛,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就非常信奉佛教,甚至有着西天取经这样的故事,而那些佛教徒也希望自己的教派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是“传播佛法”,为何有人说他是“卖国贼”?那么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究竟是对是

  •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佛经,佛教,诟病

    一、鉴真是谁鉴真是唐朝的一名僧人,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医学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到日本传送佛教的大师。鉴真自幼开始学习佛经和医学,尤其在长安期间,除了学习佛经之外,在建筑、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在西京时期就已经成为佛门的领袖,在佛学方面有了独特的见解。在日本大化改新时期,鉴真曾经六次东渡,弘扬

  • 日本人告诉我们,鉴真大和尚是从黄泗浦出发的,日本人说的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黄泗浦,文物,鉴真,遗迹,考古

    迟重瑞饰演的鉴真鉴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高僧,他多次出海,想要远渡日本弘扬佛法,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失败,终于在第六次成功出海,抵达日本,完成心愿。在日本人所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鉴真和尚)从龙兴寺出,至江头乘船……乘船下至苏州黄泗浦……(十一月)十五日壬子,四舟同发”。这里明确记载了

  • 中日友谊之船!第三代“鉴真”号客滚船首次由中国船厂建造

    历史解密编辑:国际船舶网标签:客滚船,中日,船舶,航运,中远,招商局

    8月26日上午,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与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日国际轮渡”)在上海举行新鉴真中日轮渡新造船项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中日两地同步进行。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总领事薛剑,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赤松秀一,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李百安,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黄

  • 鉴真铜像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落成揭幕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标签:日本东京,中日,鉴真,日本

    新华社东京7月20日电(记者姜俏梅)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鉴真铜像20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不忍池”湖畔落成揭幕。当天,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三宅伸吾等中日嘉宾共同为铜像揭幕。7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不忍池”湖畔,

  • 鉴真铜像落户东京上野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公园,吴为山,东京,日本东京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鉴真铜像近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不忍池”湖畔落成揭幕。图为鉴真铜像。山崎裕一摄(新华社发)

  • 美亚柏科:已发布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可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内容进行检测识别鉴定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工作站,人工智能,美亚柏科

    美亚柏科5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截止当前,公司暂未与字节跳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但有开展涉及特定业务相关的司法鉴定合作;公司关注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布局研发相关的技术并推出相应的产品;关于AI监管技术,公司已经发布了AI-3300“慧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可以对生成式人

  • 鉴真东渡:盛唐文化向日本的一次全面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日本,鉴真东渡,鉴真,唐招提寺,华佗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出国传经送宝,并且取得杰出成就的,鉴真可说是第一人。以往外国僧人来中国传教也好,中国僧人去国外求学也好,都是单一的传教与取经。鉴真东渡不但弘扬了佛法,而且把盛唐优秀的文化传播到日本。鉴真每次渡海,除了携有海粮等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数以千百计的佛像、佛经外,还带去了漆器、玉器、绣品等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