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为什么却放过了他们的女儿

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为什么却放过了他们的女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度婉容说动物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2/11 22:25:05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得位不正的皇帝:李世民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以杀兄逼父这种极端的形式坐上皇位的。中国古人向来强调名正言顺——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像李世民这种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的皇帝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李世民哪怕是找借口也要让自己的上位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一些。那么李世民究竟是怎么给自己塑造政治合法性的呢?

首先就是大力宣传突出自己的政绩。当然李世民的政绩本来就很突出:从武德元年(618年)五月唐高祖李渊登基起先后发动了旨在统一天下的六次重大战役(这其中李世民就指挥了四次)。可以说李世民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说唐朝江山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也并不为过。李世民在大唐开国过程中的确是功勋赫赫,等到他继承皇位后更是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

由此可见李世民无论是在打天下还是治天下的过程中都有着卓越的文治武功,然而觉得还不够的李世民通过篡改史书削弱李渊、李建成在大唐开国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功绩。在李世民授意篡改的史书中晋阳起兵变成了自己一手策划的,而父亲李渊倒更像是他手中任意操纵的提线木偶。李世民这样做就是要向天下人强调自己当皇帝要比父亲李渊、兄长李建成强。

突出政绩只是李世民为自己正名的第一步,紧接着他要向天下人展现自己的宽仁大度。李世民的宽仁大度首先体现在对父亲李渊的“孝顺”上(尽管这种“孝顺”是出于政治动机的作秀)。李世民对父亲真孝顺吗?我想玄武门之变已给出了答案。可李世民为了向外界塑造一个仁孝之君的形象至少需要在形式上必须对父亲李渊保持尊重与关怀。李渊退位后李世民时常去向父亲请安问候。

这其中情感的成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恐怕更多只是李世民出于政治目的在作秀。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世民是在作秀呢?李世民登基后就修葺了隋朝的仁寿宫,将其更名为九成宫,用于夏季避暑。相比之下太上皇李渊居住的大安宫却十分矮小陈旧,以致于连监察御史马周也看不下去了。马周向李世民上书称这不符合”温清之礼“,希望给太上皇另辟一个住所。可李世民却一直没做出实际行动。

从李世民对待父亲的这种冷淡态度可以看出:此时的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以前父亲李渊对自己的猜疑和反复仍耿耿于怀。李世民对李渊的请安问候更多只是例行公事,而这种刻意的冷落才反映了这时的李世民的真实心态。李世民除了刻意表现自己对父皇李渊的“孝顺”外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旧部也采取了宽大为怀的态度:贞观年间著名的谏诤之臣魏征就曾是太子李建成的旧部。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手下把魏征抓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太子如果要是按我说的去做,那么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不仅没因为魏征的直爽而治罪,反而因此视魏征为值得重用的忠直之臣。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的手下冯立、薛万均、薛万彻等人曾与李世民的人马激战并杀死了李世民手下的敬君弘等人。

当时薛万彻甚至一度打算率部攻击李世民的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拿出太子李建成的人头给冯立、薛万均、薛万彻等人看了以后他们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玄武门之变后冯立、薛万均、薛万彻等人带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手下逃入深山。李世民坐稳江山后不仅对他们既往不咎,还多次遣使招谕请他们出山。这样的做法使得昔日东宫和齐王府大部分都归顺了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个精于权谋的政客,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杀人的屠夫。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是出于政治斗争原因。这并不是因为李世民天生喜欢杀人,而是因为政治斗争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杀人不过是李世民清除障碍的手段,但杀人绝不是李世民所追求的目标。一旦当他坐稳江山之后出于树立形象的动机就有必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宽仁大度。

李世民当然不希望自己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是一个滥杀无辜的暴君。当李世民与自己的太子哥哥争权夺利时他是宗法制度的破坏者,然而当他坐在皇位上以后实际上已成为帝国统治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这时李世民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对秩序的破坏,而是要竭力维持政局秩序的稳定。过度的滥杀只会对唐朝政局的稳定和自身形象产生负面的效果;对太子、齐王旧部的宽容则能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明君的形象。

李世民对太子、齐王旧部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因为他觉得这些人最终会为自己所用。与此同时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们则表现得足够残酷:李世民在掌握大权后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全部处死。李世民处死的这些侄子中年长者不过弱冠、年幼者尚在襁褓之中。李世民之所以杀他们其实就是为了斩草除根消除隐患。

太子和齐王旧部对李世民而言是经过争取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然而李世民和这些侄子们之间可是有着杀父之仇的。留下这些人对李世民而言就是给自己挖陷阱、埋炸弹。表面上这样一群孩子对已手握大权的李世民是构不成威胁,可无论多小的孩子终归有一天是会长大的。即使这群年幼的孩子尚无法体会杀父之仇是怎样一种刻骨的仇恨,可等他们将来长大以后会不会心怀怨恨呢?

即使他们出于畏惧心理不敢和叔叔李世民对抗,可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人借助他们的政治身份地位搞事情呢?退一步讲即使李世民真有心想放他们一马也会遭到李世民自己的部下所反对。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储位之争中岂止李世民自己生出了取而代之的心思,他手下的将士也无不想拥立自家主子登基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李世民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政治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玄武门之变以后不仅李世民本人需要斩草除根,同时他手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臣武将们也希望斩草除根。李世民的部下拥戴自己的主子发动玄武门之变就是为了给自己和后人谋一个好的前程。如果让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儿子继续活着,那么这些人可就要寝食难安了。尽管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死且已被定为谋反罪,可如果他们的儿子还活着就依然是李氏皇族的王爷。

在当时这些尚未成年的王爷们自然是都不过李世民手下正得宠的这帮谋臣武将,可等到将来这些王爷们长大成年以后会不会秋后算账呢?因此李世民以及他手下的整个政治班底都绝不可能允许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继续活着。李世民在将侄子们屠杀殆尽的同时对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太子、齐王的妻妾、女儿)却特意网开一面。为什么李世民和他的政治班底在面对这群女眷时没斩草除根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李世民和他的政治班底觉得这群女眷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中国古代社会毕竟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男权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手中又没掌握任何政治权力,因此李世民和他的政治班底并不会觉得这群女眷有找自己秋后算账的能力。既然这些人不会对自己构成实质性的威胁,那么放她们一条生路不是更有利于在世人面前树立宽仁大度的明君形象吗?

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是一个不留斩草除根,相比之下对李建成、李元吉的妻妾、女儿则是一个不杀。事实上李世民不仅没杀害侄女,而且还给她们保留了一定的政治地位:李建成的次女李婉顺被封为闻喜县主,李元吉的五个女儿分别封为新野县主、和静县主、寿春县主、文安县主、归仁县主。后来李世民更是索性把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变成了自己的妃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弟媳究竟有多美?以至于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霸占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讲体育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渊,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视的就是血缘关系和嫡长子制度。由于这种思想传统的存在,让各种长幼顺序和伦理纲常变得格外重要,而这种现象在皇家更为严重。贵为天子的皇家子弟,一举一动都遵循着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不敢有任何的差池,也不敢胡作非为。尽管他们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遵循着伦理纲常,但是还是会有违背人伦

  • 李世民为什么非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其实原因就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皇位,杨素

    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男人们或者土匪强盗抢夺红颜美女这个场景,其强抢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女子相貌美丽,而他们又想占位己有而已。而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霸占过女子,他强占了李元吉的妻子即齐王妃。难是因为垂涎李元吉妻子美丽外貌而去强占的么?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另有他因。李世民之所以成为了太子是因为他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已经杀死李元吉,为何还要割下他的头?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渊

    唐朝是一个国力十分强盛的国家,一说起唐朝,大家应该都会想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而讲起唐朝,我们不约而同得都会想到唐朝经典的“玄武门之变”,据历史记载,“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整整发生了四次,但是唯一成功并让后代深深记住的,便是第一次事变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玄武门之变”,参与者便是李渊皇帝的太子李建成,,

  • 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全家都被杀光,为何李元吉宠妃却活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吉为,太宗,军事制度,唐朝,元帅,军衔

    说起唐朝的风云变幻,让人不得不提的莫过于一场皇位之争——玄武门之变。这一场政变,亲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血洗玄武门,最终,李世民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也成为了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结局是美好的,李世民也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但是他这一生中,也摆脱不了“杀兄诛弟”的事实。李世民的功成名就暂时不谈,我们先闲

  • 李世民的弟媳究竟有多美?除掉李元吉后,李世民还霸占她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君山梵静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渊,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千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司马光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是一介布衣的平民百姓,还是九五之尊的一国之君,大多会被功名利禄、七情六欲所困扰,有的适时止损悬崖勒马,而有的则是一意孤行将错就错。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唐,被后世所敬仰

  • 李元吉被杀,李世民为何还强占其妻?这招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李渊,齐王,唐朝,隋朝,元帅,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令李世民一举除掉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更收编、消灭了二人的军事力量,为自己的上位换来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心腹大患的解决,无疑让李世民喜悦不已,但既然做出弑兄杀弟的举动,此事自然也不会轻易完结。此后,他逼宫李渊,迫使李渊交出权力,又将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子嗣杀了个干干净净。真正做到了斩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出于何种原因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杨氏,李渊,元帅,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止杀掉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全部杀光,并且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眷全部没入宫中,在李世民原配皇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随即霸占了弟媳李元吉之妻杨氏,并与杨氏育有一子李明,后来李明被过继给李元吉为子嗣。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

  • 玄武门前,为何李元吉三箭没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却一箭射死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炜数码标签:军衔,隋朝,唐朝,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唐朝,是开放而强盛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在贞观时期,万国来朝,作为大唐君主的李世民,也被称之为“天可汗”,即“天下共主”。李世民的成就,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他的皇位,也是自己夺过来的,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正是因为李世民在大唐开国时的皇位继承之事上,做的示范太好,唐朝后来的皇位更迭,很多也都是

  • 为什么李元吉三箭没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能一箭射中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看到李世民,知道情况不妙,立即连发三箭,结果全部未中,李世民反手一箭,李建成一命呜呼。每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总会有很多疑惑,为何不是李建成射杀李世民,而是李元吉抢先动手呢?更为主要的是,李元吉原本箭术精湛,为何在玄武门之变却连发三箭均未射中李世民,而李世民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杀了

  • 李渊第四子李元吉,为啥帮着哥哥与李世民斗?最后把命都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渊,秦王,军衔,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字记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进封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