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诗鬼”的天才诗人李贺,大白天看见一名红衣人骑着红龙,要召走他。李贺磕头说:“母亲年迈多病,我还不想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新盖白玉楼,要召你去写一篇记。天上很快乐没有痛苦。”
不能不说这个世界还是很神奇的,有许多颠覆三观的存在。
李贺是晚唐著名诗人。他本是李唐王室的远支后裔,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家中十分贫困。
李贺七岁时即能写诗作文,在不可思议的后面隐藏着什么,让人匪夷所思。
当时文坛大家韩愈、皇甫湜来李家,李贺出口成章作成《高轩过》一诗,令韩愈称赞不已,从此李贺声名大振。
李贺身材细小瘦弱,两眉相连,手指和指甲都很细长。
他每天日出出门,后面跟着一个仆童,背着锦囊。李贺一般都是冥思苦想一整天,有灵感就写下来放进锦囊,晚上再写成诗篇。
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天才”诗人是怎么成诗的,就像是某女,孩子拉粑粑都能写成诗,也是让人服了。
李贺长年如此,他的母亲看到儿子如此痴迷,就生气地说:“你要呕心沥血才肯罢休吗?”
儿子又不是打游戏上网,干嘛这样!
21岁时,李贺参加科举,不料遭到嫉妒者中伤,竟然编造出这样的理由来,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晋肃”与“进士”发音近似,做儿子的应该避讳,不能考进士!
这理由也太牵强附会了吧,你们非要逼得死去的老爹从坟里爬出来改名字吗?
伯乐韩愈也无语了,只好专门为李贺写了一篇文章申辩说:“如果父亲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点进士,那么父亲名字里有个“仁”字,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尽管如此,李贺依然被排除在考场之外。从这里可见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腐朽到什么程度了。
一心渴求功名的李贺遭此变数,悲愤交加,性情大变。
他写出了:“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可见当时李贺是多么无奈。
毕竟那时候可选择的择业途径不是很多,要是现在可以选择在百度平台做个网红,写写文章,凭这么高的才情,肯定吸粉无数!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分。我待恕天下,世间难容人。进士无门的李贺凭着父亲的“恩荫”被推荐为奉礼郎,这是当时最低的公务员,官位仅从九品。
这种最底层的微末之职,连酒钱都不够。这使李贺生活更加窘迫。
亲眼目睹社会的腐败,让李贺写了大量批判现实、鞭挞社会黑暗的诗篇,被后世誉为“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
这还不算完,生活中的困境可以咬咬牙挺过去但是精神的打击才是致命的,李贺的妻子竟也在几年后去世,这让李贺很受伤。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李贺心灰意冷,先是大病一场。在勉强支撑了几年之后,这位天才诗人也不幸病逝,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年仅27岁。
面对李贺的悲催遭遇,我们不仅要用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窦娥冤》里的句子发问: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不过要是这么认为就真的冤枉了天地,上天不会错过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据李商隐《李贺小传》记载,李贺去世前,白天看见一名红衣人,骑着红色的龙,拿着一本写有上古篆文册子,要召走李贺。
李贺下床磕头说:“母亲年迈多病,我还不想去。”
红衣人笑着说:“天帝新盖了白玉楼,想立刻召你去写一篇记(赞文)。天上很快乐,一点也不苦。”
李贺只是哭泣,当时身边的人都看到了。
不久李贺就奄奄一息。
窗户旁有浓密的烟雾,以及有行车吹奏音乐之声。
李贺的母亲立刻让家人停止哭泣,等了一会李贺就去世了。
这件事,是李贺的姐姐亲眼所见。
这是一个什么东东?敢情人家李贺是来人间渡劫的。
要是按照古人认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来算,27岁的李贺来到人间在上天还不到一个月。
我们不能不说上天真会开玩笑,既然给了李贺下来挂职的一个机会,却又不让他享受人间烟火,有意思吗?闹玩呢!
李贺是下来渡劫的,那我们呢?
我们要学会看淡人生,面对人生的无常恰是这个世界的正常。
人生的磨难,就是一种磨炼;人生的惨淡,何尝不是一场考验?
李贺的不幸中,恰恰是贯穿着人生的变迁。
面对现实的不如意,就在一念之间,熬得住出彩,熬不住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