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命

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风牛马不相及 访问量:4228 更新时间:2024/2/20 15:42:13

李世民设立过一个二十四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命苦,但是运气很好,而且自己也十分好学,“性通悟,有筹略”。他的妹妹嫁给了当时还在潜邸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也很好,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少与太宗友善。”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好兄弟,在李世民跟随李渊反隋的时候,二话没说就投奔了李世民,从此留在李世民身侧,无论是艰难还是富贵,都没有离开,最终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长孙无忌也水涨船高,身价倍涨。

在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凭借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以及排名第一的功劳,成为那些年里“最靓的仔”。最要命的是,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宠爱远超常人,先是任吏部尚书,封齐国公,又拜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升官太快了,平步青云形容他的升官速度都嫌不够,难免就惹人非议,甚至是背后告他的黑状。

不过,李世民不在乎,谁告状也没用,他就是无条件相信长孙无忌,甚至把告他的密奏都给他看,最终将长孙无忌升为了司空,位列三公。

这件事儿其实李世民做的不妥,当时就连长孙无忌本人都觉得不妥了,他觉得自己一个外戚身份,位列三公不太合适。李世民不同意,他十分坚决的表态,这个司空,他长孙无忌必须当,最后,长孙无忌是被迫当上了这个司空。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心里,绝对的第一位,甚至连立储这种事情,他都要问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是太子李承乾的支持者,而房玄龄则是嫡次子李泰的支持者。这两位宰相分别支持了不同的皇子,长孙无忌的选择更稳妥。只不过事情发生变故,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

可以说,长孙无忌押错了宝,他支持的皇子失去了储君的地位,他的地位按理说也就岌岌可危。李承乾倒了,最大的受益人莫过于嫡次子李泰,加上房玄龄的支持,李泰成为储君的机会其实很大。

只不过长孙无忌不认命,他转过头来支持了一位排名不靠前,性格还懦弱的李治。他选择李治有自己的私心,因为李治比较懦弱,未来登基之后也会更加倚重他,甚至他可以控制李治。最重要的是,他不能让李泰上位,因为李泰登基以后,房玄龄就会得到重用,他长孙无忌就得黯然退场,出于对权力的贪恋,长孙无忌不想早早出局。

于是,李世民在问长孙无忌意见的时候,他极力推举李治做接班人。李世民很纳闷,他觉得三儿子李恪就很好啊,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还十分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李恪的言谈举止,与自己很像。

长孙无忌一听,立刻就拒绝了,他认为还是李治好。李世民认为李治很懦弱,不如李泰和李恪,就问长孙无忌为什么要立李治,当时长孙无忌的回答,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他说:“因为李治懦弱,所以你立他为太子,另外两个皇子能活命,但是你立李恪和李泰的话,另外两个皇子都活不成。”

长孙无忌的话入了李世民的耳朵,竟然一时之间无言以对,似乎他不立李治为太子,未来他就是祸起萧墙的罪魁祸首一样。经过长孙无忌一番“恳切的言辞”,李世民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在他驾崩以后,李治成为新的皇帝。

李治登基以后,果然如长孙无忌所想那样,李治什么事情都听他的,并且升他为太尉,长孙无忌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但是他仍不安心,因为曾经与他较劲的房玄龄那群人的势力还在,让他如鲠在喉,却苦无机会除掉他们。但是有一位公主,却因为自己的不安分,给了长孙无忌这个机会。

这位公主是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这位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这本来是李世民对房玄龄表示恩宠,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高阳公主因为从小娇惯,无法无天,即便是嫁到房家做了媳妇儿,还是十分的不安分。

房玄龄去世后,大儿子房遗直继承了他的爵位,长子继承没毛病啊,但是高阳公主不干了,哭闹着让房遗爱和大哥分家。最后房遗直服了,主动将爵位让给房遗爱,让李世民给拦下了。李世民去世后,高阳公主又旧事重提,李治没办法给哥俩都封为刺史,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高阳公主这次将房氏兄弟闹分家以后,对于此事还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房玄龄的爵位还是大哥房遗直继承。只不过她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把注意力转到了别处,甚至有一次她还给一个和尚送礼物,东窗事发后和尚被腰斩。总之一句话,高阳公主似乎永远都不会安分。

房遗爱这个人,朋友很多,比如李世民手下猛将薛万彻,也是一位驸马;还有荆王李元景与房遗爱关系也很好,经常一起饮酒;另外柴令武和执失思力也都与他们有密切往来。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中除了荆王李元景之外,其他人都是驸马。

这些人交情匪浅,而且身份相近,走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在把酒言欢之后,自然也难免会有胡言乱语的时候,比如薛万彻,就曾在醉酒时说过,“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李)元景为主”。可见,房遗爱的这群好朋友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却一直小心谨慎,并没有落下什么口实给长孙无忌,这才能一直隐藏在暗处,默默等待时机。

可惜这群驸马们却忽略了一个人,她就是高阳公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高阳公主的不安分因子又活跃起来,她又想起了大哥房遗直继承爵位的事情,让她内心不舒服,于是她这一次使出自己的大杀器,竟然向李治污蔑大哥房遗直非礼她,希望李治将他剥夺爵位,逐出房家。

房遗直当年为了平息事件,都主动让出爵位了,时隔许久,这高阳公主还是不依不饶,而且变本加厉,让房遗直十分愤怒,“士可杀不可辱”,房遗直这一次直接作出反击,举报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勾结,密谋造反。

因为房遗直与房遗爱是亲兄弟,所以房遗直可能真的听到过他们的谈话,这一次也可能是被高阳公主逼疯了,一时冲动才作出这样的举动。不过房遗直是不是冲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李治为了查明真相,派了长孙无忌调查此事。

长孙无忌看着不安分的高阳公主和互相拆台的房家兄弟,还有房遗爱的一群死党们,内心别提多开心了,此刻的长孙无忌意识到,他朝思夜想的机会,来了!

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的不安分引出的这场“闹剧”,通过手段很快将“谋反”的罪名落实在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头上,他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反贼。最让长孙无忌意外的是,房遗爱为了自救,主动举报了吴王李恪,长孙无忌自然就顺手把他也带上,一起除去了。

长孙无忌趁机将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处斩,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尽,一举除去让他不安的3位驸马和2位王爷,其他的人没处死的就流放,再也没人对他产生威胁,成为了满朝上下无人能动的权臣了。

不得不说,高阳公主的不安分真是害人不浅,让伺机而动的长孙无忌抓住机会,那么,这么厉害的长孙无忌,后来武则天又是如何将他流放的呢?欢迎关注野哥,下次一起交流。

更多文章

  • 18岁中状元,唐朝开国宰相李世民亲自召见,贞观之治谋划者房玄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唐朝,状元,隋朝,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艺术家,贞观之治,开国宰相

    说到贞观之治,大家都耳熟能详,是唐朝初年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世局面,那么如此繁盛之世,必离不开一位幕后英雄,那就是开国宰相房玄龄。“房谋杜断”一词,其中,房谋说的就是房玄龄,李世民登基后,把房玄龄称为自己的萧何,策划能力可见一斑,他官场处事谨慎,低调做人,最终能够平安卸任,那么,今天刘海哥就带大家认识

  • 成龙父亲临终前告诉他:你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2个哥哥在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成龙,房玄龄,房道龙,小龙女,房祖名,于占元

    2008年,成龙父亲病重,弥留之际,他告诉成龙:“你的原名不是叫陈港生,我们祖上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故宫旁还有6亩地。”成龙心想,6亩地起码2个亿。房道龙还说:“你还有2个亲哥哥在安徽。”成龙懵了。成龙,从一个一天赚几块钱的龙套,到享誉全球的国际功夫巨星,他的一生十分传奇,同样传奇的还有他的身世。成

  • 大唐宰相房玄龄有多厉害,在位22年从不说真话,为何还能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宰相,李渊,杜如晦,杨坚

    他是唐朝第一宰相,屹立朝中22年,他是1500年前的文状元,是举世闻名的学霸,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他是房谋杜断的明相——房玄龄,李世民帐下第一谋士。房玄龄▲那你知道为什么房玄龄位居宰相22年不倒吗?▲你能想得到早在隋朝时期一位平平无奇的少年,能预测二十年后的天下大事吗?▲大唐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

  • 李世民的手下都被李建成调往外地,房玄龄:这个人万万不能走!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李渊,隋朝,军衔,李世民,房玄龄,李建成,杜如晦,科学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玄武门之变世人尽知,其实这件事对李世民影响巨大,他弑兄逼父最终夺得天下,这种行为在古代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如果李世民有其他选择的话,估计也不会行此下策,这就从中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子李建成并不是酒囊饭袋,不然不会逼得李世民这么做,可见李建成也是蛮厉害的,其实早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就已经在防范李世

  • 唐太宗赏给房玄龄几个美女和一壶毒酒,房玄龄妻子一饮而尽: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资深人士说文史标签:李世民,房玄龄,吃醋,太监

    房玄龄是初唐贤相,此人足智多谋,辅佐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在现代社会中,“吃醋”是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大致意思类似于嫉妒。“吃醋”这个典故,出自房玄龄和他的妻子。众所周知,房玄龄功勋卓著,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唐太宗善待功臣,对这些帮助他治理天下的大臣们非常照顾。有一次早朝结束后,其他的大臣都走了,只有

  • 史称房谋杜断,房玄龄真的只有谋划的能力,没有判断拍板的魄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曾经记载过这样一段大唐往事,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每当遇到国家大事,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杜如晦通过判断分析,最后决定能否执行。史称房谋杜断,房玄龄真的只有谋划的能力,没有判断拍板的魄力吗?当然不

  • 李世民要给房玄龄纳妾,诞生一词语,成了所有女性的绰号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宰相,皇上

    房玄龄是唐朝初年的名相,政治家,史学家。他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投靠秦王李世民为其出谋划策,成为了秦王府最得力的谋士之一。公元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李世民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

  • 唐朝宰相房玄龄,为何一生不敢纳妾?李世民得知原因后都笑喷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杜探历史标签:宰相,唐朝,隋朝,房玄龄,李世民,唐玄宗,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一男一女搞对象,一旦有第三者的介入,就会发生“吃醋”现象。关于“吃醋”的由来,还得从唐朝说起。唐初名相房玄龄,少年得志,文武双全,一手策划了玄武门政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大唐政坛的大红人。就是这样一个位极人臣的男人,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却是出了名的怕老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唐太宗李世民

  • 遗憾房玄龄,治国难齐家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房玄龄,李世民,长孙无忌,杜如晦,治国,萧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终极理想。“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呢?就像我们知道的一样,优秀的老师往往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房玄龄也是一样,“房谋杜断”的典故是史不绝书,可是他自己的家事

  • 这些军师不正常:唐朝最不渣男房玄龄,吃醋的由来竟跟他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皇帝,唐朝,军师,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科学家,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除了长孙无忌,凌烟阁上有功勋的文臣,还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二位为什么要一起讲呢?他俩是李世民智囊团成员,两个得力COO(宰相),唐朝开国时,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定的。房不离杜,杜不离房,就连玄武门之变,两人也是一起参与的。李世民同房玄龄商讨国事,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