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王维笔下大唐盛世的最好展现,唐朝,是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盛世局面,其影响力之广泛甚至是遍及世界,井水处皆有唐人,绝对不是夸张,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唐朝空前繁荣的表现。
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何封建王朝都没有绝对的繁荣,纵使是唐朝时期也难避免由盛转衰的局面,在相当一段时间的长治久安之后,由于唐玄宗后期的昏庸,安史之乱爆发,昔日的国泰民安不再,社会进入一个空前混乱的时期。
树倒猢狲散是战乱发生后的社会典型表现,唐朝的皇室也是如此,在面对民愤四起和叛军涌动的四面楚歌时,往往会选舍弃一些东西自保,就连当时的皇后都在这次动乱之后失踪了,而后被苦苦寻找了五十余年。
早年的不如意
其实沈珍珠的出身是还不错的,她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在朝廷之中身居高位,所以沈珍珠天生就具有比其他女子更高的起点,不但不用担心生活问题,甚至还培养了琴棋书画等其他的爱好。
所以到了二八年华的时候,沈珍珠已经成为了一位富贵人家的才女,并且长相不俗,而后因为家庭的关系,很快就进入到了皇宫之中,并且被唐肃宗李亨看中,于是让沈珍珠做了自己儿子李豫的妃子,李豫对这位漂亮有才的妃子也非常喜爱。
当时沈珍珠的父亲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以为女儿就此平步青云,即将拥有无量的前途,但事实恰恰相反,沈珍珠的入宫也是她悲剧的开始,古代是大丈夫三妻四妾,所以沈珍珠作为妃子入宫之后,其实是受到正妻的排挤的。
古代的皇宫我们都知道,那就相当于一个等级森严的小黑屋,所以沈珍珠在初入皇宫的时候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但即使是这样,还是遭到了正妻的针对,但是后来沈珍珠为李豫生了个儿子,就在她地位即将水涨船高的时候,又出现了意外。
动乱状态下的颠沛流离
其实李豫是非常宠爱沈珍珠的,加之以生了个儿子,正准备提高其地位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次战乱规模非常大,直接让唐朝走向了衰败,而当时的李唐皇室面对声势浩大的叛军,选择避其锋芒,苟且出逃。
当然,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要说携家带口集体出逃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一番思考之后,皇室决定将一些女子和家眷抛弃掉,带着皇族的男性先行逃跑,刚诞下儿子的沈珍珠自然是也在其中,虽说当时的李豫非常不乐意,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李豫和沈珍珠就这样分离了,当时的李豫也没有太大的权利,再加上叛乱的不断严重,所以基本是父亲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但是内心却一直没有忘记沈珍珠。
后来,唐玄宗驾崩,安史之乱也差不多稳定下来,李豫的父亲李亨继承了皇位,而自己也是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皇太子,他依旧没有放弃对沈珍珠的寻找,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之后,李豫终于是找到了沈珍珠。
但迫于当时唐朝只是一个短暂的稳定状态,当时的李豫还没有来得及将沈珍珠接回宫中,洛阳地区又一次爆发战乱,李豫奉命带兵平叛,于是两人又一次分离,而后经过长时间的征战,父亲李亨病故,李豫登上了皇位,沈珍珠就是理所应当的皇后,但是已经没有了消息。
横跨四代的寻找
虽说这次战乱平定了,但是唐朝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身为皇帝的李豫经过一番励精图治之后,总算是有一丝好转,此时的李豫心里依然忘不了沈珍珠,经过多方打听之后得知身为皇后的沈珍珠在叛乱之后又一次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李豫在知道之后自然是非常不甘心的,于是开始了疯狂的寻找,有的时候甚至把寻找皇后看的比处理国家大事还要重要,大臣们见到皇帝对爱情的执著也是颇有感触,只不过这次老天爷非常的不给面子。
李豫寻找了相当长的年头,但始终是没有任何头绪,一直到临死之前也没有关于沈珍珠的一点关系,没找到自己的皇后,是李豫一生最大的遗憾,可以到最后的弥留之际,李豫都在挂念沈珍珠,而他驾崩之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
儿子李适对这件事情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一方面沈珍珠是自己的生身之母,分开乃是被迫无奈的举动,另一方面,自己父亲失去母亲的痛苦他都是看在眼里的,他不能让自己父亲在郁郁而终之后到下面也不能安心,随意开始了对自己母亲的寻找。
唐朝到了李适时期的时候,局面可以说是相对稳定,所以李适寻找母亲的手笔远远要比父亲李豫大,四面八方派出了更多的人手,尽心尽力的寻找,时间跨度也很长,但最终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丝毫关于沈珍珠的关系,久而久之,皇位传到了儿子李纯身上。
当然,随之继承下去的不仅仅是皇位,还有寻找睿真皇后这个代代相传的艰巨任务,其实这个任务到了第四代人身上的时候,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是否在人世都已经很难断定了,寻找起来就更加的困难。
但是李纯还是将祖宗三代的执念继承了下来,一直寻找着。这场搜寻计划前后跨越了快五十年,经历了四代皇帝,虽说最后也没能找到沈珍珠,但是这种坚持不懈的执念却让人十分感动。
结语
除开这些人的身份不看,这就是一场跨越四代人爱情和亲情搜寻,尽管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依然令人敬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