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中国唯一的镇国公主,男宠遍布朝廷,险些成第二位女帝

太平公主:中国唯一的镇国公主,男宠遍布朝廷,险些成第二位女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档案笔记 访问量:3985 更新时间:2024/3/9 15:24:06

太平公主:中国唯一的镇国公主,男宠遍布朝廷,险些成第二位女帝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唯一女儿。大唐乃至于中国,还没有哪位公主像太平公主这样有存在感。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当政治花瓶,积极参与政事,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权势,被唐睿宗赐予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号——“镇国公主”。

太平公主大约出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最小的孩子。事实上,在太平公主出生前,李治和武则天就曾生过一个女儿。但是为了陷害王皇后,武则天竟亲手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掐死。

为了弥补自己对于大女儿的愧疚,武则天几乎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太平公主身上。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平公主长得“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武则天认为她很像自己,更是“爱之倾诸子”。

高宗永淳年间以前,亲王的实封户为八百,最多的也不过一千,公主出嫁则为三百户。然而太平公主的“汤沐邑”则高达到一千二百户。

武则天为了篡夺皇位,曾百般迫害自己的儿子,其中次子李贤被武则天毒杀。而李显和李旦,经常被流放、软禁以及陷害,过着担惊受怕、朝不保夕的生活。由于太平公主是女儿身,对武则天的权力构不成为什么威胁。因此武则天将自己仅剩的一点亲情,全部给了她。圣历初年,武则天将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三千户,达到了“贵比亲王”的地步。

公元676年,吐蕃派使节出使大唐,希望让太平公主与赞普(吐蕃王)和亲。武则天当然不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青藏高原,于是赶紧为她操办婚事,将她嫁给了高门子弟——薛绍。据说太平公主当时结婚的排场,远远超过了公主应有的规格,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万年县馆的围墙。

在与薛绍的婚姻中,太平公主尚能遵守妇道。她与薛绍相互扶持,一同生下了二子二女。但是好景不长,薛绍卷入了薛顗的谋反案。对于有胆威胁自己权势的人,武则天从来都毫不手软,六亲不认。她不顾太平公主的苦苦哀求,竟将薛绍活活饿死在监狱里。

为了“抚慰”太平公主,武则天将她嫁给了自己的侄子——武攸暨。一方面让太平公主不至于守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她的“李武联合”的战略构想。

薛绍死前,太平公主满以为,母亲只会残害自己的兄长。作为女儿,对母亲的皇位不会有威胁。但薛绍死后,太平公主才意识到,在母亲的怒火面前,没人能幸免。武则天没有因薛绍之事牵连自己以及儿女,或许已经是最大的宽待了。

由此,太平公主对武则天由爱戴和尊敬,逐渐变成了憎恨和害怕。因此在武则天在世之时,太平公主从来不敢招揽权势,而是选择韬晦避祸(“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武则天见太平公主如此识相,于是将她赐姓为“武”,并给了她很多赏赐。

经过与武则天的长期相处,太平公主不断模仿其母亲的行迹。而她也逐渐发现,自己与母亲变得越来越像。她们对于权势、财富以及男宠,都拥有着共同的爱好。一日,著名贪官宗楚客,因为巨额贪污和府第奢华过度而遭贬。太平公主看到宗楚客的府第,竟发出由衷的感叹:

“见其居处,吾辈乃虚生耳!”

也就是说,见到宗楚客的居所,才知道我一直以来都白活了。

为了获取更多权势和财宝,太平公主不断地讨好自己的母亲。甚至将自己的男宠,“莲花六郎”献给了武则天。为了奖赏女儿的忠诚,武则天不断提升太平公主的地位,甚至经常和她一起谋议政事。

在第一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尚知瑾守妇道,从不越轨。但在第二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却经常当着武攸暨的面,和男宠巫山雨云。武攸暨虽然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

公元699年,武则天身体不适,她担心自己死后,太子李显会对武氏诸人反攻倒算,于是“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高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资治通鉴》卷206)。”

其中,武则天希望太平公主能以李家公主以及武家媳妇的身份,调停李武两家的冲突。这就使得她名正言顺地成为武则天死后的朝政局势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成为她日后干政的基础。

公元705年,太平公主与其夫武攸暨、宰相张柬之等于神龙元年正月,在神都洛阳利用禁军发动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进而逼武则天退位,帮助唐中宗李显复辟,复国号为唐。因诛杀“二张”之功,太平公主加封“镇国太平公主”,享食邑五千户。

武则天去世后,太平公主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参与政事,追求她所贪慕的财富与权力。当时,唐中宗李显昏聩无能,将政事交给了韦后以及武三思。而李显的爱女安乐公主更是直接威逼父亲,想要当皇太女。不久后,韦后和安乐公主更是毒死了唐中宗,立年幼无知的唐殇帝为君。

为了防止韦后成为第二武则天,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以及其党羽,将相王李旦扶上了龙椅。因为这份功劳,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一万户。此外她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这是自大唐开国以来,首次加以如此高的实封。

唐睿宗李旦称帝后,太平公主势焰熏天。当时她的情夫——窦怀贞、肖至忠、岑羲、崔提等人先后当了宰相,当时朝廷的七个宰相,五个是太平公主的人。此外,与太平公主偷情的胡僧彗范,被封为三品官。可以说,太平公主的亲信以及情夫,已经遍布朝廷。不仅如此,唐睿宗对于太平公主,更是言听计从,遇到紧急事务,都要先问太平公主,再才是问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才高功大,若加上德高,自然是国家之福。但是令人叹息的是,太平公主却是个利欲熏心,极其缺德之人。她的土地庄园遍布京畿,所用器物也是全国名产,为她运送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崇饰邸第”奢华程度可以和宫廷相比,府中奴婢,就多达上千人;“供帐声伎与天子等。侍儿曳纨谷者数百,奴伯妪监千人,陇右牧马至万匹”。

按说有了这样的权势,太平公主应当知足了。然而太平公主对于母亲的学习,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还想继续向上爬,成为中国第二位女皇帝。而为了当皇帝,就必须排除她的侄子——李隆基。

由于妹妹和儿子斗得不可开交,受尽夹板气的李旦宣布退位,将皇位让给李隆基。而李隆基,可不像李旦那么好对付。于是太平公主暗中联系禁军,准备发动第三次政变,杀死李隆基,实现自己荣登九五的梦想。

然而唐玄宗早已接到了线报,于是他先发制人,将太平公主一党诛戮殆尽。仓皇间,太平公主躲进南山的寺庙里。三天后,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只好回到家中,用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后,李隆基查抄太平公主的田产和府库中堆积如山的珍宝,竟查了三年还没查完。而她给自己修建的别墅——“乐游原”,竟可分给四个王爷当王府。

尼采曾说:“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太平公主战战兢兢地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下,观察、模仿着母亲的一切,最终险些成就了母亲一般的功业。但是太平公主有才无德,不像武则天在残忍之余,仍有爱民护民的良心。她穷奢极欲,结党营私,耍尽阴谋诡计 ,最终难免玩火自焚,身败名裂。太平公主确实很聪明,但是绝对称不上智慧。

了解了太平公主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收获?为了让大家学习更多历史知识,从历史中学习谋略和大格局,我给大家推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毕竟普通历史爱好者,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作为过渡。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编,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更多文章

  • 671年,太平公主钗发凌乱跑回宫,武则天颤声:贺兰敏之,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皇帝,宫女,唐朝,武则天,太子妃,贺兰敏月,贺兰敏之,月升沧海,太平公主钗

    公元671年,8岁太平公主出宫看望姥姥。怎料,天黑哭着跑回宫,武则天问明缘由,气得浑身发抖:贺兰敏之,该死!当时,88岁杨姥姥已病入膏肓,那可是武则天的亲娘。于是,武则天经常派小女儿太平公主,出宫去给姥姥解闷儿。岂料,自从姐姐武顺和外甥女儿荷兰敏月去世后,外甥贺兰敏之就性情大变,变得毫无做人底线。这

  • 大唐第一淫乱公主,祸乱朝堂的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太平公主,薛绍,武则天,上官婉儿,唐玄宗,李治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太平公主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太平公主自缢身亡。提到太平公主就不得不说太平公主一生混乱的私生活。其实太平与第一次结婚后还是很规矩的,那时候李治还在世。太平公主对她父皇与她婆婆城阳公主的威严还是非常忌惮的,不敢做出过分的事。太平公主与她的丈夫薛绍是姑表兄妹,薛绍的母亲是

  • 太平公主为啥放荡一生,阅男无数?因为表哥强迫童年的她做了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治,宠爱,上官婉儿

    封建社会的贵族,都是处于社会的上层阶级,他们的生活一般来说,不仅是琼浆玉露,同时在个人私生活上也是放荡不羁。不过,这些一般都是赋予男人的权力,毕竟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女子只是他们的附庸品,被封建礼教约束着,得服从三从四德,否则便是各种对名声不好的事情发生。然而即便如此,也还是特别开放的时代,以及权力

  • 阳山举行《韩愈与阳山》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县委,宣传部,阳山县,韩愈与阳山

    3月10日,阳山县举行《韩愈与阳山》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阳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浩奇参加仪式并讲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俊斌主持仪式。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文联、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及参与书籍编审工作的有关人士出席仪式和座谈会。发行仪式上,《韩愈与阳山》主编人员向与会人员

  • 【稀见】成亲王(永瑆)楷书佳作《韩愈进学解》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韩愈,韩愈进学解,楷书,书法,书法家

    成亲王楷书《韩文公进学解》永瑆(1752-1823),清乾隆皇帝十一子,封成亲王,清代书法家。永瑆作为皇族,其书法的成就也得益于眼界宽、收藏广。《韩文公进学解》故宫博物院藏。

  • 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王铎,韩愈,韩愈答李翊书册,小楷,书法,董其昌

    王铎虽以行草闻名于世,但他却是一位各体皆能的书法全才。他的书法上追“二王”,也得力于钟繇、米芾等,与董其昌并称为“南董北王”。在王铎传世的作品中,小楷并不多见,却独具个性。他的小楷源于唐人,无论是点画、结体还是章法,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常规的端庄严正,他的小楷有一种释放的力量。用笔收放自

  • 金代任询行书《韩愈怀秋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行书,书家,诗文,金代任询,书法作品,韩愈怀秋诗

    金代书家屈指可数,流传后世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任询作为金初书家在当时颇有书名,被誉为“当时第一”,见《金史.任询传》。任询,字君谟,号龙岩,又号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因其曾担任过北京盐使,而被称为任监使。任询多才多艺,诗文书画具工,然而,时人评价他是画胜过书,书又胜过诗,诗又胜过文。任询的

  • 高二适《韩愈送孟东野序》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韩愈送孟东野序,高二适,书法,黄朴存,陈子昂,孔子,艺术家,书法作品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解放前属江苏东台)。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与黄宾虹、白蕉、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

  • 王铎《韩愈答李翊书册》小楷附释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小楷,米芾,诗人,董其昌,书法家,书法作品,王铎(唐朝),韩愈答李翊书册

    王铎虽以行草闻名于世,但他却是一位各体皆能的书法全才。他的书法上追“二王”,也得力于钟繇、米芾等,与董其昌并称为“南董北王”。在王铎传世的作品中,小楷并不多见,却独具个性。他的小楷源于唐人,无论是点画、结体还是章法,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常规的端庄严正,他的小楷有一种释放的力量。用笔收放自

  • 民国王梅岩 「唐韩愈进学解」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山西,古琴,国民,教授,梅岩,民国王,唐韩愈进学解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王梅岩,河北交河人。山西泛川派古琴家。彭祉卿、顾梅羹的亲授弟子。民国初年入山西国民师范学校雅乐科学习,毕业后留校继续教授古琴,并编纂《琴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