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识薛家(增三)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并无绯闻,到底谁在编造谎言

重识薛家(增三)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并无绯闻,到底谁在编造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4/1/17 23:47:02

皇宫中的宫闱秘闻向来是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历朝历代的皇室传闻都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被改编成各种艺术作品演绎出无数个版本。高阳公主辩机和尚的风月案便是李唐皇室最为著名的丑闻之一,这个事情上千年来被人传出过无数版本,也让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成为绿帽男的代表。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来考证这个风月案,却发现里面存在着颇多的疑点。这些疑点自相矛盾,让人怀疑这个案子是否真的存在,也引起了历史学术圈的广泛争议,对这个案子提出不同的见解。

记载这个案子的文献资料并未在唐朝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编著的《新唐书》中,后来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也采纳了这种说法。但是在宋仁宗之前的史料中都没有这个记载,包括被认为正史的《旧唐书》,以及宋太宗时期官方编订的文集《太平御览》。出于孤证不立的原则,《新唐书》的一家之言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但是在学术圈以外,这种绯闻性质的史料却被广为流传,演绎成了各种版本的传说故事。但是从严谨考证的角度看,《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都是存在很大疑点的。

这个案子在《新唐书》的说法是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事情传出后唐太宗李世民大怒,派人斩了辩机和尚,杀奴婢数十人。这使得高阳公主很怨恨李世明,就连李世民去世时她都没有哭。而《资治通鉴》秉承《新唐书》的说法,文字上描述更加的详细,让人觉得不是史书,而是小说故事。

《资治通鉴》上说是御史抓盗贼时抓住了辩机和尚,从他那里搜查出了宝枕。御史审问辩机和尚宝枕来历,辩机和尚招出高阳公主。这里面还说,高阳公主为了和辩机和尚私通,花费了巨资,甚至买两个婢女送给房遗爱。案发后唐太宗李世明下令腰斩辩机和尚,杀死十余人,使得父女俩关系非常糟糕。

这两截史料说得似模似样的,看上去仿佛是真的一样,但仔细推敲却疑点丛丛。首先,这里面没有说事件发生的时间,这就很让人可疑了。从史料上看,高阳公主与李世明、房玄龄这两位老爹的关系非常紧密,两人之间的通信经常让高阳公主带话。在房玄龄去世之前的重病期间,当时李世明忙着组织第二次攻打高句丽,房玄龄作为宰相却表示反对。当时房玄龄便通过高阳公主向李世明递奏章。从这个细节来看,至少在房玄龄去世之前,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私通的事情还没曝光,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史实。

高阳公主非常受李世明宠爱,是李世明最看重的庶出女儿之一。她在出嫁之前常常以男儿自比,李世明也曾对她的豪气表示赞叹。在女儿的婚事上,李世明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李世明这个操作让两家成为儿女亲家,很大程度上是在政治上与房家结成联盟的考虑。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阳公主为病重的房玄龄传递奏章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李世明的回信也是由高阳公主传递。他还叮嘱高阳公主好生照顾房玄龄,并带去很多慰问的话。这个事情记录在李世明的起居注上,可信度是很高的。

如果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事情在这之前曝光,这些事情就非常不合理了。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风月案不但是皇室的丑闻,也是房家的耻辱。房家虽然不是五姓七宗之一,但也是清河的名门大户,而房玄龄又是宰相。如果事情属实,那房玄龄有何面目在朝中立足,房玄龄又怎么可能让高阳公主代替他给李世民递奏章?这个史实说明,至少在房玄龄去世之前,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事情并没有曝出来。那有没有可能是房玄龄去世后,李世民去世之前呢?从史料上来看,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房玄龄是在贞观二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去世的,而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初病重,无法处理政务,让皇太子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然后到了五月二十六日时,李世民病重不治驾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如果风月案真的存在,实际案发时间只可能在贞观二十二年下半年的最后五个月中。

可是从历史事件来看,这五个月留给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机会并不多。当时房玄龄去世,房家几兄弟要切割财产和官爵。由于房遗爱是老二,按道理爵位应该由老大房遗直继承。可高阳公主不干,双方产生冲突,闹到了李世民处。最终李世民拍板,房玄龄的爵位由房遗直继承。

这个争夺爵位的事情闹得很大,耽搁的时间不短,在此期间高阳公主是争夺爵位的主力,哪里有时间跟辩机和尚厮混?某些文人笔记上写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事情是在她的封地发生,宝枕也是那个时候送给辩机和尚的。可是这段时间高阳公主都在长安跟房遗直接争权夺利,那就更不可能回封地去偷情了。

同时辩机和尚作为唐朝有名的高僧,唐玄奘的徒弟,出入都备受瞩目。按照唐朝的僧人管理规定,他每次出门都需要登记报备,不能无缘无故离开寺庙。而辩机和尚还承担帮助唐玄奘翻译经书的责任,包括流传下来的《大唐西域记》、《瑜伽师地论》都有他的参与。

也就是说辩机和尚的行为都是在官府的监控之中,根本没有空闲外出与高阳公主偷情。而在负责为《瑜伽师地论》做后序的许敬宗提交给李世民的草稿中,也提到了辩机和尚在编撰中的功绩。当时一同编撰经书的大德高僧道宣大师后来提到辩机和尚时,对其表示非常推崇,难掩思念之情。而这位道宣大师是佛教"律宗"的始祖,最讲究戒律修行的人。如果辩机和尚真的有破戒行为,不论是官方的许敬宗,还是同僚的道宣大师,他们的经文中都不可能提到他。许敬宗甚至不可能把文章提交给李世民看,因为这就是在揭皇帝的伤疤。

还有一个疑点来自于房玄龄的墓碑,这个墓碑上的文字中也提到高阳公主。墓碑是在永徽三年三年立的,当时唐高宗李治即位,晋升高阳公主为长公主。而墓碑上的文字不但以此称呼,而且将高阳公主帮助房玄龄送信的事情都刻了上去。如果风月案存在,这对房家和皇室都是耻辱,又怎么可能刻上这些东西?

所以从唐朝的史料来看,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风月案几乎就是个笑话,完全没有切实的证据,连推论的逻辑都不成立。而《新唐书》所采纳的是民间传说出来的各种史料,包括不少谣传和稗官野史。欧阳修在编撰史书时很多都不做甄别,全盘采纳,也让《新唐书》存在很多争议。

因此只靠《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一家之言,是很难确定事情真伪的。但在绝大多数证据都不成立的情况下,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这是个谣言和污蔑案件。从谣言的角度进行分析,大致可以把产生的原因归为两大类。一是房遗爱谋反案的后续,长孙无忌继续通过污蔑等手段制造舆论压力,打击反对者和政敌。二是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是宋朝出名的反佛教官员,他们在编撰是删除了《旧唐书》中不少关于佛教的内容,其公正性受到质疑。欧阳修和司马光通过编撰丑闻来达到打击佛教的目的,这事在当时并不少见。

关于房遗爱谋反案的解析,在前文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解答,这里并不做重复叙述。其结论是高阳公主、房遗爱帮助唐高宗李治对付独揽朝政的长孙无忌,因房遗直举报而导致失败。事发后房遗爱夫妇揽下责任,保护李治,牺牲自己,最终以谋反的罪名被杀,很多参与的李唐皇室成员都被冤杀。这个事情震动整个朝堂,也让李治和长孙无忌的矛盾公开化,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政治斗争。长孙无忌大杀李唐皇室受到千夫所指,他靠着强横的权势镇压舆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他制造谣言丑闻,污蔑房遗爱夫妇,将其作为舆论战工具,可能性非常大。

这样在民间流传的谣言自然不会被官方史料采纳,所以唐朝的正统史料中不存在这些污秽的东西。长孙无忌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后,李治给房遗爱夫妇平反,追封高阳公主为合浦公主,将流放的房家后人重新安置。这说明李治是不承认长孙无忌搞得那些东西,所以各种污名化的谣言都被排斥在正统史料之外。而欧阳修和司马光在编撰史书时,却采集了不少民间的这些谣言传说。以他们排斥佛教的个性,史书中赞扬佛教的都要删去,而这些谣言肯定会被纳入史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打击佛教,成全他们狭隘的世界观。

更多文章

  • 重识薛家(二二)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并未谋反,他们用生命保护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治,高阳公主,房遗爱,李恪,长孙无忌,李勣

    高阳公主在唐朝历史上是具有很大争议的,甚至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不论是他与辩机和尚偷情的丑事,还是后来爆发的房遗爱谋反案,都将她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我们在翻看这段历史的资料时发现这里面疑点重重,似乎文字下面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分析这些疑点,做出合理的推测,得出的结果与史书上的结论截然相反

  • 大唐“高阳公主”为什么喜欢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高阳公主,辩机,李世民,高阳,房玄龄

    在古代,公主是一个比较争议的身份,既高贵于一身,又是政治的附属品,李世民为了实现“政治联姻”,在爱女高阳公主刚成年的时候,就许配给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可是,高阳公主对一介武夫的房遗爱并不满意。婚后不久,高阳公主在一次狩猎中偶遇了辩机和尚,两人一见钟情,在辩机的草庵中有了肌肤之亲。高阳公主作为唐太

  • 高阳公主婚内出轨辩机和尚,玉枕的出现致使辩机和尚被腰斩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科技事标签:玉枕,宠爱,唐朝,李世民,高阳公主,辩机和尚

    高阳公主从小就长的聪明可爱,非凡美丽,受到了她的父皇唐太宗的宠爱,唐太宗李世民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了自己的爱女高阳公主,长此以往,高阳公主在李世民的宠爱下,变成了一个任性刁蛮,飞扬跋扈的一个女孩子。在高阳公主15岁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笼络大臣们的人心,于是就把15岁的高阳公主许配了当朝宰

  • 高阳公主为何独爱和尚?一切不幸竟只源于她送的一只玉枕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玉枕,辩机,李治,太宗,和尚,唐朝,李世民,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深得太宗喜爱,再加上她容貌姣好、性格开朗,童年的高阳公主一直是生活在不知愁为何物的乐土中,倒也逍遥自在。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宗决心为她寻找一位夫婿。一番考量后,她嫁给了当朝宰相的儿子房遗爱。可房遗爱并不得公主欢心,他没有文化、一身蛮劲,活脱脱一个功夫小子。所以洞房之后

  • 名相房玄龄之子,迎娶高阳公主,因老婆出墙而意图谋反,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欧雄谈生活标签:房玄龄,高阳公主,李世民,辩机,李治,房遗爱

    本是天之骄子却没有把握住人生的机遇,身为一代名臣房玄龄的孩子,他生来就比别人有更高的地位。唾手可及的官位,顺理成章地娶妻生子,他所拥有的原本是灿烂的前途,和光辉的人生。然而一时糊涂,企图谋反成为了他人生的败笔,也会整个房氏家族蒙上了灰尘。两朝荣光著名的历史人物房玄龄在唐朝和隋朝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

  • 不检点的高阳公主,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高阳公主,辩机,李治,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

    641年,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婚后却从不让房遗爱碰自己。明目张胆地给丈夫戴完绿帽子后,房遗爱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极力为两人打掩护,后来,高阳公主为辩机和尚生下一个儿子,喜当爹的房遗爱竟屁颠屁颠地跑去道喜。她是大唐最荒唐的公主,从小深受李世民宠爱,她所有的要求,李世民都会竭尽所能去满足。到了适

  • 不爱驸马爱和尚的大唐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乱世情缘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高阳公主,辩机,李世民,和尚,房玄龄,唐僧

    说起大唐公主,除了开国国主李渊的女儿李秀英,也称平阳昭公主,这位公主可是女中豪杰,建立娘子军,下嫁给驸马柴绍。夫妻恩爱无双,于623年去世,死后以军礼下葬,也是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其他出名就数咱们这个高阳公主了,不同于平阳公主辉煌灿烂的人生,她之所以被世人所知道,是因为她与辩机和尚的私情。高阳

  • 高阳公主和山阴公主都是千金之身,人生结局却并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高阳公主,山阴公主,辩机,刘子业,李世民,高阳

    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我们都喜欢将其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前年少不更事,我以为这些谈资完了也就结束了,人生乐一乐就足矣,后来却慢慢发现,在生活中,自己逐渐活成了那些谈资娱乐故事中的人物,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生可不是一场戏。确实如此,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这么一些人,对于别人而言,也许他们活成

  • 高阳公主,一个丢尽了皇家脸面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吃货请上车吧标签:李治,皇上,皇帝,唐朝,李世民,房玄龄,高阳公主,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有289年的兴衰史。贞观年间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序幕,但乱伦成为早期皇帝的通病。不过据说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才娶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为妃,相当于他哥娶了嫂子;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比蓝更胜一筹,立他父亲的妃子武媚娘为皇后,就相当

  • 恃宠而骄,与和尚苟且,被亲弟下令处死的奇葩公主-高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辩机,李治,李恪,太宗,唐朝,李世民,房遗爱,高阳公主,奇葩公主

    唐太宗年间,长安街头一个盗贼落网。在他身上搜出了一个金枕头,眼尖的捕快发现这是宫中之物,就开始审问他。谁知,这一审问,竟然爆出了一桩皇 家的惊天丑闻!这个金枕的主人,竟然是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的东西,那它是怎么落到这个小贼身上呢?根据小贼交代,这个枕头是一个叫辩机的和尚的。等他们把辩机抓来一审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