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懿安皇后张嫣:选美出道的花瓶皇后,当真为明朝续命了17年?

懿安皇后张嫣:选美出道的花瓶皇后,当真为明朝续命了17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973 更新时间:2024/2/12 5:19:59

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个选美皇后是谁吗?她是从5000名佳丽中选出的第一美人,明明颜值在线,却偏要靠才华,她做的一个决定,不仅让魏忠贤束手无策,还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命运。

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妻子,懿安皇后张嫣,张嫣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她为明朝续命了17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懿安皇后张嫣,字祖娥,她的父亲张国纪原是一名生员,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秀才。

元年,16岁的朱由校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登基伊始,他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选拔赛,选啥啊?皇后!和其他皇帝注重皇后的出生不同,朱由校是个十足十的颜控,所以他这场选拔赛啊,说通俗点,就是选美。

告示一出,报名参加选美的佳丽多达5000余人,经过层层的海选,最终到皇帝面前的还剩下10人,其中就有今天的主角,张嫣。

据史料记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颜值出众的张嫣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一下就收获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朱由校不顾乳母客氏的反对,当即便拍板张嫣就是自己的皇后,并于天启元年四月,正式册封张嫣为皇后。

此时的张嫣虽然只有15岁,但个性严正的她,颇有皇后的风范,不仅能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敢对朱由校直言进谏。

明朝末期宦官当权,其中魏忠贤最甚,他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狼狈为奸,在客氏的帮助下,魏忠贤很快就获得了朱由校的信任,此后他便借机排除异己,扩充实力,让原本就羸弱的明朝变得更加满目疮痍。

张嫣深知两人的真面目,经常劝诫丈夫要“远小人而近君子”,有一次朱由校来看张嫣,见到桌上放着一本书,便问:这是什么书呢?张嫣回答“赵高传”。

明朝时期严禁后宫干政,后妃所读只能是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编订的《女戒》,而张嫣却敢当着朱由校的面,读《赵高传》这类史书,其中深意是,她是想以赵高来比喻魏忠贤,以此提醒朱由校。

魏忠贤和客氏得知后对张嫣恨之入骨,两人想尽一切办法来谋害皇后。

客氏因为害怕妃子诞下皇子,母凭子贵受到朱由校的喜爱,而导致自己失宠,因此使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来打压妃子和皇嗣,导致朱由校虽然有不少皇子,但无一能够长大成人。

天启三年,张嫣怀有身孕,这天她突然腰痛,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客氏和魏忠贤便立马将按摩的宫女掉包,让手下为皇后捻腰时故意重手捶打,导致张嫣生下死胎,此后再未有过身孕。

天启五年,朱由校因划船时不慎溺水,此后便一病不起,当朱由校打算挑选继承人时,张嫣的做的一件事,竟为明朝续命了17年。

朱由校临死前不久,客氏偷偷从宫外带来一个宫女,声称后宫有妃怀孕,生子当立为皇帝,张嫣得知消息后坚决反对,认为应当传位于信王朱由检,即未来的崇祯帝,在僵持很久之后,朱由校终于决定听从张嫣的提议,将皇位传位给弟弟朱由检。

朱由检听闻后极力推辞,躲在屏风后的张嫣匆匆出来说到,“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朱由检这才愿意继承皇位。

朱由校临终前将张嫣托付给弟弟,朱由检始终牢记于心,登基后便为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对皇嫂非常敬重,面对张嫣的直言进谏,朱由检也无不听从。

可惜历史的滚轮始终在前行,一心勤勉中兴的崇祯帝,面对早已山河日下的大明王朝也是无回天之力。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为避免皇室女子被起义军凌辱,崇祯帝命自己的皇后自缢,又亲手刺死了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其余的妃嫔也皆被崇祯杀死,自李自成进入皇宫后,张嫣便下落不明。

《明史》中记载,张嫣在寝宫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但又有人说张嫣自缢后并未身亡,被李自成的部将李岩所救,李岩敬佩张嫣的为人,入宫后恭敬的对其行九拜之礼,可是在当天晚上,张嫣还是自缢殉国了。

顺治元年,顺治下令将张嫣和朱由校合葬于德陵,至此,懿安皇后张嫣这短暂又不平凡的一生,正式落下了帷幕。

更多文章

  • 崇祯煤山自杀后,曾主张传位给他的懿安皇后,是出走还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崇祯,懿安皇后,熹宗,张皇后,懿安皇太后

    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天启皇后)姓张名嫣,字祖娥,是河南祥符县诸生张国纪的女儿。张皇后对宦官魏忠贤和客氏擅权滥杀极为不满,因此遭到魏党的陷害。天启七年八月,熹宗病危,因无子,日后由谁继承大统成了问题。有人劝皇后取魏良卿之子为自己的儿子,让张皇后垂帘听政,由魏忠贤摄政,蓄意变朱家天下为魏家天下。张皇后感

  • 太史上报“女三昌”三字,李世民却将李君羡灭门,原因来自其小名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太史,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君羡,王世充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天下渐平,国内几乎无事。有一天,太白星忽然在白天显现于天空,而且一连多日不断出现如此天文景象。由于古人非常迷信,于是唐太宗君臣一面自我反省政事的阙失(失误,错误,缺漏遗失),一面就让主管天文的太史钩沉典籍,进行推占。也不知道是查了《易经》,还是用了扶乩一类的占卜,太史就向李

  • 李君羡:和武则天谈恋爱的猛人?其实俩人压根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李君羡,武则天,李世民,王世充,尉迟恭,李建成

    看过电视剧《至尊红颜》的朋友,应该对里面那位李君羡,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部剧当中,李君羡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后来和武媚娘相爱,由此引发了后面很多很多故事。如果单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说,这部剧的剧情、服饰、化妆等诸多方面,都可圈可点,不失为一部经典作品。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部剧当中的绝大多数剧情,

  • 同是带“武”的人,李世民为何杀了李君羡,而没有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君羡,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是谁?一定有唐太宗的名字。虽然,成为皇帝的过程不光彩,但他是个好皇帝。在他统治的前几年,他管理得很好,使他的王朝很繁荣,为唐朝成为最繁荣和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消灭宣玄武门政变的黑点。原来,如果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能把心思放在心上,唐朝会更好。但到了晚年,李世民显然

  • 武将李君羡说出自己的小名,别人大笑,只有李世民默不作声

    历史解密编辑:大大小小的风筝标签:李世民,李君羡,武则天,李淳风,李唐,五娘子

    武将李君羡说出自己的小名,别人大笑,只有李世民默不作声风雨惊虹2022-06-1714:46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李君羡说出小名后,李世民不是不高兴,而是想到了之前那个可怕的预言,还有那天象示警!不禁后背发凉,随即杀心大起,这一切将给李君羡带来灭顶之灾。啥预言这么可怕?天象示警又是咋回事?在贞观初年

  • 李君羡战功赫赫,李世民说他很能打,为何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君羡,李世民,王世充,唐军,突厥,窦建德

    648年,李世民设宴招待群臣,大将李君羡说错话,随后便被斩首示众,并抄没全家。李君羡没有喝多,也没有乱说话,他很清醒,却还是“躺枪”,被皇帝处死。对此,康熙皇帝为他打抱不平,直言:“唐太宗以疑诛李君羡,既失为政之体而又无益于事”,说李世民很糊涂,李君羡很无辜。李君羡,武安县人,唐朝名将,立下赫赫战功

  • 李君羡丨大唐开国猛将,战功赫赫,李世民冤杀的功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世民,李君羡,王世充,武则天,李渊,秦叔宝

    网络上一直有个热门的话题,说李世民是一个不杀功臣的好皇帝,因为他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自信。但事实上,李世民曾经由于猜忌而诛杀了一位战功赫赫的猛将,只不过这位猛将的名字不广为人知。他就是唐朝开国猛将李君羡,其实李世民之所以猜忌他,是因为武则天,而李君羡的死,正是无意中替武则天打了掩护。今天,烟郭要跟大家分

  • 重识薛家(增二)武则天宠臣明崇俨遇刺,幕后主使并非太子李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武则天,李贤,明崇俨,李治,东宫,李世民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颇具争议。尤其是她因为唐朝皇位与几个儿子之间发生的争权夺利的事情,成为难以洗白的黑历史。在武则天的儿子中,第一个与她发生冲突,并在政治斗争中被迫害的是章怀太子李贤。他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继李弘之后的第二个太子。他在政见上与武则天

  • 武则天比萧淑妃更可怕,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一贬再贬后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武则天,萧淑妃,李素节,王皇后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聪明伶俐的李素节曾是唐高宗心目中最理想的太子人选。萧淑妃得宠,常常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王皇后为了打压萧淑妃的嚣张气焰,帮唐高宗从尼姑庵把武则天接回了皇宫,可引王皇后万万没有想到的

  • 辽宁接触清华后卫,曾凡博留在北京,李弘权要做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林虎谈科技标签:李弘权,曾凡博,辽宁队,北京首钢队,cba联赛

    大家好呀,我是北柠,各位小伙伴们要养成先赞后看的习惯哦!这个休赛期辽宁队将高诗岩交易去了山东队打球,他们获得了2500万元的巨款,对于辽宁队来说,这笔钱怎么花是一个问题,他们不可能用这些钱再去引进自由球员,毕竟辽宁队是联盟里的顶级强队,除了国家队级别的球员之外,其他球员辽宁队根本就看不上,他们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