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推荐:河南省泌阳县铜山乡闵庄村(十八道河)
中国经贸网(副社长魏三军 推荐)在驻马店市最高峰,海拔983米的泌阳县白云山主峰白茅垛东麓,在东西双山之间有一山岭,平坦处有一石刻围棋棋盘,年代久远,清晰可见,这就是泌阳县著名的棋盘岭。
出泌阳县城往东,过二铺沿淮邓线东行,过王店街、大路庄到焦竹园,焦竹园红色革命纪念馆正北有条村村通水泥路,顺路而行,一路村名有意思。“泰山庙”应该有座庙,居然和泌阳县泰山庙镇重名,“凤凰脖”、河流在此急转,如同脖颈,地势如是,“羊进冲”、“大麦冲”、“大麦沟”,这“冲”“沟”多与水有关,“大磨”想必有磨盘,“闵庄”以姓命名,“四十亩地”此地有良田四十亩,要不怎会夸耀到嘴边?、“万峰寺”,应为山间古刹,香火缭绕,过江庄东北上山三公里即到棋盘岭。
山路十八弯 ,一路河流相伴,河道曲曲绕绕,“遇山辟路,逢河架桥”,石桥众多,这是本地有名的“十八道河”,为泌水之源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多有饲鸡、豢犬、养牛、牧羊的习惯,鸡鸣树上,犬吠门前,牛卧栏圈,羊散坡山的情形一路上比比皆是…峰回路转,历经周折到了万峰寺。万峰寺始建于隋唐,鼎盛时期,规模大,僧人众多,有万僧寺之说。现今寺庙已毁,庙址尚在,砖块瓦砾,残垣断壁,荒草野稗,默默的述说当时之盛。
看过万峰寺千年夫妻银杏树之后,继续往北前行,到江庄,水泥路戛然而止,取代的是一条山石土路,是风力发电运送维修之用,通往山头岭尖,依山势蜿蜒曲折,起伏跌宕。路上砺石相陈,坑坑洼洼,车辙凸显,陡峭处须仰视而行,拐弯处须手脚灵活,环山而行,临陡崖深谷,丝毫不敢大意。
继续前行是“草山寨”,当地人习惯称其“和尚寨”,山寨依山而建,因势而垒,蜿蜒如长城,方圆数里。西边有寨门自西向东,依次升高,寨墙上有瞭望哨孔,便于观察敌情,也可作战。寨内平坦处有房屋根基遗痕,最高墙脚处有古树一棵,虬枝嶙峋。西双山的老鹰崖,北边临谷,陡峭如削,立于上两股颤颤,不寒而栗!草山寨所在山为“西双山”,与其相对的东边为“东双山”,一东一西临谷相峙,连接东西双山有一道山岭,把东西两山相连,此岭便是“棋盘岭”!
棋盘岭连接东西两座山,截断南北峡谷,水流自此两分,便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棋盘岭南峡谷便是十八道河源头,流入泌水,汇唐白河,入汉水,终归长江入海,“泌水倒流”此为源头!棋盘岭北的水入板桥水库,向东流入淮河入海,“一岭分江淮”,棋盘岭便是源头。
从草山寨下来,向东边有一羊肠小道,绕岭而行,林密径窄,林中多奇石,多为层岩直立,秀颀多姿。几经周折,来到平坦处,赫然有一石刻围棋棋盘在一棵树下,铺陈在地上。棋盘2米见方,厚30厘米左右,四四方方,棋线清晰可辨,棋盘西边有一用山石垒山神土地庙,庙很小,高数尺。
这石刻棋盘何时而刻不得而知,无从考证,明朝就已有记载。据明嘉靖《南阳府志.山川.泌阳县》记述:“棋盘岭,县东北八十里,与截军山对峙。”可知明代时棋盘早已存在,棋盘岭这一地名由此而得。传说最为有名的是“王质观棋”: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云游天下至此下棋,给棋盘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登上岭头,环望四野,只见崇峰叠嶂纵横捭阖,崇山峻岭连绵不绝,雾霭沉沉,天高地阔,江山如画,令人遐思神驰。棋盘岭北面为大峡谷,谷深涧长,溪缓林密,有“之”字形石径通往山巅,曲折跌宕,人称“十八扭”,北面的山叫尖山,山顶尖削,上有大寨子,规模很大,把整个山围绕,石寨墙蜿蜒绵亘,远望依稀可见。西边为双山西,再向西是牛心山,罗汉顶,与主峰白茅垛遥遥相望,山头有风车排立,重峦叠嶂,如染黛青,恰如泼墨山水画。南边峡谷开阔,植被更是浓密,层层叠叠,布满山丘,顺势南下,次第低落,万峰寺的千年银杏树依稀可见。
棋盘岭上偶遇一位老大娘正在放羊,老人家年逾花甲,身体健朗,脚步利索,口音清晰。闲谈知其居住北边峡谷内,每日登岭放牧,不畏山高路险,攀岩往来,习以为常。春季还去“白茅垛”采药,打连翘,补贴家用。这里双山距离白云山主峰白茅垛有35里路,一到季上就顺着岭上大路,地走去打连翘,早上5点出发,下午4点返程……由衷的佩服老人家见多识广,勤劳能干,山里人家多淳朴厚道,有劳动人民最朴实最厚重的本色!
泌阳县棋盘岭,一切都是原生态的,未经人为雕凿破坏,感到格外的亲切自然。荒草散漫,荆棘塞途,山树从石缝中扎根,生命力顽强,枯藤援枝,纵横盘根。松柏青翠,黄栌叶红,衰草连天。山风来,藤枝摇曳,枯叶漫舞;萧雨去,山青石白,碧空如洗。来吧,神秘原始,风光优美的棋盘岭欢迎您!
吕俊涛 行走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