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师傅数量不少,他的启蒙师父江南七怪一向是被公认的其中武功最弱、江湖地位最低的。那么江南七怪真的是籍籍无名辈吗?武功也真是处于江湖底层?
郭靖在大漠跟随江南七怪学了几年武功,一直进展不大,经常是白天学会了几招,睡了一觉第二天就忘记了一大半。江南七怪为此也是头痛不已,甚至颇有些心灰意冷。直到郭靖遇到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阳子马钰。
马钰在崖顶传授郭靖全真教基础内功时,虽然对江南七怪的授徒方式颇不以为然,直言其“教而不得其法”,但对七怪不管是人品还是武功地位都是颇为敬重的。
那道人道:“你这六位师父,都是武林中顶儿尖儿的人物,我和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一向闻名相敬。你只要学得六人中恁谁一人的功夫,就足以在江湖上显露头角。你又不是不用功,为甚么十年来进益不多,你可知是甚么原因?”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5章
郭靖那时虽然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但性格憨厚老实,以马钰全真掌教的身份,大可不必对一个少年郎说出违心之言,毕竟马钰压根都不想让江南七怪知道他传授了郭靖内功,也不可能借郭靖之口让七怪知道自己对他们尊敬有加。马钰也不可能借推崇江南七怪来给郭靖信心。这些话可信度还是极高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番马钰说的江南七怪是武林中顶尖儿的人物,到底是否与七怪的地位相称。
首先是江南七怪的武功,不要被七怪的老大柯镇恶嘴炮没输过,打架没赢过的影视剧塑造的形象所影响,七怪在武林中还真不是弱者,马钰对郭靖说的“你六位师父的本事,也并不在我之下”也并非全是自谦之语。
射雕的江湖格局其实是很小的,出场的武林人物数量也并不多,在有限的出场人物中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类型:江湖顶尖的前辈高人,如华山论剑五绝;五绝的后人,如全真七子、周伯通、梅超风、欧阳克等;江湖大豪如沙通天、灵智上人等;最后一个类型就是七怪这样的江湖散人,即没有名门大派传承,也没有名师指点,还没有高明的武技傍身。
七怪单独一个人的武功拿出来确实算不了什么,估计最强的柯镇恶和朱聪也就接近二流的水平,顶多相当于全真七子中最弱的孙不二。但七怪所走的路完全和其他人不同,他们可以说是草莽出身的江湖好汉中所能达到的顶峰。
七人合力可以和天下第一人,重阳真人的徒弟中武功最强者丘处机拼个两败俱伤;四人联手可以将西毒欧阳锋唯一的后人欧阳克打得手指骨折,身上还挨了柯镇恶一记铁杖;可以将黄药师的徒弟梅超风打伤眼睛;对上沙通天之类的江湖大豪,七怪任意两三人组合都可以与他们抗衡。七怪之首的柯镇恶也曾亮了一手暗器上的精妙功夫,让西毒欧阳锋也是喝了一声彩,惜才之下放过了他。
早年时,江南七怪也曾有过亮眼之极的战绩,七人联手将一个拥有一百多名帮众的淮阳帮打得大败亏输,从此江南一带传遍江南七怪的大名。如果不是在江南一带拥有极大的名声,焦木大师与丘处机这种高人子弟僵持住时怎么可能想着找江南七怪来调解?
七怪的名声不只是在江南一带出名,射雕原著中周伯通、洪七公都曾听说过七怪的大名,这个听说还不是从郭靖处听说的。可见江南七怪在武林中的地位并不低,起码拥有让江湖顶尖大佬记住的资格。
当然七怪让人钦佩的并不是他们的武功,而是七人兄弟同心,义气无双、一诺千金的豪侠作风。
江南七怪在嘉兴一带一向是以喜好打抱不平,最爱替人出头管一些旁人眼中避之不及的闲事。只要是符合江湖道义的事,七怪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与郭靖代表的最为顶尖的侠义精神不同,七怪身上代表的是普通人身上的普世价值观。
与丘处机的那场赌约,即便是后来反应过来是被利用了,但兄弟七人被利用得甘心情愿,毕竟救助忠良之后对七怪来说符合他们的行事标准。为此他们不惜花费七年时光走遍了各地,甚至绝望之下连大漠都去转转,绝不废弃的精神有几人具备?找到郭靖之后更是舍弃江南之地的舒适生活条件,甘心在苦寒的大漠传授了郭靖十一年功夫。
听闻黄药师和全真七子因为裘千仞造谣周伯通被黄药师所杀之时有了误会,七怪不顾自己地位不够,会不会被高傲的黄药师看不成,仍然愿意上门来尽自己的努力为双方消弭误会。
其他五怪身死后,仅剩一人的柯镇恶仍然初心不改,坚持自己兄弟七人的行事作风。在面对受了暗算后武功不便施展的洪七公时,即便知道有可能身死,柯镇恶仍然愿意与洪七公共进退,努力尽微薄之力保护洪七公。
以洪七公的地位,能让他高看一眼的人并不多。但对七怪中仅剩的老大柯镇恶,洪七公仍然尊称他一声“柯大侠”。柯镇恶痰吐东邪黄药师,黄药师能忍下来,并不是看在郭靖的面子上,柯镇恶身上让他自愧不如的地方可能也是让他没有下狠手的原因之一。
虽然因为缺乏高明的内功,传授武功的方式简单粗暴的原因让七怪貌似减分不少,但七怪不怪是武功还是身上体现出来的普通江湖不具备的侠义精神,称他们是江湖上的顶尖人物并不是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