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细,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北宋清官包拯有“包青天”的美称,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因为为民打抱不平,惩治贪官。
当然,包拯办案如神,为民除害,还离不开六位得力助手: 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公孙策虽然学识渊博,但却成了落榜的秀才,因为没啥好工作,后来被包拯相中,成了包拯的智囊,除了协助包拯办案外,他更重要的职责是为包拯挡住官场上的各种琐事,可以说是包拯身边的定海神针。
公孙策心思缜密,擅长医术,开封府很多审讯工具都是他设计出来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龙虎狗三口铡刀。
而提起展昭,可谓大名鼎鼎。展昭在正史中的记载虽然很少,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因其刚正不阿,敢于替老百姓伸张正义,所以后世老百姓将他视若神明,认为他是奎星转世。可能是由于包拯太过厉害,破了很多大案、要案和冤案,后人觉得不太合理,所以便在文学作品中给他虚构出了很多帮手。而包拯的第一位得力助手便是南侠展昭。
在《三侠五义》中,展昭是一位武功高强的江湖侠客。他是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自幼习武,因为武艺高强,又一直居住在江南,也就有了“南侠”之美称。
相传包拯在去京赶考时,遭遇劫匪,结果关键时刻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展昭。后来结拜来到京城。包拯在科考中成功入榜,
包拯也没有忘了展昭,极力推荐展昭。后来皇帝直接赐予了四品侍卫,让他在开封任职。
展昭跟随包拯的时候,正值而立之年,两人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包拯待他如兄弟,包拯在开封办的案基本上都是大案要案,其中也牵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因此也招来了很多达官显贵的忌恨,想陷害他的,想害杀他的有很多人,但包拯都依然安然无恙,原因很简单,除了皇帝英明,坚定的支持着他。同时,很还离不开展昭的保护。
因为有武功高强的展昭在,这些刺客都对包拯无可奈何。
除了展昭,包拯身边还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王朝马汉等人在书中被并称为开封四侠,官职达到了六品校尉。负责随身保护包拯的人身安全。具体来说,在包拯请出铡刀的时候来押住人犯,王朝马汉负责控制铡刀,而张龙赵虎等人负责将犯人抬到铡刀之上,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为了体现法律的威严。
包拯死后,他手下六位牛人又去哪里了呢?
包拯活着的时候,他们是有靠山的,而包拯一死,他得罪的那些权贵们就集中向他们开炮,因此,展昭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第一时间选择了归隐。因为,包拯临死前对他们的遗言:我死以后,你要赶紧隐退!因此,展昭等5人赶紧选择了归隐。
至于公孙策,其下落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