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朝的公主们,现代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在靖康劫难中遭受金人蹂躏的可怜女性。当然对于把自己的亲人出卖给异族侵略者的徽宗、钦宗等人,怎么样切齿痛骂都不过分。但赵宋的公主们,其实是有理由得到更多的敬意的。因为与前代的李唐公主比起来,赵宋公主不说个个是道德完人,但大多当得起贤良淑德的评价,比起那些软弱无能的皇子来,要优秀得多。两宋的公主加起来,总数在九十多个到一百三十个之间,有部分公主究竟存在与否,现存史料很多自相矛盾,所以无法确证。
但这些公主大多集中于北宋,光徽宗所生的公主或者说是帝姬,就有三十多个。南宋的公主,不仅数量少到可怜,而且几乎毫无存在感。宋室南渡之后的几任皇帝,子嗣都很艰难,即使有过子女,也多夭折,有一个能成年的儿子做继承人就已经是万幸,像高宗、宁宗和理宗那样只能靠过继的儿子当太子的也不稀奇。至于公主,高宗早年在北方倒生过好几个,不过都死于靖康之时,之后公主在南宋皇室就成了稀有动物。唯一一位活到成年,而且还顺利大婚的只有一个,她就是理宗爱女瑞国公主。
理宗赵昀是一个幸运儿,从一个破落的宗亲子弟,到被挑选为亲王嗣子,然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登上了皇位。像他这样全靠机运一步登天的案例,实在是史上罕有。虽然后世史家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围绕在他身边的也尽是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之类,被视为大奸臣的角色。不过他也有过用建立不世功业来证明自己的时候,著名的“端平入洛”就是在他的全力推动下发起的。可惜这次轰轰烈烈的北伐壮举,却以宋军惨败而告终,精兵强将、钱粮器械损失不可计数。经过这次打击之后的理宗彻底怂了,将国事委托给宰臣,自己躲在后宫沉迷于酒色。
理宗本来有过不少子女,只是封了王的儿子就至少有四五个,可是全部都冲龄夭折,到最后只剩下女儿这一根独苗。所以像现在的不少独生女一样,理宗将之宠为掌上明珠,对她的格外重视从封号上就能看出:从瑞国公主到升国公主、再到周汉国公主,层层加码。和所有老父亲一样,对她的夫婿的挑选,也是煞费苦心。
按照宋人重科举的习俗,理宗最初想的是给女儿找个进士甚至状元夫婿,这个人选还经过他与群臣的商议,他就是开庆元年的头名进士周震炎。此人不仅才高而且按照此时通行的标准算是个帅哥。不过公主本人在帷幕后亲自观察后,却没有看上,据说是觉得他年纪太大了点。于是又拖了几年,公主以年过二十,在当时来说都快成老姑娘了,最终还是由皇帝做主,将她嫁给了杨太后的侄孙杨镇。这门亲事一来是亲上加亲,二来也是为了报答杨太后当初对理宗继位一事的支持。公主和驸马的府邸就在皇宫旁边,皇帝专门修筑起一条通往他们家的复道,时常去看看这小两口。
公主下嫁的婚礼场面之豪奢,被见多识广的临安市民都叹为生平仅见。可惜天不假年,出嫁仅仅一年公主就染病去世,连一儿半女都没能留下。理宗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此后一直缠绵病榻三年后也驾崩了。